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赖清华远赴非洲救援-《重生95,打造全球第一村》

  接着,林夜和代悦去了欧洲度蜜月。

  此时新生代医学中心,迎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殊荣。

  根据国际权威行业杂志《全球医疗美容观察》发布的最新年度报告,基于营收规模、技术专利数量、高端客户占比、全球影响力等综合指标评估,新生代医学中心正式超越所有欧美传统巨头,登顶全球最大医疗美容机构!

  这份报告详细分析了新生代崛起的核心原因:

  其独有的“量子点靶向技术”在抗衰老、疤痕修复、色素管理和生发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效果远超传统手段;

  在亚太和中东高端市场的绝对统治力。

  报告称其为“东方美学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奇迹”、“重新定义医美行业的标杆”。

  消息传回国内,引发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热议和民族自豪感。

  新生代总部和各大旗舰中心门前,甚至摆满了祝贺的花篮。

  在新生代总部顶层的办公室里,赖清华看着这份华丽的数据和赞誉之词。

  脸上却没有太多喜悦。

  此时,有一件事她拿不定主意,她从报纸上看到非洲正在爆发疫情。

  “赖总,恭喜您!”

  助理难掩兴奋地走进来,“各大媒体都希望能预约专访,还有几家国际投行想进一步了解我们未来的扩张计划……”

  赖清华抬手轻轻打断了她,语气平静:

  “先把这些贺电和处理建议整理出来,我晚点看。非洲刚果(金)北部爆发的疫情,最新情况怎么样?”

  赖清华直接问道。

  “非常不乐观,赖总。世界卫生组织刚刚将其定性为最高级别的国际关注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是一种新型的、高致死性的病毒性出血热,暂命名为‘刚果埃博拉马尔堡样病毒’。

  死亡率预估超过60%,更可怕的是,幸存者几乎百分之百会出现严重的皮肤溃烂和大面积疤痕后遗症,情况……非常惨烈。

  当地医疗系统已经完全崩溃,国际援助力量进去的很少,主要是无国界医生组织在苦苦支撑。”

  稍后, 助理给她邮件里传来一些照片。

  清华用电脑打开,屏幕上显示出几张打了马赛克但仍能看出惨状的病人照片和疫情区的景象,触目惊心。

  赖清华的眉头紧紧锁在一起,手指无意识地收紧。

  高死亡率、恐怖的后遗症、崩溃的医疗系统…。

  她沉默了片刻,目光再次扫过桌上那份“全球第一”的报告,忽然觉得那些排名和营收数字,在遥远非洲正在发生的惨剧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她猛地站起身,对负责人说:“资料发我一份详细的。另外,立刻通知所有高管,一小时后紧急会议!”

  一小时后,新生代医学中心高管会议室。

  赖清华将疫情的情况简要通报后,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那种疾病的残酷和疫情的严峻所震撼。

  “情况就是这样。”

  赖清华的目光扫过每一位高管,“我想知道,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新生代,这个刚刚被评为‘全球第一’的机构,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负责海外市场的副总裁迟疑了一下,开口道:

  “赖总,从商业风险角度,那里太危险了,病毒传染性强,我们的医护人员安全无法保证。而且……那里几乎没有消费能力,对我们而言没有市场价值。”

  “没有市场价值?”

  赖清华重复了一遍,声音不高,却让那位副总裁瞬间低下了头。

  研发总监推了推眼镜:“从技术角度,我们的‘量子点靶向促愈再生技术’和‘智能生物凝胶敷料’,理论上对修复这种大面积溃烂和疤痕是有可能有效的,但从未在如此烈性的传染病和恶劣环境下进行过临床验证,风险极大。”

  “理论上可能有效……”赖清华沉吟着,目光逐渐变得锐利而坚定,“那就需要我们去验证!”

  她站起身,双手撑在会议桌上,仿佛已经下了决心:

  “我们刚刚被评为世界第一。这个世界第一,不仅仅意味着赚钱能力第一,更意味着责任和担当第一!我们的技术,如果只能服务于富人区的抗衰老,而不能在人类最需要的时候对抗疾病和创伤,那它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

  “非洲的疫情,是人类的灾难。我们有可能提供帮助的技术,有具备国际救援经验的医疗团队,如果我们不去,我们凭什么自称‘第一’?”

  她环视众人:“我决定,新生代医学中心将组建一支精锐的医疗救援队,携带我们最先进的设备和药剂,前往疫区核心地带,进行人道主义医疗援助!

  同时,我将向董事长提议,开放相关疫情救助所需的所有技术专利授权,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在疫区免费使用我们的技术方案生产药品和器械,共同抗击疫情!”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赖清华这个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决定惊呆了。

  这不仅仅是冒险,这简直是押上了整个公司的未来和根基!

  “赖总!这太冒险了!”

  “专利开放?这会让我们的核心技术优势荡然无存!”

  “医护人员的安全怎么办?”

  质疑声纷纷响起。

  赖清华毫不动摇:

  “风险我知道。但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核心技术优势?如果我们的优势不能用于拯救生命,那它毫无意义!医护人员的安全,我会亲自制定最严格的防护预案,并……亲自带队前往。”

  “您亲自去?!”这下所有人都炸了锅。

  “不行!绝对不行!”几位元老高管几乎要跳起来,

  “赖总,您是公司的核心,太危险了!”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林夜走了进来。

  他也刚回来不久。

  显然,林夜已经听到了后面的讨论。

  所有人都看向他,等待着他的最终决断。

  毕竟,他才是丛生集团真正的掌舵人。

  林夜走到赖清华身边,目光平静地看向她,问道:

  “你想清楚了?一定要去?”

  赖清华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退缩:

  “想清楚了。必须去。这不是商业决策,是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本能和……一个企业家的责任。”

  林夜沉默了几秒钟,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到心跳声。

  然后,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

  “好。我支持你!”

  他转向所有高管:“从现在起,新生代医学中心一切资源,优先满足非洲救援所需。所有事务,按赖总意见来做。救援队组建、物资调配,由赖总全权负责,不需要单独跟我汇报,所有人无条件配合!”

  他最后看向赖清华:

  “注意安全,平安回来。家里有我。”

  赖清华用力点头:“谢谢……小夜。”

  有了林夜的一锤定音,整个丛生集团和新生代医学中心立刻像一台精密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资金、药品、最先进的移动医疗设备、严格的防护装备……以惊人的速度调集起来。

  当罗伯特教授知道这事之后,他的态度竟然与清华高度一致。

  很快,一支由罗伯特领衔的病毒学专家、创伤外科医生、重症护理护士和生物技术支持工程师组成的精锐救援队迅速组建完毕,所有人都签署了风险告知书,志愿前往。

  专利开放公告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渠道和各大媒体向全球发布,引起了巨大轰动和赞誉。

  临行前夜,赖清华来到林夜的办公室做最后汇报。

  “都准备好了,明天一早出发,直飞卢本巴希,然后转车进入疫区。”赖清华的语气很平静。

  林夜看着她,递给她一个小巧的银色盒子。

  “这是什么?”赖清华打开,里面是一枚做工精巧的胸针,造型是丛生集团的Logo,但材质特殊。

  “特制的卫星定位和紧急求救装置,按下中间这个键,无论在哪,我们都能找到你。”

  林夜的声音有些沙哑,“一定要戴着。”

  赖清华握紧胸针,重重地点了点头:

  “放心,我会带着所有人,平安回来。”

  第二天,宁市机场,一架喷涂着丛生集团和新生代标志的波音737货机改装而成的医疗运输机整装待发。

  赖清华和她的救援队员们,穿着统一的作战服般的防护服,在与家人同事告别后,毅然登上了飞机。

  飞机轰鸣着冲上蓝天,向着遥远而危险的非洲大陆飞去。

  林夜和众多高管站在停机坪上,久久注视着飞机消失的方向。

  一场考验和远征,开始了。

  全球的目光,也因此聚焦于新生代这家刚刚登顶的华夏企业和它的领航者——赖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