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民心所向,破茧重生(下)-《开局国安副司,过目不忘惊中央》

  仪式结束后,工人们没有立即散去,而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讨论着未来的规划。

  几个年轻技术员围着袁泽,急切地询问着新厂区的技术装备和培训计划;老师傅们则拉着马扬,诉说着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贡开宸被一群老工人围着,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

  在人群外围,厂子弟学校的学生们表演起了精心准备的节目,稚嫩的歌声和活泼的舞蹈为这个庄严的仪式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家属区的老人们也来了,他们坐在专门设置的休息区,远远地看着,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与此同时,在厂区规划展板前,围满了好奇的人群。展板上详细展示了新厂区的规划图、生产线布局和未来产品方向。“高精度数控机床”、“航空航天零部件”、“智能检测系统”这些陌生的词汇,如今却成为了工人们热议的话题。

  “看这里,说要引进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这可是最先进的设备啊!”一个中年技术员兴奋地指着展板说。

  他旁边的老师傅眯着眼睛仔细看着:“这东西我只在杂志上见过,没想到咱们厂也要有了。”

  “不光有设备,还要组建技术研发中心呢。”一个年轻人补充道,“听说要和高校合作,搞产学研一体化。”

  另一边,几位女工关注的是工作环境的变化:“新厂房设计得真漂亮,采光好,还有中央空调。跟咱们老厂房真是天壤之别。”

  “最重要的是,”一个稍微年长的女工压低声音说,“听说新厂区的劳动保护措施很完善,再也不用担心职业病问题了。”

  这些讨论声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曾经笼罩在874厂上空的阴霾,似乎真的在这一天开始消散了。

  马扬和袁泽好不容易从人群中脱身,并肩走向厂区办公室。远处的欢呼声仍然依稀可闻。

  “总算迈出了第一步。”马扬长舒一口气,语气中既有欣慰也有凝重。

  袁泽点点头,目光依然锐利:“接下来的挑战更大。资金到位、设备采购、人员培训、生产转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我知道。”马扬停下脚步,回头望向仍然热闹的奠基现场,“但有这么好的工人队伍,有省委的支持,有你的帮助,我有信心。”

  两人相视而笑。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崭新的故事正要开始。

  在厂区的另一个角落,老劳模张德贵没有立即回家,而是独自一人来到了老厂房前。他颤抖的手抚摸着斑驳的墙皮,轻声低语:“老伙计,你听到了吗?咱们厂要获得新生了。我这把老骨头,说不定还能看到你重新焕发光彩的那一天。”

  夕阳的余晖洒在老人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远处,奠基仪式现场的人群渐渐散去,但希望的火种已经播下,正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夜幕降临,厂区恢复了宁静。但在许多工人家里,却是久违的热闹和讨论。家家户户都在谈论着白天的奠基仪式,谈论着未来的规划。孩子们听着父母描述新厂区的蓝图,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老人们感慨万千,回忆着厂子曾经的辉煌,期待着明天的重生。

  在马扬的办公室里,灯光一直亮到深夜。他和袁泽以及厂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正在研究下一步的具体实施方案。桌上铺满了图纸和文件,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决心。

  “培训中心下周就要正式启动,教材和师资都安排妥当了吗?”马扬问道。

  负责教育副厂长赶紧回答:“省技术学院的专家下周一到厂,第一批培训教材已经到位。我们筛选了200名骨干工人作为第一期学员。”

  袁泽补充道:“军工企业那边我也联系好了,下个月开始,就可以安排我们的工人去实习观摩。实际操作经验很重要。”

  会议一项项地进行着,从生产线改造到市场开拓,从人员安置到技术引进,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他们知道,今天的奠基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但没有人退缩。因为他们看到了工人们眼中的希望,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和责任。

  夜深了,袁泽独自一人走在厂区的小路上。他抬头望着星空,深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这个曾经弥漫着颓败气息的地方,如今似乎连空气都变得充满希望。

  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北京的短信:“情况如何?”

  袁泽简洁地回复:“奠基完成,民心振奋。下一步按计划进行。”

  收起手机,他的嘴角微微上扬。这场硬仗,才刚刚开始。但他相信,有了民心所向,874厂必将破茧重生。

  而在厂的家属区内,几乎每家每户的灯光都亮着。工人们自发地聚在一起,讨论着未来的发展,规划着自己的职业生涯。许多人拿出尘封已久的技术书籍,开始重新学习;年轻人则兴奋地研究着新技术的资料。

  希望,如同春雨后的嫩芽,在每个人心中悄悄生长。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874厂区时,人们发现,在奠基仪式的现场,不知谁连夜树立起了一块简易的牌子,上面用工整的字迹写着:“重生之地,梦想起航。”

  这简单的八个字,道出了所有874厂人的心声。

  破茧重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第一步已经迈出。有了民心所向,有了正确的方向,有了不懈的努力,874厂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在厂史馆里,老馆长早早地就开始整理资料,他要在馆内增设一个专门的展区,记录下这段艰难转型的历史。从今天的奠基仪式开始,每一步都要详细记录。

  “这是874厂的新生,”老馆长对助手说,“我们要让后人知道,在最困难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精神和力量支撑我们走过来的。”

  助手认真地点着头,小心翼翼地收藏起奠基仪式的照片和视频资料。这些今天看似普通的记录,将来都会成为珍贵的历史见证。

  厂区的广播里,再次响起了熟悉的进行曲,但今天的旋律似乎格外激昂,格外动人。工人们走向岗位的脚步,也变得轻快而有力。

  新的一天开始了,874厂的新生,也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