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沉舟的伤势比看起来更重。爆炸的冲击震伤了内腑,加之旧伤未愈,被护卫搀扶出地洞后,便几乎无法自行站立。浓雾依旧笼罩着幕府山,下山的路变得异常艰难。
“必须……尽快离开这里……”陆沉舟声音微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急迫,“贺平逃脱……绝不会善罢甘休……他必有后手……”
江疏影和阿阮协助护卫,用临时制作的担架抬着陆沉舟,在能见度极低的山林中摸索下行。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既要避开陡峭险处,又要警惕可能存在的埋伏。气氛压抑得如同这化不开的浓雾。
好不容易抵达山脚拴马处,已是午后,雾气才稍稍散去些许。将陆沉舟安置上马,一行人不敢停留,立刻朝着金陵城方向疾驰。陆沉舟伏在马背上,脸色灰败,紧抿着唇,显然在强忍痛楚。
然而,还未等他们靠近金陵城,远远便望见城东方向的天际,升起了数道粗黑的狼烟!笔直如柱,刺破阴沉的天幕!
烽火!是最高等级的军事警报!
“是采石矶方向!”一名护卫失声喊道,声音带着惊恐。
采石矶,金陵上游的江防要塞,与对岸的和州隔江相望,是扼守长江的咽喉之地!那里燃起烽火,意味着……
“北军渡江了?!”阿阮脸色煞白。
陆沉舟猛地抬起头,望向那滚滚狼烟,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更深的凝重,他咳出一口血沫,嘶声道:“不是渡江……是内应……贺平……他的后手……是献关!”
献关!采石矶守将中有人被贺平策反,打开了江防门户!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得所有人魂飞魄散!若采石矶失守,蒙古铁骑便可长驱直入,兵临金陵城下!南朝半壁江山,危在旦夕!
“快!回城!禀报辛大人!”陆沉舟强提一口气,催促道。
一行人疯狂打马,冲向金陵城。此时的金陵已是一片混乱,城门戒严,人心惶惶,流言四起。他们费尽周折才得以入城,直奔两淮制置使司衙门。
衙门内更是乱作一团,文书往来疾走,将领们面色凝重,争吵不休。辛弃疾须发皆张,正对着几名将领厉声部署,看到陆沉舟被搀扶进来,他眼中闪过一丝痛惜,立刻迎了上来。
“沉舟!你的伤……”
“无妨……大人,采石矶……”陆沉舟喘息着。
“知道了!”辛弃疾大手一挥,脸色铁青,“守将副将王旻被贺平收买,昨夜突然发难,控制了主将,打开了水寨闸门!北军先锋战船已入江口,大队人马正在渡江!”
尽管已有预料,但听到确切消息,众人心头还是一沉。
“必须夺回采石矶!否则金陵不保!”一名将领吼道。
“谈何容易!王旻既敢献关,必然做了完全准备!我军仓促迎战,水军主力又分散各地……”另一人反驳。
堂内争论激烈。陆沉舟靠在椅背上,闭目凝神片刻,忽然睁开眼,看向辛弃疾:“大人,强攻不可取。当务之急,是阻滞敌军渡江速度,为我军集结布防争取时间。”
“如何阻滞?”辛弃疾目光锐利。
“火攻。”陆沉舟吐出两个字,声音虽弱,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量,“选取敢死之士,携带火油火药,乘快船顺流而下,突入敌船队形,焚其舟楫!同时,派遣精锐,从陆路小道潜近采石矶,寻机破坏其水寨设施,或……刺杀王旻!”
这是极其冒险的战术,尤其是火攻,几乎是九死一生。
堂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知道,这是目前唯一可能见效的快策,但代价……
“末将愿往火攻!”一名年轻将领慨然出列。
“末将愿往陆路突袭!”又一人站出。
辛弃疾看着麾下将领,虎目含泪,重重一拍桌子:“好!就这么办!立刻挑选死士,准备船只火器!陆路之人,需对采石矶地形极为熟悉……”
“我去陆路。”陆沉舟挣扎着站起身。
“不可!你伤势太重!”辛弃疾和江疏影几乎同时反对。
“我对采石矶……了如指掌……”陆沉舟脸色苍白如纸,冷汗涔涔,眼神却异常坚定,“而且……贺平……很可能就在矶上……我必须去……”
他要去亲手了结这场恩怨,更要为这危如累卵的江山,尽最后一份力。
江疏影看着他摇摇欲坠却挺得笔直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与敬佩。这个男人,身上背负了太多,误解、背叛、伤痛,却始终未曾真正倒下。
“我跟你去。”她上前一步,声音平静却坚定。
陆沉舟猛地看向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拒绝,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
“太危险……”
“你更需要有人照应,而且,多一个人,多一分力量。”江疏影打断他,目光毫不退缩。她知道前路意味着什么,但她无法看着他独自赴死。
阿阮也站了出来:“我也去!我对草药熟悉,或许能帮上忙!”
辛弃疾看着这三个伤痕累累却意志如铁的年轻人,深吸一口气,知道劝阻无用,沉声道:“好!本官拨一队精锐好手与你们同去!记住,事若不可为,保全自身为重!金陵……还需要你们!”
命令迅速下达。城内外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江疏影和阿阮帮着准备伤药和必要的装备。陆沉舟则抓紧时间调息,压制伤势。
黄昏时分,一切准备就绪。火攻船队趁着暮色悄然离港,顺流而下,如同扑火的飞蛾,义无反顾地驶向那片已被烽烟笼罩的江域。
而陆沉舟、江疏影、阿阮,以及二十名精心挑选出的精锐死士,也换上了便于隐匿的深色衣物,携带利刃、弓弩和火种,从陆路出发,借着夜色掩护,向着上游那片杀机四伏的采石矶,潜行而去。
采石矶畔,烽火映红了江天。一场决定命运的反击,在暗夜中悄然展开。此行,或许有去无回,但无人后退。
“必须……尽快离开这里……”陆沉舟声音微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急迫,“贺平逃脱……绝不会善罢甘休……他必有后手……”
江疏影和阿阮协助护卫,用临时制作的担架抬着陆沉舟,在能见度极低的山林中摸索下行。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既要避开陡峭险处,又要警惕可能存在的埋伏。气氛压抑得如同这化不开的浓雾。
好不容易抵达山脚拴马处,已是午后,雾气才稍稍散去些许。将陆沉舟安置上马,一行人不敢停留,立刻朝着金陵城方向疾驰。陆沉舟伏在马背上,脸色灰败,紧抿着唇,显然在强忍痛楚。
然而,还未等他们靠近金陵城,远远便望见城东方向的天际,升起了数道粗黑的狼烟!笔直如柱,刺破阴沉的天幕!
烽火!是最高等级的军事警报!
“是采石矶方向!”一名护卫失声喊道,声音带着惊恐。
采石矶,金陵上游的江防要塞,与对岸的和州隔江相望,是扼守长江的咽喉之地!那里燃起烽火,意味着……
“北军渡江了?!”阿阮脸色煞白。
陆沉舟猛地抬起头,望向那滚滚狼烟,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更深的凝重,他咳出一口血沫,嘶声道:“不是渡江……是内应……贺平……他的后手……是献关!”
献关!采石矶守将中有人被贺平策反,打开了江防门户!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得所有人魂飞魄散!若采石矶失守,蒙古铁骑便可长驱直入,兵临金陵城下!南朝半壁江山,危在旦夕!
“快!回城!禀报辛大人!”陆沉舟强提一口气,催促道。
一行人疯狂打马,冲向金陵城。此时的金陵已是一片混乱,城门戒严,人心惶惶,流言四起。他们费尽周折才得以入城,直奔两淮制置使司衙门。
衙门内更是乱作一团,文书往来疾走,将领们面色凝重,争吵不休。辛弃疾须发皆张,正对着几名将领厉声部署,看到陆沉舟被搀扶进来,他眼中闪过一丝痛惜,立刻迎了上来。
“沉舟!你的伤……”
“无妨……大人,采石矶……”陆沉舟喘息着。
“知道了!”辛弃疾大手一挥,脸色铁青,“守将副将王旻被贺平收买,昨夜突然发难,控制了主将,打开了水寨闸门!北军先锋战船已入江口,大队人马正在渡江!”
尽管已有预料,但听到确切消息,众人心头还是一沉。
“必须夺回采石矶!否则金陵不保!”一名将领吼道。
“谈何容易!王旻既敢献关,必然做了完全准备!我军仓促迎战,水军主力又分散各地……”另一人反驳。
堂内争论激烈。陆沉舟靠在椅背上,闭目凝神片刻,忽然睁开眼,看向辛弃疾:“大人,强攻不可取。当务之急,是阻滞敌军渡江速度,为我军集结布防争取时间。”
“如何阻滞?”辛弃疾目光锐利。
“火攻。”陆沉舟吐出两个字,声音虽弱,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量,“选取敢死之士,携带火油火药,乘快船顺流而下,突入敌船队形,焚其舟楫!同时,派遣精锐,从陆路小道潜近采石矶,寻机破坏其水寨设施,或……刺杀王旻!”
这是极其冒险的战术,尤其是火攻,几乎是九死一生。
堂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知道,这是目前唯一可能见效的快策,但代价……
“末将愿往火攻!”一名年轻将领慨然出列。
“末将愿往陆路突袭!”又一人站出。
辛弃疾看着麾下将领,虎目含泪,重重一拍桌子:“好!就这么办!立刻挑选死士,准备船只火器!陆路之人,需对采石矶地形极为熟悉……”
“我去陆路。”陆沉舟挣扎着站起身。
“不可!你伤势太重!”辛弃疾和江疏影几乎同时反对。
“我对采石矶……了如指掌……”陆沉舟脸色苍白如纸,冷汗涔涔,眼神却异常坚定,“而且……贺平……很可能就在矶上……我必须去……”
他要去亲手了结这场恩怨,更要为这危如累卵的江山,尽最后一份力。
江疏影看着他摇摇欲坠却挺得笔直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与敬佩。这个男人,身上背负了太多,误解、背叛、伤痛,却始终未曾真正倒下。
“我跟你去。”她上前一步,声音平静却坚定。
陆沉舟猛地看向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拒绝,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
“太危险……”
“你更需要有人照应,而且,多一个人,多一分力量。”江疏影打断他,目光毫不退缩。她知道前路意味着什么,但她无法看着他独自赴死。
阿阮也站了出来:“我也去!我对草药熟悉,或许能帮上忙!”
辛弃疾看着这三个伤痕累累却意志如铁的年轻人,深吸一口气,知道劝阻无用,沉声道:“好!本官拨一队精锐好手与你们同去!记住,事若不可为,保全自身为重!金陵……还需要你们!”
命令迅速下达。城内外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江疏影和阿阮帮着准备伤药和必要的装备。陆沉舟则抓紧时间调息,压制伤势。
黄昏时分,一切准备就绪。火攻船队趁着暮色悄然离港,顺流而下,如同扑火的飞蛾,义无反顾地驶向那片已被烽烟笼罩的江域。
而陆沉舟、江疏影、阿阮,以及二十名精心挑选出的精锐死士,也换上了便于隐匿的深色衣物,携带利刃、弓弩和火种,从陆路出发,借着夜色掩护,向着上游那片杀机四伏的采石矶,潜行而去。
采石矶畔,烽火映红了江天。一场决定命运的反击,在暗夜中悄然展开。此行,或许有去无回,但无人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