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亿万富豪回乡变农民,生意垮台谣言四起-《重生95,打造全球第一村》

  接下来的差不多一个月,林夜跟林寿生一起出海。

  有时候,林夜还会一起去镇上卖鱼。

  不管卖完还是没有卖完,他都会在傍晚准时回去。

  一回到家,黛西会做好饭菜等着他们。

  一天天就这么过着。

  林夜好像忘记了时间。

  直到今天中午接到罗格的电话,他才发觉,他在马尼拉已经呆了两个多月了。

  罗格告诉他高速公路准备开建了,有几个协议要林夜回去签一下。

  也是时候离开了。

  林夜喝了一口,拍了拍寿生的肩膀,

  “兄弟,真的不想跟我回华夏吗?”

  林寿生并没有考虑,摇了摇头。

  这里他已经熟悉了,对于他来说,华夏才是他陌生的地方。

  “行,我在这里也差不多待了挺久了。”

  林寿生一愣,“要回去了吗?”

  林夜嗯了一声。

  黛西似乎听懂了他们的对话。

  “林,你这就要走了吗?”

  小阿丽塔毫无征兆的哭了起来。

  在这里一个多月时间,阿丽塔已经把林夜当作是自己的家里人。

  黛西也一样,她鼻子一酸,一边安抚阿丽塔,眼泪不受控制的掉了下来。

  “哥哥不要走……”阿丽塔边哭边说道。

  “哥哥回去有事情要做……”林寿生安慰阿丽塔。

  林夜摸了摸阿丽塔小脑袋,说道:

  “阿丽塔不哭,哥哥很快就会回来看你,你要乖乖的,我会送一个大大的布娃娃哦”

  “真的?”阿丽塔止住了哭声。

  “哥哥不骗人……”

  “好!”

  ……

  第二天林夜去了一趟银行,取了五万美金。

  背着一个大包来到小木屋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

  吃完饭,林夜拿出一袋美金递给林寿生。

  “这是你的钱,拿着!”

  林寿生拿开袋子,黛西看了过来,两人吓了一跳。

  “我有……那么钱吗?”

  林夜点头。

  黛西以为是林夜送给他们的,坚决不要。

  直到林寿生说是自己的钱之后, 她才高兴的收了起来。

  吃完饭,林夜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

  “寿生,如果你想起什么,记得给我打电话。”

  “我送你……”

  林寿生一直把林夜送到镇上车站,这才挥手离去。

  *

  九月已经中旬。

  出去打工的打工,上学的上学,除了农忙的时候,村里平时都见不到多少年轻人。

  回到宁县木子山村的日子,像一潭被风吹皱后又逐渐平静下来的水。

  林夜大多时间待在自家那栋崭新的五层小楼里,偶尔下楼帮母亲吴秀兰侍弄一下院角的几畦青菜,或搬把竹椅坐在门口,看着村里唯一那条主干道上偶尔驶过的拖拉机扬起的尘土。

  吴秀兰也不问什么,儿子在家,她自然高兴,巴不得儿子天天在家。

  林森还是一如既往的去庙里,在家里他也是在他房间里念经。

  林夜在不在家,他都是一样。

  林夜很少出门,有时偶尔跟虎哥去县里喝几杯。

  但是后面也很少去了,喝多了就吹牛,满身臭味到处找水喝,特没劲。

  那辆橙红色的牧马人停在院子的角落里,因为很少用,已经落了一层薄薄的灰。

  时间一长,村里的风言风语就像雨季墙角渗出的霉斑,悄无声息地蔓延开来。

  “听说了吗?老林家那个小子,好像在魔都的生意做垮了!”

  “可不是嘛,你看他车都不开了,天天在家躺着,哪有以前那精神头?”

  “我就说嘛,年轻人发财太快不是好事,根基不稳,说倒就倒……”

  “何止是倒啊,听说欠了一屁股债,跑回来躲债的!”

  “真的假的?都不上学了,听人说他大学都没读完就被开除了,在外面惹了大事!”

  饭后的村口大樟树下,乘凉的人们交头接耳,语气里混杂着惋惜、好奇,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幸灾乐祸。

  以前林夜风光时,大家嘴上夸赞,心里未必没有泛酸。

  如今见他“落魄”,某种微妙的心理平衡似乎又回来了。

  这些话语,或多或少也传到了吴秀兰耳朵里。

  她心里憋着气,又不好出去跟人争辩,只能趁着做饭时,忧心忡忡地看向儿子:

  “小夜,外面那些人胡说八道,你别往心里去……”

  林夜正帮着摘豆角,闻言头也没抬,语气平淡:

  “妈,他们爱说就说去,咱们自己日子过得好就行。”

  “可是……”吴秀兰欲言又止,“你那车……要不妈给你擦擦?老放着不好。”

  “没事,最近不想动。”林夜把摘好的豆角放进盆里,“油贵,省点钱。”

  这句半真半假的玩笑话,让吴秀兰的心更沉了。

  她偷偷打量儿子,见他脸色如常,眼神也看不出太多波澜,不像受了多大打击,但这份过分的平静,在她看来反而更像是强撑着的麻木。

  她想起之前儿子提过和代悦订婚的事,后来也没了下文,她问林夜怎么回事?

  林夜只是含糊地说代悦出国留学,订婚的事以后再说。

  林森依旧每日雷打不动地去青龙寺,回来后就窝在自己屋里念经,对外面的风言风语充耳不闻。

  这个家于他而言,更像是一个提供食宿的静修之所。

  偶尔和林夜打照面,也都是没有言语。

  林夜倒也不在意。

  有时闷极了,他也会去青龙寺走走。

  寺里的主持释寂然是个老僧人,看不出具体年纪,眉眼总是弯弯的带着笑,不像个严守清规的僧人,反倒更像个洞悉世情的隐士。

  林夜第一次跟着吃斋饭时,看着碗里清淡的素菜,半开玩笑地对寂然说:

  “大师,你们这日子清苦,但心里踏实。我有时候真想也剃度了算了。”

  “我呀,上辈子活得太累,这辈子就这么着吧。”

  寂然正在慢悠悠地喝汤,闻言抬眼看了看他,哈哈一笑:

  “施主说笑了。佛门清净,但也不收你这样的徒弟。”

  “哦?为什么?”林夜挑眉。

  “你身上牵挂太多,因果太重。”

  寂然放下汤碗,目光似有深意,

  “多少人指着你吃饭活命呢,这是大功德。有功德在心,不一定非要把自己关在庙里。真要收了你,我怕我这小庙的门槛,迟早得被那些找不到你的人踏破咯!”

  林夜心中微微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大师倒是看得起我。”

  “不是看得起,是看得清。”寂然笑了笑,不再多言。

  后来林夜又去了几次,有时只是静坐,有时会和寂然下盘棋,或者喝一壶粗茶,天南海北地闲聊。

  寂然说话常常机锋暗藏,却从不点破。

  有一次,林夜看着大殿里袅袅升起的香烟,忽然问:

  “大师,都说佛法无边,到底怎么才能悟道?”

  寂然正在摆弄一盘残局,头也不抬地说:

  “道在哪里?道在吃饭睡觉里,在挑水砍柴里。心里总想着要‘悟道’的人,反而离道最远。

  把你该做的事踏踏实实做好了,就是悟道,就是修行。

  不一定非要成佛成祖嘛。再说了……”

  他终于抬起眼,笑眯眯地看着林夜,“施主你的道行,也不浅啊。”

  林夜心中警铃微作,语气依旧轻松:“大师这话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

  寂然打了个哈哈,

  “不是你老说自己‘上辈子’如何,‘这辈子’怎样吗?听起来就像是修行了两世的人嘛!”

  林夜一笑了之。

  这老和尚,太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