第210章 美色陷阱-《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

  基层卫生监管细则的起草工作刚启动,林杰就体会到了什么叫“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天下午,他正在办公室翻阅各地市上报的基层医疗设备现状摸底报告,办公桌上的外线电话响了。

  是一个陌生的本地手机号码。

  “您好,请问是林杰主任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清脆悦耳的女声。

  “我是,您哪位?”林杰回应。

  “林主任您好!冒昧打扰您了。我是康安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我叫沈冰。”女人带着笑意自我介绍,“我们公司一直非常关注省里基层医疗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您正在推动的基层卫生体系建设,我们觉得方向特别对,也特别有意义!”

  林杰皱了一下眉头。康安医疗?他有点印象,是本省一家规模不小的医疗器械代理商,之前省医的一些常规设备采购似乎和他们有过合作。

  消息够灵通的,细则还在酝酿阶段,人就找上门了。

  “沈总有事?”林杰问。

  沈冰立刻接话:“是这样,林主任,我们公司代理了几款国际上非常先进的便携式超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特别适合基层卫生院使用,操作简便,结果精准。我想着,或许能为我们省提升基层诊疗水平出一份力。不知道能否找个时间,当面向您汇报一下产品情况?也顺便向您请教一下基层设备配置的政策导向,我们怕理解有偏差,走错了路。”

  林杰沉默了片刻。

  他本能地想回绝,但转念一想,了解一下市场情况和厂商动态,对于后续制定更切合实际的设备配置标准和采购方案,未必是坏事。关键在于自己要把握住分寸。

  “汇报就不必了。我这两天比较忙。”林杰说道,“如果沈总方便,可以把产品技术资料和报价先发到委里办公室,我们这边需要的时候会参考。”

  “好的好的,没问题!我马上安排人把资料送过去。”沈冰似乎毫不气馁,反而趁热打铁,“林主任,您看这样行吗?资料毕竟比较枯燥,有些技术优势和临床应用场景,可能还是当面沟通更直观。听说您经常加班,要不……明天晚上?我订个安静的地方,简单吃个便饭,就半个小时,绝不耽误您太多时间?”

  她的邀请非常自然,甚至带着点体贴,把“请客吃饭”包装成了“高效沟通”。

  林杰心里冷笑,这套路他太熟悉了。

  他正要再次拒绝,沈冰却像是猜到了他的心思,紧接着说:“林主任,您别误会,真的就是纯粹的工作交流。我们公司也非常想规范经营,就怕不懂政策踩了红线。您就当是给我们民营企业一次学习的机会?”

  话说到这个份上,再强硬拒绝,反而显得不近人情,也容易给人留下“新官架子大”的印象。

  林杰看了一眼日历,明天晚上确实暂时没有安排。

  他倒想看看,这个沈冰究竟想干什么。

  “明天晚上六点半,地点你定,发短信到我这个手机号。简单点,就工作餐。”林杰最终松了口,但强调了时间和性质。

  “太好了!谢谢林主任赏光!您放心,绝对简单,绝对不铺张!”沈冰的声音里透出惊喜,“那我定好地方发信息给您。不打扰您工作了!”

  挂断电话,林杰揉了揉眉心。

  他知道,这绝不会只是一顿“简单的工作餐”。

  基层医疗设备采购这块蛋糕不小,以往水很深,现在他想把规矩立起来,断了多少人的财路?

  这些人,怎么可能坐以待毙。

  这个沈冰,恐怕只是第一波试探。

  第二天晚上六点二十,林杰按照沈冰发来的地址,来到了城南一家颇为雅致的私房菜馆。

  门脸不大,隐在一条安静的巷子里,内部装修是中式风格,私密性很好。

  服务员引他到一个名为“听雨”的包间门口。

  推门进去,里面已经坐着一位女子。

  见到林杰,女子立刻站起身,笑容温婉地迎了上来:“林主任,您真准时。”

  林杰打量了她一眼。

  沈冰看起来三十岁出头,穿着一身浅灰色职业套裙,身材高挑,妆容精致,头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利落的发髻,整个人显得干练而又不失女性的柔美。

  她伸出手,手指纤细白皙。

  “沈总。”林杰与她轻轻一握,触之即分。

  “林主任请坐。”沈冰引他在主位坐下,自己则坐在旁边的位置,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包间里只有他们两人。

  “不是说工作餐吗?就我们两个?”林杰扫了一眼空荡荡的桌子。

  “哦,我怕人多嘴杂,影响林主任您判断。所以就自作主张,没叫其他人。”沈冰解释道,“今天就我当面向您请教,效率更高。”她边说边拿起桌上的茶壶,姿态优雅地给林杰斟茶,动作行云流水,一看就是常在这种场合应酬的人。

  “资料我看过了。”林杰不想多绕弯子,直接切入主题,从随身带的公文包里拿出沈冰之前送来的那摞产品资料,“你们代理的这款便携超声,性能参数看起来不错,但价格比国内同类产品高了近百分之四十。基层采购,首先要考虑的是性价比和可持续性。”

  沈冰似乎早有准备,并不意外林杰的质疑。

  她身体微微前倾,一股淡淡的、沁人心脾的香水味若有若无地飘过来。

  她指着资料上的参数,开始详细解释,从核心探头技术讲到图像算法优化,再讲到降低了对操作者依赖带来的隐性成本节约。

  不得不承认,她的专业素养超出了林杰的预期。

  不仅对产品技术细节了如指掌,还能结合基层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听起来确实有几分道理。

  “林主任,我理解您强调性价比。”沈冰说完技术优势,话锋一转,眼神真诚地看着林杰,“但基层医疗的提升,不能只看眼前的价格,更要看长期的使用成本、诊断准确率以及对医生能力的提升。一台好的设备,能用很多年,平均摊薄下来,成本并不高。而且,准确的诊断能避免误诊带来的后续医疗成本和纠纷,这其实是更大的节约。”

  她声音压低了一些,带着些许感慨:“我在这个行业做了快十年,见过太多基层医院因为贪便宜,买了不合格或者很快淘汰的设备,最后躺在仓库里生锈,老百姓却没享受到真正的便利。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这番话,巧妙地偷换了概念,将林杰对“价格”的质疑,上升到了对“基层医疗质量负责”的高度,而且带着一种共情,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林杰不动声色地听着,没有打断她。

  菜陆续上来了,果然如沈冰所说,不算铺张,但很精致,四菜一汤,口味清淡。

  沈冰很会调节气氛,大部分时间都在谈产品、谈行业、谈她对基层医疗的“见解”和“情怀”,偶尔也会聊几句闲话,比如夸赞林杰之前在省医的改革魄力,言语间充满了恰到好处的崇拜,但又不显得谄媚。

  然而,在饭局接近尾声,服务员送上果盘时,沈冰看似无意地提了一句:“林主任,听说您和夫人都是学医的,真是志同道合。不像我们,整天跟冷冰冰的设备和数字打交道,有时候也挺羡慕这种有共同语言的伴侣生活的。”

  林杰端起茶杯的手微微一顿,看了她一眼。

  沈冰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眼神清澈,仿佛只是随口感慨。

  但林杰心里清楚,对方已经不动声色地把他的家庭情况摸透了。

  这不是闲聊,这是一种隐晦的示好和拉近关系的方式,也是一种试探,试探他对家庭的态度,对伴侣的重视程度。

  “分工不同而已。”林杰淡淡地回了一句,不愿多谈。

  沈冰很识趣,立刻转移了话题,从手包里拿出两张制作精美的票券,轻轻推到林杰面前。

  “林主任,周末省音乐厅有一场交响乐演出,是柏林爱乐乐团来访的,机会挺难得的。我这边正好多出两张票,放在我这里也是浪费。听说您和苏医生都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