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地产的会议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在长条会议桌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桌首的位置空了半分钟——那是赵山河坐了五年的地方,直到周磊捧着一个蓝色文件夹走进来,皮鞋踩在地毯上的声音轻而稳,像他过去五年在安居苑工地检查质量时的脚步,每一步都落在实处。
“今天是我第一次以总经理的身份开班子会,”周磊把蓝色文件夹放在桌首,指尖在磨损的封面上轻轻摩挲——这封面还留着赵山河的指纹,五年前赵山河把它交给自己时,边角还没有这些因反复翻阅留下的毛边,“这里面装着国信的根,是赵总当年手把手教我的规矩,也是我们以后不能丢的底线。”
他翻开文件夹,第一页就是幸福里项目的跟投分红记录表,周磊的名字在最前面,旁边贴着赵山河当年手写的“风险提示单”:“跟投不是赌,是与企业共担,先算亏,再算赚”。会议室里的老员工都认得这张纸,当年李芳反对跟投时,赵山河就是拿着它,一条条讲清楚风险与收益,如今周磊再把它拿出来,没人再像过去那样质疑——国信这五年的稳定,早已让“稳”字成了所有人的共识。
“先汇报下当前业务结构,”周磊推了推眼镜,翻开文件夹里的最新报表,投影幕布上立刻显出一组数据:“代建业务占比50%,覆盖省内外8个保障房项目;保障房自主开发占40%,目前在建的三个项目均按进度推进,质量抽检合格率100%;商品房开发仅保留10%,且均为配套商业,负债率控制在38%,低于国资委要求的40%红线。”
坐在右侧的王建军微微点头——这位当年嘲讽赵山河“不懂行情”的老副总,此刻看着报表上的数字,想起五年前自己反对跟投、质疑保障房不赚钱的样子,喉结动了动,终究没说什么。周磊看在眼里,特意把文件夹翻到“城北地块亏损分析”那一页:“当年赵总拒绝城北地块,很多人觉得可惜,现在再看,那块地后来烂尾,接手的开发商亏了800万。这就是文件夹里的教训——国企的钱是国家的,不能为了抢机会而踩坑。”
会议开到一半,运营部经理提出疑问:“周总,现在有几个地级市来找我们做保障房代建,但对方要求加快进度,可能需要增加投入,要不要放宽点资金限制?”周磊没立刻回答,而是从蓝色文件夹里抽出一份“保障房项目进度与资金管控细则”,上面有赵山河当年的批注:“进度可赶,质量不赶;投入可加,风险不加”。
“进度可以协调,但资金必须按细则来,”周磊指着细则上的条款,“每个项目预留15%的应急资金,从国信的5000万应急池里划拨,不能挪用其他项目的回款。当年安居苑赶工期,我们就是这么做的,既没拖进度,也没出质量问题。”他顿了顿,补充道,“赵总常说,‘稳’不是慢,是不慌,这也是文件夹里最核心的规矩。”
散会后,周磊把蓝色文件夹带回办公室,放在原来赵山河办公的位置——书柜的第二层,左边是国信的章程,右边是历年的荣誉证书。他刚坐下,手机就响了,是赵山河打来的,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退休后的松弛:“第一次开会还顺利?”
“顺利,”周磊看着文件夹里的“2012-2015年规划”,赵山河的字迹还清晰可见,“王总他们没提反对意见,我把城北地块的案例翻出来,大家都认可稳的重要性。对了,您之前提的‘保障房 长租房’模式,我跟团队算了下,先在城东保障房试点,把配套的100套房子改成长租房,租金按市场价70%收,既保证住户稳定,也能有持续收益。”
电话那头传来笑声:“好,稳中求进,这才是国信该有的样子。那个蓝色文件夹,记得常翻,里面的每一页都是坑,也是路。”周磊应着,挂了电话,把“保障房 长租房试点方案”放进文件夹的“创新业务”栏里,旁边还留出空白,等着以后填进度和数据——就像赵山河当年那样,凡事留痕,凡事有踪。
没过多久,国资委的考察组来了。当组长看到蓝色文件夹里的“应急资金使用记录”——每一笔支出都附了项目回款慢的证明、员工工资发放明细,甚至还有住户的感谢信时,忍不住感叹:“国信的‘稳’不是口号,是落在纸上、做在事上的。这种代建 保障房的模式,既控风险,又担责任,值得在全省国企推广。”
考察组走后,周磊收到了其他三家国企的邀请函,邀请他去分享“国企地产转型经验”。他准备材料时,还是从蓝色文件夹里找素材:幸福里的跟投制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安居苑的质量管控如何避免返工,应急资金如何应对楼市波动……这些真实的案例,比任何理论都有说服力。
有一次,外地国企的同行问他:“现在很多房企都在抢商业地块,国信为什么死磕保障房和代建?”周磊拿出蓝色文件夹里的一张照片——那是幸福里交房时,一位老人握着赵山河的手说“终于有个安稳家”的画面。“您看,”他指着照片,“这就是国信的本分,国企不只是要赚钱,更要帮老百姓解决问题。赵总说,‘稳’不是保守,是守住该守的责任,这比什么都重要。”
年底的时候,国信的年度报表出来了:代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保障房入住率98%,长租房试点项目的住户满意度100%,负债率稳定在38%。国资委特意发来表彰函,称国信“为国企地产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周磊把表彰函复印件贴在蓝色文件夹里,旁边加了一张便签:“2012年,按赵总规矩,守稳,求进,不负所托。”
那天晚上,周磊加完班,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他锁门前,又打开书柜,看了一眼蓝色文件夹——月光透过窗户,落在封面上,像给这份沉甸甸的传承镀了一层光。他想起五年前,自己还是个刚入职的工程师,赵山河带着他去幸福里工地,蹲在地上检查钢筋间距,说“盖房子就是盖良心,一点都不能差”。如今,他接过这份良心,也接过了这份责任。
走到楼下,周磊给赵山河发了条短信:“赵总,今年报表出来了,都按您教的来,没出岔子。蓝色文件夹我收好了,明年计划再接两个省外的保障房代建项目,已经做了风险评估,放在文件夹里了。”没过多久,赵山河回复:“好,我放心。记住,文件夹里的规矩是根,你的创新是枝,根扎得稳,枝才能长得茂。”
周磊看着短信,握紧了手里的车钥匙。夜色里,国信大厦的灯光还亮着几盏,那是加班的员工在处理保障房的入住手续。他知道,这份接班的责任,不只是守住一个职位,更是守住国信的初心——像赵山河那样,用“稳”和“责任”,在房地产的浪潮里,为老百姓建放心房,也为国企的转型,走出一条扎实的路。
“今天是我第一次以总经理的身份开班子会,”周磊把蓝色文件夹放在桌首,指尖在磨损的封面上轻轻摩挲——这封面还留着赵山河的指纹,五年前赵山河把它交给自己时,边角还没有这些因反复翻阅留下的毛边,“这里面装着国信的根,是赵总当年手把手教我的规矩,也是我们以后不能丢的底线。”
他翻开文件夹,第一页就是幸福里项目的跟投分红记录表,周磊的名字在最前面,旁边贴着赵山河当年手写的“风险提示单”:“跟投不是赌,是与企业共担,先算亏,再算赚”。会议室里的老员工都认得这张纸,当年李芳反对跟投时,赵山河就是拿着它,一条条讲清楚风险与收益,如今周磊再把它拿出来,没人再像过去那样质疑——国信这五年的稳定,早已让“稳”字成了所有人的共识。
“先汇报下当前业务结构,”周磊推了推眼镜,翻开文件夹里的最新报表,投影幕布上立刻显出一组数据:“代建业务占比50%,覆盖省内外8个保障房项目;保障房自主开发占40%,目前在建的三个项目均按进度推进,质量抽检合格率100%;商品房开发仅保留10%,且均为配套商业,负债率控制在38%,低于国资委要求的40%红线。”
坐在右侧的王建军微微点头——这位当年嘲讽赵山河“不懂行情”的老副总,此刻看着报表上的数字,想起五年前自己反对跟投、质疑保障房不赚钱的样子,喉结动了动,终究没说什么。周磊看在眼里,特意把文件夹翻到“城北地块亏损分析”那一页:“当年赵总拒绝城北地块,很多人觉得可惜,现在再看,那块地后来烂尾,接手的开发商亏了800万。这就是文件夹里的教训——国企的钱是国家的,不能为了抢机会而踩坑。”
会议开到一半,运营部经理提出疑问:“周总,现在有几个地级市来找我们做保障房代建,但对方要求加快进度,可能需要增加投入,要不要放宽点资金限制?”周磊没立刻回答,而是从蓝色文件夹里抽出一份“保障房项目进度与资金管控细则”,上面有赵山河当年的批注:“进度可赶,质量不赶;投入可加,风险不加”。
“进度可以协调,但资金必须按细则来,”周磊指着细则上的条款,“每个项目预留15%的应急资金,从国信的5000万应急池里划拨,不能挪用其他项目的回款。当年安居苑赶工期,我们就是这么做的,既没拖进度,也没出质量问题。”他顿了顿,补充道,“赵总常说,‘稳’不是慢,是不慌,这也是文件夹里最核心的规矩。”
散会后,周磊把蓝色文件夹带回办公室,放在原来赵山河办公的位置——书柜的第二层,左边是国信的章程,右边是历年的荣誉证书。他刚坐下,手机就响了,是赵山河打来的,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退休后的松弛:“第一次开会还顺利?”
“顺利,”周磊看着文件夹里的“2012-2015年规划”,赵山河的字迹还清晰可见,“王总他们没提反对意见,我把城北地块的案例翻出来,大家都认可稳的重要性。对了,您之前提的‘保障房 长租房’模式,我跟团队算了下,先在城东保障房试点,把配套的100套房子改成长租房,租金按市场价70%收,既保证住户稳定,也能有持续收益。”
电话那头传来笑声:“好,稳中求进,这才是国信该有的样子。那个蓝色文件夹,记得常翻,里面的每一页都是坑,也是路。”周磊应着,挂了电话,把“保障房 长租房试点方案”放进文件夹的“创新业务”栏里,旁边还留出空白,等着以后填进度和数据——就像赵山河当年那样,凡事留痕,凡事有踪。
没过多久,国资委的考察组来了。当组长看到蓝色文件夹里的“应急资金使用记录”——每一笔支出都附了项目回款慢的证明、员工工资发放明细,甚至还有住户的感谢信时,忍不住感叹:“国信的‘稳’不是口号,是落在纸上、做在事上的。这种代建 保障房的模式,既控风险,又担责任,值得在全省国企推广。”
考察组走后,周磊收到了其他三家国企的邀请函,邀请他去分享“国企地产转型经验”。他准备材料时,还是从蓝色文件夹里找素材:幸福里的跟投制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安居苑的质量管控如何避免返工,应急资金如何应对楼市波动……这些真实的案例,比任何理论都有说服力。
有一次,外地国企的同行问他:“现在很多房企都在抢商业地块,国信为什么死磕保障房和代建?”周磊拿出蓝色文件夹里的一张照片——那是幸福里交房时,一位老人握着赵山河的手说“终于有个安稳家”的画面。“您看,”他指着照片,“这就是国信的本分,国企不只是要赚钱,更要帮老百姓解决问题。赵总说,‘稳’不是保守,是守住该守的责任,这比什么都重要。”
年底的时候,国信的年度报表出来了:代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保障房入住率98%,长租房试点项目的住户满意度100%,负债率稳定在38%。国资委特意发来表彰函,称国信“为国企地产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周磊把表彰函复印件贴在蓝色文件夹里,旁边加了一张便签:“2012年,按赵总规矩,守稳,求进,不负所托。”
那天晚上,周磊加完班,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他锁门前,又打开书柜,看了一眼蓝色文件夹——月光透过窗户,落在封面上,像给这份沉甸甸的传承镀了一层光。他想起五年前,自己还是个刚入职的工程师,赵山河带着他去幸福里工地,蹲在地上检查钢筋间距,说“盖房子就是盖良心,一点都不能差”。如今,他接过这份良心,也接过了这份责任。
走到楼下,周磊给赵山河发了条短信:“赵总,今年报表出来了,都按您教的来,没出岔子。蓝色文件夹我收好了,明年计划再接两个省外的保障房代建项目,已经做了风险评估,放在文件夹里了。”没过多久,赵山河回复:“好,我放心。记住,文件夹里的规矩是根,你的创新是枝,根扎得稳,枝才能长得茂。”
周磊看着短信,握紧了手里的车钥匙。夜色里,国信大厦的灯光还亮着几盏,那是加班的员工在处理保障房的入住手续。他知道,这份接班的责任,不只是守住一个职位,更是守住国信的初心——像赵山河那样,用“稳”和“责任”,在房地产的浪潮里,为老百姓建放心房,也为国企的转型,走出一条扎实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