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宁县正式撤县改市-《重生95,打造全球第一村》

  三天后,是个难得的大晴天。

  宁县改市的正式批文下来了。

  市委市府大门前头的广场,那是人山人海。

  临时搭起来的主席台铺着红毯,背景板上是“宁县撤县设市大会”几个鎏金大字。

  各路领导、各界代表,还有闻讯赶来的老百姓,把个广场挤得满满当当,娃娃骑在大人脖子上,伸着脑袋往前瞅。

  林夜的车离广场老远就开不动了。

  他索性下了车,跟着人流慢慢往前走。

  张光辉受邀回来了,他跟林夜,杨立军几个一起,也都是一脸的兴奋。

  路两边的变化是真大,去年这时候,这儿还是一片荒地或者老旧的矮房子,现在放眼望去,全是新起的楼,玻璃幕墙亮闪闪的,看着就提气。

  “好家伙,这阵势!”

  张光辉咂咂嘴,指着远处几栋已经封顶、正在安装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

  “小夜,你那个丛生双子塔!等弄好了,站顶上,估计能瞅见省城!”

  林夜笑了笑,没接话,心里头却也是潮乎乎的。

  这一砖一瓦,都是他看着,带着人一点一点垒起来的。

  那种感觉,就像看着自个儿的孩子,一天一个样地长大。

  大会没啥新花样,领导讲话,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但台下没人不耐烦,个个都支棱着耳朵听。

  当代青兰书记说到“从今天起,咱们就是宁市的市民了!”的时候,底下掌声、欢呼声跟打雷似的,好久都没停。

  会一散,人群却没急着走。

  认识的,不认识的,碰上了都乐呵呵地打个招呼,道声“同喜”。

  不少老头老太太,聚在新建的市民公园门口,指着那些崭新的健身器材、修剪整齐的花草树木,唠得热火朝天。

  “走,上车,咱也转转。”林夜对张光辉他们说。

  车子在新修的主干道上慢慢开着。

  路宽,车也跑得顺畅。智慧交通的信号灯已经装上了,绿波带调试得不错,一路过去基本都是绿灯。

  林夜一边开车,一边指着窗外:“这边规划的是金融街区,那边是文化中心,图纸上都定了,明年开春就动工……”

  张光辉一边听,一边看。

  学校、医院、商场,该有的配套都在起来。

  虽然不少地方还围着施工挡板,塔吊也还立着不少,但整个城市的骨架已经撑开了,血肉也在一层层地丰满起来。

  能想象得出,再过个一两年,这儿会是个多么热闹、便当的地方。

  车子最后开到了梅江边上。

  新修的沿江景观带,铺着平整的石板路,栏杆锃亮。

  不少市民拖家带口地在这儿散步,晒太阳。

  江水比以前清了不少,看着心里也透亮。

  “不一样了,真不一样了。”张光辉扶着栏杆,感慨了一句。

  他是在这儿土生土长的,对这地方的变化,感触最深。

  林夜没说话,只是看着江对面。

  那边,曾经那是小时候经常游泳过去偷瓜的地方,以前是真的穷,班上有几个是那边过来的同学,都是跟林夜一样,平时只是嚼着干饭,脚上穿的永远是千层底鞋。

  如今,那边也纳入了新城的规划,能看到不少新楼盘的影子。

  他想起刚重生回来那会儿,到处破败的模样,再看看眼前,真有几分恍如隔世的感觉。

  这城,算是立起来了。

  他摸出手机,给代悦发了条信息:“大会结束了,城里热闹得很。你通知大家了没有,晚上聚餐。”

  没过一会儿,代悦回了信:“早就通知了。”

  林夜看着屏幕,嘴角弯了弯。

  车子发动,汇入车流。

  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暖洋洋的。

  这座崭新的城市,和他的人生一样,翻开了新的一页。

  下午林夜去工厂待了一下午,看时间不早了,便急急回到家里。

  他停好车,推开院门,院子里一大群人。

  欧阳林见林夜回来,立即起身“林总!”

  林夜摆了摆手,哈哈一笑,“你们坐着,看我给你们露几手,亲自做几个拿手菜。”

  厨房里传来炒菜的滋啦声和吴秀兰带着笑意的唠叨。

  “哎呀,悦悦你慢点儿,脚刚好利索,别沾凉水!这鱼我来弄就行!”

  “吴妈,没事儿,我就剥个蒜。”

  是代悦的声音。

  林夜脚步顿了顿,心里头像是被温水泡了一下,一天的疲惫散了大半。

  吴秀兰先看见他,在围裙上擦着手笑:

  “小夜回来啦?正好,饭快好了!悦悦非说要露一手,给你做个拿手的清蒸鱼。”

  林夜往厨房里瞧。

  代悦系着条碎花围裙,正站在水池边剥蒜,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柔和又专注。

  她的脚看着是好利索了。

  听见动静,她回过头,看见林夜,眼睛弯了弯:“回来啦?”

  “嗯,”林夜走过去,很自然地接过她手里剥了一半的蒜,

  “我来吧。你脚刚好,别站久了。”

  代悦没跟他争,把蒜递给他,靠在料理台边看着他笨拙地剥蒜,嘴角噙着笑:

  “我爸去基地还没回来,说是有批新到的设备要盯着入库。姑姑和清华姐一会儿过来,立军哥和雁子姐也说忙完就赶过来。”

  ……

  没多大会儿功夫,之前没有到的人就陆陆续续到了。

  代青山带着一身田里的泥土气先进门,嗓门洪亮地跟林夜打了招呼,就钻去洗手了。

  紧跟着,代青兰和赖清华一前一后进了门。

  代青兰脱了外套,露出里面一件挺括的衬衫,看着还带着点办公事的利落劲儿,但眉眼是松快的。

  赖清华跟在她身后,穿着件素色的毛衣,脸色比前几天看着好了些,安静地笑着跟吴秀兰和代悦打招呼。

  最后到的是杨立军、林雁。

  杨立军风风火火的,一进门就嚷嚷:“饿死了饿死了!婶子,今天有啥好吃的?”

  林雁拍了他一下,递过来一个精致的纸盒:

  “路上买的点心,给你当宵夜。”

  小小的厨房和客厅顿时挤满了人,说笑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混在一起,热气腾腾的。

  吴秀兰和林夜是主厨,代青兰挽起袖子帮忙端菜盛饭,赖清华安静地坐在桌边摆碗筷,听着大家说笑,偶尔插一两句话。

  林夜、代青山和杨立军被赶到客厅,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基地和公司的事。

  饭菜上桌,都是些家常菜:

  吴秀兰炖了一下午的土鸡汤,金黄喷香;

  代悦做的清蒸鱼,嫩得筷子一夹就碎;

  一大桌子几十个菜。

  大家围着这个二十人大桌坐下,也没那么多讲究。

  代青山心情好,开了瓶自家酿的米酒,给每个人都倒了一点。

  “来!”他举起杯,脸上泛着红光,

  “第一杯,庆祝咱们宁县,以后就叫宁市了!大伙儿这些日子,都辛苦了!”

  杯子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

  气氛一下子就热络起来。

  杨立军嘴里塞满了菜,含糊不清地感慨:

  “哎呀,夜哥,还是婶子做的饭香!天天吃食堂,嘴里都快淡出鸟了!”

  林雁笑着瞪他:“吃都堵不住你的嘴!悦悦这鱼蒸得是真好吃,火候正好。”

  “是吧?”代悦有点小得意,悄悄瞥了林夜一眼。

  林夜正低头挑着鱼刺,把剔好的鱼肉很自然地夹到她碗里。

  代悦抿嘴笑了笑,没说话。

  看着眼前这热闹温馨的场面,林夜端起酒杯:

  “来,众神归位,看我笑傲江湖!”

  众人站起笑着碰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