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敲打-《世子去哪了?》

  花园中静得连风吹过花瓣的声响都听得见。正当众女还在暗自打量这三位新来的客人时,忽听得一声通传,世子妃元阿宝到了。

  所有人立刻起身,敛衽行礼。元阿宝步履从容地走入花园,她一进来,目光便精准地落在了郑观音母女三人身上。见到真人,她眼底飞快地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震惊——确实并非什么姐妹,而是一对年轻女儿伴着她们的母亲。

  郑观音母女也被世子妃的仪态与身高慑住了,她们从未见过身量如此高挑、气度这般华贵的女子,不由得微微垂首,更显局促。

  元阿宝很快收敛了异色,笑容和煦地让众人坐下。她径直走向主位,声音清亮地向满园的女子介绍道:“这三位,是殿下新请入府的姨娘,往后便是一家人了,各位需得和睦相处,尽心伺候殿下。”

  众女闻言,齐声应“是”,声音柔顺,然而低垂的眼眸下,种种复杂的情绪却在无声流淌。

  元阿宝仿佛刚想起什么,笑着转向郑观音问道:“光顾着说话,还不知三位姨娘如何称呼?”

  郑观音连忙起身,恭敬地回道:“回世子妃,奴婢姓郑,贱名观音。”她话音落下,身旁的两个女儿却仍习惯性地低着头,等待母亲代为答话。郑观音不易察觉地用脚尖轻碰了她们一下,两人这才恍然惊醒,慌忙依次起身,细声细气地道:“奴婢贾文琇。”“奴婢贾文璎。”

  这一幕,全然落入了在场每一个人的眼中。那片刻迟疑的依赖,那下意识的微小动作,无疑坐实了她们的血缘关系。众人心中顿时雪亮,彼此交换的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隐晦的鄙夷——殿下此番行事,未免也太过荒唐了些。

  元阿宝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仿佛全然未觉。她抬手示意侍女端上一个锦盘,里面盛着几支精巧的珠钗玉簪,光华熠熠,一看便知并非凡品。“这是给三位妹妹的见面礼,且收下吧。”

  郑观音母女三人赶忙再次起身,深深行礼谢赏。元阿宝让她们坐下,随后才缓缓地、依次地将席间的其他女子介绍给她们认识。每一个被介绍到的女子都报以礼貌而疏离的微笑,等所有人都介绍完后,元阿宝这才说了正事。

  “殿下如今得胜归来,却又遭禁足,”元阿宝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依着殿下的性子,这段时日怕是难免会沉溺于床笫之欢。”

  她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每一位女子,眼神虽平静,却暗含警醒。

  “你们尽心侍奉,是你们的本分,我自不会阻拦。但需知分寸,懂深浅。”她语气渐重,“殿下身系重任,若有谁只顾一时欢愉,不知节制,以致伤了殿下元气根基……”元阿宝顿了顿,冷声道,“无论谁犯了此错,我定不轻饶,绝不姑息。”

  这番警告让园中气氛瞬间一凝,众女皆屏息垂首,不敢与之对视。

  元阿宝见自己的话已然奏效,便侧首对身旁的张恂吩咐道:“张恂,去将殿下请来园中吧。”

  张恂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显然不解为何此刻要请殿下前来,但他并未多问,只是恭敬地应了声“是”,便转身离去。

  待张恂走远,元阿宝的目光重新落回众女身上,语气凝重了几分:“还有一言,你们需牢记在心。殿下如今潜心读书,实属不易。你们若有机会在旁侍奉,当劝谏殿下远离那些逢迎谄媚的宦官,多亲近正直贤能的臣子。殿下耳根软,易受内侍蛊惑,往日做出的那些荒唐事,你们也都是知道的。”她微微停顿,目光扫过每一张脸,带着警示的意味,“此刻正是殿下静心向学的关键之时,万不能再让那些小人搅扰。此事,尔等心中明白即可,绝不可在殿下面前直言,更不可在那些内侍面前透露半分风声。都听明白了吗?”

  这番话语出惊人,竟是要她们暗中担起劝谏之责。众女心中虽掀起波澜,惊愕于世子妃竟会交付如此隐秘而重要的嘱托,但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皆低声恭敬应道:“是,妾等明白。”

  不一会儿,李华便踱步而来。踏入花园的刹那,他的目光掠过满园精心妆点的丽人,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志得意满的畅快——坐拥群芳,这般景象曾是他心底的奢望,如今竟已成真。

  众女子见他到来,纷纷躬身行礼,柔声问安。李华心情大好,朗笑着挥手:“免礼!都免礼!”

  他悠然走入她们中间,目光逐一扫过,欣赏着这一幅由各色佳人构成的、独属于他的“风景”。阳光透过花架,洒在珠翠罗裙之上,映照出一张张或娇媚、或羞涩、或明艳的面容,空气中弥漫着脂粉与花香混合的甜腻气息,这一切都让他沉醉不已。

  深夜,郑观音母女三人回到了院子。烛火摇曳,将三人的身影投在窗棂上,显得有几分寂寥,又与白日的喧嚣繁华格格不入。

  贾文琇率先开口,声音里还带着一丝怯意:“母亲,那位世子妃……她好生威严,又那么高。”贾文璎也低声接话:“还有她赏的簪子,那样精美,我从未见过。只是……园里其他人看我们的眼神,总让人觉得不自在。”

  郑观音轻轻叹了口气,将两个女儿揽近些:“今日之事,你们都需谨记。王府非比寻常人家,一言一行皆需万分小心。世子妃的赏赐是恩典,也是告诫。她今日那番话,看似说与众人,实则是说给我们听的。”

  她顿了顿,语气愈发沉重:“千岁爷……虽然会庇护我们,但在这王府宅园之中,唯有步步谨慎,方能求得一线安稳。”

  窗外月色清冷,屋内母女三人的低语持续了许久,既有对未来的不安,也带着一丝别无选择的坚韧。

  “什么?世子妃让她们劝我远离你们?”李华听了内侍孙宪的密报,先是一愣,随即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不能吧?阿宝她…为何要如此?”

  孙宪赶忙凑近半步,压低声音解释道:“殿下,世子妃似乎是觉得…觉得您近来的一些举措,譬如纳郑氏母女那般…呃,特别之事,都是栗嵩和夏铖两位公公在旁撺掇的。她认定您耳根子软,容易受了内侍的蛊惑,所以才私下嘱咐各位姨娘,要她们时常劝谏,疏远宦官,亲贤臣…”

  李华先是愕然,随即像是听到了什么极有趣的事情,嘴角控制不住地向上扬起,最终化为一声哭笑不得的叹息:“原来如此…竟是这般缘由…”

  他摇了摇头,心中一时五味杂陈。一方面觉得元阿宝这般如临大敌、甚至动员后院来“规劝”他的举动着实有些好笑;另一方面,又品出了几分她作为正妻和世子妃,对家宅、对他前程的那份隐忧与关切。

  他踱了两步,指尖轻轻敲着桌面,忽然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孙宪悄悄在李华耳边说了几句,李华大吃一惊,“可以啊你!没想到你还有这个本事。”

  李华又接着说:“你把这事告诉栗嵩和夏铖,让他俩以后少在世子妃面前晃悠。”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