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奠基石与读书声-《空间囤粮,拐个王爷来种田》

  送走了商队,清水谷并未因这短暂的分别而沉寂下来,反而以一种更加蓬勃的姿态,继续着它日新月异的蜕变。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谷中那条奔流不息的河溪旁。

  经过李木匠带着所有工匠不眠不休的奋战,在无数钢斧钢锯的加持下,那架巨大的水车,终于昂然矗立在河岸之上。它如同一头蓄势待发的巨兽,结构精密而复杂,充满了原始而强大的力量感。

  这是清水谷所有人心血的结晶,也是叶蓁蓁描绘的蓝图中,最关键的一环。

  三日之期已到,正是下水测试的日子。

  河岸边黑压压地站满了人,就连田里的农人和工坊里的匠人,都暂时放下了手中的活计,紧张地望着这边。

  李木匠站在水闸旁,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回头,望向人群中的叶蓁蓁和萧衍,眼神中充满了询问与期待。

  叶蓁蓁对他用力地点了点头,给予他最坚定的鼓励。

  “开闸——”

  李木匠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拉开了控制水流的闸门。

  “轰隆隆——”

  被暂时拦截的河水如同脱缰的野马,咆哮着涌入新开掘的水道,猛地撞击在水车底部的轮叶上!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巨大的水车发出一阵沉重而艰涩的“吱嘎”声,仿佛在与那狂暴的水流进行着角力。它晃动了一下,似乎不堪重负,

  岸上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

  然而,仅仅是片刻的僵持,随着越来越多的水流冲击,那沉重的木轮终于开始缓缓转动。

  一寸,一尺,一丈······

  它转动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稳,沉重的“吱嘎”声逐渐变成了一种富有节奏的、悦耳的“咯吱”声。水流被轮叶高高扬起,化作无数晶莹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晕,如同庆贺的礼花。

  “动了!动了!老天爷,它真的动了!”李木匠再也抑制不住,浑浊的老泪夺眶而出,声音嘶哑地大喊起来。

  人群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成功了!”

  “我们的水车成功了!”

  男人们兴奋地挥舞着拳头,女人们喜极而泣,孩子们则绕着河岸奔跑跳跃。这不仅仅是一架水车的成功,更是他们亲手创造的一个奇迹,是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最真切的期盼!

  水车带动着岸边早已搭建好的联动装置,连接着一架巨大的石磨。随着水车的转动,那重达数百斤的石磨也开始自主地、不知疲倦地缓缓转动起来。

  孙老伯颤抖着手,将一小袋麦子倒入石磨口。很快,细腻雪白的面粉便从石磨的缝隙中,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

  这景象,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能震撼人心。

  它意味着,清水谷的百姓,将从繁重的体力碾磨中解放出来。它意味着,他们将拥有更多的粮食,更多的力气,去建设自己的家园。

  萧衍站在叶蓁蓁身旁,看着眼前这幅热火朝天的景象,看着那些百姓脸上发自肺腑的笑容,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激荡。

  他转头,深深地看着叶蓁蓁。她的侧脸在阳光下仿佛镀上了一层圣洁的光辉,眼神中闪烁着智慧与欣慰。

  他曾经以为,打下一片江山,就是给百姓最好的东西。现在才知道,能让他们住上暖屋,用上省力的工具,才是最坚实的根基。

  而这一切,都是眼前的这个女子带给他的。

  水车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

  有了第一批烧制成功的青砖,有了充足的人手和高效的工具,新房的建造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叶蓁蓁亲自规划了新的居住区。她据弃了古代村落那种杂乱无章的布局,而是设计出了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联排砖房。每家每户的格局相似,但又留出了可以自行改造的院落。更重要的是,她引入了现代社区的理念,提前规划了排水系统和公共活动区域。

  当第一排新房的墙体被垒起,当坚固的房梁被架上,那种安全感与归属感,让每一个参与建设的人都充满了干劲。

  叶父叶母也被这股氛围感染,每日都乐呵呵地去工地上帮忙递个砖、送碗水。他们看着那崭新的、再也不怕漏雨的房子一天天成型,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

  “蓁蓁啊,”叶母拉着女儿的手,看着那片工地,感慨道,“娘这辈子,都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大砖房。”

  叶蓁蓁笑着拍了拍母亲的手背,她知道,安定与富足,正是这些淳朴百姓最简单的愿望。

  而在工地不远处,一间由旧仓库改造而成的、最宽敞明亮的屋子里,传来了阵阵稚嫩的读书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这是清水谷的第一间学堂。

  先生是萧衍从部下中挑选出的一位识文断字的落魄书生。学生,则是谷中所有年满六岁的孩子。

  他们穿着干净的布衣,坐得笔直,用小手抓着木炭制成的笔,在粗糙的木板上,一笔一划地模仿着先生写下的字。

  他们的眼神专注而渴望,充满了对知识的好奇。

  这些曾经在泥地里打滚、未来可能只是继承父辈手艺的孩子,如今,却拥有了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可能。

  傍晚,夕阳将整个山谷染成一片温暖的金红色。

  叶蓁蓁和萧衍并肩站在议事厅外的山坡上,俯瞰着他们共同打造的这片家园。

  巨大的水车不知疲倦地转动,河对岸的磨坊亮着灯火;一排排新房的轮廓在暮色中清晰可见,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升起了袅袅的炊烟;远处,学堂里传来的琅琅读书声乘着晚风,飘出很远很远。

  一切都井然有序,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我以前总觉得,权力和兵马,才是这世上最可靠的东西。”萧衍看着眼前的景象,声音低沉而感慨。

  他握住叶蓁蓁的手,目光灼灼地看着她:“现在我才明白,一个能转动的水车,一间能遮雨的屋子,一阵能传道的读书声……这些,才是真正无人能夺走的,我们的奠基石。”

  叶蓁蓁靠在他的肩上,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

  “这只是开始。”她轻声说道,“等我们的商队回来,我们就会有足够的盐,足够的药,还有足够的钱,去建更多的学堂,开更多的工坊。”

  她的目光望向谷口的方向,那里是通往外面世界的路。

  赵虎他们,此刻又走到哪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