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这样,项有志还是闪了一下腰,敬老院要送他去医院照片,必须得请家属过来。
项安国早就和院里打过招呼,得在陶莹面前帮他瞒一瞒,加上他自己也到处是伤,得去医院看看,没办法全程跟着,于是院里只好给陶莹打了电话。
陶莹这一阵子工作上也不顺利。
他们公司是做外贸的,陶莹本身专业并不对口,学历也不够,但当年她刚毕业的时候公司缺人,工资也没开很高,她乐意来,也就用了。
但是最近这一阵,不管陶莹干什么,经理都总是挑刺儿。
当然经理的挑刺儿也不针对她一个人。
这天又因为一点鸡蛋里挑骨头的小事,经理把陶莹单独叫到办公室给她劈头盖脸痛骂了一顿,最后还阴阳怪气地说:“就你们这种外地人呐,学历也不高,哪哪儿都不成,也不知道为啥非要死乞白赖留在这儿。”
陶莹的心被刺痛,出来之后坐在工位上好一阵都没动。
一旁的小李凑过来低声劝慰她:“甭理他陶姐,他自个儿也不是北京人,在那儿高傲什么啊!”
“可人家在北京买房了……”
小李“啧啧”一声:“也就是您结婚早,到现在还没到四十五,不然您跟项哥都结婚这么多年了,早能拿北京户口了,还轮得到他在这儿叫唤?”
外地人在北京落户分好几种情况,工作落户、人才引进政策落户,还有积分落户和商人落户等等情况,陶莹都不符合。
她唯一符合的只有夫妻投靠落户。
当年她大学刚毕业就跟项安国结婚,一眨眼都十五年了,她今年也才三十七而已,还得过八年,才符合“年满四十五周岁,且结婚满十年”的落户政策。
小李的话又戳中了陶莹的另一桩心事。
她是大学毕业那年遇到的项安国。
那年陶莹她妈特意过来了一趟,主要是为了叮嘱她要想尽办法留在北京,就在那一年,她遇到了抖着空竹的项安国。
俩人认识不到一年就结婚,当时项家还住在老胡同里,周边的邻居嘴里都没什么好话。
陶莹亲耳听到的就有好几次,都是院儿里的大妈劝王翠英:“外地的小姑娘为了留在北京,啥事儿干不出来啊?咱家安子完全可以找本地姑娘。”
“就是,我一瞅那姑娘就是为了留在北京,要不那么着急结婚干吗啊?”
面对这样的质疑,陶莹是没有办法反驳的。
因为她确实想留在北京。
以她原生家庭能对她的托举,以及她自己的能力和本事,想要在北京落户,唯一的办法也确实只有夫妻投靠。
即便反对和质疑的声音再多,当时的项有志态度非常明确地表示:“咱家是什么高门大户还是怎么的,也没个皇位能继承,还挑上人家姑娘了!”
王翠英也说:“只要儿子
项安国早就和院里打过招呼,得在陶莹面前帮他瞒一瞒,加上他自己也到处是伤,得去医院看看,没办法全程跟着,于是院里只好给陶莹打了电话。
陶莹这一阵子工作上也不顺利。
他们公司是做外贸的,陶莹本身专业并不对口,学历也不够,但当年她刚毕业的时候公司缺人,工资也没开很高,她乐意来,也就用了。
但是最近这一阵,不管陶莹干什么,经理都总是挑刺儿。
当然经理的挑刺儿也不针对她一个人。
这天又因为一点鸡蛋里挑骨头的小事,经理把陶莹单独叫到办公室给她劈头盖脸痛骂了一顿,最后还阴阳怪气地说:“就你们这种外地人呐,学历也不高,哪哪儿都不成,也不知道为啥非要死乞白赖留在这儿。”
陶莹的心被刺痛,出来之后坐在工位上好一阵都没动。
一旁的小李凑过来低声劝慰她:“甭理他陶姐,他自个儿也不是北京人,在那儿高傲什么啊!”
“可人家在北京买房了……”
小李“啧啧”一声:“也就是您结婚早,到现在还没到四十五,不然您跟项哥都结婚这么多年了,早能拿北京户口了,还轮得到他在这儿叫唤?”
外地人在北京落户分好几种情况,工作落户、人才引进政策落户,还有积分落户和商人落户等等情况,陶莹都不符合。
她唯一符合的只有夫妻投靠落户。
当年她大学刚毕业就跟项安国结婚,一眨眼都十五年了,她今年也才三十七而已,还得过八年,才符合“年满四十五周岁,且结婚满十年”的落户政策。
小李的话又戳中了陶莹的另一桩心事。
她是大学毕业那年遇到的项安国。
那年陶莹她妈特意过来了一趟,主要是为了叮嘱她要想尽办法留在北京,就在那一年,她遇到了抖着空竹的项安国。
俩人认识不到一年就结婚,当时项家还住在老胡同里,周边的邻居嘴里都没什么好话。
陶莹亲耳听到的就有好几次,都是院儿里的大妈劝王翠英:“外地的小姑娘为了留在北京,啥事儿干不出来啊?咱家安子完全可以找本地姑娘。”
“就是,我一瞅那姑娘就是为了留在北京,要不那么着急结婚干吗啊?”
面对这样的质疑,陶莹是没有办法反驳的。
因为她确实想留在北京。
以她原生家庭能对她的托举,以及她自己的能力和本事,想要在北京落户,唯一的办法也确实只有夫妻投靠。
即便反对和质疑的声音再多,当时的项有志态度非常明确地表示:“咱家是什么高门大户还是怎么的,也没个皇位能继承,还挑上人家姑娘了!”
王翠英也说:“只要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