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斌的金蝉脱壳,像一盆冷水,浇熄了林杰心中刚刚燃起的火焰,但也让他更加清醒。指望一次突击就能扳倒这种级别的对手,确实太过天真。
在小旅馆又蛰伏了两天,确认围绕他住处的监视已经撤走,林杰决定不再等待。周海峰也传来消息,李为民的案子基本定性,医院内部风波暂时平息,他可以回去上班了。
再次走进省人民医院的大门,林杰能明显感觉到氛围的不同。
以前那些或明或暗的刁难和排挤,似乎一夜之间消失了。药房领药顺畅了,检验科出结果及时了,就连医务科那边,也没再找过他麻烦。同事们看他的眼神,更是复杂难言,敬畏、疏远、好奇兼而有之,但没人再敢轻易招惹他。
毕竟,一个能把李为民送进监狱、差点把张副院长也拉下马的人,哪怕只是个规培医生,也足以让大多数人掂量掂量。
张洪斌见到他,甚至还能勉强挤出一个算是“和蔼”的笑容,点头示意,仿佛之前那些打压、威胁从未发生过。只是那笑容背后的寒意,林杰感受得一清二楚。
林杰很清楚,张洪斌绝不会放过他。现在的隐忍,不过是权宜之计,是在积蓄力量,等待更稳妥、更致命的报复。
他必须抓紧时间。
回到急诊科正常上班的第一天晚上,他收到了苏琳的短信。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指核心:
“别忘了那个植物人。她的反应,是钥匙。”
林杰看着这条短信,心头一震。
是啊!苏晓萌!
这段时间,注意力都被李为民、张洪斌的争斗吸引了过去,差点忽略了这一切的起源——那个躺在监护室里,对外界仅存一丝微弱反应的女孩。
苏晓萌对“肾上腺素”有反应,这说明三年前的事故,极大概率与药物有关!而且,很可能是某种不当使用,或者……使用了有问题的药物!
李为民虽然扛下了所有罪名,但三年前那起事故的真相,他未必完全清楚,或者他承担下来的,只是事故发生后“掩盖真相”的部分。而事故本身,可能牵扯到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张洪斌分管的药品器械!
如果能查明三年前苏晓萌手术中具体使用了什么药物,尤其是那些可能存在问题的药物,或许就能撕开一个新的突破口,将张洪斌直接与这起医疗事故联系起来!
这比单纯的经济问题,性质更加严重!
思路一旦打开,林杰立刻感到一种紧迫感。
他第二天一早就去了监护室。苏晓萌依旧安静地躺着,生命体征平稳,仿佛沉睡在一个无人能触及的世界。林杰站在床边,看着她苍白的面容,低声道:
“我会查清楚的。一定。”
要查三年前的用药记录,谈何容易。
原始的病历和用药清单,按照医院规定,应该封存在病案室。但林杰知道,李为民当年既然能硬把事故压下去,定性为“罕见药物不良反应”,那些原始档案很可能已经被动过手脚,或者设置了极高的调阅权限。
他尝试着通过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查询,果然,权限不足,无法查看三年前的详细用药记录和手术记录。
直接去病案室调取纸质档案?没有合理的由头和审批手续,根本行不通,反而会打草惊蛇。
他需要帮助。
下班后,他再次联系了苏琳。这次,他约她在医院外面一家很偏僻的咖啡馆见面。
苏琳准时到来,依旧是一身素雅的便装,气质清冷。她坐下后,直接问道:“有思路了?”
林杰点点头:“关键在苏晓萌三年前的手术用药。只要能拿到原始的、未经篡改的用药清单,尤其是麻醉记录和术后用药记录,或许就能找到直接证据。”
苏琳搅拌着杯里的咖啡,眼神凝重:“原始档案在病案室,戒备森严,而且肯定被李为民或者张洪斌的人盯着的。硬闯不行。”
“我知道。”林杰压低声音,“所以需要想办法,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看到那些记录。或者,找到当年参与手术、并且可能了解内情的人。”
苏琳沉默了片刻,说道:“当年给晓萌做手术的团队,主刀是李为民,一助是王涛,麻醉医生姓刘,叫刘明,手术护士长是孙玉梅。”
“这些人现在……”
“王涛在押,李为民也在押,但他们肯定不会说。孙玉梅护士长,去年已经退休,回老家了,联系不上。”苏琳顿了顿,眼神微亮,“倒是那个麻醉医生刘明,三年前那件事后不久,就辞职离开了省医,听说去了南方一家私立医院。”
刘明!麻醉医生!
林杰精神一振。麻醉医生在手术中负责用药,对药物使用情况最清楚!如果他当时察觉到了什么异常,或者被迫使用了某种问题药物,他很可能是一个关键的知情人!
“能找到他现在的联系方式吗?”林杰急切地问。
苏琳摇摇头:“我试过。他离开后,和原来的同事几乎都断了联系。而且,就算找到他,他愿不愿意说,也是个问题。毕竟,事情过去这么久,他可能不想再惹麻烦。”
这确实是个问题。时过境迁,让一个已经离开是非之地的人站出来指证,难度很大。
“除了找人,还有档案。”林杰沉吟道,“病案室的档案,难道就真的铁板一块吗?”
苏琳看了他一眼,声音压得更低:“病案室的管理员老陈,是个老资格,为人还算正直。但他上面还有主任,而且调阅封存档案需要层层审批。”
她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不过……我听说,老陈有个习惯,对一些他觉得有疑问或者重要的病历,会私下里偷偷留存一份复印件或者扫描件,锁在他自己的柜子里。这只是传闻,不知道是真是假。”
私下留存?林杰心中一动。如果这是真的,那或许是一条捷径!
“这个老陈……他为人怎么样?能争取吗?”
“不好说。”苏琳蹙眉,“他很谨慎,从不站队。想从他那里拿到东西,很难。而且,我们也不能完全信任他。”
这确实是个两难的选择。病案室是唯一的官方线索来源,但风险极高;寻找当年的知情人,希望渺茫。
“或许……我们可以双管齐下。”林杰思考着说,“你这边,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找到刘明医生的一些蛛丝马迹,哪怕只是一个城市,一个模糊的地址也好。我这边,想办法接触一下那个老陈,试探一下他的态度。”
苏琳点点头:“目前看来,也只能这样了。你接触老陈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暴露我们的真实目的。”
“我明白。”
两人又低声商议了一些细节,然后各自离开。
回到宿舍,林杰躺在床上,脑子里反复思考着如何接近病案室的老陈。直接去问肯定不行,需要找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
第二天上班,他趁着午休时间,特意绕道去了行政楼后面的病案室。病案室在一楼的一个角落,门口挂着闲人免进的牌子,里面堆满了高高的档案架,散发着纸张和灰尘混合的气味。
他假装路过,透过玻璃门往里看了一眼。只见一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头正坐在办公桌后,慢条斯理地整理着档案,表情严肃,一丝不苟。想必这就是管理员老陈了。
怎么才能自然地跟他搭上话呢?
林杰正思索着,机会却自己送上门来了。
下午,急诊科收治了一个因为药物过敏导致休克的老病人。抢救过来后,需要查阅该病人几年前在本院的住院病历,以明确过敏史和用药史。
刘斌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林杰:“你去趟病案室,把这人三年前的住院病历调出来,复印一份。”
“好。”林杰心中一动,这正是一个接触老陈的绝佳机会!
他拿着医务科开具的调阅申请单,再次来到病案室。
敲敲门,得到允许后走进去。
“陈老师,您好。”林杰礼貌地打招呼,递上调阅单,“急诊科抢救病人,需要调阅这份病历。”
老陈推了推老花镜,接过单子,仔细看了看,又抬头打量了林杰几眼,眼神里带着审视。
“林杰?”他忽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
林杰一愣,没想到对方认识自己:“是我,陈老师您认识我?”
老陈低下头,一边在电脑上查询档案编号,一边慢悠悠地说:“医院里最近风头最劲的年轻人,想不认识都难。”
这话听着平淡,却让林杰心里有些打鼓,摸不清对方的态度。
老陈查到了编号,起身走向密密麻麻的档案架,动作不紧不慢。林杰跟在他身后。
“三年前的档案……嗯,在这里。”老陈在一个架子前停下,踮起脚,费力地去够上层的一个蓝色档案盒。
林杰见状,连忙上前:“陈老师,我来吧。”
他身高臂长,轻松地将那个有些分量的档案盒取了下来。
“谢谢。”老陈接过档案盒,走到复印机前,开始一页一页地复印。
林杰站在旁边,看着老陈专注的样子,试探着开口:“陈老师,您在病案室工作很多年了吧?”
“三十八年了。”老陈头也不抬地回答。
“那您经手的病历,怕是比我们看的病人还多。”林杰试图拉近关系。
老陈手上的动作顿了顿,从老花镜上方瞥了林杰一眼,语气没什么起伏:“病历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的事,少打听。”
这话像一根软钉子,不轻不重地碰了回来。
林杰知道,这老头警惕性很高,不是那么容易套近乎的。
他不再多说,安静地等着复印完成。
老陈复印好病历,仔细装订好,递给林杰,然后拿起调阅单,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动作一丝不苟。
“好了。”
“谢谢陈老师。”林杰接过病历,道谢离开。
走到门口,他鬼使神差地回头看了一眼。只见老陈正将那个蓝色的档案盒放回原处,放回去的时候,他似乎极其自然地从档案盒的侧面抽出了一张对折的、颜色略微发黄的纸张,快速而隐蔽地塞进了自己白大褂的内侧口袋。
那个动作非常快,如果不是林杰正好回头,几乎无法察觉。
林杰的心猛地一跳!
私下留存!那个传闻可能是真的!
老陈似乎感觉到了林杰的目光,放好档案盒后,转过身,浑浊的眼睛平静地看向门口的林杰,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林杰赶紧收回目光,若无其事地拉开门,走了出去。
走在回急诊科的走廊上,林杰的心还在怦怦直跳。
老陈那个隐蔽的动作,证实了苏琳的传闻!他确实会私下留存一些他认为重要的病历资料!
那么,关于苏晓萌三年前的病历,他会不会也……
这个发现,让林杰既兴奋又紧张。
兴奋的是,找到了一条可能获取原始证据的捷径;紧张的是,老陈这个人深不可测,如何才能让他愿意交出那份可能存在的复印件?
这恐怕比直接去偷看官方档案,难度更大。
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明确的方向。
钥匙,或许就藏在那位看守着无数秘密的病案室老管理员手里。
而如何拿到这把钥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智慧。
林杰知道,他必须更加小心地谋划下一步。
在小旅馆又蛰伏了两天,确认围绕他住处的监视已经撤走,林杰决定不再等待。周海峰也传来消息,李为民的案子基本定性,医院内部风波暂时平息,他可以回去上班了。
再次走进省人民医院的大门,林杰能明显感觉到氛围的不同。
以前那些或明或暗的刁难和排挤,似乎一夜之间消失了。药房领药顺畅了,检验科出结果及时了,就连医务科那边,也没再找过他麻烦。同事们看他的眼神,更是复杂难言,敬畏、疏远、好奇兼而有之,但没人再敢轻易招惹他。
毕竟,一个能把李为民送进监狱、差点把张副院长也拉下马的人,哪怕只是个规培医生,也足以让大多数人掂量掂量。
张洪斌见到他,甚至还能勉强挤出一个算是“和蔼”的笑容,点头示意,仿佛之前那些打压、威胁从未发生过。只是那笑容背后的寒意,林杰感受得一清二楚。
林杰很清楚,张洪斌绝不会放过他。现在的隐忍,不过是权宜之计,是在积蓄力量,等待更稳妥、更致命的报复。
他必须抓紧时间。
回到急诊科正常上班的第一天晚上,他收到了苏琳的短信。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指核心:
“别忘了那个植物人。她的反应,是钥匙。”
林杰看着这条短信,心头一震。
是啊!苏晓萌!
这段时间,注意力都被李为民、张洪斌的争斗吸引了过去,差点忽略了这一切的起源——那个躺在监护室里,对外界仅存一丝微弱反应的女孩。
苏晓萌对“肾上腺素”有反应,这说明三年前的事故,极大概率与药物有关!而且,很可能是某种不当使用,或者……使用了有问题的药物!
李为民虽然扛下了所有罪名,但三年前那起事故的真相,他未必完全清楚,或者他承担下来的,只是事故发生后“掩盖真相”的部分。而事故本身,可能牵扯到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张洪斌分管的药品器械!
如果能查明三年前苏晓萌手术中具体使用了什么药物,尤其是那些可能存在问题的药物,或许就能撕开一个新的突破口,将张洪斌直接与这起医疗事故联系起来!
这比单纯的经济问题,性质更加严重!
思路一旦打开,林杰立刻感到一种紧迫感。
他第二天一早就去了监护室。苏晓萌依旧安静地躺着,生命体征平稳,仿佛沉睡在一个无人能触及的世界。林杰站在床边,看着她苍白的面容,低声道:
“我会查清楚的。一定。”
要查三年前的用药记录,谈何容易。
原始的病历和用药清单,按照医院规定,应该封存在病案室。但林杰知道,李为民当年既然能硬把事故压下去,定性为“罕见药物不良反应”,那些原始档案很可能已经被动过手脚,或者设置了极高的调阅权限。
他尝试着通过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查询,果然,权限不足,无法查看三年前的详细用药记录和手术记录。
直接去病案室调取纸质档案?没有合理的由头和审批手续,根本行不通,反而会打草惊蛇。
他需要帮助。
下班后,他再次联系了苏琳。这次,他约她在医院外面一家很偏僻的咖啡馆见面。
苏琳准时到来,依旧是一身素雅的便装,气质清冷。她坐下后,直接问道:“有思路了?”
林杰点点头:“关键在苏晓萌三年前的手术用药。只要能拿到原始的、未经篡改的用药清单,尤其是麻醉记录和术后用药记录,或许就能找到直接证据。”
苏琳搅拌着杯里的咖啡,眼神凝重:“原始档案在病案室,戒备森严,而且肯定被李为民或者张洪斌的人盯着的。硬闯不行。”
“我知道。”林杰压低声音,“所以需要想办法,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看到那些记录。或者,找到当年参与手术、并且可能了解内情的人。”
苏琳沉默了片刻,说道:“当年给晓萌做手术的团队,主刀是李为民,一助是王涛,麻醉医生姓刘,叫刘明,手术护士长是孙玉梅。”
“这些人现在……”
“王涛在押,李为民也在押,但他们肯定不会说。孙玉梅护士长,去年已经退休,回老家了,联系不上。”苏琳顿了顿,眼神微亮,“倒是那个麻醉医生刘明,三年前那件事后不久,就辞职离开了省医,听说去了南方一家私立医院。”
刘明!麻醉医生!
林杰精神一振。麻醉医生在手术中负责用药,对药物使用情况最清楚!如果他当时察觉到了什么异常,或者被迫使用了某种问题药物,他很可能是一个关键的知情人!
“能找到他现在的联系方式吗?”林杰急切地问。
苏琳摇摇头:“我试过。他离开后,和原来的同事几乎都断了联系。而且,就算找到他,他愿不愿意说,也是个问题。毕竟,事情过去这么久,他可能不想再惹麻烦。”
这确实是个问题。时过境迁,让一个已经离开是非之地的人站出来指证,难度很大。
“除了找人,还有档案。”林杰沉吟道,“病案室的档案,难道就真的铁板一块吗?”
苏琳看了他一眼,声音压得更低:“病案室的管理员老陈,是个老资格,为人还算正直。但他上面还有主任,而且调阅封存档案需要层层审批。”
她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不过……我听说,老陈有个习惯,对一些他觉得有疑问或者重要的病历,会私下里偷偷留存一份复印件或者扫描件,锁在他自己的柜子里。这只是传闻,不知道是真是假。”
私下留存?林杰心中一动。如果这是真的,那或许是一条捷径!
“这个老陈……他为人怎么样?能争取吗?”
“不好说。”苏琳蹙眉,“他很谨慎,从不站队。想从他那里拿到东西,很难。而且,我们也不能完全信任他。”
这确实是个两难的选择。病案室是唯一的官方线索来源,但风险极高;寻找当年的知情人,希望渺茫。
“或许……我们可以双管齐下。”林杰思考着说,“你这边,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找到刘明医生的一些蛛丝马迹,哪怕只是一个城市,一个模糊的地址也好。我这边,想办法接触一下那个老陈,试探一下他的态度。”
苏琳点点头:“目前看来,也只能这样了。你接触老陈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暴露我们的真实目的。”
“我明白。”
两人又低声商议了一些细节,然后各自离开。
回到宿舍,林杰躺在床上,脑子里反复思考着如何接近病案室的老陈。直接去问肯定不行,需要找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
第二天上班,他趁着午休时间,特意绕道去了行政楼后面的病案室。病案室在一楼的一个角落,门口挂着闲人免进的牌子,里面堆满了高高的档案架,散发着纸张和灰尘混合的气味。
他假装路过,透过玻璃门往里看了一眼。只见一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头正坐在办公桌后,慢条斯理地整理着档案,表情严肃,一丝不苟。想必这就是管理员老陈了。
怎么才能自然地跟他搭上话呢?
林杰正思索着,机会却自己送上门来了。
下午,急诊科收治了一个因为药物过敏导致休克的老病人。抢救过来后,需要查阅该病人几年前在本院的住院病历,以明确过敏史和用药史。
刘斌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林杰:“你去趟病案室,把这人三年前的住院病历调出来,复印一份。”
“好。”林杰心中一动,这正是一个接触老陈的绝佳机会!
他拿着医务科开具的调阅申请单,再次来到病案室。
敲敲门,得到允许后走进去。
“陈老师,您好。”林杰礼貌地打招呼,递上调阅单,“急诊科抢救病人,需要调阅这份病历。”
老陈推了推老花镜,接过单子,仔细看了看,又抬头打量了林杰几眼,眼神里带着审视。
“林杰?”他忽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
林杰一愣,没想到对方认识自己:“是我,陈老师您认识我?”
老陈低下头,一边在电脑上查询档案编号,一边慢悠悠地说:“医院里最近风头最劲的年轻人,想不认识都难。”
这话听着平淡,却让林杰心里有些打鼓,摸不清对方的态度。
老陈查到了编号,起身走向密密麻麻的档案架,动作不紧不慢。林杰跟在他身后。
“三年前的档案……嗯,在这里。”老陈在一个架子前停下,踮起脚,费力地去够上层的一个蓝色档案盒。
林杰见状,连忙上前:“陈老师,我来吧。”
他身高臂长,轻松地将那个有些分量的档案盒取了下来。
“谢谢。”老陈接过档案盒,走到复印机前,开始一页一页地复印。
林杰站在旁边,看着老陈专注的样子,试探着开口:“陈老师,您在病案室工作很多年了吧?”
“三十八年了。”老陈头也不抬地回答。
“那您经手的病历,怕是比我们看的病人还多。”林杰试图拉近关系。
老陈手上的动作顿了顿,从老花镜上方瞥了林杰一眼,语气没什么起伏:“病历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的事,少打听。”
这话像一根软钉子,不轻不重地碰了回来。
林杰知道,这老头警惕性很高,不是那么容易套近乎的。
他不再多说,安静地等着复印完成。
老陈复印好病历,仔细装订好,递给林杰,然后拿起调阅单,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动作一丝不苟。
“好了。”
“谢谢陈老师。”林杰接过病历,道谢离开。
走到门口,他鬼使神差地回头看了一眼。只见老陈正将那个蓝色的档案盒放回原处,放回去的时候,他似乎极其自然地从档案盒的侧面抽出了一张对折的、颜色略微发黄的纸张,快速而隐蔽地塞进了自己白大褂的内侧口袋。
那个动作非常快,如果不是林杰正好回头,几乎无法察觉。
林杰的心猛地一跳!
私下留存!那个传闻可能是真的!
老陈似乎感觉到了林杰的目光,放好档案盒后,转过身,浑浊的眼睛平静地看向门口的林杰,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林杰赶紧收回目光,若无其事地拉开门,走了出去。
走在回急诊科的走廊上,林杰的心还在怦怦直跳。
老陈那个隐蔽的动作,证实了苏琳的传闻!他确实会私下留存一些他认为重要的病历资料!
那么,关于苏晓萌三年前的病历,他会不会也……
这个发现,让林杰既兴奋又紧张。
兴奋的是,找到了一条可能获取原始证据的捷径;紧张的是,老陈这个人深不可测,如何才能让他愿意交出那份可能存在的复印件?
这恐怕比直接去偷看官方档案,难度更大。
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明确的方向。
钥匙,或许就藏在那位看守着无数秘密的病案室老管理员手里。
而如何拿到这把钥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智慧。
林杰知道,他必须更加小心地谋划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