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主持召开了办公室工作的第一次会议。
各科室负责人按顺序汇报工作,内容四平八稳,无非是文件流转顺畅、会议保障到位、后勤服务正常之类的套话。
提到困难,也都是老生常谈:人手紧张、经费不足、某些设备老化需要更新。
林杰安静地听着,偶尔插问一两个细节,比如某项接待费用的具体标准,或者某个文件传阅环节的时限要求。他的问题都在职责范围内,显得很专业,也让汇报的人不敢太过敷衍。
钱向前全程陪坐在侧,脸上始终挂着那副谦和的笑容,不时补充几句,或者替某个科长解释一下困难,姿态放得很低,俨然一副尽心辅佐新领导的架势。
会议结束时,林杰强调了三点:一是各项工作要严格按制度办;二是信息报送要准确及时;三是遇到拿不准的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告。
散会后,众人各自离开。
林杰注意到,行政科科长,一个叫孙福明的中年男人,在收拾笔记本时动作有些迟缓,眼神几次瞟向他,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在钱向前目光的示意下,低着头快步走了。
林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钱向前跟了进来,手里拿着几份刚送来的待批文件。
“林主任,这是几份需要您签字的紧急公文,还有下周委领导主要活动预安排,您看一下。”钱向前把文件放在桌上,态度恭敬。
“放这儿吧,我一会儿看。”林杰点点头,看似随意地问道,“钱主任,刚才看行政科的孙科长,好像有什么话想说?”
钱向前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恢复自然:“哦,老孙啊,他那人就那样,做事仔细,有时候有点磨叽,可能是在担心他们科里申请更换那几台老旧打印机的事情吧,报上去有一阵子了。林主任您别介意。”
“是吗?”林杰不置可否,拿起一份文件看了起来。
钱向前见状,便不再多说,轻轻退了出去。
林杰看着关上的门,心里清楚,钱向前在避重就轻。
孙福明刚才的眼神,绝不是因为几台打印机。
接下来的几天,林杰白天处理日常公务,熟悉办公室运作流程,晚上则埋头研究钱向前送来的那些历年总结、预决算报告和制度文件。
他看得非常仔细。在厚厚的文件堆里,他发现了更多不寻常的细节:
第一,近三年的接待费明细中,有多次在非节假日、且无明显重要公务背景的情况下,在几家固定的高档酒店和私人会所产生的消费,金额不菲,陪同人员名单时常缺失或语焉不详。
第二,办公用品和耗材采购的供应商相对固定,价格似乎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而且入库出库记录存在时间逻辑上的混乱,某些大宗采购如批量打印纸、文具的领用记录与各科室实际需求明显不符。
第三,那几笔“特殊业务协调费”和“临时性工作补助”出现的频率和金额,与他刚来时翻看近期记录时感觉的一样,缺乏令人信服的支撑材料。
这些看似孤立的问题,串联起来,指向一个在机关里心照不宣的存在,那就是“小金库”。
通过虚增支出、截留收入等方式,设立账外资金,用于一些无法正常列支、但又被认为“必要”的开销,比如额外的接待、给相关单位的“心意”、甚至是个别人员的“福利”。
林杰基本可以断定,委办公室存在这样一个“小金库”,而且很可能由前任主任直接掌控,钱向前作为副主任,必然是知情者和具体操办人之一。
晚上,林杰在办公室加班看材料。
快十点时,他内线电话响了,是楼下的保安,说行政科的孙福明科长有份急件要送给他。
林杰有些意外,这么晚了,孙福明怎么会来?他让保安放行。
几分钟后,孙福明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个薄薄的文件夹,神色有些紧张。
“林……林主任,打扰您了。”孙福明的声音有点干涩。
“孙科长,这么晚有事?”林杰放下手中的笔。
“是……是这样的,”孙福明把文件夹放在林杰桌上,手微微有些抖,“我们科在整理仓库废旧物资,准备申请报废处理,发现……发现了一些往年的票据和记录,好像……好像跟账目对不上。我觉得……觉得应该向您报告一下。”
他说话吞吞吐吐,眼神躲闪,不敢看林杰。
林杰打开文件夹,里面是几沓有些发旧的票据,主要是餐饮发票、礼品发票和一些办公用品采购的白条,时间跨度有两三年,金额加起来有十几万。
这些票据都没有正规的报销手续,但上面有一些模糊的签字和批示痕迹。
更重要的是,文件夹里还有几页手写的流水记录,记载着一些资金的流入和支出,名目五花八门,如“某某单位联络费”、“节庆走访”、“应急处理”等,与那些票据的时间、金额大致能对应上。
这就是“小金库”最直接的证据!虽然只是冰山一角。
林杰合上文件夹,看着面前局促不安的孙福明。
他明白,孙福明这是在进行一场豪赌。
作为行政科科长,他很可能深度参与过“小金库”的具体操作,知道太多内情。
现在前任主任调走,新来的林杰看起来不像是个会和稀泥的主,他害怕事情败露自己受到牵连,所以选择主动交出部分证据,试图撇清自己,或者……借林杰的手,除掉某些人?
“这些东西,还有谁知道?”林杰平静地问。
“就……就我一个人整理仓库发现的。”孙福明连忙说,“钱主任……钱主任他可能不清楚这些细节。”
他刻意提到了钱向前,但又立刻为其开脱。
林杰心里冷笑,钱向前怎么可能不清楚?
他恐怕是那个具体执行者。
“东西放我这儿。”林杰把文件夹锁进抽屉,“这件事,到此为止,不要对任何人提起。”
“是是是,我明白,林主任,我绝对保密!”孙福明如蒙大赦,连连点头,离开了林杰的办公室。
“小金库”的盖子,已经被孙福明掀开了一角。
里面到底藏着多少污垢,牵扯到多少人,甚至是否牵连到更高层的领导?
他现在无法预估。
捅破它,意味着要直面整个委办公室乃至可能更广范围的既得利益群体,会引发巨大的震荡,甚至可能让他刚刚有所起色的工作陷入僵局。
刚刚扳倒刘建国的余波未平,再来这么一出,他在委里恐怕真要成为“孤家寡人”了。
不捅破它,装作不知道,或许可以相安无事,甚至可以利用这套潜规则为自己后续的工作行一些“方便”。
但这违背了他的原则,也等于在自己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一旦将来事发,他作为主持工作的领导,难辞其咎。
这个马蜂窝,到底捅还是不捅?
他知道,无论选择哪条路,都不会轻松。
官场就是这样,有时候,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让人头疼。
各科室负责人按顺序汇报工作,内容四平八稳,无非是文件流转顺畅、会议保障到位、后勤服务正常之类的套话。
提到困难,也都是老生常谈:人手紧张、经费不足、某些设备老化需要更新。
林杰安静地听着,偶尔插问一两个细节,比如某项接待费用的具体标准,或者某个文件传阅环节的时限要求。他的问题都在职责范围内,显得很专业,也让汇报的人不敢太过敷衍。
钱向前全程陪坐在侧,脸上始终挂着那副谦和的笑容,不时补充几句,或者替某个科长解释一下困难,姿态放得很低,俨然一副尽心辅佐新领导的架势。
会议结束时,林杰强调了三点:一是各项工作要严格按制度办;二是信息报送要准确及时;三是遇到拿不准的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告。
散会后,众人各自离开。
林杰注意到,行政科科长,一个叫孙福明的中年男人,在收拾笔记本时动作有些迟缓,眼神几次瞟向他,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在钱向前目光的示意下,低着头快步走了。
林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钱向前跟了进来,手里拿着几份刚送来的待批文件。
“林主任,这是几份需要您签字的紧急公文,还有下周委领导主要活动预安排,您看一下。”钱向前把文件放在桌上,态度恭敬。
“放这儿吧,我一会儿看。”林杰点点头,看似随意地问道,“钱主任,刚才看行政科的孙科长,好像有什么话想说?”
钱向前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恢复自然:“哦,老孙啊,他那人就那样,做事仔细,有时候有点磨叽,可能是在担心他们科里申请更换那几台老旧打印机的事情吧,报上去有一阵子了。林主任您别介意。”
“是吗?”林杰不置可否,拿起一份文件看了起来。
钱向前见状,便不再多说,轻轻退了出去。
林杰看着关上的门,心里清楚,钱向前在避重就轻。
孙福明刚才的眼神,绝不是因为几台打印机。
接下来的几天,林杰白天处理日常公务,熟悉办公室运作流程,晚上则埋头研究钱向前送来的那些历年总结、预决算报告和制度文件。
他看得非常仔细。在厚厚的文件堆里,他发现了更多不寻常的细节:
第一,近三年的接待费明细中,有多次在非节假日、且无明显重要公务背景的情况下,在几家固定的高档酒店和私人会所产生的消费,金额不菲,陪同人员名单时常缺失或语焉不详。
第二,办公用品和耗材采购的供应商相对固定,价格似乎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而且入库出库记录存在时间逻辑上的混乱,某些大宗采购如批量打印纸、文具的领用记录与各科室实际需求明显不符。
第三,那几笔“特殊业务协调费”和“临时性工作补助”出现的频率和金额,与他刚来时翻看近期记录时感觉的一样,缺乏令人信服的支撑材料。
这些看似孤立的问题,串联起来,指向一个在机关里心照不宣的存在,那就是“小金库”。
通过虚增支出、截留收入等方式,设立账外资金,用于一些无法正常列支、但又被认为“必要”的开销,比如额外的接待、给相关单位的“心意”、甚至是个别人员的“福利”。
林杰基本可以断定,委办公室存在这样一个“小金库”,而且很可能由前任主任直接掌控,钱向前作为副主任,必然是知情者和具体操办人之一。
晚上,林杰在办公室加班看材料。
快十点时,他内线电话响了,是楼下的保安,说行政科的孙福明科长有份急件要送给他。
林杰有些意外,这么晚了,孙福明怎么会来?他让保安放行。
几分钟后,孙福明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个薄薄的文件夹,神色有些紧张。
“林……林主任,打扰您了。”孙福明的声音有点干涩。
“孙科长,这么晚有事?”林杰放下手中的笔。
“是……是这样的,”孙福明把文件夹放在林杰桌上,手微微有些抖,“我们科在整理仓库废旧物资,准备申请报废处理,发现……发现了一些往年的票据和记录,好像……好像跟账目对不上。我觉得……觉得应该向您报告一下。”
他说话吞吞吐吐,眼神躲闪,不敢看林杰。
林杰打开文件夹,里面是几沓有些发旧的票据,主要是餐饮发票、礼品发票和一些办公用品采购的白条,时间跨度有两三年,金额加起来有十几万。
这些票据都没有正规的报销手续,但上面有一些模糊的签字和批示痕迹。
更重要的是,文件夹里还有几页手写的流水记录,记载着一些资金的流入和支出,名目五花八门,如“某某单位联络费”、“节庆走访”、“应急处理”等,与那些票据的时间、金额大致能对应上。
这就是“小金库”最直接的证据!虽然只是冰山一角。
林杰合上文件夹,看着面前局促不安的孙福明。
他明白,孙福明这是在进行一场豪赌。
作为行政科科长,他很可能深度参与过“小金库”的具体操作,知道太多内情。
现在前任主任调走,新来的林杰看起来不像是个会和稀泥的主,他害怕事情败露自己受到牵连,所以选择主动交出部分证据,试图撇清自己,或者……借林杰的手,除掉某些人?
“这些东西,还有谁知道?”林杰平静地问。
“就……就我一个人整理仓库发现的。”孙福明连忙说,“钱主任……钱主任他可能不清楚这些细节。”
他刻意提到了钱向前,但又立刻为其开脱。
林杰心里冷笑,钱向前怎么可能不清楚?
他恐怕是那个具体执行者。
“东西放我这儿。”林杰把文件夹锁进抽屉,“这件事,到此为止,不要对任何人提起。”
“是是是,我明白,林主任,我绝对保密!”孙福明如蒙大赦,连连点头,离开了林杰的办公室。
“小金库”的盖子,已经被孙福明掀开了一角。
里面到底藏着多少污垢,牵扯到多少人,甚至是否牵连到更高层的领导?
他现在无法预估。
捅破它,意味着要直面整个委办公室乃至可能更广范围的既得利益群体,会引发巨大的震荡,甚至可能让他刚刚有所起色的工作陷入僵局。
刚刚扳倒刘建国的余波未平,再来这么一出,他在委里恐怕真要成为“孤家寡人”了。
不捅破它,装作不知道,或许可以相安无事,甚至可以利用这套潜规则为自己后续的工作行一些“方便”。
但这违背了他的原则,也等于在自己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一旦将来事发,他作为主持工作的领导,难辞其咎。
这个马蜂窝,到底捅还是不捅?
他知道,无论选择哪条路,都不会轻松。
官场就是这样,有时候,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让人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