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终于进步了-《名义:我靠小弟们躺赢了》

  接下来孙连城就盯着他们按照新的生产规范去做,确保生产过程中有条理有计划。

  而不像之前那样,有些老油条干活就跟家里种地一样随意,想什么干就什么干,想干多少就多少!

  现在孙连城按照计划目标,重新给他们考核技术,然后分配任务。

  什么样的任务由什么水平的工人去完成,工作量相对会均衡。

  不至于有些人厉害点就往死里用,而有些关系户就随便混日子!

  孙连城可不管他们是哪里来的,又有什么关系。

  这个事情要是做不好,自己的前途都没有了,还管得了那么多?

  这些具体的改革措施非常繁琐,孙连城每天跑来跑去,说话多了,口水都快干了!

  好在事情逐渐做起来了,再慢慢调整,终于有了一点新雏形!

  天天被孙连城这么盯着,工厂的环境基本可以保持干净整洁了。

  工作的时候,有些人一开始还不太习惯,因为他们已经在多年的工作里养成了自己的习惯。

  被孙连城强制扭转过来后,花了好些天才逐渐适应下来。

  而这适应了之后,生产效率就迅速提升起来了。

  以前的管理相对混乱,有些干部在管理的时候甚至有点随心所欲的感觉。

  如今孙连城给他们定岗定责,每个岗位需要负责什么工作,承担什么责任,都规定清楚了。

  接下来哪里出了错,那就找哪里的麻烦!

  好处就是只要大家认真负责、努力完成了工作,那么工资福利都是要按规定发放,甚至是增加奖励的!

  现在销售方面还没有打出去,孙连城还没有把计划外生产的部分添加到绩效里。

  后面等到销售没问题了,这才能够进一步改革工资和福利体系!

  孙连城就这么一天调整一部分,慢慢地整个工厂就大变样了!

  有人又去找胡效炜诉苦的时候,就被胡效炜给骂了!

  虽然他一开始对孙连城的到来有点意见,但是作为厂长,他还是希望机械厂变得更好!

  如今看来,孙连城并不是胡来,确实是带着机械厂在变好。

  只是能够变得有多好,时间太短了,暂时看不出来!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工人来说,这些天来,他们的工作越来越顺心。

  每天确定生产数量,确定生产责任,就可以安心搞生产了。

  效率高一点的人,经常能够提前完成工作。

  工人和生产方面逐渐进入正轨后,孙连城也开始对干部进行培训。

  其实在之前的过程中,这些干部也要参与到改革中来。

  但是孙连城没有时间去给他们说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他们仍然是一知半解,没有完全看懂!

  这个时候他再带着大家,一个个地方看过去,每个地方都分析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之类的,指导他们领会新的管理方式。

  特别是某些跟踪报表,生产计划表、物料进出表等等,都需要他们这些干部熟悉起来。

  再结合管理制度的要求,这些老油条也慢慢领会了工作的需求。

  于是孙连城又要指导他们和工人的磨合,使得整个机械厂的管理和生产体系完成了升级!

  等到他们磕磕绊绊磨合到位了,生产出来的产品也经过了新设立的质量检测人员检查!

  因为孙连城还给他们设置了各种报表,包括生产数量多少、哪些人做得更好、哪些人做得差等等,使得大家逐渐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氛围!

  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废品率在下降,从生产的情况上看就可以知道初步的效果了!

  不过还有最重要的一环——销售!

  机械厂目前仍然是以计划生产为主,所以大部分的产量都是纳入统销统购!

  但是现在的统销统购是没法完全覆盖全部产量的,工厂自己完成剩余部分的销售势在必行!

  孙连城给几个销售员培训,让他们想办法去出售产品。

  比如五金工具、木器工具,普通的机器设备等等。

  机械厂的产品大多都瞄准了某些特定群体,比如服务于工业生产、林业和木柴加工、轻工业等方向。

  因为枫梧县主要是农业县,也没有多少森林,所以林业和木柴加工并不多,机械厂主要还是服务于农业。

  孙连城也有针对性地让他们生产水泵、水稻脱粒机、小型柴油机等产品。

  特别是小型柴油机,他特地去找德国的那位小弟冯宝咨询,又给他们改进了一番,性能更好,功率更大,还更省油!

  然后以小型柴油机为主,搭配着生产柴油动力的水泵、脱粒机、碾米机等产品。

  接着他带着销售员,去到下面的乡镇上推销这些产品!

  要么是找特定的人群推销,要么是沉入到乡村里,主动推销给农民。

  加上县机械厂承包一年的维修服务,以及各种优惠活动,总算是逐步打开了销路!

  但是这个年代的农村和农民其实收入不算高,购买这些产品也不容易。

  机械厂的产量在上升,但是销量却跟不上,这就让孙连城也跟着急了!

  直到这一天,孙连城再次召唤了新的小弟。

  这是今年的第三个小弟了!

  其中一个是女的,叫钱莱,大专毕业,正在谋求专升本。

  孙连城对于第一个女的小弟挺好奇的,也相对照顾一些,就给她赞助了一些学费和生活费。

  另一个是叫周保义,目前在京城读大学,即将毕业,孙连城推荐他继续读研究生,那样他的前途会好一些。

  这第三个就不得了了,第一次召唤出了黑洲那边的人!

  这个家伙叫科非,属于黑不溜秋的那种,但是他和那些外国小弟一样,也可以磕磕绊绊地说出普通话来。

  对方倒是家境不错,在他们国内也算是有权有势的。

  孙连城对于这个新小弟没啥感觉,隔得太远了,又有一些成见,本来不想待见他的。

  可是这一天在想着解决机械厂销路的时候,突然看到了电视上的国际新闻。

  90年的时候,国外依然是战火纷飞,大大小小的战斗到处都是。

  孙连城突然灵机一动,突然就想到了一个方向!

  好像自己也可以把机械厂的民用品卖到国外啊!

  比如后来比较受欢迎的某钢管、煤气罐等,好像销量就挺不错的。

  加上自己不是有小弟么,完全可以通过他们打开销路!

  于是孙连城联系了港岛的那个小弟陈伟明,让他在港岛对接黑洲的小弟科非。

  不到半个月,陈伟明的明星贸易公司就朝这里下了一个几十万的订单!

  这个订单立即就惊动了县长方飞扬,以及经委、财贸委、商业局、外贸局等单位。

  要知道机械厂每年的销售额也就那样了,结果孙连城竟然可以打通外贸渠道,由不得他们不动容啊!

  面对三堂会审,孙连城只能“老实”地说了。

  “方县长,各位领导,这位港岛的老板是通过我一个朋友李成才介绍的,他们之间有点生意上的往来!”

  方飞扬问道:“小孙,那为什么他要订购这么简单的钢管、钢瓶之类的呢?”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可能是人家外国人有需要吧?”

  看到孙连城也是一脸懵逼的样子,他们也知道问不出什么了。

  他们可不知道孙连城还有外挂这种东西,正常情况下他确实不可能认识一个外商。

  至于李成才的事情,其实真要查的话大家都会知道。

  但孙连城目前只是个普通科员,和别人一起做生意也不违法啊!

  方飞扬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其他的,就单纯地认可了孙连城的答复。

  “小孙啊,既然人家外商有需求,咱们就尽量满足他们!我回头会让计委、经委和其他部门配合你们,要什么给什么,争取今年扩大生产和销售,实现产值翻番!”

  “好的,方县长,我们一定努力!”

  经过了这个事情后,孙连城再次引得县里领导的注目!

  虽然是经别人介绍的,但是孙连城有这个途径,就说明以后有潜力啊!

  特别是招商局,他们的局长都亲自打电话过来和孙连城攀交情了!

  甭管有没有用,反正工作先做好了,万一有效果了呢?

  机械厂加班加点,只花了一个多月就完成了第一批订单!

  因为人家也没有学会使用,所以孙连城不得不交代科非这个小弟,让他学会之后,再想办法卖出去!

  反正他们那边到处都可能打起来,这种便宜又好用的东西,肯定会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