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敲定配方-《开局当驸马,从文抄公到君临天下》

  陈远闻言,脸上露出一抹苦涩的笑。

  “京城米贵,居之不易。”

  “清白虽是还回来了,可这名声到底还是有了瑕疵。”

  “恐怕日后,再难觅得合适的差事了。”

  他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远方,带着几分茫然。

  “或许……先回乡下老家,再做打算吧。”

  陆宸摇了摇头。

  “先生大才,怎可因宵小构陷,就此埋没?”

  他向前一步,郑重地拱了拱手。

  “在下陆宸。”

  “实不相瞒,我正打算开创一番事业,眼下急需一位像先生这般精通账目、善于管理,且品行端正的总管事。”

  “若先生不嫌弃,陆某愿以诚相待,委以重任。”

  这番话,听得陈远心头巨震。

  他本以为自己前路无望,没想到竟会峰回路转,遇到如此赏识自己的贵人。

  这位陆公子不仅救他于水火,更在他最落魄之时,递来了橄榄枝。

  这份信任与器重,重逾千金。

  陈远眼眶一热,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对着陆宸深深一拜。

  “陈远飘零半生,得遇明主,若公子不弃,陈远愿效犬马之劳,竭尽心力,必不负公子今日之信!”

  陆宸心中一喜,连忙将他扶起。

  “好!”

  “有先生相助,我如虎添翼。”

  “你先寻个地方安顿下来,三日后未时,我们还在此处街口见面,再做详谈。”

  陈远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陈远记下了。”

  直到他走远,陆宸才转身回到马车上。

  洛晴雪立刻迎了上来,一双水眸亮晶晶的,满是崇拜。

  “夫君,你刚才真是太厉害了。”

  陆宸被她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轻咳一声。

  “不过是据理力争罢了。”

  洛晴雪拉着他的手,好奇地追问。

  “你方才叫住那位陈先生,都与他说了些什么?”

  陆宸的目光闪了闪。

  他不想这么早让她知道自己打算经商的事情。

  一来,时机未到,八字还没一撇。

  二来,商贾在世人眼中,终究是末流,他怕她会因此看轻了自己。

  此事,他不想让洛晴雪过早知晓。

  他握住她的手,语气含糊。

  “没什么,只是看他可怜,赠了些银两,让他好另谋生路。”

  洛晴雪信以为真,心中的那点担忧也随之散去。

  她点了点头,眼底是全然的信赖。

  “夫君心善,定会有福报的。”

  马车一路行至公主府门前,缓缓停下。

  二人下了车,陆宸将手中剩下的几个锦盒递给小青,自己则转身看向洛晴雪。

  “雪儿,你先回去歇息。”

  “我还有些关于抗旱的公务要处理,需去一趟书房。”

  洛晴雪乖巧应下。

  “好,夫君也莫要太过劳累。”

  目送着她的身影消失在回廊尽头,陆宸这才收回目光,转身朝书房的方向走去。

  他心中对她怀着一抹歉疚,但此事关系重大,不得不慎。

  待他真正做出一番成就,再向她坦白一切吧。

  书房内,陆宸将门窗关好,独自走到书案前坐下。

  他铺开一张宣纸,提笔蘸墨,陷入了沉思。

  凝香斋的见闻,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也让他看到了这个时代美妆行业的巨大弊病和无限商机。

  他提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又觉得不妥,随手将纸揉成一团,扔到了脚边。

  他换了张纸,继续书写,修改,涂画。

  不满意,便再次揉掉。

  不过半个时辰,他的脚边已经堆起了一座由废纸团成的小山。

  终于,在废掉了数十张宣纸后,他看着纸上最终成型的三个方子,长长舒了一口气。

  第一个,是洁面乳。

  他以绿豆粉与皂角粉为基底,再添入少量有美白之效的白芷、白术粉末,最后以清爽的花露调和。

  此物不仅洁面效用远胜于时下常用的皂荚,质地更加温和细腻,长期使用,更能润泽肌肤。

  第二个,是散粉。

  他摒弃了伤人肌理的铅粉,改用更为细腻温和的米粉作为基底,再按比例融入上好的珍珠粉与滑石粉,以增加粉质的顺滑与服帖。

  最后,再添入极少量的桃花与荷花干花粉末,用以调和颜色,使之更贴近自然肤色。

  如此制成的散粉,不仅不会损伤皮肤,反而有养肤之效。

  第三个,便是口红。

  他以蜂蜡与杏仁油作为膏体基础。

  至于颜色,则摒弃朱砂,改用胭脂虫与红蓝花汁液,反复熬制提纯。

  最后再滴入几滴玫瑰精油,增加香气与层次。

  这样做出的口红,膏体顺滑,色泽明艳且持久,更带着一股清新的花香,绝非凝香斋那甜腻的口味可比。

  看着这三个堪称划时代的配方,陆宸满意地笑了。

  他将方子妥帖收好后,便朝着门外扬声开口。

  “张猛。”

  张猛应声而入,躬身行礼。

  “驸马爷。”

  陆宸手指轻叩桌面,沉声吩咐。

  “你去寻一处僻静、宽敞的院落,最好原先就是做工坊的。”

  “另外,再替我寻几个手艺精湛、擅长制作胭脂水粉的香工,人品要可靠。”

  张猛虽不解驸马爷为何突然要找这些,但并未多问。

  “属下遵命。”

  说罢,他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接下来的两日,陆宸的日子过得颇为充实。

  他白日里在书房,名义上是协助工部完善抗旱的章程,孙茂中有时还会亲自登门,向他请教一些新奇的水利之法,他都一一应对。

  暗地里,他则是在等待张猛的消息,同时也在物色更多可靠的人手。

  到了第二日午后,张猛终于回来了。

  他快步走进书房,脸上带着几分喜色。

  “驸马爷,您吩咐的事,有眉目了。”

  陆宸放下手中的书卷,抬眸看他。

  “说。”

  “属下在城南临近郊区的地方,寻到了一处院子,原先就是个制香的工坊,后来家道中落才荒废了。地方宽敞也足够安静,符合您的所有要求。”

  陆宸点了点头,而后又问。

  “香工寻得如何了?”

  张猛闻言脸上的喜色淡了些许。

  “属下也找到了几个在京中颇有名气的老香工,可他们一听说您的方子不用铅粉和朱砂,纷纷摇头。”

  “他们都说,这样做出来的粉不够白,口脂不够艳,肯定卖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