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无垠,死寂蔓延。司契身化灰芒,于破碎的星空间遁行,其速已超越光影,周身气息与万古寂灭相合,若非同阶存在,难察其踪。然其道基深处,与神骸之眼硬撼留下的暗伤,仍如附骨之疽,隐隐作痛,需以道力时时压制。眉心的维稳之钥碎片沉寂如死物,先前爆发耗尽了其积攒的灵韵。
此行的目标,直指那轮回天尊残念所提及的“万法终焉之地”。此名号,司契翻遍寂主传承与太初遗泽,亦无明确记载,唯有一些模糊的古老箴言,提及宇宙有极寂之处,乃万法归宿,规则坟场,连时空概念都趋于湮灭,是比归墟核心更为终极的“无”。
他只能凭借对寂灭道韵的极致感应,以及对“终焉”二字的道心共鸣,于茫茫虚空中寻觅那一丝微不可察的牵引。沿途所见,宇宙衰败之象愈演愈烈,星辰如风中残烛,大片星域彻底失去光泽,化为永恒的黑暗。虚空中游荡的,不再是生灵,而是各种规则崩坏后形成的诡异现象与扭曲孽物。
这一日,他途经一片奇异的虚空。此地并无星辰,亦无大陆,唯有无尽漂浮的、色彩斑斓却毫无生机的“泡沫”。每一个泡沫,都映照出一方世界的生灭景象,然其内时间流速混乱不堪,有的瞬息万年,文明兴衰如走马灯;有的则凝固在毁灭的一刻,永恒哀嚎。这是“梦境”或“可能性”的残骸,是法则无力维持现实后逸散的糟粕,美丽而致命,一旦卷入,道心不坚者极易迷失其中,化为泡沫的一部分。
司契谨慎穿行其间,混沌道体自然流转,将周遭混乱的法则涟漪抚平。就在他即将穿越这片泡沫之海时,心湖中那枚得太初遗泽的白玉莲子(生机种),忽地传来一阵奇异的悸动!并非警示危险,而是一种……渴望与指引?
他循着感应,望向泡沫之海深处。只见那里,有一枚极其巨大、却近乎透明的泡沫,其内映照的并非任何世界景象,而是一片不断旋转、吞噬一切的混沌漩涡,漩涡中心,隐约有一点恒定不变的暗芒。
“那是……”司契眸光一凝,从那暗芒中,他感受到了一丝与“万法终焉”同源、却更为内敛精纯的寂灭道韵!这泡沫,竟是通往某处终焉之地的“倒影”或“捷径”?
福至心灵,司契不再犹豫,身形一闪,主动投入那巨大泡沫之中!
“啵——”
仿佛穿过一层清凉的水膜,周遭景象剧变。不再是虚无的太空,而是置身于一条光怪陆离、扭曲变幻的通道。无数破碎的法则碎片如流星般掠过,时空感彻底混乱,前后左右失去意义。唯有生机种散发出的温润光华,护住他心神不迷失,并牢牢牵引着那点暗芒的方向。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一瞬,或许万古。前方豁然开朗,一股无法形容的“静”与“无”扑面而来。
司契脚踏实地,环顾四周。
这里,没有天空,没有大地,没有光,没有暗,甚至没有“空间”的概念。一切感知中的“存在”都消失了,唯有最纯粹的“虚无”。然而,在这绝对的虚无中,却又悬浮着无数细微的、如同尘埃般的“光点”。仔细看去,每一个光点,都是一道彻底凝固、失去所有活性的法则碎片——时间法则的残骸、空间结构的化石、阴阳五行的终末……此地,便是万法终焉之地!一切规则的坟墓!
而在这无尽法则尘埃的中心,悬浮着一物。那是一朵缓缓旋转的、十二品莲台状的灰暗虚影,莲台之上,托着一枚拳头大小、非金非玉、非石非木,通体混沌、仿佛蕴含了宇宙一切“终结”意境的……心脏!
归寂之心!
它无声地搏动着,每一次跳动,都引动周遭无数法则尘埃随之轻微震颤,仿佛它是这万法坟场唯一的主宰,是“终焉”本身的具象化!
司契的心神,在这一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洗礼。面对此物,他一身寂灭道韵竟显得如此渺小与浅薄。他缓缓上前,每靠近一步,道体与神魂承受的“终焉”道压便沉重一分,仿佛要将他也同化为这坟场的一部分。
但他目光坚定,步伐沉稳。来此,便是为了此物!
就在他靠近莲台三丈之内时,那归寂之心忽地停止了搏动,一道冰冷、淡漠、不含任何情感,却又洞悉万法归宿的意念,直接降临司契心神:
“执掌寂灭的后继者……汝为何而来?”
司契止步,拱手一礼,意念回应:“为阻彼界置换轮回之劫,为寻一线生机,特来求借‘归寂’之力。”
“归寂,非力,乃道,乃果。”那意念毫无波澜,“万物有始必有终,此乃定律。彼界所欲,不过加速终焉,或扭曲终焉。然终焉本身,无可抗拒,亦无可替代。”
“晚辈知晓。然终焉亦有不同。自然归寂,乃天地轮回;而被异道强制置换之‘终焉’,乃万物悲歌。晚辈所求,乃前者之序,非后者之殇。”司契沉声道,将自身对寂灭与生机的理解,以及对轮回平衡的坚持,尽数展露。
那意念沉默片刻,似在审视司契道心。良久,方再次响起:“汝之道,内含太初生机,外显寂灭终末,暗合阴阳轮转之微义……然欲承‘归寂’之道,需先明‘心契’。”
“何为心契?”
“舍却形骸,化入终焉,于万法尘埃中,见汝本心。若能持本心不昧,明悟寂灭真谛,便可引动心契,暂借归寂之力。若不能……则永葬于此,化为尘埃。”
司契闻言,面色无波。他早料到,获取如此力量,绝非易事。此乃道心之考,亦是生死之关。
他没有丝毫犹豫,盘膝坐于虚无之中,面对那归寂之心与十二品莲台,缓缓闭上双眼。
“请。”
下一刻,他主动放开了对混沌道体的掌控,引动周身寂灭道韵,与这万法终焉之地共鸣。他的形体,开始从边缘缓缓消散,化为最本源的粒子,融入周遭无尽的法则尘埃之中。
意识,沉入了一片由无数“终结”意念构成的汪洋。亿万世界的寂灭景象、无数文明的最后哀叹、各种法则崩坏时的绝望……如同潮水般冲击着他的道心。
舍却形骸,化入终焉,于万法尘埃中,见汝本心。
司契紧守灵台最后一点清明,如同怒海中的孤舟,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他的记忆、他的情感、他的执着,都在被剥离、被冲刷。
不知过了多久,在那无边无际的终结意念中,一点微光始终不灭。那是对“平衡”的坚持,是对“秩序”的守护,是即便执掌厄运,亦要维系轮回运转的不屈意志!
这,便是他的本心!
“吾道……不孤!”
一声道喝,于无尽终焉中响起!那点本心微光骤然放大,引动周遭所有法则尘埃共鸣!消散的形体开始重塑,但不再是血肉,而是由最为精纯的寂灭道则与那丝不灭的本心意志凝聚而成!一道玄奥的灰色契文,自其新生的道体核心浮现,与那归寂之心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心契,成!
司契猛地睁开双眼,眸中已化为一片混沌的灰色,平静地望向那重新开始缓慢搏动的归寂之心。
“汝已明心见性,可暂掌归寂之力。然需谨记,此力非为毁灭,而为平衡。劫波之中,好自为之。”那淡漠意念最后告诫道,随即隐去。
司契起身,感受着体内那股浩瀚无边、却又冰冷彻骨的归寂之力,以及对万法终焉之地的微妙掌控。他对着莲台与心脏深深一揖。
转身,一步踏出,已离开这终极死寂之地,重回那波澜诡谲的浩瀚虚空。
下一步,便是重返葬星渊,直面神骸与虚影,阻止那场关乎宇宙命运的法则置换!
此行的目标,直指那轮回天尊残念所提及的“万法终焉之地”。此名号,司契翻遍寂主传承与太初遗泽,亦无明确记载,唯有一些模糊的古老箴言,提及宇宙有极寂之处,乃万法归宿,规则坟场,连时空概念都趋于湮灭,是比归墟核心更为终极的“无”。
他只能凭借对寂灭道韵的极致感应,以及对“终焉”二字的道心共鸣,于茫茫虚空中寻觅那一丝微不可察的牵引。沿途所见,宇宙衰败之象愈演愈烈,星辰如风中残烛,大片星域彻底失去光泽,化为永恒的黑暗。虚空中游荡的,不再是生灵,而是各种规则崩坏后形成的诡异现象与扭曲孽物。
这一日,他途经一片奇异的虚空。此地并无星辰,亦无大陆,唯有无尽漂浮的、色彩斑斓却毫无生机的“泡沫”。每一个泡沫,都映照出一方世界的生灭景象,然其内时间流速混乱不堪,有的瞬息万年,文明兴衰如走马灯;有的则凝固在毁灭的一刻,永恒哀嚎。这是“梦境”或“可能性”的残骸,是法则无力维持现实后逸散的糟粕,美丽而致命,一旦卷入,道心不坚者极易迷失其中,化为泡沫的一部分。
司契谨慎穿行其间,混沌道体自然流转,将周遭混乱的法则涟漪抚平。就在他即将穿越这片泡沫之海时,心湖中那枚得太初遗泽的白玉莲子(生机种),忽地传来一阵奇异的悸动!并非警示危险,而是一种……渴望与指引?
他循着感应,望向泡沫之海深处。只见那里,有一枚极其巨大、却近乎透明的泡沫,其内映照的并非任何世界景象,而是一片不断旋转、吞噬一切的混沌漩涡,漩涡中心,隐约有一点恒定不变的暗芒。
“那是……”司契眸光一凝,从那暗芒中,他感受到了一丝与“万法终焉”同源、却更为内敛精纯的寂灭道韵!这泡沫,竟是通往某处终焉之地的“倒影”或“捷径”?
福至心灵,司契不再犹豫,身形一闪,主动投入那巨大泡沫之中!
“啵——”
仿佛穿过一层清凉的水膜,周遭景象剧变。不再是虚无的太空,而是置身于一条光怪陆离、扭曲变幻的通道。无数破碎的法则碎片如流星般掠过,时空感彻底混乱,前后左右失去意义。唯有生机种散发出的温润光华,护住他心神不迷失,并牢牢牵引着那点暗芒的方向。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一瞬,或许万古。前方豁然开朗,一股无法形容的“静”与“无”扑面而来。
司契脚踏实地,环顾四周。
这里,没有天空,没有大地,没有光,没有暗,甚至没有“空间”的概念。一切感知中的“存在”都消失了,唯有最纯粹的“虚无”。然而,在这绝对的虚无中,却又悬浮着无数细微的、如同尘埃般的“光点”。仔细看去,每一个光点,都是一道彻底凝固、失去所有活性的法则碎片——时间法则的残骸、空间结构的化石、阴阳五行的终末……此地,便是万法终焉之地!一切规则的坟墓!
而在这无尽法则尘埃的中心,悬浮着一物。那是一朵缓缓旋转的、十二品莲台状的灰暗虚影,莲台之上,托着一枚拳头大小、非金非玉、非石非木,通体混沌、仿佛蕴含了宇宙一切“终结”意境的……心脏!
归寂之心!
它无声地搏动着,每一次跳动,都引动周遭无数法则尘埃随之轻微震颤,仿佛它是这万法坟场唯一的主宰,是“终焉”本身的具象化!
司契的心神,在这一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洗礼。面对此物,他一身寂灭道韵竟显得如此渺小与浅薄。他缓缓上前,每靠近一步,道体与神魂承受的“终焉”道压便沉重一分,仿佛要将他也同化为这坟场的一部分。
但他目光坚定,步伐沉稳。来此,便是为了此物!
就在他靠近莲台三丈之内时,那归寂之心忽地停止了搏动,一道冰冷、淡漠、不含任何情感,却又洞悉万法归宿的意念,直接降临司契心神:
“执掌寂灭的后继者……汝为何而来?”
司契止步,拱手一礼,意念回应:“为阻彼界置换轮回之劫,为寻一线生机,特来求借‘归寂’之力。”
“归寂,非力,乃道,乃果。”那意念毫无波澜,“万物有始必有终,此乃定律。彼界所欲,不过加速终焉,或扭曲终焉。然终焉本身,无可抗拒,亦无可替代。”
“晚辈知晓。然终焉亦有不同。自然归寂,乃天地轮回;而被异道强制置换之‘终焉’,乃万物悲歌。晚辈所求,乃前者之序,非后者之殇。”司契沉声道,将自身对寂灭与生机的理解,以及对轮回平衡的坚持,尽数展露。
那意念沉默片刻,似在审视司契道心。良久,方再次响起:“汝之道,内含太初生机,外显寂灭终末,暗合阴阳轮转之微义……然欲承‘归寂’之道,需先明‘心契’。”
“何为心契?”
“舍却形骸,化入终焉,于万法尘埃中,见汝本心。若能持本心不昧,明悟寂灭真谛,便可引动心契,暂借归寂之力。若不能……则永葬于此,化为尘埃。”
司契闻言,面色无波。他早料到,获取如此力量,绝非易事。此乃道心之考,亦是生死之关。
他没有丝毫犹豫,盘膝坐于虚无之中,面对那归寂之心与十二品莲台,缓缓闭上双眼。
“请。”
下一刻,他主动放开了对混沌道体的掌控,引动周身寂灭道韵,与这万法终焉之地共鸣。他的形体,开始从边缘缓缓消散,化为最本源的粒子,融入周遭无尽的法则尘埃之中。
意识,沉入了一片由无数“终结”意念构成的汪洋。亿万世界的寂灭景象、无数文明的最后哀叹、各种法则崩坏时的绝望……如同潮水般冲击着他的道心。
舍却形骸,化入终焉,于万法尘埃中,见汝本心。
司契紧守灵台最后一点清明,如同怒海中的孤舟,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他的记忆、他的情感、他的执着,都在被剥离、被冲刷。
不知过了多久,在那无边无际的终结意念中,一点微光始终不灭。那是对“平衡”的坚持,是对“秩序”的守护,是即便执掌厄运,亦要维系轮回运转的不屈意志!
这,便是他的本心!
“吾道……不孤!”
一声道喝,于无尽终焉中响起!那点本心微光骤然放大,引动周遭所有法则尘埃共鸣!消散的形体开始重塑,但不再是血肉,而是由最为精纯的寂灭道则与那丝不灭的本心意志凝聚而成!一道玄奥的灰色契文,自其新生的道体核心浮现,与那归寂之心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心契,成!
司契猛地睁开双眼,眸中已化为一片混沌的灰色,平静地望向那重新开始缓慢搏动的归寂之心。
“汝已明心见性,可暂掌归寂之力。然需谨记,此力非为毁灭,而为平衡。劫波之中,好自为之。”那淡漠意念最后告诫道,随即隐去。
司契起身,感受着体内那股浩瀚无边、却又冰冷彻骨的归寂之力,以及对万法终焉之地的微妙掌控。他对着莲台与心脏深深一揖。
转身,一步踏出,已离开这终极死寂之地,重回那波澜诡谲的浩瀚虚空。
下一步,便是重返葬星渊,直面神骸与虚影,阻止那场关乎宇宙命运的法则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