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你说说,什么门槛?”
老头的追问,像一根针,轻轻刺破了林卫东强自压抑的委屈和不甘。
他看着老头貌似温和却透着精明的眼睛,一股倾诉的欲望混杂着苦涩,涌上喉头。反正对方只是个陌生的老干部,说说也无妨,权当发泄了。
他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失落和愤懑:“领导,不瞒您说,我还真打听过。可那根本不是咱们平头百姓能想的!光保证金就要两千块!还得有国营单位给担保!两千块啊!我砸锅卖铁也凑不出!担保?哪个单位会给我这摆摊的担保?这摆明了就是给有门路的人准备的,咱们啊,也就只能听听罢了。”
他一口气说完,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却又感到更加空虚。
老头静静地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花白的眉毛微微动了一下。等林卫东说完,他才缓缓开口,语气平淡却意味深长:“两千块保证金?还要单位担保?你听谁说的?”
“就……就在大楼里,听他们里面职工闲聊说的……”林卫东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答。
“职工闲聊?”老头嘴角似乎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诮,“小道消息,当不得真。的政策文件,是要贴在布告栏里,白纸黑字,盖着公章的。”
林卫东的心脏猛地一跳!一股莫名的期待感突然攥住了他!他瞪大了眼睛看着老头:“领导,您的意思是……实际不是这样?”
老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背着手,慢悠悠地踱了一步,目光扫过文化宫略显陈旧的建筑,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林卫东听:“改革开放,搞活经济,中央是下了决心的。下面的具体执行,难免……嗯,会有各种理解。有的地方怕担责任,就把条件设得高高的,求个保险。但也有的地方,是真想摸索出点新路子……”
他顿了顿,目光重新回到林卫东脸上,眼神变得锐利了一些:“百货大楼这次试点,是市商业局亲自抓的点。公开招标,公平竞争,这是基本原则。保证金肯定是要有的,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但也绝不会高到把人吓跑,更不会搞什么单位担保这种土政策。具体的金额和条件……”
老头说到这里,故意停住了,看着林卫东骤然亮起又充满急切的眼睛,微微一笑:“……都在正式的招标公告上写着呢。下周一,会贴在百货大楼门口的公告栏里。有兴趣的话,自己去看吧。”
说完,老头不再多言,背着手,哼着不成调的戏曲,慢悠悠地踱走了,留下林卫东一个人站在原地,心脏狂跳,血液奔涌!
巨大的、难以置信的惊喜,如同潮水般冲击着他的大脑!
原来是这样!原来那些吓死人的条件,很可能只是内部人员以讹传讹,甚至是有人故意放出的烟雾弹?!真正的门槛,并非高不可攀!
下周一!招标公告!
希望之火,从未如此猛烈地重新燃烧起来!而且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真实,更加触手可及!
“啊啊啊!”林卫东激动得差点喊出来,他猛地一拳砸在自己的手掌心,在原地转了两圈,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疯狂的兴奋和斗志!
“怎么了怎么了?卫东?”李秀兰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连忙问。
“秀兰!有机会!我们还有机会!”林卫东抓住妻子的手,因为激动,声音都有些颤抖,“百货大楼!我们可能能行!”
他语无伦次地将老头的话复述了一遍。李秀兰听得懵懵懂懂,但看着丈夫前所未有的激动和兴奋,也被感染了,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真的?那……那太好了!”
但兴奋过后,现实问题紧随而来。
就算保证金没有两千那么夸张,也绝对不会是个小数目!几百块总是要的吧?他现在全部家当加起来,满打满算也不到一百块!距离下周一只有几天时间,他上哪去弄这笔钱?
而且,竞标肯定不止他一个人,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巨大的压力瞬间取代了兴奋。
必须搞到钱!必须尽快!
接下来的几天,林卫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和焦虑之中。
他首先找到了赵大海。赵大海听到消息,也是又惊又喜,但一听要钱,顿时蔫了:“卫东,我这儿……最多就能凑出三十块,还是给我老娘攒着买药的钱……”
三十块,杯水车薪,但也是雪中送炭。
林卫东自己盘点所有现金,不到七十块。加起来一百块。
远远不够!
他咬咬牙,开始疯狂地出货。铁皮柜里的商品,除了最基本的,其他一律降价处理!流动三轮车更是从早蹬到晚,几乎不休息,拼命兜售。他甚至厚着脸皮,去找了几个之前批发生意上有来往、信誉还不错的老板,试图赊欠一批紧俏货,快速变现。
其中那个卖发卡的南方老板,看他急得嘴上起泡,又听说他想去竞标百货大楼的柜台,竟意外地没有拒绝,反而在盘算一番后,同意赊给他一批价值五十块钱的新款发卡和电子表,但要求十天之内必须回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无疑是解了燃眉之急!
林卫东千恩万谢,拿着这批货,以比市场稍低的价格快速批发给了其他小摊贩,回笼了四十多块现金。
就这样,一分一分地抠,一块一块地攒,几乎是不眠不休,等到周日晚上,林卫东把所有皱巴巴的毛票、分币甚至钢镚都堆在桌上清点时,他的手都在发抖。
总共:一百八十七块三毛五分。
这几乎是他和赵大海目前能撬动的全部资金极限了!其中还包括了五十块的赊账和赵大海母亲的药费。
“一百八十七块三毛五……”林卫东看着这堆散钱,嘴里发苦。这点钱,够吗?他不知道。但这是他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第二天,周一。
林卫东破天荒地没有出摊。他换上了那件最体面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怀揣着那笔沉甸甸的、凝聚了所有希望的“巨款”,早早地来到了第一百货大楼门口。
公告栏前,已经围了不下二三十人,都在伸着脖子看那张刚刚贴出来的、盖着商业局和百货大楼公章的《招标公告》。
林卫东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拼命挤了进去,目光贪婪地搜索着关键信息。
他的目光迅速锁定在“保证金”一栏。
上面清晰地写着:**人民币伍佰元整**。
五百!
不是两千!
巨大的狂喜瞬间冲昏了他的头脑!差点让他晕厥过去!虽然五百依旧是个大数目,但比起两千的天堑,这已经是足以拼命一搏的门槛了!
他强压下激动,继续往下看。
承包方式:公开竞标,价高者得(但需综合评估经营者资质)。
经营范围:指定为小百货、针织品、文具类(三楼东南角柜台)。
保证金:五百元(中标后可抵承包款,未中标者一周后退还)。
承包期:一年。
承包费:底价每月一百五十元,竞标决定。
每月一百五!一年就是一千八!再加上五百保证金,这投入……
林卫东刚刚升起的狂喜又被现实压下去不少。但不管怎样,门槛确实降低了!他有一搏的机会!
他的目光死死盯在那“五百元”和“公开竞标”上。钱还不够,但差距已经缩小到了一半以内!竞标……价高者得……
就在他全神贯注研究公告时,丝毫没有注意到,在围观人群的外围,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冷冷地注视着他。
是文化宫的那个陈干部!
陈干部也来了!他穿着呢子中山装,腋下夹着公文包,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他显然也看到了林卫东,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毫不掩饰的轻蔑和阴冷。
他显然没料到,这个厕所旁边摆摊的个体户,居然也敢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跑来觊觎百货大楼的柜台!
林卫东感受到一道冰冷的目光,下意识地回头,正好对上陈干部那充满敌意和不屑的眼神。
四目相对,空气仿佛瞬间凝结。
陈干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用口型无声地对林卫东说了两个字,然后转身,拨开人群,傲慢地离开了。
虽然无声,但林卫东清晰地读懂了那两个字——
“找死。”
老头的追问,像一根针,轻轻刺破了林卫东强自压抑的委屈和不甘。
他看着老头貌似温和却透着精明的眼睛,一股倾诉的欲望混杂着苦涩,涌上喉头。反正对方只是个陌生的老干部,说说也无妨,权当发泄了。
他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失落和愤懑:“领导,不瞒您说,我还真打听过。可那根本不是咱们平头百姓能想的!光保证金就要两千块!还得有国营单位给担保!两千块啊!我砸锅卖铁也凑不出!担保?哪个单位会给我这摆摊的担保?这摆明了就是给有门路的人准备的,咱们啊,也就只能听听罢了。”
他一口气说完,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却又感到更加空虚。
老头静静地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花白的眉毛微微动了一下。等林卫东说完,他才缓缓开口,语气平淡却意味深长:“两千块保证金?还要单位担保?你听谁说的?”
“就……就在大楼里,听他们里面职工闲聊说的……”林卫东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答。
“职工闲聊?”老头嘴角似乎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诮,“小道消息,当不得真。的政策文件,是要贴在布告栏里,白纸黑字,盖着公章的。”
林卫东的心脏猛地一跳!一股莫名的期待感突然攥住了他!他瞪大了眼睛看着老头:“领导,您的意思是……实际不是这样?”
老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背着手,慢悠悠地踱了一步,目光扫过文化宫略显陈旧的建筑,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林卫东听:“改革开放,搞活经济,中央是下了决心的。下面的具体执行,难免……嗯,会有各种理解。有的地方怕担责任,就把条件设得高高的,求个保险。但也有的地方,是真想摸索出点新路子……”
他顿了顿,目光重新回到林卫东脸上,眼神变得锐利了一些:“百货大楼这次试点,是市商业局亲自抓的点。公开招标,公平竞争,这是基本原则。保证金肯定是要有的,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但也绝不会高到把人吓跑,更不会搞什么单位担保这种土政策。具体的金额和条件……”
老头说到这里,故意停住了,看着林卫东骤然亮起又充满急切的眼睛,微微一笑:“……都在正式的招标公告上写着呢。下周一,会贴在百货大楼门口的公告栏里。有兴趣的话,自己去看吧。”
说完,老头不再多言,背着手,哼着不成调的戏曲,慢悠悠地踱走了,留下林卫东一个人站在原地,心脏狂跳,血液奔涌!
巨大的、难以置信的惊喜,如同潮水般冲击着他的大脑!
原来是这样!原来那些吓死人的条件,很可能只是内部人员以讹传讹,甚至是有人故意放出的烟雾弹?!真正的门槛,并非高不可攀!
下周一!招标公告!
希望之火,从未如此猛烈地重新燃烧起来!而且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真实,更加触手可及!
“啊啊啊!”林卫东激动得差点喊出来,他猛地一拳砸在自己的手掌心,在原地转了两圈,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疯狂的兴奋和斗志!
“怎么了怎么了?卫东?”李秀兰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连忙问。
“秀兰!有机会!我们还有机会!”林卫东抓住妻子的手,因为激动,声音都有些颤抖,“百货大楼!我们可能能行!”
他语无伦次地将老头的话复述了一遍。李秀兰听得懵懵懂懂,但看着丈夫前所未有的激动和兴奋,也被感染了,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真的?那……那太好了!”
但兴奋过后,现实问题紧随而来。
就算保证金没有两千那么夸张,也绝对不会是个小数目!几百块总是要的吧?他现在全部家当加起来,满打满算也不到一百块!距离下周一只有几天时间,他上哪去弄这笔钱?
而且,竞标肯定不止他一个人,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巨大的压力瞬间取代了兴奋。
必须搞到钱!必须尽快!
接下来的几天,林卫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和焦虑之中。
他首先找到了赵大海。赵大海听到消息,也是又惊又喜,但一听要钱,顿时蔫了:“卫东,我这儿……最多就能凑出三十块,还是给我老娘攒着买药的钱……”
三十块,杯水车薪,但也是雪中送炭。
林卫东自己盘点所有现金,不到七十块。加起来一百块。
远远不够!
他咬咬牙,开始疯狂地出货。铁皮柜里的商品,除了最基本的,其他一律降价处理!流动三轮车更是从早蹬到晚,几乎不休息,拼命兜售。他甚至厚着脸皮,去找了几个之前批发生意上有来往、信誉还不错的老板,试图赊欠一批紧俏货,快速变现。
其中那个卖发卡的南方老板,看他急得嘴上起泡,又听说他想去竞标百货大楼的柜台,竟意外地没有拒绝,反而在盘算一番后,同意赊给他一批价值五十块钱的新款发卡和电子表,但要求十天之内必须回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无疑是解了燃眉之急!
林卫东千恩万谢,拿着这批货,以比市场稍低的价格快速批发给了其他小摊贩,回笼了四十多块现金。
就这样,一分一分地抠,一块一块地攒,几乎是不眠不休,等到周日晚上,林卫东把所有皱巴巴的毛票、分币甚至钢镚都堆在桌上清点时,他的手都在发抖。
总共:一百八十七块三毛五分。
这几乎是他和赵大海目前能撬动的全部资金极限了!其中还包括了五十块的赊账和赵大海母亲的药费。
“一百八十七块三毛五……”林卫东看着这堆散钱,嘴里发苦。这点钱,够吗?他不知道。但这是他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第二天,周一。
林卫东破天荒地没有出摊。他换上了那件最体面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怀揣着那笔沉甸甸的、凝聚了所有希望的“巨款”,早早地来到了第一百货大楼门口。
公告栏前,已经围了不下二三十人,都在伸着脖子看那张刚刚贴出来的、盖着商业局和百货大楼公章的《招标公告》。
林卫东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拼命挤了进去,目光贪婪地搜索着关键信息。
他的目光迅速锁定在“保证金”一栏。
上面清晰地写着:**人民币伍佰元整**。
五百!
不是两千!
巨大的狂喜瞬间冲昏了他的头脑!差点让他晕厥过去!虽然五百依旧是个大数目,但比起两千的天堑,这已经是足以拼命一搏的门槛了!
他强压下激动,继续往下看。
承包方式:公开竞标,价高者得(但需综合评估经营者资质)。
经营范围:指定为小百货、针织品、文具类(三楼东南角柜台)。
保证金:五百元(中标后可抵承包款,未中标者一周后退还)。
承包期:一年。
承包费:底价每月一百五十元,竞标决定。
每月一百五!一年就是一千八!再加上五百保证金,这投入……
林卫东刚刚升起的狂喜又被现实压下去不少。但不管怎样,门槛确实降低了!他有一搏的机会!
他的目光死死盯在那“五百元”和“公开竞标”上。钱还不够,但差距已经缩小到了一半以内!竞标……价高者得……
就在他全神贯注研究公告时,丝毫没有注意到,在围观人群的外围,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冷冷地注视着他。
是文化宫的那个陈干部!
陈干部也来了!他穿着呢子中山装,腋下夹着公文包,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他显然也看到了林卫东,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毫不掩饰的轻蔑和阴冷。
他显然没料到,这个厕所旁边摆摊的个体户,居然也敢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跑来觊觎百货大楼的柜台!
林卫东感受到一道冰冷的目光,下意识地回头,正好对上陈干部那充满敌意和不屑的眼神。
四目相对,空气仿佛瞬间凝结。
陈干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用口型无声地对林卫东说了两个字,然后转身,拨开人群,傲慢地离开了。
虽然无声,但林卫东清晰地读懂了那两个字——
“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