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柳泉-《世子去哪了?》

  李华听完柳泉这番又是担忧又是试探、暗含规劝与威胁的话,非但没有丝毫紧张,反而觉得十分可笑,脸上浮现出毫不掩饰的不屑一顾的神情,甚至嘴角还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

  他仿佛听到了什么极有趣的事情,轻笑着,用一种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慵懒语气说道:“柳大人多虑了。家父么……我倒是不怕。但是,”他故意顿了顿,眨了眨眼,压低声音故作神秘道,“我倒更怕我那位大伯,他若是知晓了此事,抽皮拔筋都是轻的。”

  随即,他好整以暇地看向柳泉,语气带着几分戏谑,反将一军:“那么,柳大人既然知道了这些,是打算如何‘处理’我呢?是打算将我这‘欺男霸女’、‘私藏火器’的恶徒绳之以法,押送京师问罪?还是……另有高见?”

  柳泉被他这番浑不吝的态度和直接的反问将住了,一时语塞。他原本是想试探对方底细并施加压力,以求私下解决,没想到对方根本不吃这套,反而把难题轻飘飘地抛了回来。他张了张嘴,竟一时说不准该如何接话。严办?看对方这有恃无恐的样子,其背景恐怕深不可测,自己未必能动得了,反而可能引火烧身。不办?于法理不合,于良心不安,更无法向好友王安民及百姓交代。

  柳泉被李华这反将一军问得一时语塞,额角微微见汗,心中飞快盘算。他深知眼前这位“贾公子”绝非寻常纨绔,其言语间透露出的对家族长辈(尤其是那位听起来更威严的“大伯”)的忌惮,而非对国法的畏惧,恰恰暗示了其身份可能尊贵到超乎自己想象。硬碰硬绝非上策,但完全屈服、罔顾法理又绝非他柳泉所为。

  片刻的沉默后,柳泉忽然深吸一口气,脸上紧绷的神色缓和下来,甚至露出一丝无奈却又透着真诚的苦笑。他对着李华郑重地拱了拱手,语气变得极为恳切,既不显得卑微,又充分表达了为难:

  “贾公子,您这可真是给柳某出了个天大的难题啊。”他先是坦然承认自己的处境,以示坦诚。

  “于公,我身为朝廷通判,见不法之事,自当纠察;于私,您对我柳家有救侄女的大恩,柳某绝非忘恩负义之人。如今这两件事撞在一起,着实让柳某进退维谷。”

  他话锋一转,目光清澈地看向李华,语气变得更加推心置腹:“公子您方才也言及,惧家中长辈之威远甚于国法。可见公子心中自有纲常,并非全然不顾忌声名规矩之人。既如此,柳某斗胆僭越,敢问公子一句:您今日所为,若真传回京中,令尊、尤其是令伯父闻之,当真于您……无所妨碍吗?”

  他巧妙地将“国法”的焦点,转移到了李华自己更在意的“家规”和“家族声誉”上。接着,他提出一个看似折中,实则蕴含着让李华自行弥补过错意味的方案:

  “柳某愚见,眼前之事,未必没有两全之法。公子您或许是一时兴起,未虑后果。但那位郑氏,确实可怜。公子既言能让她衣食无忧,何不将此事做得更稳妥周全些,既全了公子仁厚之名,也免日后落人口实,徒惹风波?至于火器之事……”他压低了声音,“更是敏感,柳某或可设法周旋,但前提是,绝不能再显露于人前,徒增风险。”

  “如此,”柳泉总结道,语气不卑不亢,“既全了公子的体面与清闲,也免了柳某辜负朝廷职守与朋友信义,更不致让些许小事惊扰京中尊长,岂不更好?一切,但凭公子您权衡决断。”

  李华点头同意了这个心照不宣的安排,但随即抛出了一个更实际的问题,他挑眉看着柳泉,带着几分考较的意味:“柳大人思虑周全,贾某佩服。只是……那位县令,性情刚直,眼里揉不得沙子,你又打算如何向他交代呢?他可是亲眼见了火器,也知晓了郑氏之事。”

  柳泉似乎早已料到有此一问,他神色不变,从容答道:“贾公子所虑极是。伯宁确是个认死理的人,但也正因他秉公执法,一心只想查明命案真相。眼下,双尸无头案才是头等大事,牵扯甚广,疑点重重,足够他全力以赴、深究一段时日了。”

  他稍作停顿,语气变得更加恳切务实:“下官会向他陈明利害:公子您身份特殊,滞留此地配合查案已是彰显诚意。若因其他枝节问题与公子纠缠不休,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反而可能打草惊蛇,干扰了命案主线调查,岂非因小失大?当务之急,是集中所有人力物力,尽快侦破命案,安定民心。至于其他细枝末节……”柳泉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华一眼,“下官会建议暂且记录在案,待命案告一段落,再行斟酌处理。想必以伯宁以大局为重的性子,也能理解其中轻重缓急。”

  “当然,”柳泉话锋一转,再次强调了底线,“这一切的前提是,公子您务必确保您的人在此期间谨言慎行,不再另生事端,尤其是那火器,绝不可再显露于人前。并且,需对郑氏做出妥善安置,勿再授人以柄。如此,下官方好在其中转圜,既全了同僚之谊、公务之责,也全了公子您的方便与清誉。”

  这番话,既给了王安民一个冠冕堂皇的优先处理命案的理由,又暗示了“暂缓处理”其他问题,还再次明确了对李华的约束条件,显得公私分明、思虑周全,既安抚了李华,也保全了自己在好友和职守面前的立场,不可谓不机智。

  李华十分满意的点头,甚至开口说道:“如果案子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能帮我一定帮。”

  柳泉先是感谢,然后顿了顿,最后补充道:“公子在此安心住下,一应事宜,下官自会与王县令妥善说明。若有任何需要,随时遣人告知下官即可。柳某先行告退。”

  说罢,柳泉再次拱手,得到李华一个默许的眼神后,便保持着恭谨的姿态,缓缓退出了房间,并细心地将房门掩好。离开善堂后,他才长长舒了一口气,擦去额角细微的汗珠,心中百感交集,既庆幸暂时平息了风波,又对后续如何安抚王安民感到一丝头疼,快步向案发现场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