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激战雨花台(2)-《越杀鬼子我越强》

  金陵司令部,众高层再一次鸦雀无声,但脸上充满兴奋。

  唐司令放下手中的电报,眼光闪烁。

  他高声道:“校长发来密电,说唐中将带领‘铁狮特攻队’前往雨花台,帮助守军打击鬼子。快,给朱旅长、高旅长打电话,告诉他们支持住,援军马上就到,是‘铁狮特攻队’!”

  旁边的参谋立刻去打电话。

  一名少将担忧:“司令,唐中将带着‘铁狮特攻队’,刚刚在中华门激战,耗费大量精力,还有体力前往支援吗?”

  一位上校道:“是啊,人不是铁不是钢,总要休息的。我建议请唐中将带领手下兄弟休息半天,明天再去支援。”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欲速则不达。”唐司令点点头,“给王师长打电话,请唐中将带领‘铁狮特攻队’休息,明天再去支援。”

  这时,一名参谋走过来:“司令,朱、高两位旅长打来电话,说鬼子的火炮太过猛烈,请我们支援火炮,否则,可能全军覆没。”

  唐司令为难:“仗打到这个份上,所有的武器都用上,哪还有火炮?如果有,早就拉上去了。”

  一名少将道:“要不,还是请唐中将出击。”

  唐司令摇摇头:“不行,他们激战一场,歼灭第六师团,斩首谷寿夫,必然精疲力尽。告诉朱、高两位旅长,坚持住。”

  这时,一位参谋小跑进来:“报告司令,观察哨发现一架p26战斗机朝雨花台方向飞去。”

  众人大吃一惊,他们都知道这架飞机是唐治驾驶的。

  目前,金陵天空中,也只有这一架飞机是华夏的。

  “什么,p26战斗机又出发了?”

  “连续激战,油料与子弹都不多了!”

  “若是鬼子再派来几架飞机,那就危险。”

  “唐中将是中流砥柱,绝对不能出事。”

  唐司令很紧张,但是飞机已经起飞,无法阻止,只得道:“告诉朱、高旅长,注意空中飞机,若是p26不幸被击落,唐中将跳伞,就不惜一切代价救人。”

  空中,唐治驾驶着p26,朝雨花台飞去。

  为了避免被鬼子打冷枪冷炮,他将飞机拉到2000米处。

  目前,他只有一架飞机,就算拥有“脑海空战图”,也要小心。

  小心方能驶万年船!

  中华门距离雨花台不远,很快就飞到。

  唐治驾驶p26盘旋着,观察战场,寻找鬼子的炮兵阵地。

  根据王耀武介绍,目前有两个师团进攻雨花台,约四万人,分别是第114师团、第9师团。

  这两个师团加起来本是五万多人,但在淞沪大战中,减员一万多人,目前约四万人。

  两个师团合兵一处,猛攻雨花台。

  华夏守军主要是262旅,旅长朱赤;264旅,旅长高致嵩。

  两支队伍,加上援军,约六千人。

  与前世不同的是,这一世增加了三千百姓,他们知道鬼子要屠城后,主动来帮忙,并且捐粮捐物。

  毕竟人都要被屠了,还要粮食干嘛?

  会用枪的加入队伍,身强力壮的扔手雷弹,其他人运送弹药、食物、饮水、救治伤员。

  这一世,军民一心,发誓与阵地共存亡。

  现在是下午五点,双方都在拼命,枪炮声大作,雨花台如同地狱一般,不断有生命消失。

  唐治“鹰眼”如电,寻找着鬼子重炮阵地。

  他竖起“猫耳”,根据炮弹的呼啸声去寻找。

  很快,他便发现炮兵阵地,一百二十门九五式75mm野炮,距离雨花台约八公里。

  75mm野炮是倭国于1936年列装的重型野战火炮,主要装备军旅团级以上野战炮兵部队。

  这种炮威力很大,口径75毫米,炮管长2325毫米,弹丸初速520米\/秒,最大射程达米,可发射穿甲破甲弹、榴弹、纵火弹及化学弹 。

  “好狡猾,将重炮阵地安放在距离前线八公里处,隐蔽得很好,可惜,逃不过我的耳朵。”唐治冷笑,“第9师团、第114师团,明年今日就是你们炮兵的忌日。”

  他的“鹰眼”闪烁,仔细观察。

  120门重炮,分成三个方块,每个方块相距离千米,它们正在疯狂炮击,炮弹呼啸声大作。

  唐治知道,想直接摧毁120门重炮,非常难。

  最好的办法是朝着炮弹堆积的地方扫射,只要击中一颗炮弹的引信,就会引起炮弹殉爆,将重炮阵地夷为平地。

  在正常情况,炮弹堆积的距离火炮较远,就算殉爆,也不会摧毁火炮。

  但是,鬼子太过傲慢,以为华夏军队找不到他们的炮兵阵地,毕竟他们的炮兵阵地距离前线约八公里,很难找。

  再说,找到又如何?

  打到现在,华夏守军已经没有重炮,只剩下迫击炮以及几门山炮,射程不超过六公里,而他们在八公里之外。

  唐治仔细观察,发现三处炮弹堆积的地方,每处距离重炮不过数十米,只要殉爆,就能摧毁重炮。

  “小鬼子,享受粉身碎骨的滋味吧!”

  唐治调转机头,飞到炮兵阵地后背,与重炮的炮管相背。

  这些重炮射程十公里以上,如果朝他发射,完全能够射中飞机,与炮管相背,重炮就打不着他。

  此时,在雨花台阵地上,朱赤旅长带领262旅的兄弟们,以及一千多名百姓,与鬼子殊死战斗。

  按照原历史,在最后关头,朱旅长组织敢死队,带领一百名兄弟突入倭寇阵地,毙死毙伤不少鬼子,但被重新组织起来的倭寇淹没,100名敢死队员仅有4名活着回到国军一侧的阵地。

  朱旅长不幸被倭寇炮弹片划破肚皮,肠子流了一地,他靠着阵地边沿不断向鬼子方向射击,身上携带的10个弹匣打光了8个,最后壮烈牺牲,年仅33岁。

  此时,他看到鬼子炮火太过猛烈,战士们、百姓伤亡惨重,知道再这样下去,会全部被炮弹炸死。

  唯一的办法,就是带领一支敢死队冲下去,与鬼子纠缠在一起,让鬼子投鼠忌器,不敢用重炮轰击,如此才能够多杀鬼子。

  他迅速下达命令,让一位团长组织敢死队。

  很快,敢死队组织起来了,共有二百名兄弟。

  因为有了百姓援助,262旅的伤亡降低,敢死队员这比前世多了一百位兄弟。

  朱旅长面对敢死队员,心情复杂。

  这一去,生还的可能性极低,但为了华夏,纵使成仁又如何?

  他眼光炯炯,高声道:

  “兄弟们,鬼子破城,将进行惨无人道的屠城。

  我们还是那句话,宁可填战壕,不填万人坑,不做‘马路大’!

  此一去,将无人生还,但是,我们也一定能杀死大量鬼子,拉他们垫背,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鬼子并非不可战胜!

  三个小时前,鬼子第六师团被51师、铁狮特攻队、百姓们齐心协力歼灭,师团长谷寿夫斩首!

  这说明什么?

  说明鬼子将来一定失败,最后的胜利属于华夏。

  兄弟们,随我冲,突进鬼子阵地,杀,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