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绝望的沃土,希望的秩序-《空间囤粮,拐个王爷来种田》

  萧衍的目光沉静如水,映着叶蓁蓁眼底的忧虑。他微微颔首,声音低沉而有力:“最难,也最关键。走吧,去看看我们的根基’。”

  半个时辰后,将军府外,那片曾让叶蓁蓁心生震撼的流民营地,此刻却像一锅即将沸腾的浑水,翻涌着焦躁与绝望。

  空气中,食物腐败的酸味、排泄物的臭味与浓重的烟火气混杂在一起,刺得人鼻腔发酸。营地中央的施粥点,早已变成了一场小规模的战争。

  “别挤!都排好队!”亲卫声嘶力竭地吼着,手中的长矛勉强隔开蜂拥的人群。

  一个瘦骨嶙峋的男人抱着一个同样干瘪的孩子,被人从后面狠狠一推,摔倒在地。他怀里的孩子发出一声微弱的哭泣,而他手中的破碗,则被无数只脚踩得粉碎。

  更多的人视若无睹,他们的眼中只有那口大锅里稀薄的米粥,那是他们活下去的唯一指望。为了这一指望,亲情、道德、尊严,都显得无比脆弱。

  不远处,两个汉子为了一块捡来的、发黑的饼子打得头破血流。更有一些人,目光浑浊地蜷缩在窝棚的阴影里,仿佛已经放弃了挣扎,任由生命在饥饿中流逝。

  萧衍身边的几名将领脸色铁青,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一名部将忍不住上前一步,低声道:“主公,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每日施粥,耗费巨大,却只能养出一群乱民,根本无法组织起来开荒垦地!

  叶蓁蓁看着眼前这幅末日般的景象,心中却异常平静。她知道,单纯的施舍,喂不饱人心,更无法建立秩序。

  “回府,议事。”萧衍的声音没有波澜,但任谁都能听出那平静之下压抑的重量。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

  “主公,夫人,如今城外流民已近二十万,还在不断增加。我们每日消耗的粮食是个无底洞!”掌管后勤的文官愁眉紧锁,“而且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彼此不信任,拉帮结派,为了一点小事就能械斗,根本无法管束。

  “是啊,昨日又有两个窝棚被烧,说是为了争地盘。还有谣言四起,说我们施粥是为了把他们养肥了再抓去当炮灰!”另一名将领补充道。

  萧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叶蓁蓁身上。

  叶蓁蓁站起身,走到沙盘前。那沙盘上,已经不再是军事布防,而是根据地周围大片待垦的荒地。

  “诸位说的都对,”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因为我们只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可能,却没有给他们活下去的理由和尊严。

  她拿起一根小木棍,在沙盘上划出几个大区。

  “从明日起,停止无偿施粥。

  一言既出,满座皆惊。

  “夫人,万万不可!这会激起民变的!”后勤文官立刻反对。

  叶蓁蓁抬手,制止了他的话,继续说道:“取而代之的,是建立一套全新的秩序。我称之为“军屯管理工分制度。”

  她看向众人,开始阐述自己的方案。

  “第一,以军队建制为蓝本,将所有流民,无论男女老少,以十户为一“什’,设什长;五什为一‘队’,设队长;五队为一屯’,设屯长。层层管理,责任到人。什长管不住自己的人,与全什同罚。”

  “第二,建立工分制。每日的口粮、盐巴、布匹,甚至更好的住所,都不再免费提供,而是需要用‘工分来换取。开垦一亩荒地得多少工分,修建一米水渠得多少工分,参与扫盲识字得多少工分……所有的一切,明码标价,张榜公布。”

  “第三,设立“公审堂’。凡偷窃、抢掠、斗殴、造谣者,由屯长上报,在公审堂当众审判,当众惩罚。要让所有人知道,这里有规矩,触犯规矩,就要付出代价!”

  整个议事厅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叶蓁蓁这套闻所未闻的方案给震住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管理,而是在一片废墟之上,凭空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

  “这.…这能行吗?”有人喃喃自语。

  “听起来是好,可那些懒汉、刺头,怕是不会乖乖听话。”

  萧衍的眼中,却进发出一道璀璨的光芒。他从叶蓁蓁的方案里,看到了铁的纪律,看到了公平的希望,更看到了将这二十万乱民,锻造成一支无敌生产大军的可能!

  “就按夫人说的办!”他一锤定音,不容置喙,“所有将士,全力配合!有不服者,军法处置!”

  命令如山,迅速传达下去。

  起初的混乱,比所有人预想的还要激烈。

  当“停止施粥”的消息传开时,整个营地瞬间炸了锅。无数人冲向营地外的岗哨,哭喊着、咒骂着,场面一度失控。但在萧衍早已部署好的铁骑面前,所有的骚乱都被无情地镇压了下去。当众处置了几个带头闹事的刺头后,血腥味暂时压制了饥饿的咆哮。

  紧接着,一份份详细的工分兑换表,被张贴在营地最显眼的位置。

  “开荒一亩,记十工分!十工分可换三日口粮!”

  “修建窝棚,按大小记三至五工分!

  “愿学手艺者,每日记两工分!

  绝望的人群中,开始出现了一丝骚动。一些走投无路、不想再浑浑噩噩等死的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队长的带领下,走出了营地,拿起了锄头。

  当晚,当他们用自己劳动换来的工分,领到那一份虽然不多、却沉甸甸的粮食时,眼中第一次燃起了名为“希望”的火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二天,走出营地的人多了十倍。第三天,几乎所有能动的人,都加入了开荒建房的大军。

  然而,就在一切似乎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时,意外发生了。

  夜里,一处刚刚搭建好的工分记录站,突然燃起熊熊大火,烧毁了附近三个“屯”数百人辛苦几日才攒下的工分记录。

  人群被惊醒,看着化为灰烬的记录站,愤怒和恐慌瞬间蔓延。

  “是假的!他们就是想骗我们白干活!”

  “我就说没那么好的事!他们要饿死我们!

  混乱中,几名面目陌生的汉子高声煽动着,他们的话极具蛊惑性,迅速点燃了众人心中的怀疑。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秩序,摇摇欲坠。

  议事厅内,灯火通明。

  “主公,查清楚了。火是从内部放的,而且,那几个煽动的人,说话的口音,很像………很像柳城那边的人。”一名亲卫队长单膝跪地,沉声禀报。

  柳城,正是那个与他们结盟的、实力较弱的地方势力。

  叶蓁蓁的瞳孔猛地一缩。

  她瞬间明白了。这场火,不是意外,更不是简单的民乱。这是一场精准的、针对她建立的这套秩序的阴谋!

  对方的目标,不是那几张记着工分的纸,而是人心!他们要摧毁流民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让这二十万人重新变回一盘散沙,让萧衍的根基,从内部彻底腐烂!

  好一招釜底抽薪!

  萧衍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营地方向那跳动的火光,夜风吹动他的衣袍,一股冰冷的杀气自他身上弥漫开来。

  “他们倒是不蠢,知道我们这套法子的厉害之处。”他的声音很轻,却比冬日的寒冰还要冷。

  他转过身,看向叶蓁蓁,眼中所有的怒火都已化为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

  “蓁蓁,看来,我们的盟友,已经等不及要看我们倒下了。”

  叶蓁蓁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而立,清澈的眼眸中没有丝毫慌乱,只有一片洞悉一切的澄明。

  “他们想看我们焦头烂额,那我们就偏要让他们看到一场奇迹。”她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正好,新犁造好了,还缺些人手试犁。就请我们的盟友’,派些人来帮帮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