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三皇子的“善意”-《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

  全场死寂。

  皇帝的质问,如同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禁军统领张威的头顶。

  张威那张万年不变的冰山脸上,裂痕正在飞速扩大。

  他猛地单膝跪地,甲胄与冰冷的地砖碰撞,发出一声沉闷的“哐当”声。

  “回禀陛下。”

  他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没有情绪,却带着一丝微不可查的紧绷。

  “臣……接到匿名举报,言明东宫书房之内,藏有叛国铁证。”

  匿名举报?

  林越差点笑出声。

  好家伙,甩锅给“有关部门”和甩锅给“匿名举报”,简直是古今中外甩锅界的两大卧龙凤雏。

  这招,不高明,但有用。

  因为死无对证。

  你总不能把那个不存在的“匿名者”从空气里揪出来审问吧?

  果然,顾玄同等人立刻松了口气。

  这个解释虽然简单,但合乎程序。禁军接到举报,奉旨搜查,合情合理。

  然而,林崇的脸上,却看不出丝毫的满意。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张威,没有再问。

  皇帝不说话,比说什么都可怕。

  大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了胶水,粘稠得让人喘不过气。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个温润如玉的声音,突兀地响了起来。

  “父皇!”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三皇子林珩,排众而出。

  他快步走到大殿中央,对着龙椅的方向,撩起衣袍,重重跪下。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来了。

  林越眼皮一抬。

  他这位演技派三弟,终于要登场了。

  林珩的脸上,写满了焦急与恳切,一双眼睛里,更是饱含着对兄长的担忧与信任。

  “父皇,儿臣相信,太子哥哥绝无可能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他一开口,就是旗帜鲜明的站队。

  “太子哥哥虽然平日里性子散漫了些,但对父皇,对大燕,向来是赤胆忠心!这封信,定有蹊跷!”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掷地有声。

  不少原本中立的官员,都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看看,什么叫兄友弟恭?

  在这种太子即将倾覆的关头,三皇子不落井下石,反而挺身而出,力保兄长。

  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气度!

  就连林越自己,听了都想给他鼓鼓掌。

  奥斯卡欠你一座小金人啊,我的好弟弟。

  林珩深吸一口气,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话锋一转。

  “但是,父皇,国书与私印,证据确凿。儿臣斗胆猜测……”

  他的声音顿了顿,目光扫过林越,充满了“善意”的担忧。

  “会不会是……太子哥哥平日里太过宽厚,不拘小节,以至于被东宫的某些奸佞小人蒙蔽了双眼?”

  “此等奸贼,平日里媚上欺下,见太子哥哥不理俗务,便胆大包天,偷走了太子哥哥的私印,伪造了这封国书,意图构陷储君,动摇我大燕国本!”

  轰!

  林珩此言一出,整个太极殿,瞬间炸开了锅!

  这个说法,简直是神来之peN!

  它完美地解释了所有矛盾!

  为什么信的内容如此拙劣?因为是没脑子的奸佞小人伪造的!

  为什么会有太子的私印?因为是奸佞小人偷的!

  最关键的是,这个说法,给了所有人一个台阶下。

  对于皇帝而言,他可以顺势严查东宫,既能保全太子的性命,又能敲打太子“治下不严”的过失,还能揪出“奸佞”,彰显自己的明察秋毫。

  对于满朝文武而言,他们不用再纠结于是太子叛国还是有人构陷,只需要把矛头对准那个看不见的“奸佞小人”就行了。

  而对于林越……

  他虽然能免于一死,但“识人不明”、“御下不严”、“昏聩无能”的帽子,是结结实实地扣上了!

  一个连自己身边人都管不好的太子,如何能管理好一个国家?

  这,才是林珩真正的杀招!

  从“叛国”的死罪,转变为“无能”的死缓。

  钝刀子割肉,诛心!

  顾玄同的眼睛瞬间亮了,他第一个站出来附和:“三殿下所言极是!老臣也觉得,太子殿下定是受了小人蒙蔽!”

  “请陛下彻查东宫,严惩奸佞!”

  “请陛下彻查东宫!”

  一时间,殿内群臣,纷纷跪倒一片,口径出奇地一致。

  局势,瞬间逆转!

  所有压力,再次回到了林越身上。

  林珩跪在地上,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

  太子哥哥,我给了你活路,你应该感谢我。

  至于这太子之位,你这个无能的草包,也该让出来了。

  然而,他预想中林越那张惶恐、愤怒、或是无奈接受的脸,通通没有出现。

  林越,笑了。

  他甚至还对着林珩,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高!”

  “三弟,你这招实在是高啊!”

  林越抚掌赞叹,脸上满是“钦佩”。

  “你不仅帮我洗脱了叛国的嫌疑,还为父皇指明了下一步的调查方向,甚至连罪犯的身份都推测出来了——东宫的奸佞小人!”

  “有理有据,逻辑闭环,完美!”

  林珩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夸赞,搞得有点懵。

  这剧本不对啊?

  你不应该感激涕零,或者气急败坏吗?

  你这副“兄弟你真牛”的表情是什么鬼?

  林越完全不理会众人的错愕,他转身,对着龙椅上的林崇,一脸“恍然大悟”。

  “父皇!儿臣明白了!三弟说的对啊!”

  “肯定是儿臣身边出了内鬼!此等奸佞,胆敢伪造国书,构陷储君,其心可诛!”

  他表现得比谁都义愤填膺。

  “父皇,为了我大燕的江山社稷,为了揪出这颗毒瘤,儿臣恳请父皇,立刻下令,将此事……全权交由三弟负责调查!”

  什么?!

  林越此话一出,林珩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交给我……调查?

  林越仿佛没看到他的表情变化,自顾自地继续说道,声音里充满了对弟弟的信任。

  “三弟心思缜密,明察秋毫,刚才一番分析,已然洞悉了案件的关键!由他来查,定能事半功倍,以最快的速度将那奸贼绳之以法!”

  他猛地回头,一把抓住林珩的肩膀,用力摇了摇,眼神“热切”得像是在看救世主。

  “三弟!我的清白,我东宫上下数百口人的性命,大燕的安危,就全都拜托你了!”

  “你放心大胆地去查!需要什么人手,需要什么权力,你跟父皇说!哥哥我,全力支持你!”

  “告诉我,三弟,你是不是已经有怀疑的对象了?没关系,你大胆地说出来!哥哥我绝不姑息!”

  “……”

  林珩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怀疑的对象?

  我怀疑的对象就是我自己的人啊!

  我怎么说?

  他原本是想站在道德高地上,轻轻一推,把“无能”的锅甩给林越,然后自己飘然离去,深藏功与名。

  可现在,林越一记反推,直接把他从高地上拽了下来,还把一口巨大的黑锅,结结实实地扣在了他的背上!

  让他去查?

  查个屁啊!

  查出来,是他自己买通了东宫的内侍,偷了印章,伪造了国书。

  这叫自掘坟墓!

  不查?

  他刚刚才信誓旦旦地分析是“东宫奸佞”,现在又说不查,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等于告诉所有人,他刚才那番话,就是信口开河,包藏祸心!

  林珩的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我……我只是……为太子哥哥担忧,提出一种可能……”

  他的声音,干涩无比。

  “哦?只是可能啊?”

  林越立刻露出一副“失望”的表情,松开了他的肩膀。

  “我还以为三弟你已经掌握了什么关键线索呢。”

  他叹了口气,转向皇帝,一脸的“耿直与天真”。

  “父皇,看来三弟也只是猜测。不过儿臣觉得,构陷储君这么大的案子,光靠猜测可不行啊。”

  “万一……我说万一啊,”林越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林珩,“万一东宫根本没有所谓的奸佞小人,那岂不是说,这封信的来源,另有蹊跷?”

  “那……又是谁,能拿到儿臣的私印,又能模仿儿臣的笔迹,还知道书房里有夹层呢?”

  林越每问一句,林珩的脸色,就白一分。

  这些问题,像是一把把淬毒的刀子,从四面八方,齐齐刺向他的要害!

  整个太极殿,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在林越和林珩之间,来回游移。

  傻子都看出来了。

  这两兄弟,在神仙打架!

  而且,一向被视为草包的太子,竟然把一向被誉为贤王的三皇子,逼到了墙角!

  顾玄同等人额头的冷汗,比刚才更多了。

  他们感觉自己就像是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被这两个皇子掀起的巨浪拍得粉碎。

  龙椅之上,林崇一直沉默着。

  他那双深邃的眸子,静静地看着殿下上演的这一出兄弟“情深”。

  直到此刻,他才终于再次开口。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大殿的每一个角落,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威。”

  “臣在!”禁军统领身体一震。

  皇帝的目光,从林珩惨白的脸上,缓缓移开,落回到了张威的身上。

  “封锁东宫。”

  此令一出,林珩的心,猛地一松。

  查东宫!好!只要不查到自己头上就行!

  然而,皇帝的下一句话,却让他如坠冰窟。

  “还有……”

  林崇的身体,微微前倾,那股令人窒息的帝王威压,再次降临。

  他的目光,如同鹰隼,死死锁定了面无人色的三皇子林珩。

  “……三皇子府,一并封锁。”

  “给朕……一寸一寸地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