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莹为她妈惦记上他们家房子的事儿,愁得一晚上都在失眠。
项安国倒是睡得好,一晚上都在扯呼,陶莹听着这呼噜声,虽然睡不着,但心里安。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爬起来做糖油饼。
陶莹最开始是不会做这些的,都是在结婚之后慢慢跟着王翠英学的,当时王翠英还不肯让她上手,说:“妈做给你们吃就得了,你学什么。”
但陶莹说:“妈的手艺总得传承下去啊,难不成您还指望着安国去呐?”
王翠英这才乐乐呵呵的教她,还说:“学会门手艺也是好事儿,将来实在没地儿赚钱了,摆个摊儿也能挣着钱过日子。”
糖油饼是在普通油饼的面团里加一些红糖,炸到金黄,再捞出来,口感就是外皮酥脆,内里柔软,红糖的分量也是王翠英手把手教陶莹的,做出来就是甜而不腻。
老北京吃咸豆腐脑,陶莹自己用豆浆点成的嫩豆腐,再浇上用口蘑、肉片等熬成的卤汁,根据项家父子俩爱吃的口味,又加入一些酱豆腐汁、卤虾油和韭菜花等等佐料,跟糖油饼搭配,真是一绝。
这天早上项修竹胃口极好,他吃了两块儿糖油饼,也喝了两碗豆腐脑,还问他妈:“明儿能还吃这个吗?”
陶莹简直受宠若惊,她连忙答应:“好嘞,妈明天还给你做!”
项修竹说:“我想以后自己去上学,我们这年级,没谁还让家长送了。”
陶莹只是犹豫了片刻,就说:“那成,你自个儿路上当心。”
“哎。”
夫妻俩眼巴巴目送儿子出门,陶莹还说:“儿子今儿是不是还算高兴?”
“露了笑模样。”
陶莹感慨:“咱儿子还是懂事孩子。”
项安国还在慢吞吞吃糖油饼:“昨儿亲眼目睹你跟他姥姥、老舅干仗,不敢再跟你对着干了呗,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陶莹啐他一声:“说什么呢,把我说成母老虎了。”
她还沉浸在儿子早上的笑容里,整个人都很雀跃。
“对了,儿子爱吃的,爸也爱吃,我特意留了糖油饼和豆腐脑儿,一会儿你去上班儿,给爸带过去。”
“哎。”
自从知道项安国在敬老院工作之后,陶莹就很快调整好了自己,钱是少了一些,可至少能就近照顾老爷子。
有他带东西过去,陶莹自己去工作就不用总绕路过去了。
现在唯一让人担心的问题,是项修竹的成绩,还有他那盒宝贝。
谷子和吧唧的问题,属于搁置争议、共同发展,但问题始终是存在的。
项安国这回出门,先把他媳妇儿送去了地铁口,然后才骑着自行车去敬老院,一路心情都很不错,还在吹口哨。
但老爷子心情就没他的好了。
项安国换好工作服去给他送早点的时候,项有志正在发脾气。
包子被他掰开扔了满地,护工正在打扫卫生。
项安国上岗先道歉:“您受累,我来吧。”
“您家这老爷子啊,脾气真是不小,”护工避开他的手,“不过这都是咱分内活儿,我干我的,您干您的。”
满地狼藉,因为包子馅儿有油,扫干净还得拖,拖还得用洗洁精,偏这时候老头儿还要转着轮椅到处跑,给人添乱。
项安国气得脑门疼:“莹儿还特地让我给您带咸豆花儿和糖油饼,您再这么闹我可不给您吃啦!”
“糖油饼”三个字一下戳中了项有志的穴,他顿时冷静下来了,还轻声问了一句:“是翠英做的糖油饼吗?她不生我气啦?”
王翠英已经走了好几年了,项有志糊涂之后,总是三不五时提起她,大部分时候都被陶莹哄过去,如果陶莹不在,他就会发脾气。
护工不懂,只当他是在乱发脾气。
其实只是这里供应的早餐是统一从包子铺拉过来的,怎么可能做出来王翠英的味道呢?
项安国听了老爷子的话,心酸极了,他把保温桶里的糖油饼和豆腐脑倒出来,说:“翠英给你做的,吃不吃?”
老爷子很饿了,但他还是先问:“翠英人呢?她咋不接我回去呐?”
“先吃饱,吃饱了才接你回去。”
项安国借着摆餐具的功夫,悄悄抹了抹眼泪。
“好吃。”老爷子虽然很饿了,但还是很讲究,吃东西都没怎么弄脏嘴,他说,“翠英
项安国倒是睡得好,一晚上都在扯呼,陶莹听着这呼噜声,虽然睡不着,但心里安。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爬起来做糖油饼。
陶莹最开始是不会做这些的,都是在结婚之后慢慢跟着王翠英学的,当时王翠英还不肯让她上手,说:“妈做给你们吃就得了,你学什么。”
但陶莹说:“妈的手艺总得传承下去啊,难不成您还指望着安国去呐?”
王翠英这才乐乐呵呵的教她,还说:“学会门手艺也是好事儿,将来实在没地儿赚钱了,摆个摊儿也能挣着钱过日子。”
糖油饼是在普通油饼的面团里加一些红糖,炸到金黄,再捞出来,口感就是外皮酥脆,内里柔软,红糖的分量也是王翠英手把手教陶莹的,做出来就是甜而不腻。
老北京吃咸豆腐脑,陶莹自己用豆浆点成的嫩豆腐,再浇上用口蘑、肉片等熬成的卤汁,根据项家父子俩爱吃的口味,又加入一些酱豆腐汁、卤虾油和韭菜花等等佐料,跟糖油饼搭配,真是一绝。
这天早上项修竹胃口极好,他吃了两块儿糖油饼,也喝了两碗豆腐脑,还问他妈:“明儿能还吃这个吗?”
陶莹简直受宠若惊,她连忙答应:“好嘞,妈明天还给你做!”
项修竹说:“我想以后自己去上学,我们这年级,没谁还让家长送了。”
陶莹只是犹豫了片刻,就说:“那成,你自个儿路上当心。”
“哎。”
夫妻俩眼巴巴目送儿子出门,陶莹还说:“儿子今儿是不是还算高兴?”
“露了笑模样。”
陶莹感慨:“咱儿子还是懂事孩子。”
项安国还在慢吞吞吃糖油饼:“昨儿亲眼目睹你跟他姥姥、老舅干仗,不敢再跟你对着干了呗,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陶莹啐他一声:“说什么呢,把我说成母老虎了。”
她还沉浸在儿子早上的笑容里,整个人都很雀跃。
“对了,儿子爱吃的,爸也爱吃,我特意留了糖油饼和豆腐脑儿,一会儿你去上班儿,给爸带过去。”
“哎。”
自从知道项安国在敬老院工作之后,陶莹就很快调整好了自己,钱是少了一些,可至少能就近照顾老爷子。
有他带东西过去,陶莹自己去工作就不用总绕路过去了。
现在唯一让人担心的问题,是项修竹的成绩,还有他那盒宝贝。
谷子和吧唧的问题,属于搁置争议、共同发展,但问题始终是存在的。
项安国这回出门,先把他媳妇儿送去了地铁口,然后才骑着自行车去敬老院,一路心情都很不错,还在吹口哨。
但老爷子心情就没他的好了。
项安国换好工作服去给他送早点的时候,项有志正在发脾气。
包子被他掰开扔了满地,护工正在打扫卫生。
项安国上岗先道歉:“您受累,我来吧。”
“您家这老爷子啊,脾气真是不小,”护工避开他的手,“不过这都是咱分内活儿,我干我的,您干您的。”
满地狼藉,因为包子馅儿有油,扫干净还得拖,拖还得用洗洁精,偏这时候老头儿还要转着轮椅到处跑,给人添乱。
项安国气得脑门疼:“莹儿还特地让我给您带咸豆花儿和糖油饼,您再这么闹我可不给您吃啦!”
“糖油饼”三个字一下戳中了项有志的穴,他顿时冷静下来了,还轻声问了一句:“是翠英做的糖油饼吗?她不生我气啦?”
王翠英已经走了好几年了,项有志糊涂之后,总是三不五时提起她,大部分时候都被陶莹哄过去,如果陶莹不在,他就会发脾气。
护工不懂,只当他是在乱发脾气。
其实只是这里供应的早餐是统一从包子铺拉过来的,怎么可能做出来王翠英的味道呢?
项安国听了老爷子的话,心酸极了,他把保温桶里的糖油饼和豆腐脑倒出来,说:“翠英给你做的,吃不吃?”
老爷子很饿了,但他还是先问:“翠英人呢?她咋不接我回去呐?”
“先吃饱,吃饱了才接你回去。”
项安国借着摆餐具的功夫,悄悄抹了抹眼泪。
“好吃。”老爷子虽然很饿了,但还是很讲究,吃东西都没怎么弄脏嘴,他说,“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