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海蛟八号”研发成功,青山农业公司准备上市-《重生95,打造全球第一村》

  令大家没有想到。

  集团副总裁欧阳林与财务总监江月两个复交才子居然走到了一起。

  只是两人都是工作狂,性格又偏内敛,一直未曾挑明。

  又是姐弟恋,江月大欧阳一岁,一个24岁,一个25岁。

  一次集团高层团建,在众人的推波助澜下,欧阳林才终于鼓起勇气,向江月表明了心迹。

  而江月其实也早已倾心于这位能力出众的副总裁,自然是欣然接受。

  两人的恋情在集团内部传为美谈。

  他们决定,要将自己的婚礼,与老板林夜和代悦的婚礼,放在同一天举行,来一个双喜临门,共同接受所有人的祝福。

  *

  九月十三日,宁市的“深海蓝谷”研究院好事传来。

  曾诚院士领衔的研发团队,经过数百个日夜的连续奋战,克服了无数技术难题,竟然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三个月,成功研发出新一代深海特种材料——“海蛟八号”!

  相较于“海蛟七号”,“海蛟八号”在保持超高强度和耐腐蚀性的基础上,在抗压极限和低温韧性上实现了惊人突破,其综合性能指标,完全满足了最新型攻击核潜艇对于极限潜深和静音性能的苛刻要求!

  实验室里,最后一次极限压力测试正在进行。

  巨大的压力罐体发出低沉的嗡鸣,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飞速跳动。

  所有研究人员都屏息凝神,目光紧紧盯着屏幕和压力表。

  “压力值达到预定峰值!”

  “结构形变率千分之零点三,远低于安全阈值!”

  “低温环境下材料韧性无衰减!”

  “所有监测数据稳定!”

  当最终测试结果出来的那一刻,实验室里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研究人员们激动地欢呼!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海蛟八号!成了!”

  曾诚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拿出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纪老,‘海蛟八号’……不负所托,成功了。”

  他的声音平静,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电话那头,纪汉民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难以抑制的激动声音:

  “好!好!好!曾诚!你们立了大功了!我马上向上面汇报!”

  “海蛟八号”的成功,意义远不止于一项技术突破。

  它意味着华夏在深海战略装备的核心材料领域,取得了决定性的领先优势,其战略价值无法估量!

  这份绝密成果,被以最高密级迅速上报。

  数日后,一个看似平常的下午,三辆看似普通的黑色奥迪轿车,悄无声息地驶入了宁市“深海蓝谷”研究院。

  没有迎接队伍,没有媒体采访,甚至连宁市当地的领导都未提前接到通知。

  车门打开,几位气质沉稳、不怒自威的老人在工作人员陪同下走了下来。

  其中一位,正是经常在新闻中看到的、主管国防科工领域的国家重量级领导人!

  曾诚和代青兰早已在门口等候,见状立刻迎上前。

  领导人没有丝毫寒暄,直接与曾诚握手,用力地晃了晃:

  “曾院士,辛苦了!我代表国家和人民,感谢你和你的团队!”

  他的目光炯炯有神,语气沉重而充满力量。

  在曾诚的陪同下,领导人一行深入实验室和核心生产线,仔细查看了“海蛟八号”的样品和相关数据报告,不时提出极其专业和内行的问题。

  听着曾诚的介绍,看着眼前实实在在的成果,几位随行的领导和专家脸上都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振奋和赞赏。

  视察结束,在简短的闭门会议上,领导人做出了重要指示:

  “‘海蛟八号’的成果,是国之重器,必须确保绝对安全!相关应用要加速推进,形成战略威慑力!”

  “我们会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将这里打造成国家深海科技创新的无可替代的战略支点!”

  “曾院士,你们需要什么,国家就保障什么!不要有任何后顾之忧!”

  没有公开的表彰,没有媒体的聚光灯,但这份沉甸甸的认可,比任何形式的褒奖都更有意义。

  领导人离开后,曾诚和代青兰望着远去的车队,心潮澎湃。

  “青兰,看到了吗?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正在参与书写历史。”

  曾诚轻声说道。

  代青兰点点头:

  “我们会全力做好保障,让你们能心无旁骛地继续前进。”

  *

  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

  宁市,湖底村及周边区域,代青山领导的青山农业公司下属的几万亩现代化示范基地,迎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丰收。

  广袤无垠的田野上,金黄色的稻穗沉甸甸地压弯了腰,在秋风中形成连绵起伏的稻浪,蔚为壮观。

  而在这片金色的海洋中,最引人注目的,并非传统的弯腰收割的农民,而是一台台庞大而高效的现代化农业机械!

  来自开生机械公司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如同钢铁巨兽,在田地里驰骋。

  它们巨大的割台轻松吞食着稻穗,身后吐出粉碎的秸秆,同时将金黄的稻谷尽数收入囊中。

  远处,自动导航的拖拉机正在进行秋播作业,精准无误。

  从播种、管理到收割、运输,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操作,效率之高,场面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不再是传统的农耕,这是高度现代化的工业流水线作业在广阔土地上的盛大表演!

  不知道的,还以为来到了国外的大型农场。

  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农业考察团、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络绎不绝,他们站在田埂上,望着这科幻般的耕作场景,无不感到深深的震撼。

  “太了不起了!这是华夏的现代农业吗!”

  “亩产估计得超过一千三百斤了吧?这产量太吓人了!”

  “全程机械化,太震撼了!”

  “青山农业,真是给我们全国农业现代化打了个样!”

  代青山穿着工装,亲自在现场指挥协调,解答着来访者的各种问题。

  他虽然忙碌,但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多年的梦想,终于在林夜的支持下,在这片土地上变成了现实。

  林夜也抽空来到了田间。

  与代悦站在一起。

  代悦已经从父亲手里接过了总经理位置,现在的她,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她不仅要接待各方来宾,还要处理公司的日常运营、市场销售、财务规划。

  她不再是那个躲在林夜羽翼下的女孩,而是独当一面的企业管理者。

  看着这丰收的盛况,林夜心中满是欣慰。

  “青山叔,悦悦,辛苦了!这场面,比我想象的还要壮观!”

  “都是按照你的规划来的!开生机械的农机真是太好用了!”

  代悦擦了下额角的细汗,笑道:

  “小夜,你看,这是我们这一季的初步测产数据,平均亩产比去年又提升了百分之五!而且品质检测结果也非常好!”

  林夜接过报表看了看,点点头:

  “很好。不过,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种出粮食,还要考虑如何创造更大的价值。”

  他顿了顿,看向两人,认真地说道:

  “我有个想法。青山农业现在无论是规模、技术、管理模式还是经济效益,都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我认为,是时候可以考虑,朝着上市的目标努力了。”

  “上市?”

  代青山和代悦都愣了一下。

  对他们来说,把地种好,把公司经营好是根本,上市这种资本运作的事情,似乎还有些遥远。

  “对,上市。”林夜肯定地说,

  “上市不仅仅是为了融资,更是为了规范公司治理,提升品牌影响力,吸引更优秀的人才。我们要把青山农业,打造成中国现代农业的第一股!让全球都看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我们的脚步,不应该只停留在宁市,甚至不应该只停留在国内。

  我们的农作物技术已经成熟,刚刚获得了对东南亚的出口许可,这就是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代悦的眼中闪着兴奋的光,她迅速理解了林夜的意图:

  “我明白了!上市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好的资质!我们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

  代青山也用力点头:“虽然我不太懂上市那些事,但你说行,肯定行!需要我做什么,我全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