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解救-《快穿之大道无情》

  一处雅致的正厅内,道无情与白发老者李星辰端坐主位。

  驴长久懒洋洋地趴在道无情脚边,时不时甩动尾巴。

  五位大罗境修士分坐两侧,神色恭敬中带着几分忐忑。

  道无情环视众人,嘴角微扬:很好,看来人都到齐了,倒省得我一一登门拜访。

  他指尖轻叩桌面,诸位应该已经知晓我来意。

  五人连忙点头。身着金色长袍的皇主恭敬道:前辈放心,晚辈这就派人前往天牢,释放所有仙武界修士。

  其余四人见状纷纷附和。

  道无情微微颔首:一个月后,我要见到所有人。

  五人如蒙大赦,连忙起身告退。

  待厅内只剩道无情与李星辰二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

  李道友...应该也参与其中了吧?道无情的声音不疾不徐。

  李星辰面色微变,连忙解释:道友明鉴,老朽虽参与此事,但从未伤及一人性命。

  道无情露出一丝浅笑:道友不必紧张。我受人所托,并非来兴师问罪。

  李星辰暗自松了口气。

  作为圣人境中期的存在,他比旁人更清楚眼前这位的恐怖——

  半只脚踏入虚无境的强者,即便集齐星尘界所有顶尖战力,也未必是其对手。

  他不禁暗自揣测,那早已没落的仙武界,究竟是如何请动这般人物的?

  厅外,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驴长久打了个哈欠,将脑袋搭在前爪上,似乎对这场对话毫无兴趣。

  一个月后,宽阔的广场上,五万余名衣衫褴褛的修士静静站立。

  为首的五位大罗境修士,仰望着空中四位圣人境强者,眼中流露出复杂神色。

  若我仙武界有圣人境坐镇...白发老者喃喃低语,声音中带着深深的遗憾。

  旁边一位散发着妖气的中年男子叹息道:突破圣人境岂是易事。

  我们五人修行至今,连门槛都未曾触及,难啊!

  众人闻言,皆面露黯然。

  这时,一位身着残破紫罗裙的绝美女子轻声道:救我们的那位前辈,应该也是圣人境。

  并且境界绝对只高不低,要不然这些人也不会轻易放我们离开?

  正说话间,前方人群忽然骚动起来。抬眼望去,只见一位青袍男子缓步而来,身旁跟着一头灰驴和一位老者。

  男子面容俊朗,周身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淡漠气息。

  空中四位圣人境强者瞳孔骤缩,瞬息间落至地面。见过道友。四人齐声行礼,态度恭敬至极。

  道无情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广场上几十万名修士,最终落在五位大罗境身上。

  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说道:受人之托,带你们回家。

  声音不重,却让所有人身躯一震。

  五位大罗境激动难抑,深深拜下:谢前辈大恩!

  道无情微微颔首,转头看向驴长久。

  灰驴会意,化作人形祭出木葫芦。

  葫芦腾空而起,绽放万丈光芒。

  莫要抵抗。

  随着道无情话音落下,五万修士尽数被收入葫芦之中。

  光芒敛去,葫芦飞回驴长久掌心。

  主人,妥了。驴长久咧嘴笑道。

  道无情转向四位圣人境:多谢,诸位道友。

  道友客气了。四人连忙还礼。

  三日后,道无情辞别众人,带着驴长久踏上了归途。

  一个月后,仙武界一处巨大且云雾缭绕的山顶之上,随着驴长久祭出木葫芦,五万余名修士如潮水般涌现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

  湿润的云雾拂过面庞,久违的天地灵气让所有人都不禁深吸一口气。

  谢前辈搭救之恩!

  几十万名修士齐声高呼,声浪震得云海纷纷溃散。

  道无情立于山巅,青袍在风中轻扬,嘴角含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既已归来,便各归其处吧。

  人群如退潮般散去,有的结伴而行,有的独自离去,还有的则在原地等待。

  而五位大罗境修士也留在原地,欲言又止。

  前辈...为首的白发老者终于鼓起勇气,我等困于大罗境已久,恳请前辈指点迷津。

  道无情目光淡漠,扫过五人:修行之困,不过两种。

  他伸出一根手指,其一,天赋已达极限,非大造化不可突破。

  又伸出一指,其二,执念成魔而不自知。

  山风骤起,吹散一片云雾。

  破除之法,唯在己心,须自行领悟。

  话音未落,道无情与驴长久的身影已渐渐淡去,仿佛融入这片天地。

  五人面面相觑,紫裙女子苦笑摇头:原来我们执念...早已成了心魔。

  罢了。中年男子长叹一声,既已归乡,我先带弟子回道观了。

  说完,他便转身带着,一大批修士离去。

  余下四人相视一笑,各自带着门人朝不同方向走去。

  云雾重新聚拢,将山巅笼罩,只余清风低语,似在诉说这段因果的终结。

  仙武界,一座古朴的茶楼内,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位青袍青年和一位素袍中年。

  青年身旁卧着一头灰驴,正懒洋洋地打着盹。

  这回多谢了。素袍男子轻声道,若非道友出手,此事确实难办。

  道无情端起茶盏,淡淡道:各取所需罢了。

  素袍男子闻言一笑,起身拱手:无论如何,还是要谢谢你的。

  还有要事,先行告辞。

  话音未落,他的身影已如烟消散。

  周围茶客依旧谈笑风生,竟无一人察觉异样。

  道无情抿了口茶,随后,带着驴长久离开了茶楼。

  长街上,悠扬的琴声引来众人围观。

  道无情驻足望去,只见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正在抚琴。

  一曲终了,老人身旁那个约莫七八岁。

  衣衫脏兮兮的孩童,捧着粗碗向围观的人群乞讨。

  有些好心人见状,便掏出几枚铜钱放入碗中;也有些看客听完曲子,转身便走。

  当孩童走到他身前时,他则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眼前的小男孩。

  随后,又将目光投向后方坐着的老者。

  以他的眼力,一眼就看出那老者是个武者。

  道无情淡漠的眉头微微一挑,淡淡说道:我请你们吃饭,可好?

  孩童闻言,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那老者缓缓抬头,浑浊的目光在道无情身上停留片刻。

  心中暗自吃惊:此人气息全无,看似寻常百姓,但他行走江湖多年,自然不会以貌取人。

  老者站起身来,露出一口泛黄的牙齿。

  爽朗笑道:老头子我饭量大得很,一顿能吃不少,公子当真要请?

  无妨。道无情淡淡道。

  不多时,三人便来到城中最大的酒楼。

  待酒菜上齐,满桌珍馐前,老者看向端坐对面的道无情,咧嘴笑道:那老头子我可就不客气了。

  说罢,便与孩童大快朵颐起来。

  道无情静静地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模样,唇边浮现一丝淡淡的笑意,偶尔也会夹起些菜肴品尝。

  窗外夕阳西斜,将三人的身影拉得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