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他们的卑劣-《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

  “我们是瑞士国家广播电视台的!

  我们接到线报,称有美国官员在此阻挠学术自由!

  请问这与苏想博士近期在材料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有关吗?

  美方是否在限制其科学家的国际交流自由?”

  克莱恩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他显然没料到会有媒体突然出现,而且来得如此之快、如此精准!

  他试图阻挡镜头:

  “这是误会!我们只是在确保苏博士的安全!”

  “安全需要用警察来确保吗?”

  女记者不依不饶,镜头紧紧跟拍。

  这突如其来的媒体,自然是“启明星”计划的又一环。

  李泽川通过隐秘渠道,与以敢于揭露强权闻名的瑞士记者进行合作。

  舆论,有时是最好的武器。

  现场的骚动引来了更多人的围观,包括一些正在万国宫附近活动的其他国家外交官和工作人员。

  人们议论纷纷,对着克莱恩和瑞士警察指指点点。

  克莱恩骑虎难下。

  在联合国驻地,面对媒体镜头,他若强行带人,势必引发严重的外交事件和舆论风暴。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的外交牌照轿车疾驰而来,精准地停在人群外围。

  车门打开,一位穿着严谨中式西装、气质沉稳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下,他的胸前别着鲜红的国徽。

  “各位,请保持冷静。”

  中年男子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他先是用英语对媒体和围观人群说了一句,然后转向克莱恩,切换成流利的中文,语气严肃:

  “克莱恩先生,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内瓦代表团参赞,王文涛。

  我刚刚接到通知,我国公民苏想女士,应邀参加国际会议,其人身自由和安全应当受到保障和国际法的保护。

  贵方在此地的行为,已经对我公民构成不当困扰和潜在威胁,我代表中方提出严正关切和交涉!”

  王文涛参赞的出现,代表着中国官方力量的正式、公开介入!

  他将这件事瞬间提升到了国家外交层面!

  场面一度混乱。

  然而,克莱恩抓住苏想的绿卡身份不放,坚持要求瑞方行使管辖权。

  面对媒体镜头、中方交涉和美方的强硬态度,瑞士方面陷入了两难。

  经过紧急磋商,那位负责人最终做出决定:

  基于苏想博士持有美国永久居留权的特殊身份,以及美方提出的初步关切,为厘清事实,避免外交纠纷,

  我们决定依据相关法律,请苏博士暂时留在我们的海关监管区配合调查,时限不超过72小时。

  在此期间,我们将确保苏博士的基本权利,并允许中方人员探视。

  72小时!

  海关监管区!

  这几乎等同于临时羁押!

  王文涛参赞强烈抗议,但瑞士方面出于中立和自身法律考量,维持了决定。

  克莱恩脸上露出一丝阴冷的得意。

  苏想的心沉入谷底。

  她知道,这72小时,绝不会好过。

  她被带到了机场深处一个封闭的、没有任何窗户的区域。

  所谓的监管区,更像是一个临时牢房。

  房间狭小,只有一张硬板床和一个不锈钢马桶,灯光惨白,24小时不熄,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新风系统低沉的嗡鸣。

  这仅仅是开始。

  她被反复提审,问题围绕着她的研究、她的意图、她与中美双方的关系,车轮战般消耗着她的精力。

  审问者换了一拨又一拨,语气时而温和诱导,时而严厉逼问。

  更折磨人的是心理战术。

  他们刻意模糊时间,不告诉她具体钟点;

  送餐时间毫无规律,让她生物钟紊乱;

  偶尔,门外会传来刻意加重的脚步声、模糊的交谈声,或者突然的静默,不断刺激着她敏感的神经。

  他们想用这种环境,磨掉她的锐气,摧垮她的意志。

  在孤立无援的黑暗中,苏想紧紧攥着拳头,指甲深陷入掌心,用疼痛保持清醒。

  她想念姐姐苏念温和的笑容,想念北大的未名湖,想念……陈知行冷静的分析,周炽炽热的鼓励,李泽川别扭的关心……

  这些面孔和声音,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支撑着她不被这无形的压力吞噬。

  期间,王文涛参赞和中方律师多次前来探视,据理力争!

  为她提供法律支持,传递外界的消息,国内正在全力进行外交周旋,舆论对美方施压巨大。

  这给了苏想坚持下去的力量。

  72小时,度秒如年。

  当监管室的门再次打开,通知她可以离开时,苏想的精神和体力都已濒临极限。

  但她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美方在巨大的外交压力和苏想本人坚决的归国意愿面前,最终未能阻止瑞方放行。

  然而,他们留下了最后一道,也是最为卑劣的绊索。

  苏想跟着中方人员,脚步虚浮地走向登机口。

  然而,在通过最后一道、由美方人员主导的【出境文件核查】时,她被单独带进了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小房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门在她身后关上,灯光地一声熄灭,彻底的、令人窒息的黑暗笼罩了她!

  一个冰冷的声音透过门上的传声器响起:苏博士,还有一些技术性问题需要厘清,请在此稍候。

  稍候?

  苏想靠着冰冷的墙壁滑坐到地上,心中涌起强烈的不安!

  这【稍候】会是多久?

  绝对的黑暗。

  不是夜晚的那种黑,而是剥夺了一切光线,连自己的手指都看不见的黑暗。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自己粗重的呼吸和擂鼓般的心跳声在耳边放大。

  时间失去了意义。

  【稍候】变成了漫长的煎熬。

  一分钟?

  一小时?

  一天?

  苏想无法判断。

  没有窗户,没有钟表,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东西。

  她被彻底剥夺了时间感。

  饥饿和干渴开始袭来。

  没有人送水,没有人送食物。

  仿佛她被整个世界遗忘在了这个黑暗的角落里。

  但这仅仅是开始。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几小时,也许更久……

  黑暗中突然响起尖锐、刺耳的噪音,毫无规律,时断时续,像指甲刮过黑板,像金属摩擦,刺激着她的耳膜和神经。

  接着是温度的变化!

  房间时而变得像冰窖,寒气刺骨;

  时而又闷热如蒸笼,让她汗流浃背,几乎窒息。

  他们是在用感官剥夺和感官过载交替的方式,系统性地摧毁她的心理防线!

  苏想蜷缩在角落,用双臂紧紧抱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