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第一批带来新教育的人-《他变心后,我反手把超市上报国家》

  第二天一早。

  县城内。

  不少百姓都拉着自家孩子往城东方向走。

  一眼看去,绝大部分都带着几岁大的男孩,很难见到几个女孩。

  有些认识的街坊邻居结伴而行,议论声不断。

  “王婶子,你怎么把你家孙女也带上了?不会想把她送进学校吧?”

  王婶子一手提着红色塑料袋,一手牵着孙女,听到这话脚步一顿。

  问话的是卖肉的张屠户。

  “听说女娃也能念书,就带她来试试。”

  张屠户咂咂嘴:“女娃认字有什么用?将来嫁人了,还能带着笔墨当嫁妆吗?”

  周围几个人都笑起来。

  “就是,我家丫头八岁就会绣花了,还能给家里添几文钱,女娃去读书,除了费钱外什么用都没有,日后又不能考取功名。”

  “那可不,早早嫁人才是礼法。”

  “…”

  王婶子的孙女紧紧攥着祖母的衣角,想要躲在祖母身后。

  听着这些话,王婶子脸色不太好看。

  “昨天的通知都说了,女孩男孩都能入学,以前的束修贵就算了,现在学费都不要,多让丫头识点字总归没有坏处,你们随便,我反正要让她进学校。”

  说完,王婶子拉着孙女加快脚步,不想与那些人再多说什么。

  到达城东,远远就能看到占地很广的青阳小学。

  学校大门口。

  教师们搬来几张桌子,就在这里登记报名学生即可。

  当然了,作为第一所学校,安全问题很受重视,不远处就有一队持枪士兵盯着,让来报名的人全都排队登记。

  看着县城方向来的人群,教师们也都挺好奇的,纷纷朝那边看。

  那些异界人穿的有点奇怪,古装中带着点现代款式,估计都是按照夏国人的日常衣着改的。

  李颖仔细看下来,终是叹口气。

  果然,绝大部分都是男孩来报名。

  不过没关系,他们主动来报名也好,登记完成后,后面需要走访那些有女孩的家庭。

  至于青阳县城每家每户的情况,人口大数据库早已统计的一清二楚。

  王婶子牵着孙女来到登记处,紧张地看着李颖询问。

  “姑娘…您也是夫子吗?”

  李颖看了眼桌子对面有些胆怯,可眼睛却亮晶晶的小女孩,露出温和的笑容,朝着妇人点头道:“算是吧,我们这里不叫夫子,叫老师。”

  听到这个回答,王婶子心里暗暗震惊,还是头一回听说女子也可以当夫子。

  后面几个排队的百姓也听到李颖的话,无一不是震惊之色。

  王婶子赶紧把提在手里的塑料袋轻放在桌上:“老师,这是我自家鸡下的蛋,您带回去,以后我孙女送进学校后,就拜托您多多费心了!”

  看着这幕,李颖笑着拒绝:“请拿回去吧,我们现在先登记报名,户口簿带了吗?”

  王婶子点点头,把户口簿拿了出来。

  这些户口簿才发了不到两个月,还新的很。

  李颖翻了翻:“您孙女就是程丁香对吧?”

  “诶,对对对,就是程丁香!”

  “好的,下周一,也就是五天后正式开学,到时候早上八点送过来就好。”

  王婶子激动地连连点头:“好的好的,到时候我一定准时带着丁香过来,谢谢老师!”

  说完,她提着鸡蛋喜气洋洋地返回县城。

  李颖这边继续登记了几个学生。

  前面几个还算顺利,不过很快她就遇见了早就能预料到的情况。

  户口簿上明明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

  李颖看着户口簿上‘张招娣’‘张盼娣’两个名字,又看了眼面前只牵着儿子的中年汉子,淡淡道:“你家两个女儿没一起来吗?”

  张屠户则是直接扯着个大嗓门道:“丫头片子读什么书,我家光祖认字就行了。”

  “学校规定,适龄孩童必须全部入学,你看那边。”李颖指向校门口张贴的《义务教育实施办法》。

  “那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无故不让子女入学,是要处罚的。”

  张屠户一张胖脸皱成一团:“处罚?这读书还要强逼着读?”

  “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是百姓的权利与义务,家与国必须共同保障,不得拒绝或干扰。”

  见李颖面色严肃,张屠户磕磕巴巴道。

  “可丫头都去读书,家里谁帮着照看铺子?”

  李颖平静道:“据悉,你家生意不错,如果不配合,第一次只是批评处罚,后面就是经济处罚。”

  听到这些话,张屠户又气又慌。

  不配合的话,万一真被罚钱怎么办?

  这些地星人真霸道,他就从来没有听说过必须要孩童读书的。

  早知道就不来这里了,就是听说这里免费才来的,没想到会遇到这种事。

  这里的对话被后面排队的几个人听到,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在场所有百姓都得知了这个规定。

  大家议论纷纷,不过倒也没多少人抗拒,反正都是免费。

  只要不出钱,什么都好说。

  一直到下午,县城的学生总算登记完成。

  会议室。

  校长再次召开会议。

  “经过统计,城内共有八百户人,报名的学生已经有六百多,还有部分儿童没有来报名,明后天主要负责这部分工作,各位都辛苦了。”

  “另外,过两天肯定会有乡里百姓也带着儿童过来,想要报名入学,只能暂时拒绝,目前只针对县城内的百姓,各个乡镇到时候都会修建小学,他们只能先等等。”

  会议持续了大半个小时才结束。

  李颖来到走廊,看着前方的操场,以及县城方向。

  心里有一把火正在燃烧。

  这个世界真的太需要新的教育。

  而她,将是第一批带来新教育的人!

  学校斜对面。

  新工地内。

  工人们这会儿才下班,三三两两凑在一起朝着学校方向聊天。

  今天学校那边全是报名的人,他们当然都看到了。

  “免费读书啊!青阳县的百姓真是走了狗屎运。”

  “说起来,我参军离开家的时候,孩子刚刚三岁,现在已经有六七岁了,可惜啊,我不是青阳县的人,不然也能送孩子读书。”

  “我侄子倒是在读书,家里非要送去私塾,一年束修要十两银子,贵的很啊!”

  “十两银子啊?那就是一万块吧?真贵!”

  “这都不算贵的,贵的是书籍和笔墨纸砚!”

  “…”

  大家议论声不停,都在分享各自老家读书费用多么多么的贵。

  而在不远处,厉渊咬紧牙关。

  夏国这么搞,以后只怕无人再记得大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