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走出弄堂,融入早晨逐渐繁忙的街道。阳光驱散了部分晨雾,但煤烟和尘世的气息依旧浓重。
他招手叫了一辆黄包车,报出一个离他寓所还有两条街距离的地址。
疼痛如同附骨之蛆,持续啃噬着他的神经,每一次黄包车的颠簸都让他眉头微蹙。
但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目光习惯性地扫视着沿途——店铺开张、学生上学、报童叫卖着当日的新闻,一切看似寻常,却又仿佛暗藏机锋。他特别注意是否有车辆或行人异常停留、反复出现。
车夫拉起车把时,颠簸让他的肩伤骤然抽痛。他微微蹙眉,靠在椅背上,目光却如鹰隼般扫视着街道:霞飞路上的法式面包房刚开门,穿西装的买办们匆匆走过,几个日本商社的职员在电车站等候。
“就在这里。”离预定地点还有百米,他突然用略带江浙口音的官话吩咐停车。多付了车钱后,他快步拐进一家俄侨开的咖啡馆,从后门穿过厨房,在厨师了然的注视下消失在弄堂深处。
位于法租界的公寓是参谋本部安排的,兼具安全屋与社交场所的功能。惊蛰反锁上门,熟练地检查了门缝处的头发丝——完好无损。
他背靠着门板喘息了片刻,冷汗再次浸湿了额发。不敢多做停留,他迅速脱掉身上的西装,从衣柜里找出另一套款式相近西装换上,仔细检查了伤口包扎,确认没有新的血迹渗出,又将换下的西装塞进床底下一个皮箱的最底层。
他看了一眼床头柜上的闹钟,时间指向上午九点半。他还有时间。他烧了壶开水,就着温水吞服了几片阿司匹林以缓解疼痛和可能出现的发热,然后强迫自己吃下两片干面包。身体需要能量,无论多么没有胃口。
与此同时,罗云净正坐在中央银行下属的信托仓库接待室里。晨光透过百叶窗,在磨石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灰尘和淡淡的防锈油气味。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办事精干的林秘书正与仓库主管办理最后的手续。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地将那台蔡司旧式测距仪的光学模块从一堆罚没物资中取出,进行核对、登记、装箱。
“罗工程师,请在这里签字确认。”林秘书将一份厚厚的移交清册推到罗云净面前,手指点着签名处,“这是沈经理特别交代加急办理的,所有手续都已齐备。”
“多谢林秘书,辛苦您了。”罗云净接过钢笔,迅速签下自己的名字。他的字迹工整有力,一如他此刻表现出的沉稳。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指尖微微的紧绷感并非全然源于眼前这批急需的仪器。
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仓库深处。那里堆放着各式各样的罚没品:成箱的洋酒、丝绸、甚至还有几辆蒙尘的汽车。而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他瞥见了几台大型机械的轮廓,上面覆盖着防尘布,但裸露的部分依然能看出是精密机床的基座和导轨——与他正在处理的兵工厂设备类似,却又不尽相同。
一丝疑虑在他心中闪过,这些战略物资为何会在此处?但他立刻收敛心神,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完成移交。
手续办妥,装有光学模块的木箱被牢牢钉死,贴上了封条。被两名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抬了过来。罗云净亲自上前,指挥着他们将木箱侧立起来,稳稳地卡进雪佛兰轿车的后排座椅脚下,并用自己随车带的一条旧毯子垫在周围以防晃动。他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关上了车门。心中稍定,至少,研究室的任务完成了大半。
“罗工程师,接下来是直接返回金陵吗?”林秘书客气地询问。
云净早已想好说辞,语气自然,“我会在此停留一日,明日再动身。”
送走林秘书,他驾驶着雪佛兰,缓缓驶入街道。途经四川中路时,他将车停在马路对面,摇下车窗,目光投向那栋西式建筑的出入口。
他想找到那个人,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冲动,他想确认那个身影是否已安全融入这人海,是否已卸下昨夜的危险与仓促。
与沈国钧谈工作时,他状若无意问起,金陵是否在沪设有其他机构,如果有人想拦截自己携带的光学模块怎么办,沈国钧说可以联系参谋本部设在沪上的办事处,对外称‘沪港工商办事处’的机构,就在四川中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进出的人流不多不少。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等待,准备发动汽车离开时,一辆汽车驶入四川中路停靠在办事处门口,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从车内走了出来。
是他。
穿着合体的西装,头发梳理整齐,脸上虽仍有倦色,但步伐稳健,若非亲眼所见昨夜他那苍白的脸色和肩头洇出的血色,罗云净几乎要以为那只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梦。
罗云净的心悄然落下,一种莫名的安心感包裹了他。看着他消失在入口,这才缓缓升上车窗,深吸了一口气。任务完成,人也安全,他此行的两个目的都已达到。
他启动汽车,缓缓汇入车流,驶离了四川中路。
与此同时,在办事处门内阴影处,惊蛰的目光透过玻璃,久久追随着那辆远远驶离直至消失在街角的黑色雪佛兰。他冷峻的侧脸线条似乎柔和了一瞬,随即恢复如常,转身走向办公室。”
“肖专员,回来了,怎么瞧着气色不大好啊?”一个同事看他进来随口寒暄道。
惊蛰——此刻的肖专员——肖玉卿——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苦笑:“可不是,赶着去赶着回来,昨晚整理报告睡得晚了点,这鬼天气又闷得很,有点伤风。”他说着,还象征性地轻咳了两声。
“那是得注意些,眼下时气不好。”同事不疑有他,端着茶杯走开了。
他拿着文件走向处长办公室。
处长办公室里,电扇搅动着闷热的空气。
“处长,这是我这次在锡山调查到的关于前期工厂设备转运接收的汇总报告。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糟糕。很多设备在转运途中丢失。除了部分被正规厂家接收外,有相当数量的机床流散到了锡山、姑苏一带,有的被就地变卖,有的沦落地痞之手、有的流入黑市。至少有三十七台精密机床下落不明,其中包括五台德国造的龙门铣床。”惊蛰将文件放在科长桌上,语气带着公务性的凝重。
处长是个精明干练的中年人,接过文件翻看了几页,也是越看眉头皱得越紧:“记录缺失这么严重?还有这么多设备下落不明?如今国防设计委员会正在筹建,这个节骨眼上出纰漏……”
“正是考虑到这点。”肖玉卿微微前倾身体,压低声音,“委座亲自过问的国防工业建设,若被捅出管理疏漏,恐怕不好交代。不如我们主动彻查,也好掌握主动权。”
处长沉吟了一下:“你说得对。这件事就交给你牵头去办。需要协调哪里,拿我的条子去。务必把情况摸清楚,至少要把几个关键批次的最终流向核实清楚。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别惹出不必要的纠纷。”
“明白,我会尽快拟一个核查方案出来。”肖玉卿目的达到。
处长沉吟片刻:“另外,明天就要交接第一批设备和物资,不要出现任何纰漏,尤其是防备日本人,他们最近对江南制造局的设备异常关注。”
“几天前就已经和保安队打过招呼,京沪卫戍司令部也送了公函,司令部的便衣队已在车站周围布控,保安队会把守住周围路口,宪兵队负责押运。”
“那就好。”
处长又从抽屉里取出一份烫金请柬:“明晚日本领事馆的招待会,你代我去。听说他们新来的武官掘田原贤二也会到场,正好摸摸底。”
回到办公室,他摊开稿纸,开始起草所谓的“核查方案”,心中却已飞速盘算起来。这份官方授权,将是他下一步行动的护身符和通行证。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去接触那些接收工厂、查询运输记录,甚至……触及那些可能隐藏在官方记录之下、被某些人刻意掩盖的黑市流向。
每写几个字,肩胛处的疼痛都在提醒他处境的风险。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他写下一条条看似程式化的核查条目,脑海中浮现的却是老张沉痛的语气——“沦入了地痞和黑市商人之手”,以及参谋本部里关于国防设计委员会和某些人暗中囤积战略物资的隐秘传闻。
“报告。”
“进来。”
文书小陈进来,递过来一份文件。“肖专员,第一批交接的设备物资已核对装车,这是装车清单和移交资料。”
明日七点,我会亲自到场监督交接。肖玉卿快速浏览着文件。
窗外的沪上喧嚣依旧,电车铃铛声、小贩叫卖声隐隐传来,报童正在叫卖号外——国联调查报告书今日公布!三省问题悬而未决!
在这间普通的办公室里,一场关乎国家未来工业血脉的秘密调查,就在看似寻常的公文往来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肖玉卿将所有的痛楚和警惕都深深掩藏在平静的面容之下,这场围绕国家工业命脉的暗战,才刚刚开始。
夜晚华灯初上,在沈公馆书房,沈国钧听完罗云净办理移交的简单汇报后,缓缓开口,语气不再是单纯的长辈关怀,而是带着一种深沉的审慎:
“云净,东西拿到就好。兵工署和研究室那边的差事,你尽心做好便是,这才是你的立身之本。”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着外甥,“至于信托仓库里的其他东西……你看多了,问多了,于你无益。”
他拿起桌上的紫砂壶,缓缓斟茶,声音压得更低,仿佛在陈述一条自然法则:“沪上是滩浑水,银行更是漩涡中心。有些东西停在库里,不是因为没人要,而是因为……要的人太多,背后的手太长,暂时还没掰扯清楚。央行这块牌子,能镇住一时,但也挡不了所有的明枪暗箭。有些事情,就连我,也要斟酌再三。”
“你是个做学问的工程师,心思纯净是好事。”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罗云净一眼,“但要记住,在这地方,看不懂的,就不要去看;想不通的,就不要去想。 做好你份内的事,拿你该拿的东西,方能平安无事。这才是对你母亲最大的孝顺,明白吗?”
罗云净心中一震,舅舅的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他心中想要探究的心思,那仓库角落里的机床所代表的凶险远比他想象的复杂。
他垂下目光,看着杯中袅袅升起的茶汽,低声答道:“是,舅舅,我明白了。”
这番话,既是保护,也是警告。保护罗云净不因无知而卷入凶险;警告他不要因为年轻气盛和正义感去触碰危险的权力游戏。
另一边,在沪港工商办事处,肖玉卿终于拟定了那份“核查方案”的初稿。他揉了揉酸胀的眉心,肩上的伤口持续发出沉闷的抗议。他起身倒了杯水,目光投向窗外。
处长交给他的任务,以及明晚日本领事馆的招待会,都意味着他必须尽快进入状态,不能有丝毫懈怠。他需要更多关于那批流失机床的信息,而他能想到的第一个突破口,或许就在那些经手海关罚没物资的部门。
他想到了中央银行信托仓库。作为罚没物资的临时保管方,他们那里必定有详细的入库清单和初步鉴定记录。如果能以核查设备流向的名义调阅这些档案,或许能发现一些官方报告中遗漏的线索。
这是一个冒险的举动,直接去接触可能存在的利益链条环节,很容易打草惊蛇。但正因为此举看似大胆直接,反而符合参谋本部调查的做派,比暗中查访更不易引人疑心。 况且他现在手握处的授权,行事反倒有了几分便利。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
他按铃叫来了文书小陈。
“小陈,准备一份公函,明早以办事处名义致中央银行信托仓库,内容是……就我方正在核查的锡山、姑苏转运设备事宜,请求调阅近期所有涉及精密机床、工业母机类罚没物资的入库登记及评估清单,以为参考比对。语气要客气,但注明是奉上级指令进行统筹核查。”
“是,肖专员。”小陈领命而去。
肖玉卿走到窗边,看着楼下昏暗的路灯。他知道,自己刚刚可能朝着一个未知的漩涡又迈进了一步。但他别无选择。那些消失的机床,或许是这个国家未来国防工业的筋骨,绝不能任由其流失湮灭,甚至落入敌手。
他招手叫了一辆黄包车,报出一个离他寓所还有两条街距离的地址。
疼痛如同附骨之蛆,持续啃噬着他的神经,每一次黄包车的颠簸都让他眉头微蹙。
但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目光习惯性地扫视着沿途——店铺开张、学生上学、报童叫卖着当日的新闻,一切看似寻常,却又仿佛暗藏机锋。他特别注意是否有车辆或行人异常停留、反复出现。
车夫拉起车把时,颠簸让他的肩伤骤然抽痛。他微微蹙眉,靠在椅背上,目光却如鹰隼般扫视着街道:霞飞路上的法式面包房刚开门,穿西装的买办们匆匆走过,几个日本商社的职员在电车站等候。
“就在这里。”离预定地点还有百米,他突然用略带江浙口音的官话吩咐停车。多付了车钱后,他快步拐进一家俄侨开的咖啡馆,从后门穿过厨房,在厨师了然的注视下消失在弄堂深处。
位于法租界的公寓是参谋本部安排的,兼具安全屋与社交场所的功能。惊蛰反锁上门,熟练地检查了门缝处的头发丝——完好无损。
他背靠着门板喘息了片刻,冷汗再次浸湿了额发。不敢多做停留,他迅速脱掉身上的西装,从衣柜里找出另一套款式相近西装换上,仔细检查了伤口包扎,确认没有新的血迹渗出,又将换下的西装塞进床底下一个皮箱的最底层。
他看了一眼床头柜上的闹钟,时间指向上午九点半。他还有时间。他烧了壶开水,就着温水吞服了几片阿司匹林以缓解疼痛和可能出现的发热,然后强迫自己吃下两片干面包。身体需要能量,无论多么没有胃口。
与此同时,罗云净正坐在中央银行下属的信托仓库接待室里。晨光透过百叶窗,在磨石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灰尘和淡淡的防锈油气味。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办事精干的林秘书正与仓库主管办理最后的手续。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地将那台蔡司旧式测距仪的光学模块从一堆罚没物资中取出,进行核对、登记、装箱。
“罗工程师,请在这里签字确认。”林秘书将一份厚厚的移交清册推到罗云净面前,手指点着签名处,“这是沈经理特别交代加急办理的,所有手续都已齐备。”
“多谢林秘书,辛苦您了。”罗云净接过钢笔,迅速签下自己的名字。他的字迹工整有力,一如他此刻表现出的沉稳。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指尖微微的紧绷感并非全然源于眼前这批急需的仪器。
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仓库深处。那里堆放着各式各样的罚没品:成箱的洋酒、丝绸、甚至还有几辆蒙尘的汽车。而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他瞥见了几台大型机械的轮廓,上面覆盖着防尘布,但裸露的部分依然能看出是精密机床的基座和导轨——与他正在处理的兵工厂设备类似,却又不尽相同。
一丝疑虑在他心中闪过,这些战略物资为何会在此处?但他立刻收敛心神,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完成移交。
手续办妥,装有光学模块的木箱被牢牢钉死,贴上了封条。被两名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抬了过来。罗云净亲自上前,指挥着他们将木箱侧立起来,稳稳地卡进雪佛兰轿车的后排座椅脚下,并用自己随车带的一条旧毯子垫在周围以防晃动。他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关上了车门。心中稍定,至少,研究室的任务完成了大半。
“罗工程师,接下来是直接返回金陵吗?”林秘书客气地询问。
云净早已想好说辞,语气自然,“我会在此停留一日,明日再动身。”
送走林秘书,他驾驶着雪佛兰,缓缓驶入街道。途经四川中路时,他将车停在马路对面,摇下车窗,目光投向那栋西式建筑的出入口。
他想找到那个人,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冲动,他想确认那个身影是否已安全融入这人海,是否已卸下昨夜的危险与仓促。
与沈国钧谈工作时,他状若无意问起,金陵是否在沪设有其他机构,如果有人想拦截自己携带的光学模块怎么办,沈国钧说可以联系参谋本部设在沪上的办事处,对外称‘沪港工商办事处’的机构,就在四川中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进出的人流不多不少。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等待,准备发动汽车离开时,一辆汽车驶入四川中路停靠在办事处门口,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从车内走了出来。
是他。
穿着合体的西装,头发梳理整齐,脸上虽仍有倦色,但步伐稳健,若非亲眼所见昨夜他那苍白的脸色和肩头洇出的血色,罗云净几乎要以为那只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梦。
罗云净的心悄然落下,一种莫名的安心感包裹了他。看着他消失在入口,这才缓缓升上车窗,深吸了一口气。任务完成,人也安全,他此行的两个目的都已达到。
他启动汽车,缓缓汇入车流,驶离了四川中路。
与此同时,在办事处门内阴影处,惊蛰的目光透过玻璃,久久追随着那辆远远驶离直至消失在街角的黑色雪佛兰。他冷峻的侧脸线条似乎柔和了一瞬,随即恢复如常,转身走向办公室。”
“肖专员,回来了,怎么瞧着气色不大好啊?”一个同事看他进来随口寒暄道。
惊蛰——此刻的肖专员——肖玉卿——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苦笑:“可不是,赶着去赶着回来,昨晚整理报告睡得晚了点,这鬼天气又闷得很,有点伤风。”他说着,还象征性地轻咳了两声。
“那是得注意些,眼下时气不好。”同事不疑有他,端着茶杯走开了。
他拿着文件走向处长办公室。
处长办公室里,电扇搅动着闷热的空气。
“处长,这是我这次在锡山调查到的关于前期工厂设备转运接收的汇总报告。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糟糕。很多设备在转运途中丢失。除了部分被正规厂家接收外,有相当数量的机床流散到了锡山、姑苏一带,有的被就地变卖,有的沦落地痞之手、有的流入黑市。至少有三十七台精密机床下落不明,其中包括五台德国造的龙门铣床。”惊蛰将文件放在科长桌上,语气带着公务性的凝重。
处长是个精明干练的中年人,接过文件翻看了几页,也是越看眉头皱得越紧:“记录缺失这么严重?还有这么多设备下落不明?如今国防设计委员会正在筹建,这个节骨眼上出纰漏……”
“正是考虑到这点。”肖玉卿微微前倾身体,压低声音,“委座亲自过问的国防工业建设,若被捅出管理疏漏,恐怕不好交代。不如我们主动彻查,也好掌握主动权。”
处长沉吟了一下:“你说得对。这件事就交给你牵头去办。需要协调哪里,拿我的条子去。务必把情况摸清楚,至少要把几个关键批次的最终流向核实清楚。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别惹出不必要的纠纷。”
“明白,我会尽快拟一个核查方案出来。”肖玉卿目的达到。
处长沉吟片刻:“另外,明天就要交接第一批设备和物资,不要出现任何纰漏,尤其是防备日本人,他们最近对江南制造局的设备异常关注。”
“几天前就已经和保安队打过招呼,京沪卫戍司令部也送了公函,司令部的便衣队已在车站周围布控,保安队会把守住周围路口,宪兵队负责押运。”
“那就好。”
处长又从抽屉里取出一份烫金请柬:“明晚日本领事馆的招待会,你代我去。听说他们新来的武官掘田原贤二也会到场,正好摸摸底。”
回到办公室,他摊开稿纸,开始起草所谓的“核查方案”,心中却已飞速盘算起来。这份官方授权,将是他下一步行动的护身符和通行证。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去接触那些接收工厂、查询运输记录,甚至……触及那些可能隐藏在官方记录之下、被某些人刻意掩盖的黑市流向。
每写几个字,肩胛处的疼痛都在提醒他处境的风险。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他写下一条条看似程式化的核查条目,脑海中浮现的却是老张沉痛的语气——“沦入了地痞和黑市商人之手”,以及参谋本部里关于国防设计委员会和某些人暗中囤积战略物资的隐秘传闻。
“报告。”
“进来。”
文书小陈进来,递过来一份文件。“肖专员,第一批交接的设备物资已核对装车,这是装车清单和移交资料。”
明日七点,我会亲自到场监督交接。肖玉卿快速浏览着文件。
窗外的沪上喧嚣依旧,电车铃铛声、小贩叫卖声隐隐传来,报童正在叫卖号外——国联调查报告书今日公布!三省问题悬而未决!
在这间普通的办公室里,一场关乎国家未来工业血脉的秘密调查,就在看似寻常的公文往来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肖玉卿将所有的痛楚和警惕都深深掩藏在平静的面容之下,这场围绕国家工业命脉的暗战,才刚刚开始。
夜晚华灯初上,在沈公馆书房,沈国钧听完罗云净办理移交的简单汇报后,缓缓开口,语气不再是单纯的长辈关怀,而是带着一种深沉的审慎:
“云净,东西拿到就好。兵工署和研究室那边的差事,你尽心做好便是,这才是你的立身之本。”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着外甥,“至于信托仓库里的其他东西……你看多了,问多了,于你无益。”
他拿起桌上的紫砂壶,缓缓斟茶,声音压得更低,仿佛在陈述一条自然法则:“沪上是滩浑水,银行更是漩涡中心。有些东西停在库里,不是因为没人要,而是因为……要的人太多,背后的手太长,暂时还没掰扯清楚。央行这块牌子,能镇住一时,但也挡不了所有的明枪暗箭。有些事情,就连我,也要斟酌再三。”
“你是个做学问的工程师,心思纯净是好事。”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罗云净一眼,“但要记住,在这地方,看不懂的,就不要去看;想不通的,就不要去想。 做好你份内的事,拿你该拿的东西,方能平安无事。这才是对你母亲最大的孝顺,明白吗?”
罗云净心中一震,舅舅的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他心中想要探究的心思,那仓库角落里的机床所代表的凶险远比他想象的复杂。
他垂下目光,看着杯中袅袅升起的茶汽,低声答道:“是,舅舅,我明白了。”
这番话,既是保护,也是警告。保护罗云净不因无知而卷入凶险;警告他不要因为年轻气盛和正义感去触碰危险的权力游戏。
另一边,在沪港工商办事处,肖玉卿终于拟定了那份“核查方案”的初稿。他揉了揉酸胀的眉心,肩上的伤口持续发出沉闷的抗议。他起身倒了杯水,目光投向窗外。
处长交给他的任务,以及明晚日本领事馆的招待会,都意味着他必须尽快进入状态,不能有丝毫懈怠。他需要更多关于那批流失机床的信息,而他能想到的第一个突破口,或许就在那些经手海关罚没物资的部门。
他想到了中央银行信托仓库。作为罚没物资的临时保管方,他们那里必定有详细的入库清单和初步鉴定记录。如果能以核查设备流向的名义调阅这些档案,或许能发现一些官方报告中遗漏的线索。
这是一个冒险的举动,直接去接触可能存在的利益链条环节,很容易打草惊蛇。但正因为此举看似大胆直接,反而符合参谋本部调查的做派,比暗中查访更不易引人疑心。 况且他现在手握处的授权,行事反倒有了几分便利。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
他按铃叫来了文书小陈。
“小陈,准备一份公函,明早以办事处名义致中央银行信托仓库,内容是……就我方正在核查的锡山、姑苏转运设备事宜,请求调阅近期所有涉及精密机床、工业母机类罚没物资的入库登记及评估清单,以为参考比对。语气要客气,但注明是奉上级指令进行统筹核查。”
“是,肖专员。”小陈领命而去。
肖玉卿走到窗边,看着楼下昏暗的路灯。他知道,自己刚刚可能朝着一个未知的漩涡又迈进了一步。但他别无选择。那些消失的机床,或许是这个国家未来国防工业的筋骨,绝不能任由其流失湮灭,甚至落入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