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刘娥的铁腕手段-《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

  刘娥合上国书,声音透过珠帘,清晰传遍大殿,沉稳中带着一丝冷意:“萧使者,澶渊之盟,白纸黑字,约定岁币数额,乃两国共遵之信约,岂可因辽国内部分配之事,便单方面要求我朝增加?”

  “此非兄弟之谊,实乃无信之举,我大宋虽重和平,亦知礼义廉耻,此等要求,断难应允。”

  萧挞凛似乎早料到会遭拒绝:“太后此言差矣,时移世易,当初约定,岂能一成不变?我大辽铁骑锐利,甲兵雄壮,若因区区岁币致使边境不宁,烽烟再起,届时恐非银绢所能平息!”

  说着,他冷笑一声:“太后乃女中豪杰,当知审时度势,勿因小失大,致令江南繁华,毁于一旦!”

  话语中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阵骚动。

  不少主和派大臣面露忧色,交头接耳。

  “太后,三思啊!”

  一名老臣出列,正是参知政事王钦若,他一脸忧惧:“辽人势大,若因此小事再启兵衅,恐生灵涂炭,社稷动摇啊!”

  说着,他拜道:“不如稍作让步,以保和平......”

  “王参政此言差矣!”

  另一位大臣立刻反驳,乃是枢密副使张知白。

  他神情激动道:“岁币乃国之大计,岂是小事?辽人贪得无厌,今日增十万,明日便敢要百万,一味退让,只会助长其气焰,让我大宋永无宁日!太后圣明,此风断不可长!”

  “张枢密,战端一开,胜负难料,若有不测,谁人能担此重任?”

  这时,宰相丁谓也上前一步:“陛下,太后,辽使所言虽显苛刻,然北疆安宁事关重大,去岁国库虽略有盈余,然各地灾荒不断,河工待修,若因此触怒辽主,引来战端,则后果不堪设想。”

  “依老臣之见,不若暂且应下,再从长计议......”

  “难道就因惧战,便要割肉饲虎?我大宋将士,亦非怯战之辈!”

  “一旦开战,边关将士死伤,百姓流离,这责任你担待得起吗?”

  主和派与主战派顿时争论起来,殿内气氛紧张。

  小皇帝赵祯看着底下吵成一团的臣子,小脸绷得紧紧的,下意识地又看了看母后,又看了看那个神秘人,却见两人依旧神色平静。

  这让他不由得也安定下来。

  事实上,他却不知自己母后之所以如此有恃无恐,也是因为有江祈年的存在。

  “众卿不必再争了。”

  刘娥的声音透过珠帘传出:“辽邦无端加码,勒索巨款,实乃欺人太甚!”

  她目光转向殿中的辽使萧挞凛,语气陡然转厉:“萧使者,你回去告诉辽主,我大宋不想轻启战端,却绝不惧战!”

  “澶渊之盟,乃是为两国百姓福祉计,非是怕了尔等,今日尔等贪得无厌,妄图以兵威相胁,追加岁币,哀家,绝不答应!一分一毫,也休想多得!”

  满朝文武,包括原本主战派的大臣,都被刘娥这突如其来的强硬表态惊呆了!

  这还是那位以往更倾向于怀柔的刘太后吗?

  萧挞凛也愣住了,他显然没料到刘娥竟敢如此直接、强硬地回绝。

  他瞪大了眼睛:“太后,你......你可要想清楚,真要为了这区区银绢,不惜与我大辽开战吗?!”

  非我大宋欲战,实乃辽邦逼战!”

  刘娥斩钉截铁:“若辽主一意孤行,执意南侵,我大宋将士必枕戈待旦,奉陪到底,我大宋江山万里,亿兆黎民,绝非任人拿捏之辈!”

  【嫣然烬玉】:“说得好,刘姐姐威武!”

  【倾城萧娘】:“这才是母仪天下、执掌国政的太后风范!”

  【怀贞守明】:“刘姐姐好样的,看那辽使的脸,都青了!”

  萧挞凛果然脸色铁青。

  他怒极反笑:“好,好得很!南朝太后,你今日之言,我定当一字不差禀报我主,但愿来日我大辽十万铁骑踏破汴京城时,你还能如此嘴硬!”

  话语中的威胁之意,扑面而来。

  殿内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

  就在此时,一直静坐不语的江祈年,忽然轻轻“呵”了一声。

  这笑声很轻,但在极度寂静的大殿中,却显得异常清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萧挞凛怒目而视:“你是何人?因何发笑?!”

  江祈年并未看他,只是端起旁边内侍奉上的茶盏,用杯盖轻轻拨了拨浮沫。

  随后,他语气平淡无波道:“我笑辽主坐井观天,徒逞匹夫之勇。”

  “十万铁骑?纵是百万,又能奈我中原山河何?边关烽火,或许会燃,但最终埋骨黄沙、魂断异乡的,未必是大宋儿郎。”

  说话间,他指尖在杯沿轻轻一叩。

  “昂!”

  一声穿透灵魂,仿佛龙吟般的清音响起。

  那杯中茶水,竟化作一条三丈长的水龙,将萧挞凛轰出殿外。

  整个大庆殿,刹那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百官骇然地看着江祈年,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刚刚那一声龙吟是什么?

  区区一杯茶,为何竟能化作三丈水龙?

  这是什么神仙手段?

  “传言,江湖中有绝世高手,真气凝练无比,能离体而出形成三尺气墙,难道刚刚就是类似的手段?”

  作为一个武侠世界,即便是朝堂上的百官,也对内功有所了解。

  甚至,其中也不乏有人修炼了内功,只不过大部分无心修炼,高不成、低不就罢了。

  这人就是太后的底气吗?

  可是,区区一个绝世武林高手,又怎能改变两国大局?

  殿内气氛却更加凝重。

  所有人都知道,太后今日之举,已彻底与辽国对立,接下来,必将迎来狂风暴雨。

  而那位神秘武林高手,究竟能在战局中起到什么用,也无从得知。

  与此同时,宰相丁谓心中警铃大作。

  太后今日一反常态的强硬,必定与这突然出现的“先生”有关。

  此人深不可测,若让他辅佐太后,自己日后恐怕......

  他眼神阴鸷,正盘算着退朝后如何联络党羽,设法弄清此人来历并加以制衡时,却听珠帘后的声音再次响起,矛头直指他自己!

  “辽事已毕,现在,该清理一下朝堂内部的蛀虫了。”

  刘娥的声音如同数九寒冰:“丁谓!”

  丁谓浑身一颤,连忙出列:“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