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专利迷局-《重生逆袭:黄金1988》

  南方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传票,像一道冰冷的枷锁,猝不及防地套在了刚刚挣脱土地困境的“万家香”脖颈上。专利侵权!五十万赔偿!登报道歉!

  传真纸在林卫东手中微微颤抖,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像淬了毒的针,扎得他眼球生疼。办公室内,刚刚因成功拿下土地而升腾起的喜悦气氛,瞬间被冻结、碾碎。李秀兰捂着嘴,眼中满是惊恐;赵大海一拳砸在墙上,发出沉闷的响声;连一向沉稳的孙维民,也皱紧了眉头,脸色凝重。

  “外观设计专利?我们这包装袋都用了快一年了!他们福满香才成立多久?这分明是恶人先告状!”赵大海怒吼道,脖子上的青筋暴起。

  林卫东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他仔细回忆着“万家香”辣酱包装的设计过程。那红底黄字、缀以辣椒图案的简单设计,是他和李秀兰当初在灯下反复琢磨,参考了当时市面上常见的几种食品包装风格后定下来的,根本谈不上什么独创性。福满香怎么可能拥有这项设计的专利?

  “他们肯定是抢注!”林卫东的声音低沉而冰冷,“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抢先注册了类似或者完全相同的包装外观专利,然后反过来告我们侵权!这是商业竞争中常见的卑劣手段!”

  前世记忆中,这种专利流氓的行径并不少见,只是他没想到,在八十年代末,对手就已经玩得如此娴熟狠辣。

  “那……那怎么办?”李秀兰的声音带着哭腔,“法院要是判我们侵权,咱们的辣酱就不能卖了?还要赔那么多钱?咱们刚拿下地,哪还有钱赔啊!”

  这确实是釜底抽薪的致命一击。产品一旦被禁售,“万家香”立刻就会现金流断裂,别说新厂区建设,连现有的生存都成问题。五十万的赔偿金更是天文数字,足以压垮任何一家初创企业。

  “不能慌!”林卫东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惊慌的众人,“我们没有侵权,这一点必须坚信!这场官司,我们必须打!而且要打赢!”

  应对法律诉讼,超出了林卫东现有的知识范畴。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寻求专业帮助。

  “找律师!找最好的律师!”林卫东对赵大海吩咐,“大海,你立刻去省城,打听最好的知识产权律师,不惜代价请过来!”

  同时,他也没有坐以待毙。他让李秀兰和张芸翻箱倒柜,寻找当初设计包装袋时所有的草图、修改记录、与印刷厂沟通的凭证,以及最早一批使用该包装袋的辣酱生产记录和销售单据。这些都是证明“万家香”在先使用的重要证据。

  几天后,赵大海从省城带回了一位姓杨的律师。杨律师四十多岁,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精明干练,是省法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据说对经济案件很有研究。

  杨律师仔细翻阅了福满香起诉状副本和所谓的专利证书复印件,又查看了林卫东他们收集到的“在先使用”证据,眉头渐渐锁紧。

  “林厂长,情况不太乐观。”杨律师放下材料,语气严肃,“首先,我们国家《专利法》是八五年才开始实施的,很多细则还在完善中,对于‘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认定,司法实践并不多,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很大。”

  他指着福满香的专利证书:“对方这个专利,申请日期比你们能找到的最早使用证据,大概早了两个月。”

  “怎么可能?”林卫东难以置信,“我们的包装袋明明比他们早用了大半年!”

  “问题就在于证据链。”杨律师叹了口气,“你们提供的这些草图、记录,都属于内部资料,证明力相对较弱。而最早的那批销售单据,时间点很模糊,而且没有明确对应到使用这个新包装的产品上。很难形成完整、无懈可击的证据链,去推翻对方那份白纸黑字的专利证书。”

  “那就没办法了?”赵大海急道。

  “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杨律师沉吟道,“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主张对方的专利不符合‘新颖性’要求。在对方申请专利之前,市面上可能已经存在类似的设计,或者该设计属于行业通用设计。这就需要我们大量搜集八八年甚至更早之前,市面上同类产品的包装样本,进行比对。”

  “第二,证明对方是‘恶意抢注’。如果他们明知你们已经在先使用,还故意抢注专利然后提起诉讼,这就构成了恶意。但证明这一点难度极大,需要非常确凿的证据,比如对方内部人员承认知晓此事的证言等。”

  杨律师看着林卫东:“林厂长,当务之急,是双管齐下。一方面,我负责准备法律文书,申请管辖权异议(争取将案件移送到对我们更有利的江城法院审理),并着手搜集对方专利无效的证据。另一方面,你们必须尽全力,找到能证明你们‘在先使用’的、更权威、更直接的证据!比如,当时经手这批包装袋印刷的厂家老师傅的证言,或者有明确日期、能清晰显示包装袋的早期广告、新闻报道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希望似乎有,但道路布满荆棘。寻找几年前可能已经散落各处的证据,无异于大海捞针。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搜证行动展开了。

  林卫东亲自带队,赵大海、李秀兰,甚至发动了一些老员工,分头行动。他们跑遍了江城及周边县市的大小商店、供销社,试图寻找带有早期生产日期的“万家香”辣酱实物包装。他们拜访了当初合作的那家小型印刷厂,可惜老师傅已经退休,不知去向。

  几天过去,收获寥寥。找到的几袋早期产品,生产日期要么模糊不清,要么无法确定就是最早的那批。

  就在众人筋疲力尽、几乎绝望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线索出现了。

  厂里一个负责打扫卫生的老王头,偶然听到林卫东他们在为找证据发愁,犹豫了很久,才怯生生地找到林卫东。

  “厂长……我……我家里,好像还有两瓶最早的辣酱……”老王头搓着手,有些不安地说,“那时候厂里刚生产出来,给咱们工人发过几瓶尝鲜……我舍不得吃,就一直放着……不知道,有没有用?”

  林卫东的心脏猛地一跳!“在哪?快带我去看!”

  在老王头家昏暗的杂物间里,林卫东小心翼翼地捧出了那两瓶落满灰尘的辣酱。玻璃瓶上的标签,正是那红底黄字的初版设计!更重要的是,瓶底清晰地刻着生产日期——“1988年11月3日”!

  这个日期,比福满香专利申请日期,足足早了四个多月!

  “太好了!王大爷!您这可是救了咱们厂的命啊!”赵大海激动得差点把老王头抱起来。

  然而,杨律师在仔细查看了这两瓶“古董”辣酱后,却再次泼了冷水。

  “实物证据非常有力,但……还不够。”杨律师谨慎地说,“对方完全可以质疑这两瓶辣酱生产日期的真实性,或者声称这是你们后来伪造的。我们还需要佐证,证明在1988年11月,确实有使用这种包装的‘万家香’辣酱在市场上公开销售过。”

  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再次摇曳不定。

  就在山穷水尽之际,苏青鸾再次伸出了援手。她在整理过去的采访资料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张照片——那是她大半年前,第一次听说“万家香”这个从小地摊发展起来的小厂,出于好奇在江城一个小菜市场拍的一组反映个体经济发展的照片。照片的背景里,一个摊位上,赫然摆放着几袋红底黄字的“万家香”辣酱!照片的右下角,有报社洗印时自动打上的日期——“1988.12.20”!

  虽然比老王头那瓶的日期晚了一个多月,但依然早于福满香的专利申请日!而且,这是刊登在省报资料库里的新闻照片,其证据效力极强!

  铁证如山!

  有了实物和新闻照片这两项关键证据,杨律师信心大增。他精心准备了答辩状和证据材料,并向法院提交了宣告福满香外观设计专利无效的申请。

  案件开庭审理。南方某市的法庭上,气氛庄严而紧张。

  福满香聘请的律师咄咄逼人,一再强调其专利的有效性和独占性,要求法庭严厉制裁“万家香”的侵权行为。

  轮到杨律师发言时,他不慌不忙,首先出示了那两瓶刻有早期生产日期的辣酱实物,以及省报资料库中带有时间戳的新闻照片。

  “法官大人,各位陪审员,这两项证据清晰地表明,我的当事人‘万家香’食品厂,在原告福满香公司申请所谓的‘外观设计专利’之前,早已公开制造、销售使用该包装的产品。根据《专利法》相关规定,原告的专利因缺乏‘新颖性’,应属无效专利!”

  福满香的律师试图质疑证据的真实性,但在法庭严格的质证程序下,他们的质疑显得苍白无力。尤其是那张省报的新闻照片,其权威性和客观性无可指摘。

  杨律师乘胜追击,结合之前搜集到的市面上早已存在的类似包装设计,进一步论证了福满香所请的“设计”实为行业通用元素,不具备授予专利所需的“创造性”。

  庭审形势急转直下。法官当庭表示,将慎重考虑“万家香”提出的专利无效宣告申请,并倾向于认为福满香公司提起的侵权诉讼,基础已不存在。

  最终,经过合议,法院作出裁定:中止本案审理,等待国家专利局对涉案外观设计专利的有效性作出最终审查决定。这意味着,在专利有效性明确之前,福满香的侵权诉讼被无限期搁置,“万家香”的产品可以继续正常销售!

  虽然没有迎来最终判决,但这无疑是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带着法庭上的捷报,林卫东一行人返回江城。专利危机的阴云似乎暂时散去,“万家香”再次转危为安。新厂区的规划建设终于可以提上日程,信用社的贷款也顺利到位,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为了庆祝这次胜利,也为了感谢全体员工在危机时刻的团结一心,林卫东决定在厂里举办一个小型的庆功宴。

  当晚,食品厂院内张灯结彩,香气四溢。大锅菜,白面馒头,管够管饱。工人们欢声笑语,推杯换盏,气氛热烈到了顶点。林卫东端着酒杯,穿梭在工人中间,接受着大家的敬酒和祝贺,心中充满了久违的轻松和喜悦。

  然而,就在这喧闹的背景下,谁也没有注意到,一个戴着帽子、身影瘦削的陌生人,悄无声息地混入了人群。他低着头,避开灯光,目光在人群中快速搜寻着,最终,定格在了正在和孙维民工程师交谈的林卫东身上。

  他的嘴角,勾起一丝冰冷而诡异的弧度。然后,他像幽灵一样,悄然后退,消失在厂区外围的黑暗中。

  庆功宴结束,众人尽欢而散。林卫东带着些许醉意,和李秀兰一起回到办公室,准备收拾一下再回家。

  当他推开办公室的门,按下电灯开关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浑身的血液瞬间冻结,酒意全无!

  办公室内一片狼藉!文件被翻得满地都是,抽屉被撬开,保险柜的门虚掩着……

  而最让他瞳孔骤缩的是,在办公室正中央的桌子上,用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钉着一张白色的纸条。

  纸条上,用红色的、仿佛鲜血写就的字迹,潦草地写着:

  “游戏才刚刚开始。味道,不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