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的二月末还带着料峭寒意,飞机降落在机场时,舷窗外的天空是一片澄澈的淡蓝。
苏景辞透过窗户往下看,熟悉的城市轮廓逐渐清晰,道路上车水马龙,楼宇间飘着零星的风筝,一股亲切感瞬间涌上心头。
“在想什么?”顾时砚的手掌轻轻覆在他的手背上,指尖带着温热的暖意。
苏景辞回头,撞进他含笑的眼眸里,弯了弯嘴角:“在想家里的窗帘是不是还保持着我们离开时的样子。”
他们离开时是十二月末,彼时北城刚褪去燥热,如今四个月过去,家里怕是积了些薄尘。
顾时砚低笑出声,揉了揉他的头发:“放心,我让阿姨每周都去打扫,保证跟我们离开时一样干净。”
取完行李走出机场,迎面而来的风带着些许凉意,却让苏景辞觉得格外踏实。
顾时砚自然地将他的围巾往上提了提,遮住半张脸,又把他的手揣进自己的大衣口袋里:“别冻着了,考研成绩快出来了,可不能感冒。”
提到考研成绩,苏景辞的心轻轻跳了一下。他低头看着两人交握的手,指尖微微蜷缩:“其实我有点紧张,万一没考上……”
“没有万一。”顾时砚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语气笃定,“你付出了多少努力,我都看在眼里,一定能考上的。就算真的没考上,也没关系,我养你。”
苏景辞被他最后一句话逗笑,心里的紧张消散了不少,轻轻捶了他一下:“谁要你养?我自己能养活自己。”
顾时砚顺势握住他的手腕,将人拉进怀里,在他耳边低声笑道:“我的就是你的,分那么清干什么?”
温热的气息拂过耳畔,苏景辞的耳尖瞬间红了,连忙推开他,快步往停车场走去。
车子行驶在熟悉的街道上,路边的梧桐树还没抽芽,光秃秃的枝桠伸向天空,却透着一股生机勃勃的盼头。
苏景辞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想起四个月前两人出发时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
回到家楼下,顾时砚先下车,绕到副驾驶座打开车门,伸手将苏景辞扶下来。
打开家门的瞬间,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浅灰色的窗帘半掩着,阳光透过缝隙洒在地板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客厅的茶几上放着新鲜的水果,是阿姨刚送来的,一切都和他们离开时一样,温暖而整洁。
苏景辞换了鞋走进客厅,伸手摸了摸沙发扶手,指尖没有一丝灰尘。
他回头看向顾时砚,眼底满是笑意:“阿姨打扫得真干净。”
“那是,我特意叮嘱过的。”
顾时砚走过来,从身后轻轻抱住他,下巴抵在他的肩膀上,“累不累?要不要先去休息一会儿?晚上我们去爸妈那边吃饭,顺便把汤圆和元宵接回来。”
提到汤圆和元宵,苏景辞的眼睛亮了起来。他们出发前寄养在顾时砚父母家的。
四个月没见,他早就想念得不行了:“不累,我们现在就去爸妈那边吧?我想早点见到它们。”
顾时砚低笑,揉了揉他的头发:“好,都听你的。”
两人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开车往顾时砚父母家赶。
顾家住的是一栋带院子的别墅,车子刚拐进巷子,就看见元宵趴在院子门口,耳朵竖得笔直,似乎听到了他们的声音。
车子停下,顾时砚刚打开车门,元宵就摇着尾巴冲了过来,围着他的腿蹭来蹭去,嘴里发出呜咽的叫声,像是在抱怨他们这么久才回来。
苏景辞推开车门,元宵立刻转移目标,扑到他脚边,用大脑袋蹭他的手,尾巴摇得更欢了。
“元宵,想我了吗?你长胖了好多啊!”苏景辞蹲下身,轻轻抚摸着它的脑袋,元宵温顺地蹭着他的掌心,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这时,一道橘色的身影从屋里跑了出来,是汤圆。
它不像元宵那么热情,只是迈着优雅的猫步走到苏景辞身边,用尾巴轻轻扫了扫他的手腕,然后跳上他的膝盖,蜷缩成一团,发出软糯的呼噜声。
“汤圆也想我了。”苏景辞失笑,轻轻挠了挠它的下巴,汤圆舒服地眯起了眼睛。
“回来啦?”江澜从屋里走出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快进来,饭马上就好了。”
顾城也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一份报纸,看到顾时砚,脸色微微一沉,却还是点了点头:“回来了就好。”
两人跟着走进屋里,元宵亦步亦趋地跟在苏景辞身后,汤圆则赖在他的怀里不肯下来。
江澜看着这一幕,忍不住笑了:“这两个小家伙,跟你倒是亲,整天在家盼着你回来,连饭都吃不下多少。”
苏景辞低头看着怀里的汤圆,心里暖暖的,轻轻捏了捏它的耳朵:“以后不会再把你们丢下这么久了。”
顾时砚走到顾城身边,接过他手里的报纸,递了一杯茶:“爸,这段时间辛苦您了,公司的事让您多操心了。”
顾城接过茶杯,哼了一声,语气却软了下来:“知道辛苦就好。你一走就是三个多月,当甩手掌柜,公司里的事堆了一大堆,你老子我都快累死了。”
江澜在一旁打圆场:“好了,孩子刚回来,有什么事吃完饭再说。时砚,你们这次旅游好玩吗?看你们发的照片,风景倒是不错。”
提到旅游,顾时砚的眼底染上笑意,看向苏景辞:“好玩,我们去了很多地方,景辞很
苏景辞透过窗户往下看,熟悉的城市轮廓逐渐清晰,道路上车水马龙,楼宇间飘着零星的风筝,一股亲切感瞬间涌上心头。
“在想什么?”顾时砚的手掌轻轻覆在他的手背上,指尖带着温热的暖意。
苏景辞回头,撞进他含笑的眼眸里,弯了弯嘴角:“在想家里的窗帘是不是还保持着我们离开时的样子。”
他们离开时是十二月末,彼时北城刚褪去燥热,如今四个月过去,家里怕是积了些薄尘。
顾时砚低笑出声,揉了揉他的头发:“放心,我让阿姨每周都去打扫,保证跟我们离开时一样干净。”
取完行李走出机场,迎面而来的风带着些许凉意,却让苏景辞觉得格外踏实。
顾时砚自然地将他的围巾往上提了提,遮住半张脸,又把他的手揣进自己的大衣口袋里:“别冻着了,考研成绩快出来了,可不能感冒。”
提到考研成绩,苏景辞的心轻轻跳了一下。他低头看着两人交握的手,指尖微微蜷缩:“其实我有点紧张,万一没考上……”
“没有万一。”顾时砚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语气笃定,“你付出了多少努力,我都看在眼里,一定能考上的。就算真的没考上,也没关系,我养你。”
苏景辞被他最后一句话逗笑,心里的紧张消散了不少,轻轻捶了他一下:“谁要你养?我自己能养活自己。”
顾时砚顺势握住他的手腕,将人拉进怀里,在他耳边低声笑道:“我的就是你的,分那么清干什么?”
温热的气息拂过耳畔,苏景辞的耳尖瞬间红了,连忙推开他,快步往停车场走去。
车子行驶在熟悉的街道上,路边的梧桐树还没抽芽,光秃秃的枝桠伸向天空,却透着一股生机勃勃的盼头。
苏景辞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想起四个月前两人出发时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
回到家楼下,顾时砚先下车,绕到副驾驶座打开车门,伸手将苏景辞扶下来。
打开家门的瞬间,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浅灰色的窗帘半掩着,阳光透过缝隙洒在地板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客厅的茶几上放着新鲜的水果,是阿姨刚送来的,一切都和他们离开时一样,温暖而整洁。
苏景辞换了鞋走进客厅,伸手摸了摸沙发扶手,指尖没有一丝灰尘。
他回头看向顾时砚,眼底满是笑意:“阿姨打扫得真干净。”
“那是,我特意叮嘱过的。”
顾时砚走过来,从身后轻轻抱住他,下巴抵在他的肩膀上,“累不累?要不要先去休息一会儿?晚上我们去爸妈那边吃饭,顺便把汤圆和元宵接回来。”
提到汤圆和元宵,苏景辞的眼睛亮了起来。他们出发前寄养在顾时砚父母家的。
四个月没见,他早就想念得不行了:“不累,我们现在就去爸妈那边吧?我想早点见到它们。”
顾时砚低笑,揉了揉他的头发:“好,都听你的。”
两人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开车往顾时砚父母家赶。
顾家住的是一栋带院子的别墅,车子刚拐进巷子,就看见元宵趴在院子门口,耳朵竖得笔直,似乎听到了他们的声音。
车子停下,顾时砚刚打开车门,元宵就摇着尾巴冲了过来,围着他的腿蹭来蹭去,嘴里发出呜咽的叫声,像是在抱怨他们这么久才回来。
苏景辞推开车门,元宵立刻转移目标,扑到他脚边,用大脑袋蹭他的手,尾巴摇得更欢了。
“元宵,想我了吗?你长胖了好多啊!”苏景辞蹲下身,轻轻抚摸着它的脑袋,元宵温顺地蹭着他的掌心,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这时,一道橘色的身影从屋里跑了出来,是汤圆。
它不像元宵那么热情,只是迈着优雅的猫步走到苏景辞身边,用尾巴轻轻扫了扫他的手腕,然后跳上他的膝盖,蜷缩成一团,发出软糯的呼噜声。
“汤圆也想我了。”苏景辞失笑,轻轻挠了挠它的下巴,汤圆舒服地眯起了眼睛。
“回来啦?”江澜从屋里走出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快进来,饭马上就好了。”
顾城也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一份报纸,看到顾时砚,脸色微微一沉,却还是点了点头:“回来了就好。”
两人跟着走进屋里,元宵亦步亦趋地跟在苏景辞身后,汤圆则赖在他的怀里不肯下来。
江澜看着这一幕,忍不住笑了:“这两个小家伙,跟你倒是亲,整天在家盼着你回来,连饭都吃不下多少。”
苏景辞低头看着怀里的汤圆,心里暖暖的,轻轻捏了捏它的耳朵:“以后不会再把你们丢下这么久了。”
顾时砚走到顾城身边,接过他手里的报纸,递了一杯茶:“爸,这段时间辛苦您了,公司的事让您多操心了。”
顾城接过茶杯,哼了一声,语气却软了下来:“知道辛苦就好。你一走就是三个多月,当甩手掌柜,公司里的事堆了一大堆,你老子我都快累死了。”
江澜在一旁打圆场:“好了,孩子刚回来,有什么事吃完饭再说。时砚,你们这次旅游好玩吗?看你们发的照片,风景倒是不错。”
提到旅游,顾时砚的眼底染上笑意,看向苏景辞:“好玩,我们去了很多地方,景辞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