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啊,你是汉大出身的吧?高育良书记是不是你老师?”
“是的!”
“那就更不对劲儿了!你可是获得一等功的功臣,还有个好老师,怎么就不你安排一下呢?”
吴维插了句嘴:“孙省长,其实我也觉得这个安排有问题,可是前些年……”
“老吴,别说了!”祁同伟苦笑起来,“我服从组织安排,让我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孙连城摇了摇头,叹息一声说:“话也不能这么说,培养一个干部可不容易,不能这么草率啊!”
吴维趁机说道:“这年头汉东的情况就这样,不跑不送,降级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我看同伟就是少跑育良书记那里了,不然哪里会是现在这样?”
安排好并桌和点菜事情的上官垣恰好回来了,他开玩笑似地说道:“吴队长,这么看来,育良书记反倒是显得公平公正,没有徇私,这不是挺好的吗?”
“话是这么说,可同伟是一等功功臣,能力也不差啊!”
祁同伟拉了拉吴维的衣服:“好了,这个事情就不说了。作为一名干部,服从组织安排是首要的。”
孙连城说道:“祁厅长的觉悟不错啊!可惜我是行政口的,政法工作也说不上话……”
“孙省长您有心了,我的事情比较复杂,高老师那边也在为我争取,就不必劳烦您了!”
“好,那就不说这个了。老吴,你这些年看起来老了很多啊!”
吴维连忙诉苦起来:“我的孙省长哎,我们干刑侦的,风里来雨里去,可比不了你们坐办公室哦!”
“你这是什么话?我难道是靠坐办公室,坐出来了一个副省长?”
“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
几人闲话了一番,饭菜也上来了。
孙连城有钱了之后,只要是有条件,从来就不会亏待自己。
不只是偶尔下馆子,连家里的保姆都要求一定的烹饪水平,其实家里的饭菜就做得不错。
要不是有需要,他也未必会出来下馆子。
孙连城和吴维、上官垣都是自己人,说话就随意一些了。
祁同伟就拘谨一些,但绝不是怕了孙连城,只是他觉得自己像个外人一样,不好插话进去。
孙连城他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很快就把话题转到了吴维的工作上,甚至还讨论起了政法工作的事情。
在座的几个人里,除了上官垣没有相关方面的工作经验,孙连城等人可是不差的。
孙连城从区长、区委书记开始,就抓过政法工作改进的事情。
虽然他现在离开了汉江,但平州市的平安区仍然是全市治安和法治工作最好的区。
文山市的情况复杂一些,但是孙连城对他们的整顿工作也是卓有成效的。
孙连城离开文山市后,市委市政府和省里对文山的政法体系改革都表示继续支持。
八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虽然不敢说能马上改得多好,但至少也是一个司法改革的标杆地区了。
孙连城就和吴维、祁同伟他们讨论起了汉东的治安和政法环境。
祁同伟说得比较少一些,但吴维就大吐苦水了。
高育良主掌的汉大帮,在吕州市委书记任上还好,甚至都开始搞了一些改革举措。
当时还是祁同伟配合高育良搞了改革实验,结果也看到了一些效果。
可是随着高育良离开吕州,情况就发生改变了!
当时祁同伟在吕州市公安局局长的位置没多久,后来才是黄海峰接任了局长。
祁同伟先后转到了京州市检察院和林城市法院工作,后来更是一动不动。
而黄海峰却是两年一个台阶,先是走上吕州市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再到京州市局局长兼公安厅副厅长、京州市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省厅厅长……
这一路上来,走得很快,祁同伟都羡慕死了!
可惜当时高育良和汉大帮没有彻底靠拢赵立春,对方就自己扶持了一个人上来。
黄海峰接手了祁同伟他们的政绩,迅速提拔上来,成为了祁厅长的翻版!
孙连城对于这些事情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但是看到被自己这个蝴蝶翅膀扇飞出去祁同伟,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对方失去了梁家的资源,也没有了上进的空间,但是他因此重新娶了个老婆,还生了个儿子,这算不算是一种幸运呢?
而且他再怎么也到了副厅级,怎么说都不算吃亏了。
为了拉拢祁同伟,孙连城也不得不拿出点东西了。
祁同伟现在可是分管理论方面工作的,于是孙连城就拿出了很多经验和先知先觉的理论、设想。
比如现在随着智能设备越来越先进,很多地方的工作都可以做不少改进。
当初孙连城在平州市主政平安区工作,就开始了司法和执法方面改革。
但那个时候的设备并不算好,相关的改进工作一直在持续。
直到孙连城上任副省长,平安区才最终推动了设备更新换代,有了孙连城印象里的那些办公条件了。
可是这种改变也仅限于局部,整个平州市和汉江省大部分的地区都没有办法做到。
设备的更新换代需要大量的经费,相关的培训和改变工作方式方法也需要花费精力。
倒是文山市那边,他们有后发优势。
在孙连城卸任市委书记之前,就因为经费到位了,提前更换了最新式的设备。
如今身为汉东省会的京州市,执法工作还不如文山市!
孙连城就一边吃饭,一边和祁同伟他们谈起了这些经验。
祁同伟可能是真的在认真负责分管的工作,还掏出了小本本把孙连城说的这些经验记录了下来。
如果说一开始他对孙连城的敬畏是因为省委常委、副省长的身份,后来就是觉得孙连城的能力真的够强了!
不只是行政工作做得好,连司法工作也能说得头头是道。
不愧是主政过一方的人啊!
这顿饭吃到了后来,祁同伟就差点没吃饱,一个劲儿的记录孙连城的经验要点去了。
等到送走了孙连城和上官垣,他才突兀地问道:“老吴,你真的和孙省长是老相识了?”
吴维得意洋洋地说:“那当然了!八十年代末我在京州读书,刚好和他认识。后来也保持了联系,只是他不怎么在汉东工作,所以也没必要提起。”
“那你现在要发达了!有孙省长罩着你,未来还有进步的空间!”
“我就算了!我是纯技术岗位,不像你的履历那么丰富,我们警校也不如你们汉大厉害啊!”
“都一样,不要强行区分得那么清楚嘛!”
“呵呵,那为什么有你们汉大帮,而没有我们警校帮呢?”
祁同伟:?????**
孙连城知道祁同伟心里肯定会怀疑今天的偶遇,但他也不管那么多。
反正也不是真的要收了汉大帮,只是想通过祁同伟,让汉大帮为自己所用罢了!
而且自己要是不能再进一步,那么即便把汉大帮收过来也没有多少用处。
这边想要撬了高育良和汉大帮墙角,那边也要对秘书帮下手了!
其实秘书帮并不是特别团结,只是李达康、刘新建和一些秘书出身的干部们互相抱团而已。
上官垣现在是孙连城的秘书,未来他要是下放去主政一地,也是有可能被列入秘书帮范围的。
倘若是李达康这种人,或许还不屑于和别人抱团。
但是李达康可以不在乎秘书帮的其他人,难道还可以不管京州的事情吗?
特别是京州中福集团那边,孙连城印象里好像就有一些记忆。
哪怕是过了二十多年,他也是依稀记得,这个中福集团的老总好像和李达康关系匪浅吧?
虽然中福集团是央企,但是京州中福集团在汉东省里经营,孙连城这个分管国资工作的副省长,也是可以指手画脚一番的。
于是他前脚刚刚准备撬汉大帮的墙角,后脚就开始视察京州的国企工作了。
这一次他也不知道要不要搞出一些事情来,但至少要挑出一些问题,让李达康忙活一阵才行!
同时,也要试一试秘书帮的成分啊!
“是的!”
“那就更不对劲儿了!你可是获得一等功的功臣,还有个好老师,怎么就不你安排一下呢?”
吴维插了句嘴:“孙省长,其实我也觉得这个安排有问题,可是前些年……”
“老吴,别说了!”祁同伟苦笑起来,“我服从组织安排,让我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孙连城摇了摇头,叹息一声说:“话也不能这么说,培养一个干部可不容易,不能这么草率啊!”
吴维趁机说道:“这年头汉东的情况就这样,不跑不送,降级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我看同伟就是少跑育良书记那里了,不然哪里会是现在这样?”
安排好并桌和点菜事情的上官垣恰好回来了,他开玩笑似地说道:“吴队长,这么看来,育良书记反倒是显得公平公正,没有徇私,这不是挺好的吗?”
“话是这么说,可同伟是一等功功臣,能力也不差啊!”
祁同伟拉了拉吴维的衣服:“好了,这个事情就不说了。作为一名干部,服从组织安排是首要的。”
孙连城说道:“祁厅长的觉悟不错啊!可惜我是行政口的,政法工作也说不上话……”
“孙省长您有心了,我的事情比较复杂,高老师那边也在为我争取,就不必劳烦您了!”
“好,那就不说这个了。老吴,你这些年看起来老了很多啊!”
吴维连忙诉苦起来:“我的孙省长哎,我们干刑侦的,风里来雨里去,可比不了你们坐办公室哦!”
“你这是什么话?我难道是靠坐办公室,坐出来了一个副省长?”
“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
几人闲话了一番,饭菜也上来了。
孙连城有钱了之后,只要是有条件,从来就不会亏待自己。
不只是偶尔下馆子,连家里的保姆都要求一定的烹饪水平,其实家里的饭菜就做得不错。
要不是有需要,他也未必会出来下馆子。
孙连城和吴维、上官垣都是自己人,说话就随意一些了。
祁同伟就拘谨一些,但绝不是怕了孙连城,只是他觉得自己像个外人一样,不好插话进去。
孙连城他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很快就把话题转到了吴维的工作上,甚至还讨论起了政法工作的事情。
在座的几个人里,除了上官垣没有相关方面的工作经验,孙连城等人可是不差的。
孙连城从区长、区委书记开始,就抓过政法工作改进的事情。
虽然他现在离开了汉江,但平州市的平安区仍然是全市治安和法治工作最好的区。
文山市的情况复杂一些,但是孙连城对他们的整顿工作也是卓有成效的。
孙连城离开文山市后,市委市政府和省里对文山的政法体系改革都表示继续支持。
八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虽然不敢说能马上改得多好,但至少也是一个司法改革的标杆地区了。
孙连城就和吴维、祁同伟他们讨论起了汉东的治安和政法环境。
祁同伟说得比较少一些,但吴维就大吐苦水了。
高育良主掌的汉大帮,在吕州市委书记任上还好,甚至都开始搞了一些改革举措。
当时还是祁同伟配合高育良搞了改革实验,结果也看到了一些效果。
可是随着高育良离开吕州,情况就发生改变了!
当时祁同伟在吕州市公安局局长的位置没多久,后来才是黄海峰接任了局长。
祁同伟先后转到了京州市检察院和林城市法院工作,后来更是一动不动。
而黄海峰却是两年一个台阶,先是走上吕州市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再到京州市局局长兼公安厅副厅长、京州市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省厅厅长……
这一路上来,走得很快,祁同伟都羡慕死了!
可惜当时高育良和汉大帮没有彻底靠拢赵立春,对方就自己扶持了一个人上来。
黄海峰接手了祁同伟他们的政绩,迅速提拔上来,成为了祁厅长的翻版!
孙连城对于这些事情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但是看到被自己这个蝴蝶翅膀扇飞出去祁同伟,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对方失去了梁家的资源,也没有了上进的空间,但是他因此重新娶了个老婆,还生了个儿子,这算不算是一种幸运呢?
而且他再怎么也到了副厅级,怎么说都不算吃亏了。
为了拉拢祁同伟,孙连城也不得不拿出点东西了。
祁同伟现在可是分管理论方面工作的,于是孙连城就拿出了很多经验和先知先觉的理论、设想。
比如现在随着智能设备越来越先进,很多地方的工作都可以做不少改进。
当初孙连城在平州市主政平安区工作,就开始了司法和执法方面改革。
但那个时候的设备并不算好,相关的改进工作一直在持续。
直到孙连城上任副省长,平安区才最终推动了设备更新换代,有了孙连城印象里的那些办公条件了。
可是这种改变也仅限于局部,整个平州市和汉江省大部分的地区都没有办法做到。
设备的更新换代需要大量的经费,相关的培训和改变工作方式方法也需要花费精力。
倒是文山市那边,他们有后发优势。
在孙连城卸任市委书记之前,就因为经费到位了,提前更换了最新式的设备。
如今身为汉东省会的京州市,执法工作还不如文山市!
孙连城就一边吃饭,一边和祁同伟他们谈起了这些经验。
祁同伟可能是真的在认真负责分管的工作,还掏出了小本本把孙连城说的这些经验记录了下来。
如果说一开始他对孙连城的敬畏是因为省委常委、副省长的身份,后来就是觉得孙连城的能力真的够强了!
不只是行政工作做得好,连司法工作也能说得头头是道。
不愧是主政过一方的人啊!
这顿饭吃到了后来,祁同伟就差点没吃饱,一个劲儿的记录孙连城的经验要点去了。
等到送走了孙连城和上官垣,他才突兀地问道:“老吴,你真的和孙省长是老相识了?”
吴维得意洋洋地说:“那当然了!八十年代末我在京州读书,刚好和他认识。后来也保持了联系,只是他不怎么在汉东工作,所以也没必要提起。”
“那你现在要发达了!有孙省长罩着你,未来还有进步的空间!”
“我就算了!我是纯技术岗位,不像你的履历那么丰富,我们警校也不如你们汉大厉害啊!”
“都一样,不要强行区分得那么清楚嘛!”
“呵呵,那为什么有你们汉大帮,而没有我们警校帮呢?”
祁同伟:?????**
孙连城知道祁同伟心里肯定会怀疑今天的偶遇,但他也不管那么多。
反正也不是真的要收了汉大帮,只是想通过祁同伟,让汉大帮为自己所用罢了!
而且自己要是不能再进一步,那么即便把汉大帮收过来也没有多少用处。
这边想要撬了高育良和汉大帮墙角,那边也要对秘书帮下手了!
其实秘书帮并不是特别团结,只是李达康、刘新建和一些秘书出身的干部们互相抱团而已。
上官垣现在是孙连城的秘书,未来他要是下放去主政一地,也是有可能被列入秘书帮范围的。
倘若是李达康这种人,或许还不屑于和别人抱团。
但是李达康可以不在乎秘书帮的其他人,难道还可以不管京州的事情吗?
特别是京州中福集团那边,孙连城印象里好像就有一些记忆。
哪怕是过了二十多年,他也是依稀记得,这个中福集团的老总好像和李达康关系匪浅吧?
虽然中福集团是央企,但是京州中福集团在汉东省里经营,孙连城这个分管国资工作的副省长,也是可以指手画脚一番的。
于是他前脚刚刚准备撬汉大帮的墙角,后脚就开始视察京州的国企工作了。
这一次他也不知道要不要搞出一些事情来,但至少要挑出一些问题,让李达康忙活一阵才行!
同时,也要试一试秘书帮的成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