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摄政天下。-《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

  阳光透过云层。

  经过了隋唐之后,大运河相比之下已经比陆路的马车快很多。

  历史上的燕王朱棣,当初奉天靖难的时候,也是乘船一路南下。

  而今,使用舟船进行运输各地物资,已经成为了大明内最方便快捷的方式。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大小小的河道如今就像血管一样流通在大明内部。

  整个船队的最中间,也是最大最为豪华的一艘船内,江流儿感受到哪怕江流激荡,脚下的甲板也怡然不动。

  不由微微点头,他目前乘坐的是和军队同一质量的战船。

  大明的科技水平和航运能力在这个时代也一直处于前列,有了和他乘坐的同一档次军舰。

  大明海战就能尽快取得更大的成果。

  这一点至关重要。

  毕竟打仗这玩意,尤其是远征,太他娘的花钱了。

  此时此刻,为了支撑大明海军作战,依旧有着源源不断的物资,从大明各地抵达南京,再从南京运往海岸线。

  不过对于已经进去登陆作战的戚继光部队,压力应该会小很多。

  …………

  轰隆!

  巨大的炮火声打破了荷兰一座城市的宁静。

  “进攻,半天之内率军攻入城内者,赏白银百两。”

  重新踏足了久违的陆地,身穿将军铠甲,英气逼人的戚继光倍感踏实,他放下了手中望远镜,目光平静的对着身后的明军道。

  话音一落,他身边的几个裨将顿时喧闹了起来,纷纷翘首以待。

  荷兰这个国家的状态他们一开始就打听的清楚,领土不大,总人口更是只有不到150万,目前国内的军队数量更是不到五万。

  要是放在他们大明周围,这就是一个板上钉钉的小国家。

  更不要说荷兰最为精锐的海军部队,已经在长达一个月的海战中消失了。

  尽管这一次登陆作战双方人数相差无几,可对于这个弹丸之地一清二楚的明军将士们来说,自然不会将这个小城放在眼里。

  对装备精良,士气正旺的明军而言,一旦开战,这就是妥妥的功勋。

  大好男儿建功立业就在今朝,要是连个攻击次序都抢不到前面,回去是会被戳脊梁骨的。

  自从大明的军饷到位之后,这种事情已经成为了军中的常态,以往关于明军怯战的言论一去不复返。

  选了一个将领后,不用戚继光废话,摆好进攻态势之后,成片的炮弹就打在了异族的城墙之上。

  一发发炮弹落在了士兵聚集之处,顿时响起了凄惨的嚎叫之声。

  “全部进攻,天黑之前大军入城休息。”

  看着城内的荷兰士兵实在不像样子,几个炮台之上,居然一直都没有回击,再不让士兵进攻,那就是将领的不是了。

  哪怕工部加紧制作,炮弹也是十分珍贵的存在。

  而这里的城池战斗力确实很差,原因自然也很简单。

  守军只有不到两千人,但是他们却看到了超过十倍的敌方军队。

  这可是他们国内的军队总数。

  在大明军士刚刚抵达他们的视线之内,城内的士气就已经崩的厉害了。

  在战争开始之前,城中的高官和将领就已经带着家人跑路了。

  有忠心之人想要死守,转头就被想要逃跑的人,拿着兵器给干了。

  随着戚继光带着翻译了解了情况,对于这场灭国之战的胜利,他更有把握了。

  他可以确定,这个国家的抵抗力比想象中更弱一些。

  “将这些人都放了,让他们把消息带出去,大明的军队来到这里,是为了灭绝敢于挑战大明天威的王室。”

  “只要不和大明作对,我们可以宽恕普通士兵的罪过。”

  随后,砍了近百个负隅顽抗者的脑袋,在城中吃饱喝足,好好休息了一整天的大明军队,朝着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前进。

  一方面可以让士兵能更好的战斗,同时也是为了让时间来瓦解这个国家士兵的斗志。

  此消彼长,大明面临的伤亡会降的更低。

  一路顺风顺水回到了京城内,江流儿二话不说就直接进入皇城,曹正淳早已经等候多时。

  接下来必须要对整个国家进行大的改革,必须执掌大明,才是名正言顺。

  只有头部动了,下面的才能跟着动。

  这一方面,自然还是需要陛下亲自下旨才更为顺理成章。

  “见过江大人,老奴给您问安。”

  “许久不见,大人的身姿更是过人。”

  江流儿抬头,曹正淳这位实际上掌管皇宫之人正一脸笑眯眯的看着自己。

  他走了过去,眼睛瞟了一眼里面:“陛下怎么样。”

  “这些日子吃的好着呢,还睡的香,没事就下棋,别提多开心了。”

  这一来就是好消息,不闹腾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也省的直接送他离开尘世,早登极乐。

  这个行宫之内的宫女太监已经都是自己人了,有些甚至还亲手拿着玉玺盖过章,所以对于这些大逆不道之话自然是无动于衷。

  “都准备好了吗?”在这里的都是自己人,江流儿直接问道。

  “我要节制天下兵马,总领全国政务。”

  “大人放心,老奴知道您今天回来,早就已经准备妥当了。”

  “干爹,您看!”一旁的一个小太监立马上前,将提前写好的诏书递给了曹正淳。

  曹正淳立马又将其摊开交给了江流儿,他大概扫了一眼。

  意思很简单,小皇帝醉心棋盘,无心处理国事,从此以后,家国大事一律交给江流儿处理。

  为了表彰他这几年的功劳,特赐予江流儿摄政王的身份,从此以后就不用再找小皇帝了。

  大多数宗亲们已经进去陪大明历代先皇了,百官或许会有怀疑,不过形势逼人,他们也不会说什么。

  “嗯,就这样吧!”他说完放下了诏书。

  “宣旨吧。”

  “御史李翰,罔顾陛下诏书,现已伏诛,夷三族。”

  朝堂之上,满朝文武看着那个被拖下去的身影,严嵩立刻高声表态。

  “摄政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而在丞相表态之后,百官自然同样顺从无比。

  那个趴在地上的无头尸体,无不宣誓着反抗质疑者的下场。

  如今自然不会有人再触霉头。

  看着这一幕,江流儿眼中闪过一丝神光,终于走到这一步了。

  权倾天下,内有能臣,外有猛将,还不微操,优势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