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仪怀着一颗几乎要跳出胸腔的心,脚步异常沉重地、一步一步地缓缓绕过了那面巨大的屏风。
然而,当他终于看清屏风后的景象时,整个人如遭雷击,瞬间僵在原地!
只见那张空荡荡、铺着明黄锦被的龙榻。而龙榻之上,赫然躺着一个被五花大绑、嘴里塞着麻核的少年——正是孙贵妃身边那个形影不离、眉目英俊的少年!
此刻,这少年早已没了平日的冷峻,眼中充满了极致的恐惧和焦急,见到杨廷仪,他拼命地挣扎,喉咙里发出“呜呜”的闷响,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般,似乎在用尽全身力气警告着什么。
中计了!
一个冰冷彻骨的念头,如同毒蛇般瞬间钻入杨廷仪的脑海,将他所有的野心和幻想撕得粉碎!这根本就是一个请君入瓮的死局!
他浑身汗毛倒竖,几乎是想也不想,猛地就要转身向外冲去!
可就在他身形将动未动的刹那,一只枯瘦、却异常沉稳有力的手,轻轻地搭在了他的肩膀上。那手掌传来的力度不大,却仿佛有千钧之重,瞬间压垮了杨廷仪所有的力气和勇气。
一个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此刻却如同索命梵音般的声音,带着一丝戏谑的冰冷,在他耳边缓缓响起:
“正夫啊,这么晚了,你带着丁显和刑宽,还有这么多甲士,闯到朕的寝宫里来……总不会,是来给朕问安的吧?”
杨廷仪机械地、一点点地转过头。烛光下,皇帝拓跋宏就站在他身后,身着常服,脸上虽带病容,但那双眼睛却锐利如鹰,哪里还有半分病入膏肓的样子?嘴角那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充满了嘲讽和掌控一切的冷漠。
杨廷仪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他双腿一软,若不是那只手还搭在肩上,他几乎要瘫倒在地。所有的智计、所有的谋划,在这一刻全都化为乌有,只剩下无边的恐惧和绝望。
他下意识地看向身后的丁显和刑宽,指望他们能有什么反应,哪怕是徒劳的挣扎。可他看到的,是两张比他更加惨白、写满了惊骇欲绝的脸。丁显的官袍下摆在微微发抖,刑宽更是面无人色,眼神涣散,显然早已被这突如其来的逆转吓得魂飞魄散,连思考的能力都丧失了。
杨廷仪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彻底熄灭。他仿佛能听到自己政治生命乃至肉体生命走向终结的丧钟。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席卷全身,他闭上了眼睛,从喉咙深处发出一声近乎呻吟的哀叹:
“完了……一切……都完了……”
这一刻,他不是权倾朝野的首辅,只是一个一败涂地、等待最终审判的囚徒。玄霄宫明亮的灯火,此刻在他眼中,与地狱的业火无异。
好的,我们来续写门外的这场突变,营造内外交困的绝境氛围。
---
玄霄宫外,夜色浓重。赵崇明手握剑柄,如同雕塑般伫立在宫门前的汉白玉台阶上,耳中捕捉着殿内任何一丝细微的动静。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里面却死寂得可怕,杨廷仪三人进去后,仿佛石沉大海,再无任何声息传出。
这种反常的寂静,像无形的蛛网,渐渐缠绕上赵崇明的心头,越收越紧。他心中的不安急剧放大,一种不祥的预感如同冰冷的潮水,开始淹没他最初的决心。
太久了……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
就在他焦躁难耐,几乎要按捺不住,想要派人进去探听虚实之际——
“嚓…嚓…嚓…”
一阵低沉而整齐、极具压迫感的脚步声,如同闷雷般,从他身后的宫道黑暗处由远及近传来!这脚步声绝非他手下那八百乌合之众所能发出,那是久经沙场、纪律严明的精锐之师行进时特有的节奏!
赵崇明浑身汗毛瞬间倒竖!他猛地转身!
只见火光骤然亮起!无数支火把如同鬼火般从四面八方的黑暗中涌现,将玄霄宫前的广场照得亮如白昼!
火光映照下,是密密麻麻、盔明甲亮、刀枪如林的士兵!他们组成了严密的包围圈,如同铁桶一般,将他以及他带来的八百人死死围困在宫门前的狭小区域!这些士兵衣甲鲜明,旗帜上赫然是“武骧” 的徽记!这是直属于皇帝、驻守京畿最核心的精锐!
而在这支钢铁洪流的最前方,御马监掌印太监黄大宝,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那双平日里总是眯着的眼睛里,此刻寒光四射!
“赵崇明,”黄大宝尖细的嗓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刺耳,“深更半夜,带着这么多手持利刃的甲士,包围圣上寝宫……你这是,意欲何为啊?”
赵崇明的大脑“嗡”的一声,一片空白!他带来的八百人,在这突然出现的、数量绝对占优的武骧军精锐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不堪一击!士兵们显然也意识到了绝境,顿时一阵骚动,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开来,阵型开始散乱。
前有深不可测、吉凶未卜的宫殿,后有如同神兵天降的朝廷精锐!
赵崇明脸色惨白如纸,握着剑柄的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
这时,武骧军明晃晃的刀枪和黄大宝阴冷的目光,赵崇明绝望扫视的目光,忽然死死定格在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上——
孙腾!
那位玄武门的守将,此刻确实一身戎装地站在黄大宝身侧,但他似乎极力想将自己隐藏在火光摇曳的阴影里,微微低着头,与周围杀气腾腾的武骧军士兵显得格格不入。更引人注目的是,他手里紧紧攥着一块汗巾,正不停地、近乎机械地擦拭着额头和脖颈,仿佛那汗水永远也擦不干似的。即使隔着一段距离,赵崇明也能看到他脸色苍白,眼神躲闪,完全不敢与自己对视。
一瞬间,赵崇明全都明白了!
为什么入宫如此“顺利”?
为什么孙腾刚才会那么紧张?
一切的一切,都是演戏!孙腾早已倒戈,或者说,他根本就是陛下的人!玄武门不是他们潜入的通道,而是请君入瓮的入口!自己这帮人,就像傻子一样,被孙腾和黄大宝联手,一步步引到了这个绝地!
“孙!腾!” 赵崇明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字,双目瞬间布满血丝,巨大的愤怒和被背叛的耻辱甚至暂时压过了恐惧,“你……你敢诈我?!”
孙腾被赵崇明那绝望而洞穿的目光钉在原地,自知无法再隐匿。他像是被抽干了力气般,从武骧军队伍的阴影里踉跄着挪了出来,脸色比刚才更加惨白,嘴唇哆嗦着,甚至不敢直视赵崇明的眼睛。
“赵…赵统领…我…我也是…也是没办法了!”他声音发颤,带着哭腔,手里的汗巾被他无意识地揉成了一团,“我…我总要顾及全家的性命!我…我不能不…”
他语无伦次,试图解释自己的背叛,却找不到任何能减轻罪责的理由。最后,他像是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般,急切地、几乎是哀求地看着赵崇明:
“降了吧,赵统领!您…您家是有丹书铁券的!是仁宗爷钦赐的!只要您放下兵器,圣上…圣上念在您赵阁老的功勋,定然…定然不会过于为难您的!何必…何必让弟兄们白白送死啊!”
“你……!” 赵崇明气得浑身发抖,几乎要吐血。他想起自己之前还呵斥孙腾失态,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才是那个最大的小丑!
黄大宝不耐烦地打断了这场对峙,尖声道:“赵崇明,事到如今,还不束手就擒?!难道要让你这八百弟兄,都为你这不臣之心陪葬吗?!”
这话如同重锤,狠狠砸在赵崇明和他身后那些已经开始军心涣散的士兵心上。看着周围如林的长枪和闪着寒光的箭镞,抵抗的意志瞬间崩溃。
“哐当!” 不知是谁第一个扔下了手中的兵器。
如同多米诺骨牌被推倒,连锁反应迅速发生。“哐当!哐当!”之声不绝于耳,赵崇明带来的八百人,在绝对的实力和绝望的局面面前,纷纷丢弃了武器,跪地求饶。
赵崇明孤零零地站在原地,看着眼前这一幕,最后一丝力气也被抽空。他手中的佩剑“当啷”一声掉落在地,溅起几点火星。他仰起头,望着玄霄宫那巍峨的殿顶,发出一声凄厉而绝望的长啸:
“杨首辅——!我们……都被骗了——!”
这声长啸,如同丧钟,不仅宣告了他个人的末路,也穿透宫门,传入了那片灯火通明、却更加绝望的玄霄宫正殿之中。
“完了……” 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绝望。这一刻,他无比后悔没有听进去薛灏那句“思危、思退、思变”的忠告。
黄大宝看着他失魂落魄的样子,冷笑一声,轻轻一挥手:
“缴械!反抗者,格杀勿论!”
冰冷的命令,为这场仓促起事的政变,画上了一个血腥的休止符。
然而,当他终于看清屏风后的景象时,整个人如遭雷击,瞬间僵在原地!
只见那张空荡荡、铺着明黄锦被的龙榻。而龙榻之上,赫然躺着一个被五花大绑、嘴里塞着麻核的少年——正是孙贵妃身边那个形影不离、眉目英俊的少年!
此刻,这少年早已没了平日的冷峻,眼中充满了极致的恐惧和焦急,见到杨廷仪,他拼命地挣扎,喉咙里发出“呜呜”的闷响,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般,似乎在用尽全身力气警告着什么。
中计了!
一个冰冷彻骨的念头,如同毒蛇般瞬间钻入杨廷仪的脑海,将他所有的野心和幻想撕得粉碎!这根本就是一个请君入瓮的死局!
他浑身汗毛倒竖,几乎是想也不想,猛地就要转身向外冲去!
可就在他身形将动未动的刹那,一只枯瘦、却异常沉稳有力的手,轻轻地搭在了他的肩膀上。那手掌传来的力度不大,却仿佛有千钧之重,瞬间压垮了杨廷仪所有的力气和勇气。
一个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此刻却如同索命梵音般的声音,带着一丝戏谑的冰冷,在他耳边缓缓响起:
“正夫啊,这么晚了,你带着丁显和刑宽,还有这么多甲士,闯到朕的寝宫里来……总不会,是来给朕问安的吧?”
杨廷仪机械地、一点点地转过头。烛光下,皇帝拓跋宏就站在他身后,身着常服,脸上虽带病容,但那双眼睛却锐利如鹰,哪里还有半分病入膏肓的样子?嘴角那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充满了嘲讽和掌控一切的冷漠。
杨廷仪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他双腿一软,若不是那只手还搭在肩上,他几乎要瘫倒在地。所有的智计、所有的谋划,在这一刻全都化为乌有,只剩下无边的恐惧和绝望。
他下意识地看向身后的丁显和刑宽,指望他们能有什么反应,哪怕是徒劳的挣扎。可他看到的,是两张比他更加惨白、写满了惊骇欲绝的脸。丁显的官袍下摆在微微发抖,刑宽更是面无人色,眼神涣散,显然早已被这突如其来的逆转吓得魂飞魄散,连思考的能力都丧失了。
杨廷仪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彻底熄灭。他仿佛能听到自己政治生命乃至肉体生命走向终结的丧钟。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席卷全身,他闭上了眼睛,从喉咙深处发出一声近乎呻吟的哀叹:
“完了……一切……都完了……”
这一刻,他不是权倾朝野的首辅,只是一个一败涂地、等待最终审判的囚徒。玄霄宫明亮的灯火,此刻在他眼中,与地狱的业火无异。
好的,我们来续写门外的这场突变,营造内外交困的绝境氛围。
---
玄霄宫外,夜色浓重。赵崇明手握剑柄,如同雕塑般伫立在宫门前的汉白玉台阶上,耳中捕捉着殿内任何一丝细微的动静。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里面却死寂得可怕,杨廷仪三人进去后,仿佛石沉大海,再无任何声息传出。
这种反常的寂静,像无形的蛛网,渐渐缠绕上赵崇明的心头,越收越紧。他心中的不安急剧放大,一种不祥的预感如同冰冷的潮水,开始淹没他最初的决心。
太久了……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
就在他焦躁难耐,几乎要按捺不住,想要派人进去探听虚实之际——
“嚓…嚓…嚓…”
一阵低沉而整齐、极具压迫感的脚步声,如同闷雷般,从他身后的宫道黑暗处由远及近传来!这脚步声绝非他手下那八百乌合之众所能发出,那是久经沙场、纪律严明的精锐之师行进时特有的节奏!
赵崇明浑身汗毛瞬间倒竖!他猛地转身!
只见火光骤然亮起!无数支火把如同鬼火般从四面八方的黑暗中涌现,将玄霄宫前的广场照得亮如白昼!
火光映照下,是密密麻麻、盔明甲亮、刀枪如林的士兵!他们组成了严密的包围圈,如同铁桶一般,将他以及他带来的八百人死死围困在宫门前的狭小区域!这些士兵衣甲鲜明,旗帜上赫然是“武骧” 的徽记!这是直属于皇帝、驻守京畿最核心的精锐!
而在这支钢铁洪流的最前方,御马监掌印太监黄大宝,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那双平日里总是眯着的眼睛里,此刻寒光四射!
“赵崇明,”黄大宝尖细的嗓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刺耳,“深更半夜,带着这么多手持利刃的甲士,包围圣上寝宫……你这是,意欲何为啊?”
赵崇明的大脑“嗡”的一声,一片空白!他带来的八百人,在这突然出现的、数量绝对占优的武骧军精锐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不堪一击!士兵们显然也意识到了绝境,顿时一阵骚动,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开来,阵型开始散乱。
前有深不可测、吉凶未卜的宫殿,后有如同神兵天降的朝廷精锐!
赵崇明脸色惨白如纸,握着剑柄的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
这时,武骧军明晃晃的刀枪和黄大宝阴冷的目光,赵崇明绝望扫视的目光,忽然死死定格在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上——
孙腾!
那位玄武门的守将,此刻确实一身戎装地站在黄大宝身侧,但他似乎极力想将自己隐藏在火光摇曳的阴影里,微微低着头,与周围杀气腾腾的武骧军士兵显得格格不入。更引人注目的是,他手里紧紧攥着一块汗巾,正不停地、近乎机械地擦拭着额头和脖颈,仿佛那汗水永远也擦不干似的。即使隔着一段距离,赵崇明也能看到他脸色苍白,眼神躲闪,完全不敢与自己对视。
一瞬间,赵崇明全都明白了!
为什么入宫如此“顺利”?
为什么孙腾刚才会那么紧张?
一切的一切,都是演戏!孙腾早已倒戈,或者说,他根本就是陛下的人!玄武门不是他们潜入的通道,而是请君入瓮的入口!自己这帮人,就像傻子一样,被孙腾和黄大宝联手,一步步引到了这个绝地!
“孙!腾!” 赵崇明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字,双目瞬间布满血丝,巨大的愤怒和被背叛的耻辱甚至暂时压过了恐惧,“你……你敢诈我?!”
孙腾被赵崇明那绝望而洞穿的目光钉在原地,自知无法再隐匿。他像是被抽干了力气般,从武骧军队伍的阴影里踉跄着挪了出来,脸色比刚才更加惨白,嘴唇哆嗦着,甚至不敢直视赵崇明的眼睛。
“赵…赵统领…我…我也是…也是没办法了!”他声音发颤,带着哭腔,手里的汗巾被他无意识地揉成了一团,“我…我总要顾及全家的性命!我…我不能不…”
他语无伦次,试图解释自己的背叛,却找不到任何能减轻罪责的理由。最后,他像是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般,急切地、几乎是哀求地看着赵崇明:
“降了吧,赵统领!您…您家是有丹书铁券的!是仁宗爷钦赐的!只要您放下兵器,圣上…圣上念在您赵阁老的功勋,定然…定然不会过于为难您的!何必…何必让弟兄们白白送死啊!”
“你……!” 赵崇明气得浑身发抖,几乎要吐血。他想起自己之前还呵斥孙腾失态,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才是那个最大的小丑!
黄大宝不耐烦地打断了这场对峙,尖声道:“赵崇明,事到如今,还不束手就擒?!难道要让你这八百弟兄,都为你这不臣之心陪葬吗?!”
这话如同重锤,狠狠砸在赵崇明和他身后那些已经开始军心涣散的士兵心上。看着周围如林的长枪和闪着寒光的箭镞,抵抗的意志瞬间崩溃。
“哐当!” 不知是谁第一个扔下了手中的兵器。
如同多米诺骨牌被推倒,连锁反应迅速发生。“哐当!哐当!”之声不绝于耳,赵崇明带来的八百人,在绝对的实力和绝望的局面面前,纷纷丢弃了武器,跪地求饶。
赵崇明孤零零地站在原地,看着眼前这一幕,最后一丝力气也被抽空。他手中的佩剑“当啷”一声掉落在地,溅起几点火星。他仰起头,望着玄霄宫那巍峨的殿顶,发出一声凄厉而绝望的长啸:
“杨首辅——!我们……都被骗了——!”
这声长啸,如同丧钟,不仅宣告了他个人的末路,也穿透宫门,传入了那片灯火通明、却更加绝望的玄霄宫正殿之中。
“完了……” 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绝望。这一刻,他无比后悔没有听进去薛灏那句“思危、思退、思变”的忠告。
黄大宝看着他失魂落魄的样子,冷笑一声,轻轻一挥手:
“缴械!反抗者,格杀勿论!”
冰冷的命令,为这场仓促起事的政变,画上了一个血腥的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