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地产的会议室总在雪天显得格外安静。窗外的雪花慢悠悠地飘着,落在办公楼前的“幸福里保障房项目竣工纪念”石碑上,给碑面的“国企担当”四个字裹了层薄白。会议室里,长桌两端摆着热腾腾的茶水,中间铺着一张展开的白色规划图,图上用不同颜色的马克笔标注着国信未来四年的业务占比——代建业务用蓝色笔圈着“50%”,保障房开发是绿色的“40%”,商品房开发则用红色标了个小小的“10%”,右下角还有一行手写批注:“负债率控制在40%以下,每季度核查一次”。
赵山河坐在主位,面前放着那个熟悉的蓝色文件夹。文件夹是牛皮材质的,封面被常年的手指摩挲得泛出温润的光泽,边角处有几处细微的磨损——那是去年带它去安居苑项目现场,被工地上的钢筋蹭到的。他伸手打开文件夹,里面整整齐齐地叠着过往的记录:最上面是幸福里业主送的锦旗照片,照片里的业主笑得满脸皱纹;往下是安居苑跟投名单,周磊的名字旁还留着他当年写的“风险提示”小注;再往下是鼎盛违规记录的复印件,红笔在“高利贷”“假离婚”字样旁画了波浪线,提醒着“警惕高风险操作”。现在,他要把桌上的这份《国信地产2012-2015年发展规划》放进去,让它成为这个文件夹里最新的“规矩”。
“大家先看看这份规划,有疑问随时提。”赵山河把规划图往桌中间推了推,声音沉稳,带着常年在国企摸爬滚打的厚重感。坐在他左手边的周磊率先拿起规划图,手指在“代建业务50%”的字样上顿了顿——他去年在安居苑做代建,知道这业务虽然利润不如商品房,但回款稳、风险小,还能帮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是国信的“压舱石”。
“赵总,”周磊抬起头,眼神里带着认可,“代建占比一半,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在省内外多接项目?之前跟您去邻市考察的那个保障房代建项目,是不是可以放进规划里?”
赵山河点头,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邻市项目的考察报告,放在规划图旁:“没错,这份规划不只是数字,是实打实的方向。邻市的项目已经在对接了,还有省内三个地级市的保障房代建,都要在2012年启动。我们做代建,不是为了赚快钱,是为了把国信的‘稳’和‘良心’带出去——让别的地方也知道,国企建的房子,质量放心,价格公道。”
坐在对面的李芳也拿起规划图,看着“商品房开发10%”的标注,想起自己当初反对跟投制的样子,脸上有些发烫。她之前总觉得赵山河“太保守”,直到看到鼎盛因为贪多求快而破产,才明白“稳”有多重要。“赵总,”她轻声说,“之前我总觉得保障房不赚钱,现在才懂,这业务能让咱们国信立住口碑。我跟投的安居苑去年分了红,今年要是有新的保障房项目,我还想投。”
赵山河笑了笑,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的人——王建军坐在角落,手里拿着笔在规划图上画着,没有像以前那样冷笑,反而时不时点头;老会计捧着茶杯,看着规划里的“负债率40%以下”,眼里满是安心。这些变化,他看在眼里,知道国信的“稳”字诀,终于被所有人认可了。
“商品房不是不做,是要少做、精做。”赵山河指着规划图上的红色“10%”,“只做市中心的刚需小户型,容积率不超过2.5,配套要全,价格要低于周边市场价5%。咱们是国企,不能跟民企抢着赚暴利,要让老百姓买得起、住得舒服。”
会议开了两个小时,没人再提“要多拿地、多赚快钱”,反而都在讨论怎么把代建项目做好、怎么保障保障房的质量。散会后,赵山河把规划图仔细叠好,放进蓝色文件夹里,和之前的风险案例、锦旗照片、跟投记录放在一起——这个文件夹,现在成了国信的“家底”,里面装着教训、规矩和未来。
三天后,国资委的张主任来国信考察。赵山河把蓝色文件夹抱到会客室,打开给张主任看:“张主任,您看,这是我们过去几年的项目记录,有材料检测报告,有业主感谢信,还有风险预案;这是新做的2012-2015年规划,代建50%、保障房40%,负债率控制在40%以下,不贪多,只求稳。”
张主任翻着文件夹,手指停在安居苑的质量验收报告上,又看了看新规划:“山河,国信这几年的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不像有些国企,为了政绩盲目扩张,你们守住了‘国企’的本分,把责任放在前面。这份规划,符合国家对国企房企的定位,国资委同意了。”他顿了顿,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放在桌上:“另外,国资委决定给国信拨2亿发展基金,专门用于代建和保障房项目,钱要花在刀刃上,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赵山河接过文件,心里一阵热——这2亿基金,不是对他个人的认可,是对国信“稳”和“责任”的认可。他把文件也放进蓝色文件夹里,和规划图放在一起,然后锁上文件夹,放进办公室的保险柜里——这个保险柜的钥匙,他有一把,周磊也有一把,以后,这把钥匙还要传给下一个守规矩、有责任的国信人。
傍晚,赵山河没像以前那样加班,而是按时下班。走出办公楼时,雪已经停了,夕阳照在“幸福里保障房项目竣工纪念”石碑上,“国企担当”四个字泛着暖光。他想起刚调任国信时,王建军说他“不懂行情”,想起李芳写举报信,想起自己一次次把风险案例、合规记录放进蓝色文件夹——那些看似“保守”的坚持,现在终于有了结果。
回家的路上,他给周磊打了个电话:“小周,明天把邻市代建项目的团队配齐,咱们先去现场看看。记住,不管以后国信发展多大,都不能丢了‘稳’和‘责任’,这是咱们的根。”
电话那头,周磊的声音很坚定:“赵总,您放心,我记住了。蓝色文件夹里的规矩,我会守好。”
赵山河挂了电话,看着窗外掠过的保障房小区,心里踏实——国信的路,不是靠抢机遇、赌运气铺出来的,是靠一步一个脚印的“稳”、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走出来的。只要守住这份“稳”和“责任”,国信就一定能在房地产的浪潮里,走得远,走得稳。
他回到家,把蓝色文件夹从公文包里拿出来,放在客厅的书柜里——和家里的相册、儿子的奖状放在一起。这个文件夹,不只是国信的“家底”,也是他对这份事业的承诺。以后,不管是周磊接班,还是国信接新的项目,这个蓝色文件夹里的规矩和责任,都会一直传下去。
赵山河坐在主位,面前放着那个熟悉的蓝色文件夹。文件夹是牛皮材质的,封面被常年的手指摩挲得泛出温润的光泽,边角处有几处细微的磨损——那是去年带它去安居苑项目现场,被工地上的钢筋蹭到的。他伸手打开文件夹,里面整整齐齐地叠着过往的记录:最上面是幸福里业主送的锦旗照片,照片里的业主笑得满脸皱纹;往下是安居苑跟投名单,周磊的名字旁还留着他当年写的“风险提示”小注;再往下是鼎盛违规记录的复印件,红笔在“高利贷”“假离婚”字样旁画了波浪线,提醒着“警惕高风险操作”。现在,他要把桌上的这份《国信地产2012-2015年发展规划》放进去,让它成为这个文件夹里最新的“规矩”。
“大家先看看这份规划,有疑问随时提。”赵山河把规划图往桌中间推了推,声音沉稳,带着常年在国企摸爬滚打的厚重感。坐在他左手边的周磊率先拿起规划图,手指在“代建业务50%”的字样上顿了顿——他去年在安居苑做代建,知道这业务虽然利润不如商品房,但回款稳、风险小,还能帮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是国信的“压舱石”。
“赵总,”周磊抬起头,眼神里带着认可,“代建占比一半,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在省内外多接项目?之前跟您去邻市考察的那个保障房代建项目,是不是可以放进规划里?”
赵山河点头,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邻市项目的考察报告,放在规划图旁:“没错,这份规划不只是数字,是实打实的方向。邻市的项目已经在对接了,还有省内三个地级市的保障房代建,都要在2012年启动。我们做代建,不是为了赚快钱,是为了把国信的‘稳’和‘良心’带出去——让别的地方也知道,国企建的房子,质量放心,价格公道。”
坐在对面的李芳也拿起规划图,看着“商品房开发10%”的标注,想起自己当初反对跟投制的样子,脸上有些发烫。她之前总觉得赵山河“太保守”,直到看到鼎盛因为贪多求快而破产,才明白“稳”有多重要。“赵总,”她轻声说,“之前我总觉得保障房不赚钱,现在才懂,这业务能让咱们国信立住口碑。我跟投的安居苑去年分了红,今年要是有新的保障房项目,我还想投。”
赵山河笑了笑,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的人——王建军坐在角落,手里拿着笔在规划图上画着,没有像以前那样冷笑,反而时不时点头;老会计捧着茶杯,看着规划里的“负债率40%以下”,眼里满是安心。这些变化,他看在眼里,知道国信的“稳”字诀,终于被所有人认可了。
“商品房不是不做,是要少做、精做。”赵山河指着规划图上的红色“10%”,“只做市中心的刚需小户型,容积率不超过2.5,配套要全,价格要低于周边市场价5%。咱们是国企,不能跟民企抢着赚暴利,要让老百姓买得起、住得舒服。”
会议开了两个小时,没人再提“要多拿地、多赚快钱”,反而都在讨论怎么把代建项目做好、怎么保障保障房的质量。散会后,赵山河把规划图仔细叠好,放进蓝色文件夹里,和之前的风险案例、锦旗照片、跟投记录放在一起——这个文件夹,现在成了国信的“家底”,里面装着教训、规矩和未来。
三天后,国资委的张主任来国信考察。赵山河把蓝色文件夹抱到会客室,打开给张主任看:“张主任,您看,这是我们过去几年的项目记录,有材料检测报告,有业主感谢信,还有风险预案;这是新做的2012-2015年规划,代建50%、保障房40%,负债率控制在40%以下,不贪多,只求稳。”
张主任翻着文件夹,手指停在安居苑的质量验收报告上,又看了看新规划:“山河,国信这几年的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不像有些国企,为了政绩盲目扩张,你们守住了‘国企’的本分,把责任放在前面。这份规划,符合国家对国企房企的定位,国资委同意了。”他顿了顿,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放在桌上:“另外,国资委决定给国信拨2亿发展基金,专门用于代建和保障房项目,钱要花在刀刃上,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赵山河接过文件,心里一阵热——这2亿基金,不是对他个人的认可,是对国信“稳”和“责任”的认可。他把文件也放进蓝色文件夹里,和规划图放在一起,然后锁上文件夹,放进办公室的保险柜里——这个保险柜的钥匙,他有一把,周磊也有一把,以后,这把钥匙还要传给下一个守规矩、有责任的国信人。
傍晚,赵山河没像以前那样加班,而是按时下班。走出办公楼时,雪已经停了,夕阳照在“幸福里保障房项目竣工纪念”石碑上,“国企担当”四个字泛着暖光。他想起刚调任国信时,王建军说他“不懂行情”,想起李芳写举报信,想起自己一次次把风险案例、合规记录放进蓝色文件夹——那些看似“保守”的坚持,现在终于有了结果。
回家的路上,他给周磊打了个电话:“小周,明天把邻市代建项目的团队配齐,咱们先去现场看看。记住,不管以后国信发展多大,都不能丢了‘稳’和‘责任’,这是咱们的根。”
电话那头,周磊的声音很坚定:“赵总,您放心,我记住了。蓝色文件夹里的规矩,我会守好。”
赵山河挂了电话,看着窗外掠过的保障房小区,心里踏实——国信的路,不是靠抢机遇、赌运气铺出来的,是靠一步一个脚印的“稳”、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走出来的。只要守住这份“稳”和“责任”,国信就一定能在房地产的浪潮里,走得远,走得稳。
他回到家,把蓝色文件夹从公文包里拿出来,放在客厅的书柜里——和家里的相册、儿子的奖状放在一起。这个文件夹,不只是国信的“家底”,也是他对这份事业的承诺。以后,不管是周磊接班,还是国信接新的项目,这个蓝色文件夹里的规矩和责任,都会一直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