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海河入海终有期-《画师惊劫》

  官兵的呼喝声与杂沓的脚步声如同铁箍般将小小的客栈紧紧缠绕。火把的光亮透过窗纸,在房间内投下晃动不安的影子。

  “从后窗走!快!”石磊经验丰富,低喝一声,率先冲到后窗,推开窗户。后面是一条狭窄潮湿的后巷,暂时未见官兵。

  情况危急,容不得半分犹豫。沈允明护着朴智秀,阿阮拉着江疏影,紧随石磊之后,依次从后窗翻出,落入黑暗的小巷。

  “跟我来!”石磊对镇子地形极为熟悉,带着他们在迷宫般的小巷中穿梭,专挑最阴暗僻静的角落。身后客栈方向传来官兵破门而入的呵斥与打砸声,显然已经扑空。

  “堂口刚被抄,官兵就精准地找到了这里,定然有内奸!”阿阮一边疾行,一边咬牙切齿地说道,眼中满是怒火。

  江疏影心中沉重。内奸不除,他们在江南将寸步难行,任何计划都可能被提前泄露。

  石磊带着他们七拐八绕,来到镇子边缘一处废弃的河神庙。庙宇破败,蛛网遍布,神像倒塌,显然早已无人问津。

  “暂时安全了。”石磊喘着气,警惕地听着外面的动静,“这里荒废已久,官兵一时半会儿搜不过来。但我们不能久留,必须立刻决定下一步去向。”

  庙内一片死寂,只有几人粗重的呼吸声。扬州堂口被毁,联络线断裂,内有奸细未明,外有官兵追捕和贺平的眼线,上报情报之路似乎被彻底堵死。

  “去海边。”江疏影忽然开口,声音在空旷的破庙中显得格外清晰。

  众人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海边?”沈允明疑惑。

  “直沽港出现不明战舰的消息,必须立刻核实,其重要性不亚于边防草图。”江疏影冷静分析,“既然陆路关卡重重,内部又有隐患,我们何不反其道而行,从海上想办法?若能找到可靠的海商,甚至……‘山河盟’在海上的力量,或许能绕过陆上所有阻碍,直接将消息送往临安,或者至少送到更安全的沿海州府。”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江南水网虽密,但海路风险更大,风浪、海盗、以及可能存在的敌方战舰,都是巨大的威胁。

  阿阮眼睛却亮了起来:“江姑娘所言极是!盟里在明州、泉州等地确有海上生意和关系,也有一些兄弟擅长操舟航海。与其在陆上被动挨打,不如搏一把海路!而且,核实直沽港的情报也至关重要!”

  石磊沉吟道:“从此地去往沿海,最近的是通州一带的出海口。我知道一条隐秘的水路,可以避开大部分官卡,直通长江口。”

  计划迅速制定。由石磊带路,他们连夜出发,前往通州海口。为了避免再次被跟踪,他们不再借助任何已知的“山河盟”据点,而是完全依靠石磊的野外生存经验和阿阮、沈允明的身手,在荒野与偏僻水道间穿行。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小心谨慎。江疏影肩伤初愈,体力消耗巨大,但凭借顽强的意志支撑着。朴智秀也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坚韧,默默跟随,从不叫苦。

  三日后,他们终于抵达了长江北岸的通州地界。咸腥的海风扑面而来,耳边传来了久违的、深沉的海浪声。站在江堤上,已然可以望见远处水天相接处那一片无垠的蔚蓝。

  石磊找到了一个相熟的、同样与“山河盟”有暗中往来的老渔夫。老渔夫驾着他的小渔船,载着他们,沿着江岸,向着入海口方向驶去。

  “这一带海况复杂,暗沙多,官府的大船一般不往这边来,多是些渔船和……做些私活儿的船。”老渔夫撑着船,眯着眼望着海面说道。

  “老伯,近日可曾见过形制奇特的大船?不像咱们宋船,也不像蒙古船的。”阿阮试探着问。

  老渔夫脸色微变,压低了声音:“姑娘这一问……前几日,确实有几条‘怪船’在远海游弋,桅高帆大,船体黝黑,看着就瘆人。远远瞧着,不像善类。咱们打渔的都绕着走。”

  果然!直沽港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那些不明战舰已经将触角伸到了江南沿海!

  渔船驶出长江口,浩瀚的东海展现在眼前。波涛汹涌,与内河的感觉截然不同。老渔夫指着远处一个隐约可见的岛屿轮廓道:“那边是嵊泗列岛,岛上有我们一个隐秘的落脚点,也有一些兄弟在那边。可以先到那里歇脚,再图后计。”

  然而,就在渔船向着岛屿方向行驶时,侧后方海平面上,突然出现了三个黑点,并且正在快速靠近!

  “是船!好快的船!”老渔夫脸色大变!

  那三艘船体型修长,帆具独特,速度极快,破浪而来,显然不是普通的渔船或商船!看其航向,竟是直扑他们这艘小渔船而来!

  “是那些怪船!”阿阮失声道。

  众人心猛地沉了下去!竟然在海上被盯上了!是巧合,还是他们的行踪早已暴露?

  三艘怪船呈品字形包抄过来,船头上站满了手持兵刃、穿着杂乱但眼神凶狠的汉子,看其装扮,竟似海盗,但船只形制又与寻常海盗船不同。

  “放下武器!停船受检!”对面船上传来生硬的汉语呼喝,带着异域口音。

  受检?海盗何时讲这种规矩?

  江疏影心中警铃大作,这些船,这些人的做派,让她想起了星槎先生提过的,活跃在东海、黄海一带,亦商亦盗,甚至可能与某些海外势力有勾结的“海寇”!他们出现在这里,绝非偶然!

  老渔夫吓得面无人色,几乎握不住舵。

  沈允明和阿阮已握紧了武器,准备拼死一搏。但在茫茫大海上,面对三艘速度奇快的怪船,他们这艘小渔船几乎没有胜算。

  眼看怪船越来越近,甚至能看清对方船上那些人脸上狰狞的表情和雪亮的刀锋。

  就在这绝望之际——

  “呜——嗡——”

  一声低沉悠长、仿佛来自深海巨兽的号角声,突然从另一个方向传来!

  只见东南方的海面上,赫然出现了五艘高大威武、悬挂着大宋旗帜的战舰!战舰犁开海浪,气势汹汹地朝着这边驶来!船楼上站满了顶盔贯甲的宋军水师官兵,弓弩齐备,刀枪映日!

  是大宋水师!

  三艘怪船显然没料到会在这里遭遇宋军正规水师,阵型顿时一乱。他们似乎犹豫了一下,最终不敢与战力不明的宋军水师正面冲突,迅速调整帆向,借着速度优势,向着远海方向疾驰而去,很快便消失在了海平线上。

  危机,竟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解除了。

  宋军战舰缓缓靠近了小渔船。一名身着低级军官服饰的队正站在船头,高声问道:“尔等何人?为何在此海域与那些海寇纠缠?”

  石磊连忙上前,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说辞,声称他们是遭遇风浪的商旅,被海寇追击,幸得水师相救。

  那队正打量了他们一番,见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指老渔夫),不似歹人,便也未多深究,只告诫道:“近日海上不太平,常有不明船只窥伺,尔等速速回港,勿要在外海逗留!”说完,便指挥战舰转向,继续巡逻去了。

  望着宋军战舰远去的背影,小渔船上众人都有种劫后余生之感。

  “是朝廷的水师……他们也在警惕那些怪船。”沈允明若有所思。

  “这说明朝廷并非对海上的威胁一无所知。”江疏影看着那几艘逐渐消失的怪船方向,心中忧虑更甚,“但这些怪船神出鬼没,连水师似乎也奈何不得他们。必须尽快将消息送出去!”

  经过这番波折,他们更加坚定了从海路设法上报的决心。老渔夫不敢再停留,奋力划船,终于在天黑前,将他们送到了那个名为“泗礁山”的隐秘岛屿。

  岛屿不大,怪石嶙峋,只有几户以打渔和采集紫菜为生的人家,其中一户正是“山河盟”的隐蔽联络点。负责此地的是一位姓陈的老舵主,曾是纵横海上的老船商,如今在此隐居,依旧保持着与海上各路的联系。

  在听说了他们的来意和经历后,陈舵主神色凝重。

  “那些怪船,老夫也略有耳闻。其来路神秘,装备精良,不似寻常海盗。你们带来的消息非常重要。”他沉吟片刻,道,“三日后,有一条我们信得过的海船,将从明州出发,前往临安运送一批贡品。船主与老夫是过命的交情,可以托付。你们可搭乘此船南下,老夫会修书一封,说明情况,船主自会设法将你们和情报安全送达。”

  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海路虽险,但入海终有期。

  三日后,一艘名为“安济号”的双桅大海船,在晨雾中缓缓靠上了泗礁山简陋的码头。江疏影、阿阮、沈允明、朴智秀四人,怀揣着用生命换来的情报和希望,踏上了这艘即将载着他们前往帝国心脏的航船。

  帆船升起,驶离了小岛,向着南方,向着临安,破浪前行。

  身后,是渐渐远去的海岸线和未知的险阻;前方,是依旧迷雾重重的朝堂与未来。

  但至少,他们已在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