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队沿着运河又行了两日,离金陵城越来越近。江疏影却感觉每一刻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那个在溪边窥伺的马夫,事后并无异常举动,依旧沉默地干活,偶尔与其他护卫开些粗俗的玩笑。但江疏影不敢有丝毫松懈,她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暗处盯着自己,如同潜伏的毒蛇。
红叶标记的发现和随之而来的窥探,让她对“漕帮—王老大”这条线产生了严重的怀疑。这究竟是一条救生索,还是勒向脖颈的绞索?乌衣巷的“老地方”是希望之地,还是龙潭虎穴?她必须想办法确认,否则踏入金陵可能就是自投罗网。
机会在一个黄昏降临。商队在一处较大的市镇驿站停宿。驿站院子宽敞,车马盈门,南来北往的人多,正是鱼龙混杂之地。江疏影在帮忙卸货时,无意中听到两个商队护卫在墙角低声交谈。
“……听说了吗?前面青龙山一带最近不太平,好像有北边来的大人物路过,护卫森严得很……”
“嘘……小声点!这种事少议论!不过听说那位爷脾气大,眼睛揉不得沙子,咱们明天最好绕点路,别冲撞了……”
北边来的大人物?江疏影心中一动。能使商队护卫都忌惮绕行的,绝非寻常官员或富商。一个名字几乎脱口而出——辛弃疾!那位名满天下的抗金名臣,虽已年迈,但威名犹在,且一直主张抗蒙,对北边来的势力极其敏感。他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金陵附近吗?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她心中成形。如果真是辛弃疾,或许可以冒险一试,直接向他示警或求助。虽然风险极大,可能被当作奸细当场格杀,但比起陷入那个真假难辨的谍网,这或许是一条更直接的路。至少,辛弃疾的忠奸,天下皆知。
她需要一个接近的机会,和一个不会被立刻诛杀的身份凭证。她想起离开临安时,贺平交给她的那个简单包袱里,除了几件换洗衣物,还有一枚看似普通的铁质腰牌,上面刻着模糊的云纹,当时并未在意。此刻想来,那或许不是什么贵重物品,但可能是一种最低级别的身份信物?
夜深人静,驿站大部分人都已睡下。江疏影悄无声息地摸到马厩,找到那个白日窥伺她的马夫睡的位置。他鼾声如雷,浑身酒气。江疏影屏住呼吸,在他随身的行囊里快速摸索,果然找到了一枚类似的铁质腰牌,样式与她那块几乎一样,只是磨损程度不同。
果然!这马夫也是某个组织的人!是蛰龙司?还是“鹞鹰”的手下?她将腰牌原样放回,心中寒意更盛。商队里果然有眼线。
第二天,商队果然改变了路线,绕开了青龙山主道。中午休息时,江疏影借口去林间解手,脱离了商队。她根据昨晚听到的零碎信息和自己对地形的判断,朝着青龙山方向快步走去。
山路崎岖,林木渐密。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前方出现一道险要的隘口,隐约可见有兵丁设卡巡逻,戒备森严。应该就是这里了。
她整理了一下衣衫,将那块铁质腰牌握在手中,深吸一口气,朝着关卡走去。
“站住!什么人?”守卡兵丁立刻厉声喝止,长矛交叉,挡住了去路。
江疏影停下脚步,举起手中的腰牌,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小人有机密事,求见辛大人。”
兵丁头目接过腰牌,仔细看了看,又上下打量江疏影,眼神狐疑:“你这腰牌……哪里来的?辛大人也是你想见就能见的?”
“事关重大,涉及北虏奸细,务必面禀辛大人!此牌乃信物,大人见了自然明白。”江疏影硬着头皮说道,手心全是冷汗。
兵丁头目犹豫了一下,似乎对这腰牌有些顾忌,但还是不敢擅专:“你在此等候,我去通传!”他吩咐手下看住江疏影,自己转身向隘口内跑去。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山风穿过隘口,带着呜咽之声。江疏影能感觉到守卡兵丁警惕的目光如同实质般钉在自己身上。她心中忐忑,不知接下来面对的是什么。
过了许久,那名兵丁头目才回来,脸色凝重:“跟我来!大人要见你。警告你,别耍花样!”
江疏影被两名兵丁一左一右“护送”着,穿过隘口。里面是一处临时营寨,军容整肃,气氛肃杀。她被带到一个较大的帐篷前。
掀开帐帘,里面光线稍暗。一个身影背对着门口,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身姿挺拔如松,虽未回头,却有一股久经沙场的凛然气势扑面而来。正是辛弃疾!
“你说有机密事禀报?”辛弃疾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依然威严。
“是。”江疏影跪倒在地,“小人发现北虏使团南下途中,有重大阴谋,且我朝内部恐有奸细接应……”
她尽量简洁地将使团遇袭、自己逃脱、以及怀疑漕帮联络点可能已暴露或被渗透的情况说出,隐去了蛰龙司和陆沉舟的具体信息,只强调奸细“鹞鹰”的威胁。
辛弃疾静静地听着,未发一言。直到江疏影说完,他才缓缓转过身。
帐内光线落在他脸上,那是一张饱经风霜却目光如电的脸,皱纹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那双眼睛,依然锐利得能看穿人心。他没有看江疏影,目光却落在她身旁的地面上。
突然,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剑光如秋水般寒冽,带着破空之声,直指江疏影的咽喉!速度之快,远超江疏影的反应!
冰冷的剑尖抵在皮肤上,传来死亡的触感。江疏影浑身僵硬,连呼吸都停滞了,只能眼睁睁看着辛弃疾,看着他眼中翻涌的审视、怀疑和凛冽的杀意。
“小丫头,”辛弃疾的声音冷得像冰,“故事编得不错。可惜,你漏了一点。”他手腕微动,剑尖下滑,轻轻挑开了江疏影外袍的衣领,露出了里面破损但质地精良的里衣一角——那是当初在蛰龙司时配备的衣物,绝非普通流民或仆役所能拥有。
“这身衣服,还有你握腰牌时拇指下意识按压的位置,是蛰龙司暗桩的习惯。说!你到底是谁派来的?‘鹞鹰’?还是别的什么人?接近老夫,有何目的?!”他的剑气凌厉,仿佛下一瞬就要将她刺穿。
江疏影心脏几乎跳出胸腔,原来他早已看穿!这番剑试,是真金淬火,辨的是她的本能反应和瞬间的真实!生死一线间,她反而冷静下来,抬起头,直视辛弃疾锐利如鹰隼的眼睛,一字一顿道:
“大人明鉴!衣服是旧物,习惯是本能,但心……未曾变过!若我是‘鹞鹰’,何必来自投罗网?我所言句句属实,只为警示大人,北虏阴谋深沉,i内部奸细不除,金陵危矣!”
帐内一片死寂,只有剑锋轻微的嗡鸣声。辛弃疾死死地盯着她,仿佛要透过她的眼睛,看穿她的灵魂。时间仿佛凝固了。
红叶标记的发现和随之而来的窥探,让她对“漕帮—王老大”这条线产生了严重的怀疑。这究竟是一条救生索,还是勒向脖颈的绞索?乌衣巷的“老地方”是希望之地,还是龙潭虎穴?她必须想办法确认,否则踏入金陵可能就是自投罗网。
机会在一个黄昏降临。商队在一处较大的市镇驿站停宿。驿站院子宽敞,车马盈门,南来北往的人多,正是鱼龙混杂之地。江疏影在帮忙卸货时,无意中听到两个商队护卫在墙角低声交谈。
“……听说了吗?前面青龙山一带最近不太平,好像有北边来的大人物路过,护卫森严得很……”
“嘘……小声点!这种事少议论!不过听说那位爷脾气大,眼睛揉不得沙子,咱们明天最好绕点路,别冲撞了……”
北边来的大人物?江疏影心中一动。能使商队护卫都忌惮绕行的,绝非寻常官员或富商。一个名字几乎脱口而出——辛弃疾!那位名满天下的抗金名臣,虽已年迈,但威名犹在,且一直主张抗蒙,对北边来的势力极其敏感。他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金陵附近吗?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她心中成形。如果真是辛弃疾,或许可以冒险一试,直接向他示警或求助。虽然风险极大,可能被当作奸细当场格杀,但比起陷入那个真假难辨的谍网,这或许是一条更直接的路。至少,辛弃疾的忠奸,天下皆知。
她需要一个接近的机会,和一个不会被立刻诛杀的身份凭证。她想起离开临安时,贺平交给她的那个简单包袱里,除了几件换洗衣物,还有一枚看似普通的铁质腰牌,上面刻着模糊的云纹,当时并未在意。此刻想来,那或许不是什么贵重物品,但可能是一种最低级别的身份信物?
夜深人静,驿站大部分人都已睡下。江疏影悄无声息地摸到马厩,找到那个白日窥伺她的马夫睡的位置。他鼾声如雷,浑身酒气。江疏影屏住呼吸,在他随身的行囊里快速摸索,果然找到了一枚类似的铁质腰牌,样式与她那块几乎一样,只是磨损程度不同。
果然!这马夫也是某个组织的人!是蛰龙司?还是“鹞鹰”的手下?她将腰牌原样放回,心中寒意更盛。商队里果然有眼线。
第二天,商队果然改变了路线,绕开了青龙山主道。中午休息时,江疏影借口去林间解手,脱离了商队。她根据昨晚听到的零碎信息和自己对地形的判断,朝着青龙山方向快步走去。
山路崎岖,林木渐密。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前方出现一道险要的隘口,隐约可见有兵丁设卡巡逻,戒备森严。应该就是这里了。
她整理了一下衣衫,将那块铁质腰牌握在手中,深吸一口气,朝着关卡走去。
“站住!什么人?”守卡兵丁立刻厉声喝止,长矛交叉,挡住了去路。
江疏影停下脚步,举起手中的腰牌,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小人有机密事,求见辛大人。”
兵丁头目接过腰牌,仔细看了看,又上下打量江疏影,眼神狐疑:“你这腰牌……哪里来的?辛大人也是你想见就能见的?”
“事关重大,涉及北虏奸细,务必面禀辛大人!此牌乃信物,大人见了自然明白。”江疏影硬着头皮说道,手心全是冷汗。
兵丁头目犹豫了一下,似乎对这腰牌有些顾忌,但还是不敢擅专:“你在此等候,我去通传!”他吩咐手下看住江疏影,自己转身向隘口内跑去。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山风穿过隘口,带着呜咽之声。江疏影能感觉到守卡兵丁警惕的目光如同实质般钉在自己身上。她心中忐忑,不知接下来面对的是什么。
过了许久,那名兵丁头目才回来,脸色凝重:“跟我来!大人要见你。警告你,别耍花样!”
江疏影被两名兵丁一左一右“护送”着,穿过隘口。里面是一处临时营寨,军容整肃,气氛肃杀。她被带到一个较大的帐篷前。
掀开帐帘,里面光线稍暗。一个身影背对着门口,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身姿挺拔如松,虽未回头,却有一股久经沙场的凛然气势扑面而来。正是辛弃疾!
“你说有机密事禀报?”辛弃疾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依然威严。
“是。”江疏影跪倒在地,“小人发现北虏使团南下途中,有重大阴谋,且我朝内部恐有奸细接应……”
她尽量简洁地将使团遇袭、自己逃脱、以及怀疑漕帮联络点可能已暴露或被渗透的情况说出,隐去了蛰龙司和陆沉舟的具体信息,只强调奸细“鹞鹰”的威胁。
辛弃疾静静地听着,未发一言。直到江疏影说完,他才缓缓转过身。
帐内光线落在他脸上,那是一张饱经风霜却目光如电的脸,皱纹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那双眼睛,依然锐利得能看穿人心。他没有看江疏影,目光却落在她身旁的地面上。
突然,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剑光如秋水般寒冽,带着破空之声,直指江疏影的咽喉!速度之快,远超江疏影的反应!
冰冷的剑尖抵在皮肤上,传来死亡的触感。江疏影浑身僵硬,连呼吸都停滞了,只能眼睁睁看着辛弃疾,看着他眼中翻涌的审视、怀疑和凛冽的杀意。
“小丫头,”辛弃疾的声音冷得像冰,“故事编得不错。可惜,你漏了一点。”他手腕微动,剑尖下滑,轻轻挑开了江疏影外袍的衣领,露出了里面破损但质地精良的里衣一角——那是当初在蛰龙司时配备的衣物,绝非普通流民或仆役所能拥有。
“这身衣服,还有你握腰牌时拇指下意识按压的位置,是蛰龙司暗桩的习惯。说!你到底是谁派来的?‘鹞鹰’?还是别的什么人?接近老夫,有何目的?!”他的剑气凌厉,仿佛下一瞬就要将她刺穿。
江疏影心脏几乎跳出胸腔,原来他早已看穿!这番剑试,是真金淬火,辨的是她的本能反应和瞬间的真实!生死一线间,她反而冷静下来,抬起头,直视辛弃疾锐利如鹰隼的眼睛,一字一顿道:
“大人明鉴!衣服是旧物,习惯是本能,但心……未曾变过!若我是‘鹞鹰’,何必来自投罗网?我所言句句属实,只为警示大人,北虏阴谋深沉,i内部奸细不除,金陵危矣!”
帐内一片死寂,只有剑锋轻微的嗡鸣声。辛弃疾死死地盯着她,仿佛要透过她的眼睛,看穿她的灵魂。时间仿佛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