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副主任被拿下-《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

  私人会所的风波过去三天了,一切看似风平浪静。

  沈冰那边再无动静,仿佛那晚的试探和未遂的陷阱从未发生过。

  但林杰清楚,这事情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对方要么在评估风险,要么在策划更狠辣的反击。

  他回到办公室后,立刻将录音笔里的内容做了备份,并利用周末时间,结合之前掌握的康安公司产品报价虚高、培训计划预算猫腻等材料,以及沈冰言语中提及的“委里说话有分量的领导”这一关键线索,整理了一份详尽的内部报告。

  他没有直接点出刘建国的名字,但将所有间接证据和逻辑链条清晰地指向了分管医政医管、药物政策的这位实权副主任。

  林杰的报告重点突出了几个疑点:康安公司近年来在省市级医院设备采购中的高中标率,尤其是在几个关键参数设定明显有利于其代理产品的情况下;沈冰提到的“资源”和“关照”与刘建国分管领域的重合度;以及,最关键的,榆林县医保局杨文斌,也就是刘建国的老部下案发后,康安公司急于接触、拉拢新任分管基层卫生工作的林杰,其动机耐人寻味。

  这份报告,林杰直接交给了党组书记高卫东。

  高卫东看着材料,久久没有说话。

  他端起他那标志性的紫砂茶杯,凑到嘴边,没有喝,又缓缓放下。

  一会儿,高卫东手指点在报告封面上,开口说:“这些东西,都核实过了?”

  “录音是原始文件,未经任何剪辑。其他材料,都有据可查。”林杰站着回复。

  高卫东深吸了一口气,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太阳穴。

  他的脸色不太好看,因为报告里指向的人,是委里的核心领导之一,是和他搭班子多年的刘建国。

  “这个沈冰,提到的那位领导,有具体指向吗?”高卫东继续问。

  “录音里没有明说。但她暗示,是委里能影响设备采购参数和招标结果的领导。”林杰回答得滴水不漏,“结合康安公司的业务范围和近期动向,我认为,刘建国副主任的嫌疑最大。而且,杨文斌是他的老部下,榆林县骗保案背后,可能也牵扯到设备采购的利益输送。”

  高卫东沉默了。

  他何尝不知道刘建国手脚不干净?

  在卫生系统这么多年,有些事大家心照不宣。

  只要不过分,不影响大局,他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平衡,稳定,才是他作为一把手最看重的。

  但林杰送来的这份东西,太具体了。

  录音铁证,逻辑清晰,几乎把问题摆在了台面上。

  如果他再压下去,一旦将来事发,他就是包庇纵容,责任更大。

  “你先回去。”高卫东挥了挥手,“这件事,我知道了。不要对外声张,一切等组织调查。”

  “是,高书记。”林杰知道,火候已经送到,剩下的,就看高卫东如何决断了。

  他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门关上后,高卫东盯着那份报告,脸色阴晴不定。

  他拿起内部电话,犹豫了一下,又放下。

  最终,他拨通了驻委纪检组组长的电话。

  “老钱,麻烦你现在来我办公室一趟。有点紧急情况。”

  接下来的几天,省卫健委大楼里各种小道消息不胫而走。

  “听说了吗?刘主任好像摊上事了?”

  “纪检组的人这两天总往高书记办公室跑。”

  “是不是跟之前榆林县那个案子有关?杨文斌把他咬出来了?”

  “不止吧?好像还牵扯到什么医疗器械公司……”

  刘建国显然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他在委里见到林杰时,脸色铁青,连表面上的客气都维持不住了。

  有两次在楼道里狭路相逢,他直接无视林杰,擦肩而过,带着一股压抑的怒火。

  一周后,委里突然召开临时党组会。

  高卫东坐在主位,驻委纪检组组长钱组长列席会议。

  会上,高卫东直接通报了情况。他说:

  “近期,根据群众反映和组织掌握的情况,党组对刘建国同志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核实。现已查明,刘建国同志在分管医政医管、药物政策等工作期间,涉嫌利用职务影响,为特定关联企业在医疗设备采购、药品目录调整等方面提供便利,其行为涉嫌严重违纪。”

  他没有提及林杰的报告,也没有提到康安公司和沈冰,用了“群众反映和组织掌握”这样更笼统的说法。

  但在座的人都心知肚明,这根子在哪里。

  “建国同志,”高卫东看向刘建国,语气沉痛,“你是老党员,老同志了,怎么能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呢?”

  刘建国猛地抬起头,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颓然地又低下了头。

  证据确凿,任何辩解在铁证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他没想到,林杰这个年轻人,手段如此狠辣,不动声色间,就拿到了足以让他万劫不复的证据。

  “鉴于刘建国同志所犯错误的严重性,以及其本人身体状况近期不佳,”高卫东继续说道,给出了处理意见,“经省委有关领导同意,决定:刘建国同志不再担任省卫健委副主任、党组成员职务,免职手续按程序办理。考虑到建国同志多年来对全省医疗卫生事业的贡献,以及其身体状况,组织上建议其提前办理病退手续。”

  “病退”!

  这两个字像重锤一样敲在每个人心上。

  这几乎是处理这类问题干部最“体面”的一种方式了。

  保留了部分待遇,避免了更严厉的司法追究,但也意味着政治生命的彻底终结。

  会议室里,没有人提出异议。

  刘建国猛地站起身,他什么也没说,甚至没有看任何人,踉跄着,头也不回地冲出了会议室。

  那背影,充满了不甘、仓惶和彻底的失败。

  林杰看着刘建国消失的门口,心里并没有多少扳倒对手的快意,反而有些沉重。

  他知道,刘建国只是浮出水面的第一个。

  其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绝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病退”而瓦解。

  而且,他这种做法,在很多人看来,无疑是“以下犯上”,打破了某种潜规则。

  果然,散会后,其他几位副主任默默离开,没有人跟林杰交流,甚至连眼神接触都尽量避免。

  高卫东走在最后,经过林杰身边时,看了他一眼,目光复杂。

  “林杰啊,”高卫东的声音带着一丝告诫,“有时候,水太清了,反而养不住鱼。做事,要懂得把握分寸。”

  说完,他拍了拍林杰的肩膀,转身离开了。

  空荡荡的会议室里,只剩下林杰一人。

  他扳倒了一个实权副主任,扫清了基层卫生改革的一个巨大障碍。

  但高卫东的话,以及其他同僚的态度,都清晰地告诉他:他赢了这一局,却也让自己在委内变得更加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