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梧桐家书-《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

  就在这时,别墅的灯光忽然暗了下来,一束追光灯打在了大厅中央的小型舞台上。

  沃尔特·肖拿着话筒,笑容满面地说:

  “诸位,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我们特别安排了一个小环节。

  我们美丽的、智慧的苏想博士,不仅科学成就卓越,在音乐上也颇有造诣。

  让我们欢迎苏博士,为我们演奏一曲!”

  苏想彻底懵了!

  她什么时候说过她会乐器?!

  一个侍者不由分说地将一把小提琴塞到了她手里。

  台下,所有“参展嘉宾”都鼓着掌,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她。

  苏想看着手里这把昂贵的小提琴,感觉自己像被架上了火堆。

  她唯一接触过的乐器是小学音乐课的竖笛,还吹得五音不全!

  这绝对是有人故意整她,想看她出丑……

  她站在台上,追光灯烤得她额头冒汗。

  台下是无数双审视的眼睛。

  但是,她苏想,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她举起琴弓,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并没有放在琴弦上,而是轻轻敲了敲话筒。

  “非常感谢肖先生和诸位的美意。”

  她的声音通过话筒传遍大厅,清晰而镇定,

  “但我必须澄清,我的才华仅限于实验室。

  不过,既然今晚的主题是交流,我想,科学的语言同样动人。

  不如,我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我们【凤凰】项目组,最近在利用声波频率探测材料微观缺陷方面取得的一点突破性进展?

  这或许比走调的琴声,更能体现我的价值。”

  她微笑着,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属于顶尖科学家的自信与傲然。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夹杂着几位科学界人士会心的笑声。

  这一招反客为主,漂亮地化解了危机,甚至赢得了更多的尊重。

  沃尔特·肖的脸色有些僵硬,但很快恢复笑容。

  当晚宴终于结束,苏想坐车离开时,感觉身心俱疲。

  这场荒唐的“相亲宴会”,像一场精心策划的闹剧,让她看清了自己在美国“价值”的另一面——一件值得用尽手段来禁锢的“战略资产”。

  经历过这场荒诞绝伦的“相亲宴会”之后,苏想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日子。

  至少,没有新的“人类高质量男性标本”被塞到她面前。

  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AFRL的一个紧急攻关项目中——一个基于全新理念的复合材料编织方案。

  然而,初步测试结果出来时,却引发了一场小小的风暴。

  性能参数好得离谱,远超现有理论极限,负责测试的资深工程师第一时间怀疑是设备故障,甚至隐晦地暗示数据可能被“优化”过。

  事情很快惊动了霍华德中将。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几位负责评审的专家眉头紧锁。

  苏想被要求现场解释。

  面对质疑,苏想没有丝毫慌乱。

  她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无视那些带着审视和怀疑的目光,开始一步步推演。

  从最基本的材料力学原理,到她引入的非欧几何空间编织模型,

  再到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边界条件设定……

  逻辑严密,推导清晰,将那个看似“不可能”的结果,

  用坚不可摧的数学和物理语言,牢牢锚定在现实的基础上。

  “……因此,传统模型无法描述这种三维非对称编织带来的各向异性强化效应,而我的模型,恰好捕捉到了这一点。”

  她放下笔,转身面向霍华德中将和一众专家,眼神平静而自信,“如果各位仍有疑虑,我可以现场监督,用备份设备和原始数据,重复整个测试流程。”

  霍华德中将那双鹰隼般的眼睛紧紧盯着她,半晌,缓缓点了点头。

  重复测试在严格的监督下进行。

  当最终结果再次显示出同样惊艳的数据曲线时,会议室里鸦雀无声,随即响起了低低的惊叹。

  霍华德中将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极其罕见的、堪称愉悦的笑容。

  “苏博士,”

  他站起身,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

  “你再次证明了,真正的天才,往往能重新定义【可能】的边界。

  AFRL会全力支持你这个方向的深入研究!”

  这场漂亮的翻身仗,让苏想在AFRL和“普罗米修斯”内部的地位更加稳固,也让她那“神话级防御系统”的名声更响亮了!

  “苏!听说霍华德老头都对你笑啦?天哪,这可比让铁树开花还难!”

  苏想没有理艾利克斯的调侃,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波士顿的春天总是来得迟疑。

  “艾利克斯,”

  她忽然轻声说,语气里带着一丝罕见的、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怅惘,

  “你说……如果有一种材料,可以像超导体一样,实现信息的无损超远距离瞬时传输,该多好。”

  那样,她就能知道陈知行是否还在灯下蹙眉深思,周炽是否又闯了什么祸需要人善后,李泽川……是否一切安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艾利克斯的笑声戛然而止。

  他看着苏想望向窗外的侧影,那平日里充满了智慧光芒的眼睛里,此刻却映着无法跨越的距离。

  他收起了玩笑的神色,轻轻叹了口气。

  “会的,苏。”

  他难得正经地说,“也许有一天,你能亲手创造出来。”

  几天后,在一次例行检查中,苏想的跳漏了一拍——那个由李泽川设定的、极其隐秘的跳转邮箱里,竟然躺着一封新邮件!

  发件人地址是一串毫无规律的乱码,主题是“关于您订阅的《应用物理快报》最新期刊摘要”。

  是最高级别紧急联络信号!

  她强压住激动,迅速按照预定方法解密邮件内容。

  里面只有一行简短的话:

  “老家旧宅梧桐已高,盼归人扫叶。另,知名不具,一切安好,勿念,专注当下。”

  “梧桐已高……盼归人扫叶……”

  苏想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字。

  这封简短到极致的“家书”,像一道微弱却温暖的光,瞬间驱散了她心中积郁多日的阴霾和孤独。

  他们还在!

  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暖流包裹了她,连日来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

  她将这份对远方故人的牵挂,转化为更强大的动力,几乎是以一种近乎燃烧的姿态,重新投入到【凤凰】项目最具挑战性的新阶段——

  将人工智能与材料基因工程结合的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