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刚刚因省电台记者可能介入而燃起的希望之火,被门外突如其来的喧嚣瞬间扑灭,只剩下一片冰冷的死寂和压抑的恐慌。联合检查组的到来,像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波澜汹涌的湖面,激起的不是水花,而是足以倾覆小船的漩涡。
“工、工业局,工商,还有卫生局……来了三辆车,七八个人,说接到实名举报,要立刻进行全方位突击检查!”门卫气喘吁吁,脸色煞白地汇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秀兰身上。赵大海拳头捏得咯咯作响,额头上青筋暴起;张芸下意识地抱紧了怀里刚刚整理好的厚厚账本;孙工程师眉头紧锁,嘴唇抿成一条苍白的线;销售科长则是不安地搓着手,眼神闪烁。
这是最坏的情况。行政力量的介入,远比市场流言和商业打压更致命。一旦被抓住任何把柄,“万家香”顷刻间就可能被勒令停产、查封,甚至直接吊销执照。吴老板这一手,堪称绝杀!
李秀兰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几乎要撞破肋骨。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让她四肢都有些发麻。但她知道,自己不能乱,更不能倒!她是此刻的主心骨,是“万家香”最后一道防线。
她强行压下翻涌的气血,目光扫过众人,声音出奇地冷静,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慌什么?我们行得正,坐得直,不怕查!”
她快速下达指令:
“张会计,带上所有账本凭证,跟我去接待检查组。大海,你立刻去车间,告诉孙工和所有工人,正常生产,但务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注意每一个细节!老陈,你稳住销售科的人,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得与检查组私下接触,也不得多嘴!小王,你负责后勤,准备会议室,茶水招待,态度要客气,但不必卑躬屈膝!”
指令清晰,分工明确。慌乱的人群仿佛找到了主心骨,迅速行动起来。
李秀兰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襟,深吸一口气,对张芸和赵大海说道:“走,我们去会会这位‘钦差大臣’。”
厂区大门外,三辆挂着不同单位牌照的吉普车一字排开,气势逼人。七八个穿着中山装或制服的人员已经下车,为首的是工业局的一位副科长,姓钱,旁边跟着工商和卫生部门的干部,一个个面色严肃,眼神挑剔地打量着略显陈旧的厂门和厂房。马科长赫然也在其中,站在钱副科长侧后方,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看好戏的冷笑。
“哪位是负责人?”钱副科长语气倨傲,目光扫过迎出来的李秀兰几人。
“我是副厂长,李秀兰。欢迎各位领导来厂指导工作。”李秀兰不卑不亢地上前,语气平和。
“指导工作?”钱副科长皮笑肉不笑,“我们是接到群众实名举报,反映你们‘万家香’食品厂存在严重偷税漏税、生产卫生不达标、甚至使用非法添加剂等问题!现在是依法进行突击检查!”
帽子扣得极大,罪名罗织得骇人听闻。
“钱科长,各位领导,”李秀兰面色不变,“我们‘万家香’自建厂以来,一直合法经营,依法纳税,产品质量有口皆碑。对于不实举报,我们愿意积极配合调查,以正视听。各位请到会议室,相关资料我们已经准备好。”
她的沉着应对,让钱副科长微微有些意外,但并未改变其态度。“资料要看,现场更要查!直接去财务室和车间!”
检查组兵分两路,一路由钱副科长亲自带队,直奔财务室;另一路由卫生局的人带队,在马科长的“引导”下,径直冲向生产车间。显然,他们是有备而来,目标明确。
财务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张芸将一摞摞账本、凭证、报表摊开在桌上,任由检查组的人翻阅、核对、询问。她坐在一旁,神情紧张但回答清晰,每一笔款项的来龙去脉都解释得清清楚楚。
钱副科长带来的会计显然是个老手,翻看的速度极快,手指在账目上划过,不时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试图找到漏洞。张芸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但凭借之前通宵达旦的准备和对业务的熟悉,一一应对了过去。
“这笔原材料的进项,发票呢?”
“在这里,附在第三号凭证后面,还有运输单据和入库单。”
“去年第四季度的税款,缴纳凭证显示延迟了三天,怎么回事?”
“当时银行系统升级,划款延迟,我们有银行出具的证明,在这里。”
账目滴水不漏。钱副科长的脸色渐渐有些难看。他没想到,一个民营小厂的财务竟然如此规范。
与此同时,车间里的检查更为惊心动魄。
卫生局的人戴着白手套,拿着放大镜和手电筒,几乎是用挑剔的眼光在审视着每一个角落——地面、墙壁、设备缝隙、工人操作台、甚至空气里的尘埃……孙工程师陪同在侧,心提到了嗓子眼。
“这台设备传动轴有油污渗出!”一个检查员指着那台之前莫名运转顺滑的灌装机,厉声道。
孙工程师心里一紧,连忙解释:“领导,这是设备正常运行时不可避免的微量润滑渗出,我们每天下班都会彻底清洁,绝对没有污染产品的风险。您看,这是我们的清洁记录。”
他递上记录本,上面清晰记载着每次清洁的时间和负责人。
检查员哼了一声,又转向配料区。“这些调味料,储存环境湿度超标!”
“我们严格按照标准使用防潮柜和除湿机,这是温湿度记录仪,数据显示一直在安全范围内。”孙工程师指着墙上的仪表。
检查组的人像是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不断提出各种吹毛求疵的问题,试图找到突破口。车间的工人们在这种高压下,操作难免有些变形,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李秀兰穿梭于财务室和车间之间,协调应对。她能感觉到背后那一道道或审视、或幸灾乐祸、或担忧的目光。马科长更是阴魂不散地跟着,时不时“提醒”检查组注意某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检查仍在继续。压力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勒得“万家香”几乎喘不过气。
就在检查组在车间里对一批即将封箱的成品辣酱进行抽样,准备带回检测,并且钱副科长在财务室开始纠缠一些账目上的细枝末节,试图强行寻找“违规”证据时——
厂区大门外,再次传来一阵汽车引擎声。
一辆风尘仆仆的吉普车停下,车门打开,下来三个人。为首一人,三十多岁年纪,戴着眼镜,背着相机,神色严肃而干练,正是省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何卫东!他比预想的来得更快!他身后跟着一名助手和一名司机。
何记者的到来,像一颗投入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湖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厂区内微妙的平衡!
“请问,这里是万家香食品厂吗?我是省电台的何卫东。”何记者亮明身份,目光锐利地扫过厂区门口略显混乱的场面和那几辆显眼的公务车。
门卫愣了一下,连忙进去通报。
李秀兰闻讯,心中先是一惊,随即一股巨大的 relief(缓解感)和新的希望涌上心头!她立刻迎了出去。
何记者的出现,也让检查组的人明显愣了一下。钱副科长和马科长交换了一个惊疑不定的眼神。他们没想到,省里的媒体会来得这么快!
“何记者,您好!我是李秀兰。”李秀兰快步上前,与何记者握手,语气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一丝委屈,“您来得正好,我们正在接受区里联合检查组的……全面检查。”
她刻意加重了“全面检查”几个字,目光意有所指地看向钱副科长等人。
何记者何等精明,立刻从现场的气氛和李秀兰的话语中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他推了推眼镜,对钱副科长等人说道:“各位领导也在?正好,我们省电台正在做一个关于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专题调研,听说‘万家香’是本地民营企业的代表,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所以过来了解一下情况。不打扰各位执行公务吧?”
他的话客气,但绵里藏针。省媒记者的身份,无形中带来了一种压力。
钱副科长的脸色变了几变,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何记者说哪里话,我们也是依法依规检查,维护市场秩序嘛。”
接下来的场面,变得极其微妙。
检查组的人依旧在检查,但动作明显“规范”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样吹毛求疵,气势也收敛了不少。何记者则带着助手,如同一个冷静的观察者,时而询问李秀兰工厂的情况,时而旁观检查组的操作,手中的笔在本子上快速记录着,相机也不时举起,拍下一些场景。
他的存在,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检查组可能存在的“过度执法”倾向。
然而,吴老板和马科长显然不愿就此罢休。就在检查组对成品抽样完毕,似乎找不到更大纰漏,准备鸣金收兵之时,马科长悄悄对钱副科长耳语了几句。
钱副科长眼神闪烁了一下,清了清嗓子,对李秀兰说道:“李厂长,根据初步检查,虽然暂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但你们厂在安全生产细节、环境卫生保持等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隐患和不足的。为了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负责,我们现在口头通知你们,即刻起,暂停生产,进行内部整顿! 待整改完毕,经由我们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暂停生产!
这四个字如同晴天霹雳,再次将李秀兰和所有“万家香”的人打入冰窖!只要生产线一停,工人人心就散了,订单无法交付,供应商催款,银行逼债……“万家香”就等于被判了死缓!
“钱科长!我们的产品经过严格质检,生产流程完全合规,凭什么让我们停产?”李秀兰急声道,声音带着颤抖。
“这是基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做出的审慎决定!必须执行!”钱副科长态度强硬。
何记者皱紧了眉头,上前一步:“钱科长,关于停产的决定,是否有明确的法规依据和书面通知?如果仅仅是基于‘隐患’和‘不足’这种主观判断,恐怕难以服众,也不符合当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精神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何记者,这是我们地方行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情!”钱副科长有些恼羞成怒。
场面顿时僵持不下。检查组要强行贴封条,李秀兰和工人们拦在车间门口据理力争,何记者在一旁试图调解并记录。冲突一触即发!
就在这时,谁也没有注意到,站在人群后方,一直死死盯着马科长的赵大海,眼中闪过一丝豁出去的狠色。他趁着混乱,悄悄挪到马科长身边,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恶狠狠地说道:
“马秃子!你他妈别把事情做绝了!你真以为你屁股底下干净?你小舅子倒卖厂里废旧设备那点破事,卫东哥早就知道,证据都留着呢!以前是懒得跟你计较!你今天要是敢贴封条,老子明天就去纪委,把你那些龌龊事全抖出来!大家鱼死网破!
赵大海这突如其来、直击要害的低语,如同一声惊雷,在马科长耳边炸响!他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猛地扭头看向赵大海,眼中充满了惊骇和难以置信!他以为林卫东不在了,那些陈年旧账就没人知道了,没想到……
赵大海眼神凶狠,像一头被逼到绝境的野兽,死死盯着他,无声地传递着威胁。
马科长的嘴唇哆嗦了一下,额头上瞬间冒出了冷汗。他眼神慌乱地看向还在与何记者、李秀兰争执的钱副科长,又看看一脸决绝的赵大海,内心的天平开始剧烈摇摆。
就在钱副科长准备不顾何记者在场,强行下令贴封条的关键时刻——
马科长突然上前一步,一把拉住了钱副科长的胳膊,脸上挤出一个极其难看的笑容,声音干涩地说道:
“钱、钱科长……我看……‘万家香’的情况,或许……或许还没到必须立刻停产那一步……有些问题,可以边生产边整改嘛……要不……我们再……再研究研究?”
“工、工业局,工商,还有卫生局……来了三辆车,七八个人,说接到实名举报,要立刻进行全方位突击检查!”门卫气喘吁吁,脸色煞白地汇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秀兰身上。赵大海拳头捏得咯咯作响,额头上青筋暴起;张芸下意识地抱紧了怀里刚刚整理好的厚厚账本;孙工程师眉头紧锁,嘴唇抿成一条苍白的线;销售科长则是不安地搓着手,眼神闪烁。
这是最坏的情况。行政力量的介入,远比市场流言和商业打压更致命。一旦被抓住任何把柄,“万家香”顷刻间就可能被勒令停产、查封,甚至直接吊销执照。吴老板这一手,堪称绝杀!
李秀兰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几乎要撞破肋骨。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让她四肢都有些发麻。但她知道,自己不能乱,更不能倒!她是此刻的主心骨,是“万家香”最后一道防线。
她强行压下翻涌的气血,目光扫过众人,声音出奇地冷静,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慌什么?我们行得正,坐得直,不怕查!”
她快速下达指令:
“张会计,带上所有账本凭证,跟我去接待检查组。大海,你立刻去车间,告诉孙工和所有工人,正常生产,但务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注意每一个细节!老陈,你稳住销售科的人,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得与检查组私下接触,也不得多嘴!小王,你负责后勤,准备会议室,茶水招待,态度要客气,但不必卑躬屈膝!”
指令清晰,分工明确。慌乱的人群仿佛找到了主心骨,迅速行动起来。
李秀兰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襟,深吸一口气,对张芸和赵大海说道:“走,我们去会会这位‘钦差大臣’。”
厂区大门外,三辆挂着不同单位牌照的吉普车一字排开,气势逼人。七八个穿着中山装或制服的人员已经下车,为首的是工业局的一位副科长,姓钱,旁边跟着工商和卫生部门的干部,一个个面色严肃,眼神挑剔地打量着略显陈旧的厂门和厂房。马科长赫然也在其中,站在钱副科长侧后方,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看好戏的冷笑。
“哪位是负责人?”钱副科长语气倨傲,目光扫过迎出来的李秀兰几人。
“我是副厂长,李秀兰。欢迎各位领导来厂指导工作。”李秀兰不卑不亢地上前,语气平和。
“指导工作?”钱副科长皮笑肉不笑,“我们是接到群众实名举报,反映你们‘万家香’食品厂存在严重偷税漏税、生产卫生不达标、甚至使用非法添加剂等问题!现在是依法进行突击检查!”
帽子扣得极大,罪名罗织得骇人听闻。
“钱科长,各位领导,”李秀兰面色不变,“我们‘万家香’自建厂以来,一直合法经营,依法纳税,产品质量有口皆碑。对于不实举报,我们愿意积极配合调查,以正视听。各位请到会议室,相关资料我们已经准备好。”
她的沉着应对,让钱副科长微微有些意外,但并未改变其态度。“资料要看,现场更要查!直接去财务室和车间!”
检查组兵分两路,一路由钱副科长亲自带队,直奔财务室;另一路由卫生局的人带队,在马科长的“引导”下,径直冲向生产车间。显然,他们是有备而来,目标明确。
财务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张芸将一摞摞账本、凭证、报表摊开在桌上,任由检查组的人翻阅、核对、询问。她坐在一旁,神情紧张但回答清晰,每一笔款项的来龙去脉都解释得清清楚楚。
钱副科长带来的会计显然是个老手,翻看的速度极快,手指在账目上划过,不时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试图找到漏洞。张芸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但凭借之前通宵达旦的准备和对业务的熟悉,一一应对了过去。
“这笔原材料的进项,发票呢?”
“在这里,附在第三号凭证后面,还有运输单据和入库单。”
“去年第四季度的税款,缴纳凭证显示延迟了三天,怎么回事?”
“当时银行系统升级,划款延迟,我们有银行出具的证明,在这里。”
账目滴水不漏。钱副科长的脸色渐渐有些难看。他没想到,一个民营小厂的财务竟然如此规范。
与此同时,车间里的检查更为惊心动魄。
卫生局的人戴着白手套,拿着放大镜和手电筒,几乎是用挑剔的眼光在审视着每一个角落——地面、墙壁、设备缝隙、工人操作台、甚至空气里的尘埃……孙工程师陪同在侧,心提到了嗓子眼。
“这台设备传动轴有油污渗出!”一个检查员指着那台之前莫名运转顺滑的灌装机,厉声道。
孙工程师心里一紧,连忙解释:“领导,这是设备正常运行时不可避免的微量润滑渗出,我们每天下班都会彻底清洁,绝对没有污染产品的风险。您看,这是我们的清洁记录。”
他递上记录本,上面清晰记载着每次清洁的时间和负责人。
检查员哼了一声,又转向配料区。“这些调味料,储存环境湿度超标!”
“我们严格按照标准使用防潮柜和除湿机,这是温湿度记录仪,数据显示一直在安全范围内。”孙工程师指着墙上的仪表。
检查组的人像是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不断提出各种吹毛求疵的问题,试图找到突破口。车间的工人们在这种高压下,操作难免有些变形,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李秀兰穿梭于财务室和车间之间,协调应对。她能感觉到背后那一道道或审视、或幸灾乐祸、或担忧的目光。马科长更是阴魂不散地跟着,时不时“提醒”检查组注意某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检查仍在继续。压力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勒得“万家香”几乎喘不过气。
就在检查组在车间里对一批即将封箱的成品辣酱进行抽样,准备带回检测,并且钱副科长在财务室开始纠缠一些账目上的细枝末节,试图强行寻找“违规”证据时——
厂区大门外,再次传来一阵汽车引擎声。
一辆风尘仆仆的吉普车停下,车门打开,下来三个人。为首一人,三十多岁年纪,戴着眼镜,背着相机,神色严肃而干练,正是省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何卫东!他比预想的来得更快!他身后跟着一名助手和一名司机。
何记者的到来,像一颗投入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湖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厂区内微妙的平衡!
“请问,这里是万家香食品厂吗?我是省电台的何卫东。”何记者亮明身份,目光锐利地扫过厂区门口略显混乱的场面和那几辆显眼的公务车。
门卫愣了一下,连忙进去通报。
李秀兰闻讯,心中先是一惊,随即一股巨大的 relief(缓解感)和新的希望涌上心头!她立刻迎了出去。
何记者的出现,也让检查组的人明显愣了一下。钱副科长和马科长交换了一个惊疑不定的眼神。他们没想到,省里的媒体会来得这么快!
“何记者,您好!我是李秀兰。”李秀兰快步上前,与何记者握手,语气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一丝委屈,“您来得正好,我们正在接受区里联合检查组的……全面检查。”
她刻意加重了“全面检查”几个字,目光意有所指地看向钱副科长等人。
何记者何等精明,立刻从现场的气氛和李秀兰的话语中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他推了推眼镜,对钱副科长等人说道:“各位领导也在?正好,我们省电台正在做一个关于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专题调研,听说‘万家香’是本地民营企业的代表,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所以过来了解一下情况。不打扰各位执行公务吧?”
他的话客气,但绵里藏针。省媒记者的身份,无形中带来了一种压力。
钱副科长的脸色变了几变,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何记者说哪里话,我们也是依法依规检查,维护市场秩序嘛。”
接下来的场面,变得极其微妙。
检查组的人依旧在检查,但动作明显“规范”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样吹毛求疵,气势也收敛了不少。何记者则带着助手,如同一个冷静的观察者,时而询问李秀兰工厂的情况,时而旁观检查组的操作,手中的笔在本子上快速记录着,相机也不时举起,拍下一些场景。
他的存在,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检查组可能存在的“过度执法”倾向。
然而,吴老板和马科长显然不愿就此罢休。就在检查组对成品抽样完毕,似乎找不到更大纰漏,准备鸣金收兵之时,马科长悄悄对钱副科长耳语了几句。
钱副科长眼神闪烁了一下,清了清嗓子,对李秀兰说道:“李厂长,根据初步检查,虽然暂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但你们厂在安全生产细节、环境卫生保持等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隐患和不足的。为了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负责,我们现在口头通知你们,即刻起,暂停生产,进行内部整顿! 待整改完毕,经由我们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暂停生产!
这四个字如同晴天霹雳,再次将李秀兰和所有“万家香”的人打入冰窖!只要生产线一停,工人人心就散了,订单无法交付,供应商催款,银行逼债……“万家香”就等于被判了死缓!
“钱科长!我们的产品经过严格质检,生产流程完全合规,凭什么让我们停产?”李秀兰急声道,声音带着颤抖。
“这是基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做出的审慎决定!必须执行!”钱副科长态度强硬。
何记者皱紧了眉头,上前一步:“钱科长,关于停产的决定,是否有明确的法规依据和书面通知?如果仅仅是基于‘隐患’和‘不足’这种主观判断,恐怕难以服众,也不符合当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精神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何记者,这是我们地方行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情!”钱副科长有些恼羞成怒。
场面顿时僵持不下。检查组要强行贴封条,李秀兰和工人们拦在车间门口据理力争,何记者在一旁试图调解并记录。冲突一触即发!
就在这时,谁也没有注意到,站在人群后方,一直死死盯着马科长的赵大海,眼中闪过一丝豁出去的狠色。他趁着混乱,悄悄挪到马科长身边,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恶狠狠地说道:
“马秃子!你他妈别把事情做绝了!你真以为你屁股底下干净?你小舅子倒卖厂里废旧设备那点破事,卫东哥早就知道,证据都留着呢!以前是懒得跟你计较!你今天要是敢贴封条,老子明天就去纪委,把你那些龌龊事全抖出来!大家鱼死网破!
赵大海这突如其来、直击要害的低语,如同一声惊雷,在马科长耳边炸响!他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猛地扭头看向赵大海,眼中充满了惊骇和难以置信!他以为林卫东不在了,那些陈年旧账就没人知道了,没想到……
赵大海眼神凶狠,像一头被逼到绝境的野兽,死死盯着他,无声地传递着威胁。
马科长的嘴唇哆嗦了一下,额头上瞬间冒出了冷汗。他眼神慌乱地看向还在与何记者、李秀兰争执的钱副科长,又看看一脸决绝的赵大海,内心的天平开始剧烈摇摆。
就在钱副科长准备不顾何记者在场,强行下令贴封条的关键时刻——
马科长突然上前一步,一把拉住了钱副科长的胳膊,脸上挤出一个极其难看的笑容,声音干涩地说道:
“钱、钱科长……我看……‘万家香’的情况,或许……或许还没到必须立刻停产那一步……有些问题,可以边生产边整改嘛……要不……我们再……再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