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双线出击-《开局国安副司,过目不忘惊中央》

  “云栖”山庄密谋的茶香尚未完全散去,两股无形的力量便已如同淬毒的暗器,沿着不同的轨迹,悄无声息却又迅猛地射向京州,射向那个在风暴眼中依旧沉稳前行的身影——袁天。

  省审计厅派驻京州的专项审计组,在组长赵德明的带领下,工作效率高得令人侧目。

  他们并未大张旗鼓,却像一群经验丰富的猎犬,精准地嗅探着每一丝可能存在的异常气息。

  进驻市审计局还不到一周,各种“非正式”的询问和调阅通知,便如同雪片般飞向市发改委、财政局、住建局以及“腾龙”工业园管委会。

  周三上午,市财政局预算处处长李娟,抱着一摞厚厚的凭证资料,脸色苍白地敲开了常务副市长邹涛涛办公室的门。

  “邹市长,省审计组的赵处长他们……盯上‘腾龙’工业园前期那笔五个亿的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专项资金了。”

  李娟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将一份审计查询函放在邹涛涛桌上,“他们要求我们提供这笔资金从申请、审批到拨付、使用的全部原始凭证、合同协议、以及所有相关的会议纪要和个人签批记录。特别强调……要看到袁市长当时的具体批示意见。”

  邹涛涛靠在宽大的真皮座椅上,慢条斯理地端起茶杯吹了吹,眼皮都没抬一下:“审计嘛,例行公事。他们要看,就给他们看嘛。

  我们市财政的账目,一向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怕什么?”

  他语气轻松,嘴角却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

  他当然不怕,这笔资金虽然数额巨大,但流程上确实挑不出什么硬伤,袁天做事极其谨慎,所有重大决策都留有完整的会议记录和签批手续。

  但审计组如此“特别关照”,本身就释放出一种强烈的信号,足以让下面经办的人员心惊胆战,也让那些与项目相关的企业心生疑虑。

  李娟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邹市长,流程是没问题。但是……赵处长私下里问话的语气很……很刁钻。

  反复追问当时确定承建单位时,有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比选?为什么最终选定了‘宏远建设’?

  还暗示‘宏远建设’的报价并非最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可能?甚至……甚至问到了袁市长是否对特定企业有过‘关照’……”

  邹涛涛放下茶杯,终于抬起眼,看着李娟,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表情:“李处长,审计组的同志认真负责,这是好事。我们要理解,更要配合。

  至于袁市长那边,他行得正坐得端,自然不怕调查。你们就把所有资料,原原本本、一字不落地提供过去。记住,实事求是,不要有任何隐瞒,也不要……画蛇添足。”

  他最后四个字说得意味深长。李娟是明白人,立刻领会了其中的含义——资料可以给,但绝不能主动提供任何可能引发联想或误导审计方向的信息,尤其是不能牵扯到袁市长。她连忙点头:“是是是,邹市长,我明白,一定严格按照要求,实事求是。”

  看着李娟抱着材料匆匆离去的背影,邹涛涛靠在椅背上,脸上露出一丝阴冷的笑容。

  他不需要亲自去栽赃陷害,只需要在这种微妙时刻,保持一种暧昧的沉默,甚至偶尔流露出一点对袁天“独断”的不满,就足以在审计组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有时候,不作为,就是一种最有效的作为。

  与此同时,在市住建局,局长秦川川的日子更不好过。

  审计组对他分管的几个老城区改造项目盯得更紧,尤其是涉及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的发放和安置房源的分配。这些都是极易滋生腐败和引发矛盾的环节。

  审计组的一个副组长亲自找他谈了两次话,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

  “秦局长,东城区‘春风里’地块的拆迁补偿,为什么有三户的标准明显高于政策规定和周边平均水平?依据是什么?”

  “安置房源的摇号分配,为什么会出现连续几次都摇中特定几个人的情况?系统是否存在漏洞?或者……人为干预?”

  “有群众反映,在办理相关手续时,曾被暗示需要支付‘加快费’,这个问题你怎么解释?”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刀子,戳在秦川川最敏感的神经上。

  他额头上冷汗涔涔,一边擦汗一边支支吾吾地解释,搬出各种“历史遗留问题”、“特殊情况特办”、“群众工作难度大”等理由,试图搪塞过去。

  但他眼神中的慌乱和言语间的逻辑混乱,显然无法让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满意。

  谈话结束后,秦川川瘫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感觉后背已经完全湿透。他知道,自己屁股底下不干净,以前仗着有龙培的关系网罩着,很多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自己也从中捞了不少好处。

  如今龙培倒台,靠山没了,审计组又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扑上来,他感觉自己就像坐在火山口上,随时可能被炸得粉身碎骨。

  他拿起手机,下意识想给邹涛涛打电话求助,但手指悬在拨号键上,又犹豫了。

  邹涛涛那个老狐狸,关键时刻会不会保他?还是……会把他推出去当替罪羊?

  一种巨大的恐惧和孤立无援的感觉,攫住了秦川川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