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校长的2封信-《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

  浑浑噩噩地回到学校,苏想把自己埋进图书馆和实验室,试图用疯狂的工作麻痹自己。

  家庭的冰冷、姐姐的无力、学业的压力、竞赛的紧迫……像一座座大山,压得她快要崩溃。

  几天后,她收到了一封来自平县的信。信封上印着平县第一中学的红头字样。

  她的心猛地一跳,有种不祥的预感。

  她走到僻静处,颤抖着手拆开信。

  里面是两份内容截然不同的信函。

  第一份,措辞官方而热情:

  苏想同学:

  欣闻你在北京大学屡获佳绩,不仅在学业上名列前茅,更在全国竞赛中为校争光,

  如今还参与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实乃我县之骄傲,我校之荣光!

  为表彰你的卓越表现,激励广大在校学子,学校定于12月24日举办盛大的优秀校友报告会暨奖学金颁发仪式。

  特此诚挚邀请你拨冗返校,分享你的成功经验,展现北大骄子的风采!

  届时,除荣誉表彰外,还将颁发本年度特殊贡献奖奖学金,以资鼓励。

  盼复。

  平县第一中学 校长:王德贵

  1985年12月10日

  12月24日……报告会……奖金……

  苏想的手心开始冒汗。

  她仿佛已经看到了王德贵那志得意满的笑容,看到了自己站在台上,对着全校师生撒谎的场景。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看向第二份信函。

  这一份,没有标题,语气也截然不同,充满了冰冷的威胁:

  “苏想:

  邀请函收到了吧?

  好好准备一下报告,要精彩,要轰动!

  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校培养出了一位多么优秀的北大学子!

  别忘了,你能有今天,是靠的什么!

  你姐姐现在能在北京治病,又是靠的什么!

  24号,我要看到你风风光光地回来,拿到那笔奖金!

  别耍花样,别想找借口推脱。

  如果到时候我看不到你人,或者报告出了什么纰漏……后果,你是知道的。

  你姐姐的药,可就断了。

  自己掂量清楚!

  王德贵 12月17日”

  12月17日!就是今天!

  这封威胁信,像是一道最后通牒,在王德贵发出邀请函仅仅一周后,就迫不及待地甩到了她的脸上!

  甜枣和砒霜,同时递到了她的面前。

  回去,意味着要再次扮演那个虚假的“状元”,在众目睽睽下进行一场无耻的表演,用谎言换取姐姐的救命钱。

  不回去……

  苏想靠着冰冷的墙壁,缓缓滑坐到地上。

  信纸从她颤抖的手中飘落。

  绝望,像漆黑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涌来,彻底淹没了她。

  王德贵的最后通牒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苏想的头顶。

  她知道,自己没有选择。

  姐姐的命,攥在那个魔鬼的手里。

  她把自己关在图书馆最偏僻的角落,面前摊着信纸,手里握着笔,却感觉有千斤重。

  让她写下那些吹嘘自己“北大辉煌事迹”的谎言,每一个字都像是在凌迟她的良心。

  她想起了姐姐苍白的脸,想起了母亲怨毒的眼神,想起了王德贵狞笑的威胁。

  最终,她深吸一口气,像是做出了某种决定,笔尖颤抖着,落在了信纸上。

  她没有写太多浮夸的自我吹嘘,而是极其简要地回复:

  “王校长: 来信收悉。感谢学校邀请,我会按时返校。

  报告内容将围绕数学学习方法和参与科研项目的初步体会进行分享,旨在交流学术,激励学弟学妹打好基础。

  苏想 1985年12月18日”

  她刻意避开了“成功经验”、“光辉事迹”这类词汇,将报告定性为“学术分享”和“体会”。

  这是她唯一能为自己保留的一点可怜的底线——她可以回去表演!

  但至少,她分享的核心,是真实的学习和科研体会,而不是纯粹编造的谎言。

  她将回信投入邮筒,仿佛投入了一颗注定要引爆的炸弹。

  离24号越来越近,她的心也一天比一天沉重。

  与此同时,张教授那边的航天算法项目,遇到了巨大的瓶颈。

  他们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极度有限的星载计算资源下,实现飞行器轨道快速预测的高精度和高实时性。

  这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非线性优化和数值计算,对算法的效率和稳定性要求达到了变态级别。

  周炽提出了一种非常新颖的近似算法构想,理论上速度极快!

  但数学上存在一个难以证明的收敛性问题,且对初始条件异常敏感。

  陈知行试图从纯数学角度严格化周炽的构想,但推演过程极其复杂,进展缓慢。

  李泽川则在实现层面遇到了麻烦,无论是周炽的激进方法还是陈知行的稳健方案!

  在模拟环境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数值震荡或发散,无法满足苛刻的实时要求。

  团队的气氛变得空前焦灼。

  实验室里,堆满了写满复杂公式的草稿纸和打印出来的错误日志。

  咖啡杯空了又满,满了又空。

  “不行!这里这个雅可比矩阵的条件数太差了!稍微有点扰动就崩!”

  李泽川烦躁地摔了下鼠标。

  “再给我点时间,我觉得这个不等式放缩的方向是对的,只要证明了这个引理……”

  陈知行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面前摊着的稿纸上密密麻麻全是符号。

  “哎呀!证明证明!等你们证明出来,火箭都掉下来了!”

  周炽抓着他那头乱毛,在实验室里来回踱步,像个困兽,

  “直觉!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方向肯定能通!就是哪个参数没调对!”

  三个人经常争论得面红耳赤,却又谁也说服不了谁。

  巨大的压力和对完美的追求,让这些天才们也陷入了僵局。

  苏想默默地在一旁,尽她所能地辅助着。

  她帮陈知行查阅浩如烟海的文献,寻找可能有用的数学工具;

  她帮李泽川设置各种边界条件的测试用例,试图定位问题;

  她帮周炽整理他那些跳跃的、碎片化的灵感笔记。

  但她能做的太有限了!

  面对这种级别的难题,她那点基础和直觉,显得苍白无力。

  她看着团队陷入困境,看着大家焦头烂额,自己却帮不上真正的忙,那种无力感和焦虑感也在深深折磨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