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团队危机-《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

  下午的团队协作挑战准时开始。

  规则更加复杂: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共同完成一个包含硬件部署、底层驱动、算法实现和上层应用的全栈式微型项目,极其考验团队的综合实力、分工效率和协作默契。

  题目公布:构建一个基于边缘计算的实时多目标追踪系统。

  难度极大!

  涉及计算机视觉、嵌入式优化、通信协议、实时系统等多个领域。

  北大四人迅速分工:

  陈知行负责核心追踪算法的设计和理论保障。

  周炽攻坚高性能计算部分,确保算法能在资源受限的边缘设备上实时运行。

  李泽川负责硬件环境搭建、驱动调试和系统稳定性保障,这是他的强项。

  苏想负责模块集成、通信协调和数据预处理,并协助周炽进行性能优化。

  任务一开始,就遇到了麻烦。

  周炽为了追求极致的性能,采用了一种非常激进的内存管理和计算优化策略,但与李泽川强调的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产生了严重冲突。

  “这里必须用内存池!否则频繁分配释放绝对会崩!”

  周炽坚持。

  “内存池引入的锁开销你考虑了吗?你的实时性还要不要了?而且异常处理怎么办?”

  李泽川寸步不让。

  “那你说怎么办?!”

  “我怎么知道?这是你的部分!”

  两人在实验室里就吵得面红耳赤,进度一下子卡住了。

  陈知行试图调解,但两人都固执己见。

  苏想看着不断流逝的时间和周围其他队伍忙碌的身影,心急如焚。

  这样下去,他们绝对无法按时完成!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

  她先找到周炽:

  “周炽,你的性能目标能不能稍微降低5%?

  就5%!换取更大的稳定性空间?”

  然后又找到李泽川:

  “李泽川,能不能在驱动层给他做一个轻量级的内存管理辅助,分担一部分压力,而不是完全否定他的方案?”

  她不是在和稀泥,而是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折中数值和辅助方案。

  也许是上午苏想的表现赢得了些许信任,也许是时间压力太大,周炽和李泽川虽然依旧不爽,但最终还是勉强接受了苏想的调解,各退一步。

  危机暂时解除,团队重新开始运转。

  然而,就在项目进行到最关键的核心算法联调阶段。

  李泽川突然盯着监控屏幕,脸色剧变,猛地一拍桌子:

  “不对!数据流断了!不是软件问题!是硬件链路丢包!

  周炽!是不是你的优化把DMA(直接内存存取)控制器给搞崩了?!”

  周炽立刻反驳:“放屁!我根本没动底层驱动!”

  在项目联调的最关键时刻,出现这种底层硬件故障,几乎是毁灭性的!

  这意味着之前所有的软件努力可能都白费了,需要从头排查硬件问题!

  距离提交截止时间,只剩下不到一个小时!

  周炽急得眼睛都红了,大声反驳,“是不是你那边驱动没写好?或者硬件本身就有问题?”

  “我写的驱动绝对没问题!硬件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就是你那些骚操作把系统搞不稳定了!”

  李泽川寸步不让,脸色铁青。

  两人瞬间又吵了起来,情绪比之前更加激动。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巨大的压力让每个人都濒临崩溃。

  陈知行试图检查日志,但硬件层面的错误信息十分模糊,难以快速定位。

  绝望的气氛开始蔓延。

  难道真的要止步于此了吗?

  在全球舞台上因为这种低级又致命的错误而失败?

  苏想的心也沉到了谷底,手脚冰凉。

  但她看着争吵的队友和不断减少的倒计时,一股极其强烈的、不甘心的情绪猛地冲了上来。

  不能放弃!绝对不能在最后关头放弃!

  野草哪怕被石头压弯,也要从缝隙里寻找翻转的可能!

  她猛地推开争吵的周炽和李泽川,扑到那台出问题的边缘计算设备前。

  她强迫自己忽略软件的复杂逻辑,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最底层的硬件信号上。

  指示灯状态、电源波动、散热……

  她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回忆着李泽川平时嘀咕的各种硬件故障征兆,回忆着姐姐以前教她的那种跳出框架的思维模式。

  突然,她注意到一个极其细微的异常——设备的一个辅助电源指示灯,亮度似乎比正常情况微弱一丝丝,而且伴有极其轻微、几乎无法察觉的闪烁!

  这个异常太微小了,完全被激烈的软件争论所忽略!

  “等等!”

  苏想猛地开口,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

  “可能不是DMA控制器,也不是驱动!是供电!辅助电源模块可能不稳定!”

  这个思路太反常了!

  谁会从电源这么基础的地方去怀疑?

  周炽和李泽川都愣了一下,停止了争吵。

  李泽川皱眉:

  “供电?我检查过输入电压,是稳定的!”

  “不是输入!是板载的辅助电源转换模块!”

  苏想指着那个微弱的指示灯,

  “它的输出可能纹波超标了!

  在高负载计算时,电压轻微跌落或波动,导致高速接口电平不稳定,从而丢包!”

  这个分析角度极其刁钻,但理论上完全可能!

  李泽川立刻拿起万用表和示波器,手速飞快地开始检测。周炽和陈知行也紧张地看着。

  几秒钟后,李泽川猛地抬起头,脸上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妈的!真是 3.3V辅助电源纹波超标了!

  峰值到了快500!见鬼了!

  这种问题平时根本测不出来,只有在极限负载下才会暴露!”

  故障根源找到了!

  虽然不是周炽优化的直接原因,但他的激进优化确实将系统推向了极限负载,诱发了这个潜在的硬件缺陷!

  “能解决吗?”

  陈知行立刻问。

  “来不及更换硬件了!”

  李泽川额头冒汗,“只能软件降级!降低整体功耗和计算频率,避开这个不稳定点!”

  但降低性能,意味着他们的方案将毫无竞争力,根本无法完成实时多目标追踪的要求!

  又是一个死胡同!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苏想看着那个闪烁的指示灯,又一个极其大胆的、反向的念头冒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