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佛门偶遇-《世子去哪了?》

  李华回返建昌卫的途中,心情依旧沉重压抑,车队经过一处香火颇旺的寺庙时,他心中那股难以排遣的不安和愧疚感愈发强烈,便下令停车,带着几名护卫进入寺庙,想要参拜静心,寻求一丝慰藉。

  他在佛前焚香跪拜,烟雾缭绕中,近日发生的种种如同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闪现——自己的荒唐任性、郑春娘的泪水、李大的疯狂、那孩子的惨死、王安民的怒斥……他细想自己的所作所为,只觉得无比可笑又可悲。他这位高高在上的蜀王世子,一时的寻欢作乐,竟能如此轻易地碾碎几个普通人的生活,甚至夺走无辜的性命。往日他觉得理所当然的权势和放纵,此刻却像沉重的枷锁,压得他喘不过气。

  参拜完毕,他心情复杂地走出大殿,正欲离去,却意外地在寺门前的古柏下,撞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柳永!他身边还跟一群女眷。

  柳永也一眼看到了从寺中出来的李华,脸上顿时露出惊讶之色,连忙领着家人上前行礼:“贾公子?真没想到能在此处巧遇你。”

  柳永身边那位温婉的妇人身后,一个身着淡雅衣裙的少女也注意到了李华。她约莫十七八岁的年纪,梳着乖巧的垂鬟分肖髻,发间只簪了一朵小小的绒花并一支素银簪子,打扮得甚是清丽低调。

  她原本正低头与母亲说话,听得伯父与人交谈,才抬起眼帘望去。这一望,恰好撞见李华那张虽略带疲惫却依旧难掩俊美风姿的面容。少年身姿挺拔,眉眼精致如画,即便神色间有些许落寞与疏离,也自有一股矜贵气度,与这乡野寺庙的氛围格格不入,却又格外引人注目。

  少女的心不由得轻轻一跳,如同平静湖面被投下一颗细小的石子,漾开圈圈涟漪。她飞快地垂下眼睫,白皙的脸颊上悄然浮起一抹极淡的红晕,捏着经卷的手指也不自觉地收紧了些。她虽恪守礼数,不敢直视外男,但那惊鸿一瞥留下的俊俏模样,却已深深印入了心底,让她一时间有些心慌意乱,连经卷上的字似乎都看不进去了。

  李华也没料到会在这里遇见柳永一家,尤其是刚经历内心拷问后,见到这位曾对自己颇为赏识、甚至暗中帮助自己的长者,一时竟有些局促和尴尬,先前那副玩世不恭的姿态也收敛了许多,勉强笑道:“原来是柳家主,真是巧了。我途经此地,心中有些烦闷,便进来拜一拜,求个心安。”

  他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他之前救下的小女孩身上,看到她那纯真无邪、不谙世事的眼眸,忽然想起那个血泊中的孩子,心脏像是被狠狠揪了一下,脸色瞬间白了白,下意识地移开了视线。

  柳永何等敏锐,立刻察觉到了李华神色有异,似乎心事重重,与往日神采飞扬的模样大相径庭,但他是个通透之人,自然不会点破,只是温和笑道:“佛法无边,最能静心涤虑。公子若有烦忧,在此清净之地走走,或许能有所开解。”

  李华点头,正要拱手拜别离开,天际却猛然传来一阵轰隆的闷雷声,紧接着乌云迅速汇聚,眼看又是一场大雨将至。

  “怎么又要下雨?”李华如今心绪不宁,只想尽快离开这个让他倍感压抑的地方,见状不禁蹙眉低语。

  柳永抬头看了看天色,笑着解释道:“贾公子有所不知,建昌卫这个时节本就多雨,山间天气更是说变就变。看来今日你我与这佛门净地甚是有缘,竟又要一同在此避雨了,哈哈。”

  李华无奈,只得暂时按下归心。而柳永身后那位少女,听到又能多待片刻,心中不禁暗暗生出一丝难以言喻的欣喜。

  众人连忙寻地方避雨。李华让郭晟安排,找了一间相对宽敞干净的厢房,也将郑春娘从马车上接了下来,一同带入厢房避雨。郑春娘低眉顺眼,默默跟在后面。

  另一边,柳永也带着家眷进入了相邻的另一间厢房。雨声渐沥,敲打着窗棂。

  屋内,那位少女按捺不住好奇,趁着雨声,轻声向柳永问道:“伯父,方才那位气度不凡的公子……是谁啊?”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涩。

  柳永何等人物,早已看出女儿那点小心思,便捋须笑道:“你说贾公子啊?此事说来也巧……”他便将如何结识“贾宝玉”,以及前几日这位贾公子如何机缘巧合、出手从人贩子手中救下堂妹的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言语之中自然对李华的“仗义出手”多有褒扬,将其描绘成了一个路见不平、英勇果敢的侠义之士。

  柳华兰听得美目流转,心中更是钦慕不已。原来他不仅容貌俊美,还这般英勇善良!少女怀春的心思几乎全写在了脸上。

  一旁的柳永妻子(柳夫人)和同来的柳泉妻子(可称柳二夫人)这两位妯娌互相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了然的笑意。柳夫人性子更活泼些,忍不住用团扇掩口,轻声打趣道:“哟,我们家华兰这是怎么啦?方才眼睛就跟黏在那位公子身上似的,这会儿听得眼睛都亮了。莫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