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赖清华远赴非洲救援(三)-《重生95,打造全球第一村》

  九月初,转诊来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中许多是其他组织难以处理的严重疤痕挛缩病例。

  罗伯特教授带领团队,几乎常驻在手术室和病房。

  新的前置干预方案也开始在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中试行,初步观察显示出了积极效果。

  一个傍晚,完成当日最后一台手术后,赖清华和罗伯特教授并肩走出病房区。

  夕阳将天际染成橙红色,暂时驱散了空气中弥漫的沉重感。

  罗伯特教授望着那片在夕阳下泛着微光的白色医院建筑,缓缓说道:

  赖总,你知道吗?过去我认为,疤痕修复主要是为了改善外观。但在这里,我深切体会到,我们其实是在修复他们的尊严与勇气。这些损伤,不仅是身体的创伤,更是心灵上的沉重枷锁。我们所做的,正是试图解开这道枷锁。

  赖清华安静地点头。她看到那位面部经过修复的年轻患者,正用他逐渐恢复功能的手臂,小心翼翼地为同病房的病友递水。

  尽管面部的痕迹依然可见,但他的眼神中已经重新有了光彩。

  疫情尚未结束,挑战依然严峻。

  但在这片被疾病深深伤害的土地上,赖清华、罗伯特教授以及整个团队,正用他们的专业、坚持与仁心,一点点对抗着绝望,努力为幸存者的生命重新找回尊严与希望。

  临时医院的运转逐渐步入正轨,秩序井然。

  然而,疫区的病毒似乎展现出超乎寻常的顽固特性。

  一个闷热的清晨,罗伯特教授在指挥帐篷里审阅最新的病例汇总报告时,眉头越锁越紧。

  他指着图表上的几处异常数据,对刚进来的赖清华说:

  “赖总,你来看这里。转阴后短期内复阳的病例比例,比上周上升了五个百分点。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接受了早期干预的患者,其皮肤损伤的恶化速度超出了我们的模型预测。”

  赖清华凑近屏幕,仔细查看那些跳动的数字和曲线,心情也随之沉重。

  数据是客观而冷酷的,它清晰地指向两种可能性:

  要么是病毒存在他们尚未完全掌握的变异或潜伏特性,要么是他们现有的干预方案,在剂量或时机上仍需优化调整。

  “是我们的干预策略过于激进,反而干扰了免疫系统的自然应答?还是病毒在某些个体内发生了适应性变化?”

  赖清华陷入沉思。

  成功修复疤痕所带来的短暂欣慰,迅速被这种新的、更本质的担忧所取代。她再次清醒地认识到,抗疫的核心,始终是与病毒本身那场看不见的、你死我活的较量。

  就在这时,帐篷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喧哗。

  一名当地护工气喘吁吁地冲进来,脸上写满了惊慌:

  “赖总!罗伯特教授!不好了!三号隔离区有病人情绪崩溃,扯掉了自己的防护面罩,正试图冲出隔离区!”

  两人心头一凛,瞬间对视一眼,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抓起手边最近的一套备用防护装备,一边快速穿戴,一边冲向事发的三号隔离区。

  疫情摧残的不仅是肉体,更有精神。

  这种因极度恐惧和绝望而引发的崩溃,其传染性和破坏力,有时甚至比病毒本身更为迅猛和危险。

  那名失控的病人最终在几位体格强壮的男护士的安抚和适当约束下逐渐平静下来,被注射了镇静剂后送回病房。

  但这起事件像一记警钟,重重敲打在每一位医疗队员的心上。

  当晚,在指挥帐篷里,赖清华和罗伯特教授就着昏黄的灯光,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深谈。

  空气凝重,混合着消毒水和汗水的味道。

  “我们忽略了心理层面的支持。”

  赖清华揉着酸胀的太阳穴,声音里带着疲惫后的反思,

  “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人不断倒下,自己身上又发生着可怕的变化,这种持续的恐惧和绝望,足以摧毁最坚强的意志。”

  罗伯特教授深以为然,他放下手中的资料,神色严峻:

  “生理上的修复是基石,但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才是支撑他们走向康复的关键。我们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力量。必须立刻向国内和国际组织求援,请求派遣心理医生支援,或者至少提供远程的督导和培训支持。”

  行动立刻展开。

  赖清华再次通过大使馆和那部时好时坏的卫星电话,将求援信息发送出去。

  同时,她也在内部快速组织起来,从医疗队中挑选出几位性格相对沉稳和有耐心的队员,包括她自己和罗伯特教授,在工作间隙,接受简单的心理疏导技巧培训,然后尝试着去与患者进行更多沟通,不仅仅是询问病情,更是倾听他们的恐惧,给予最朴素的安慰和鼓励。

  起初并不顺利,语言和文化的隔阂是巨大的障碍,有限的翻译人员疲于奔命。

  但改变在悄然发生。

  当他们看到那位面部严重损伤的年轻患者,在接收到持续的心理关怀后,开始尝试用他逐渐恢复功能的手臂,为同病房更加虚弱的病友递上一杯水、盖一次被子时,他们明白,一道无形的、却至关重要的心理防线,正在艰难却坚定地构筑起来。

  进入十月,随着国际社会增援力量的陆续抵达,以及包括新生代团队在内的各组织不懈努力,防控措施的效果终于开始显现出更明确的势头。

  新增病例数出现了持续且稳定的下降,治愈出院患者的队伍逐渐壮大。

  临时医院门口,偶尔开始出现康复者与历经劫难才得以重逢的家人紧紧相拥的场景。

  泪水与笑容交织,尽管他们身上带着无法磨灭的伤痕,但那劫后余生的庆幸,足以照亮希望。

  罗伯特教授看着最新的疫情趋势图,长久以来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真正意义上的放松:

  “看来,最黑暗的时期,可能真的快要过去了。”

  赖清华也感到一丝欣慰,她松了一口气,长叹一声:真累啊。

  连续数月的高压工作,让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逼近了体力的极限。

  她知道,他们的核心任务即将完成,是时候开始规划撤离和后续的工作交接了。

  此刻她最想的是回去美美的睡上一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