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他们只为恩人守陵,但丹朱觊觎九黎人掌握的秘术,骗取了安葬在主墓室中那位女子的信任,获得了养蛊秘法。
所谓九黎人化作怪物,根本不是什么天谴。
而是丹朱对不服管束的九黎人下了异变蛊毒。那女子深知罪孽深重,将异变的族人全部引入陵墓——我猜想这应是那位大将为防后人觊觎秘术而预留的后手。
其余九黎人则追随丹朱反叛,最终被尧帝击败,流放南方。
想到这里,我忽然忆起古墓中的蹊跷之处:“老爷子,我记得主墓室的棺椁里安葬的并非那位大将,而是位女子。难道说大将的遗骨早已被盗?”
老人长叹:“此事我已知晓。多年前九世家派人探查时就发现了这个疑点,至今未有答案。我认为无非两种可能:要么那是座疑冢,要么遗骨早已被玄门所盗。相较后者,我宁愿只是我们尚未找到真正的陵寝。”
“爷爷,您就跟我们说说这个玄门组织吧?我们这趟可没少受他们。”
陈老爷子颔首:“事到如今,你们也确实该知晓内情了。
据我所知,玄门是个跨国盗墓组织,历史可追溯到周代。当时有一群专事盗墓的儒生,《庄子·外物》篇中记载着二儒讨论盗墓之术的对话。
虽今人多认为庄周在讽喻儒家,但当时确实存在这样一群人。他们并非明目张胆自称儒生,而是潜伏在各诸侯国的民间组织。”
这些人各自怀有特殊本领,但他们共通的一项绝技,是能够在地上掘出一个小坑,将一枚铜钱置于其中,然后通过穿过铜钱中央的泥土,判断地下是否埋有古墓,以及古墓的年代。
至今我们仍然不明白这种方法的原理所在。
后来,这个民间盗墓组织规模日渐壮大。到了汉末,着名的魏王曹操设立了一个专门的盗墓机构,想必你们年轻一辈都听说过。”
“摸金校尉?”我脱口问道。
“没错。”老家主微微颔首,“不过所谓的摸金校尉,其实只是铜渊组织中的一个职位。他们的任务是直接进入墓穴搜寻宝物,手段直接而粗暴,如同战场上的先锋部队。真正在背后策划一切的,是铜渊的人,那才最为可怕。
曹操年轻时曾拜在一位铜渊门下学习,他本人也是铜渊的一员。”
老家主喝了口水,继续讲述:“战争年代,铜渊曾将伪满洲国的国宝盗卖;在城破之时,他们跟随宣统皇帝将清朝国库中的珍宝席卷一空,至今仍有大量未曾追回。就连圆明园遭八国联军劫掠时,铜渊也参与其中。
早在明朝郑和下西洋时,铜渊的势力就已经扩展到了海外。
九世家一直在追查铜渊的踪迹,不仅是我们,四道门、五佛寺等三教九流都曾介入,却始终未能有所收获。
直到几十年前,我们查到铜渊在国内控制着一家子公司。”
“方圆海洋渔业集团公司?”
“是的。”
刘飒他们纷纷回头看向我,只有阿辉别过脸去:“你怎么知道的?”
我指向阿辉:“我找到他的那艘沉船,就是方圆旗下的。”
“铜渊似乎在寻找某件特定的东西。我们已经查到,他们从海眼龙宫中带出的两件物品,都与一个人有关。”
“什么人?”
老家主的目光忽然沉了下来:“这件事你们暂且不必过问。眼下你们该做的,是收拾行装,前往巴蜀。我把这张地图交给你们,并为你们安排了一位向导。抵达成都后,找到他,他会带你们前往黑苗的聚居地。”
刘飒从老家主的桌上取走了地图,我们一一向他行礼告别。
临出门时,刘老家主叫住了我:“思瑜,我明白你很想打听你爷爷和父母的下落,但作为长辈,我劝你们不要牵涉进这件事,这是为你们的安全考虑。铜渊不是你们几个年轻人能应付的。”
“知道了,谢谢您。”我再次鞠躬道谢,退出房间,轻轻带上了门。
在门缓缓合上的刹那,我无意中瞥见靠墙的书柜自动移开,原本空白的墙面上出现了一道暗门,一个人影从暗门中走了出来。
第44章 巴蜀之路
“出发啦!”
离开刘家别墅,刘飒第一个跳上车。一听说要去成都,大家都显得十分兴奋。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如今的成都更是成了热门的旅行打卡地。虽然我个人对“网红”一词不太感冒,却难以抵挡成都火锅的诱惑。
大家兴高采烈地钻进车里,只有尚青云还站在车门外,犹豫不前。
我以为他是怕晕车,便对刘飒说,待会儿路过药店时给他买些效果好的晕车药。
但尚青云依然站在车门口不动。我跳下车,正想哄他几句,他却递给了我一封信。
一看到信封上的字迹,我顿时愣住了:“这……这是我祖母的笔迹!”
尚青云点了点头。
我慌慌张张地撕开信封,同行的几个人也都围了上来。
展开信纸一看,果然是外婆写给我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开篇第一句就让我心头一紧:“小雨,外婆现在在武当山,一切都好,只是很想你……”
“学长……”我抬起头。
陈阳学长打了个响指:“没问题,出发!目标武当山!”
我们不到一天就赶到了武当山。
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武当山位于湖北十堰,其实靠近河南与湖北的交界。听外公说,在他那个年代,粮食常常不够,有些人为了糊口或躲避战乱,会逃进武当山的深山中出家。
也有一些心怀侠义的道士,不愿避世,反而放下拂尘与宝剑,拿起枪投身救国,不过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我们走的不是通往南岩乌鸦岭的正门,而是丹江口吕家河附近的南神道。南神道旁有条小路,能直通武当内山。小时候外公跟我提过这条路,但我从没走过,幸好有陆明一路指引。
据陆明说,武当有内外山之分,外山是太和、玄武等派的道场,内山则多是别处迁来的道派清修之地。
我第一次遇见陆明,就是不小心闯进了内山。
相传南神道是唐代中宗李显被贬至房县后,为朝拜武当所开辟的近路,也是通往内山的唯一途径。
但这条路崎岖难行,极易迷路,平时很少有人能找到,所以从不设岗。
可今天我们的车刚到南神道,就被人拦了下来。
拦路的是两个穿青色道袍的道士:“请留步,你们不能进去。”
李强拉下车窗,歪头看着他们:“知道我们是谁吗?也敢拦?”
“近日山中举行祭典,外人不得入内,还请见谅。”两位道长礼貌地拱手示意。
这时,陆明推门下车,沉着脸走上前。
两名道士一见陆明,脸色顿变,急忙行礼:“陆师叔。”
我也没想到,陆明辈分这么高。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竟被两个三十多岁的成年人喊师叔,可见武当门规之严。
两人见陆明脸色不好,显得十分紧张:“师叔请息怒,我们不是故意阻拦,只是今天……您真的不能回山。”
他们大概是误会陆明因被拦而不悦。其实,他是晕车难受。
陆明眉头一皱,两人更加惶恐,其中一个赶紧掏出一块令牌:“这是清玄师叔交代的,说等您办完事再回山不迟。我们只是守路的,请师叔不要责罚。”
见他们战战兢兢的样子,我不由得好奇,陆明在他们眼中究竟有多可怕?
陆明默默接过令牌,我们都以为他会大怒,直接闯山质问。
谁知他转身走回来,只说了三个字:“不让进。”
我几乎笑出来——谁能想到,在古墓中面对无数活尸都镇定自若的陆明,也会有这样无奈的表情。
****:
但我们都没法笑出来,只能简单安抚他几句,随后便有些狼狈地离开了。
陈风坐在副驾驶打开导航。这段路很长,一个人开车太辛苦,幸好我和大刚都有驾照,可以轮流替换。“也好,我们就先去蜀中。免得你外婆看见你现在这样担心。”听陈风这么说,我觉得有道理。
外婆年纪大了。
说不定就是天阳叔怕她知道了我的身体状况会担心得睡不着,才让我们先到蜀中找黑苗人解蛊。
我把这想法告诉林月,她听完果然轻松了不少。
接下来我们的目标就是四川。
路上我们买了不少便装、零食和矿泉水,这一趟和去武当不同。
从淅川到成都,走高速全程一千多公里。光看数字似乎不算太远,实际开起来却非常疲惫。
加上我们几个不久前才在海眼龙宫经历生死危机,身上都带着或轻或重的伤。
一路上走走停停,原本一天的路程,花了将近两天半。
到成都时,已是周日的夜晚。
按照陈老爷子的安排,接头人会在我们抵达后的第四天,在春熙路的小龙坎老火锅与我们见面。这几天我们可以在成都逛逛,所有开销由陈、林两家承担,也算是九大家族对我们从海眼龙宫带回消息的一点补偿。
另外要提的是,见陈老爷子时,我们已经把乔语和鲁方的笔记还给了九大家族,同时交还的还有他们留下的护符。
此外,我还向韩家确认了失踪的韩奇确实是他们派去海眼龙宫的人。由于没找到任何遗物,我只好把手机里拍下的、韩奇刻在石壁上的遗言传给陈安禹叔叔,由他转交韩家家主。
我们在春熙路附近的太古里一家五星酒店订了五间房。陈风一进门就出示了一样东西——本来前台看我们几个灰头土脸,爱理不理,可九大家族那边确认之后,立马换了大堂经理亲自接待。
所谓九黎人化作怪物,根本不是什么天谴。
而是丹朱对不服管束的九黎人下了异变蛊毒。那女子深知罪孽深重,将异变的族人全部引入陵墓——我猜想这应是那位大将为防后人觊觎秘术而预留的后手。
其余九黎人则追随丹朱反叛,最终被尧帝击败,流放南方。
想到这里,我忽然忆起古墓中的蹊跷之处:“老爷子,我记得主墓室的棺椁里安葬的并非那位大将,而是位女子。难道说大将的遗骨早已被盗?”
老人长叹:“此事我已知晓。多年前九世家派人探查时就发现了这个疑点,至今未有答案。我认为无非两种可能:要么那是座疑冢,要么遗骨早已被玄门所盗。相较后者,我宁愿只是我们尚未找到真正的陵寝。”
“爷爷,您就跟我们说说这个玄门组织吧?我们这趟可没少受他们。”
陈老爷子颔首:“事到如今,你们也确实该知晓内情了。
据我所知,玄门是个跨国盗墓组织,历史可追溯到周代。当时有一群专事盗墓的儒生,《庄子·外物》篇中记载着二儒讨论盗墓之术的对话。
虽今人多认为庄周在讽喻儒家,但当时确实存在这样一群人。他们并非明目张胆自称儒生,而是潜伏在各诸侯国的民间组织。”
这些人各自怀有特殊本领,但他们共通的一项绝技,是能够在地上掘出一个小坑,将一枚铜钱置于其中,然后通过穿过铜钱中央的泥土,判断地下是否埋有古墓,以及古墓的年代。
至今我们仍然不明白这种方法的原理所在。
后来,这个民间盗墓组织规模日渐壮大。到了汉末,着名的魏王曹操设立了一个专门的盗墓机构,想必你们年轻一辈都听说过。”
“摸金校尉?”我脱口问道。
“没错。”老家主微微颔首,“不过所谓的摸金校尉,其实只是铜渊组织中的一个职位。他们的任务是直接进入墓穴搜寻宝物,手段直接而粗暴,如同战场上的先锋部队。真正在背后策划一切的,是铜渊的人,那才最为可怕。
曹操年轻时曾拜在一位铜渊门下学习,他本人也是铜渊的一员。”
老家主喝了口水,继续讲述:“战争年代,铜渊曾将伪满洲国的国宝盗卖;在城破之时,他们跟随宣统皇帝将清朝国库中的珍宝席卷一空,至今仍有大量未曾追回。就连圆明园遭八国联军劫掠时,铜渊也参与其中。
早在明朝郑和下西洋时,铜渊的势力就已经扩展到了海外。
九世家一直在追查铜渊的踪迹,不仅是我们,四道门、五佛寺等三教九流都曾介入,却始终未能有所收获。
直到几十年前,我们查到铜渊在国内控制着一家子公司。”
“方圆海洋渔业集团公司?”
“是的。”
刘飒他们纷纷回头看向我,只有阿辉别过脸去:“你怎么知道的?”
我指向阿辉:“我找到他的那艘沉船,就是方圆旗下的。”
“铜渊似乎在寻找某件特定的东西。我们已经查到,他们从海眼龙宫中带出的两件物品,都与一个人有关。”
“什么人?”
老家主的目光忽然沉了下来:“这件事你们暂且不必过问。眼下你们该做的,是收拾行装,前往巴蜀。我把这张地图交给你们,并为你们安排了一位向导。抵达成都后,找到他,他会带你们前往黑苗的聚居地。”
刘飒从老家主的桌上取走了地图,我们一一向他行礼告别。
临出门时,刘老家主叫住了我:“思瑜,我明白你很想打听你爷爷和父母的下落,但作为长辈,我劝你们不要牵涉进这件事,这是为你们的安全考虑。铜渊不是你们几个年轻人能应付的。”
“知道了,谢谢您。”我再次鞠躬道谢,退出房间,轻轻带上了门。
在门缓缓合上的刹那,我无意中瞥见靠墙的书柜自动移开,原本空白的墙面上出现了一道暗门,一个人影从暗门中走了出来。
第44章 巴蜀之路
“出发啦!”
离开刘家别墅,刘飒第一个跳上车。一听说要去成都,大家都显得十分兴奋。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如今的成都更是成了热门的旅行打卡地。虽然我个人对“网红”一词不太感冒,却难以抵挡成都火锅的诱惑。
大家兴高采烈地钻进车里,只有尚青云还站在车门外,犹豫不前。
我以为他是怕晕车,便对刘飒说,待会儿路过药店时给他买些效果好的晕车药。
但尚青云依然站在车门口不动。我跳下车,正想哄他几句,他却递给了我一封信。
一看到信封上的字迹,我顿时愣住了:“这……这是我祖母的笔迹!”
尚青云点了点头。
我慌慌张张地撕开信封,同行的几个人也都围了上来。
展开信纸一看,果然是外婆写给我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开篇第一句就让我心头一紧:“小雨,外婆现在在武当山,一切都好,只是很想你……”
“学长……”我抬起头。
陈阳学长打了个响指:“没问题,出发!目标武当山!”
我们不到一天就赶到了武当山。
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武当山位于湖北十堰,其实靠近河南与湖北的交界。听外公说,在他那个年代,粮食常常不够,有些人为了糊口或躲避战乱,会逃进武当山的深山中出家。
也有一些心怀侠义的道士,不愿避世,反而放下拂尘与宝剑,拿起枪投身救国,不过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我们走的不是通往南岩乌鸦岭的正门,而是丹江口吕家河附近的南神道。南神道旁有条小路,能直通武当内山。小时候外公跟我提过这条路,但我从没走过,幸好有陆明一路指引。
据陆明说,武当有内外山之分,外山是太和、玄武等派的道场,内山则多是别处迁来的道派清修之地。
我第一次遇见陆明,就是不小心闯进了内山。
相传南神道是唐代中宗李显被贬至房县后,为朝拜武当所开辟的近路,也是通往内山的唯一途径。
但这条路崎岖难行,极易迷路,平时很少有人能找到,所以从不设岗。
可今天我们的车刚到南神道,就被人拦了下来。
拦路的是两个穿青色道袍的道士:“请留步,你们不能进去。”
李强拉下车窗,歪头看着他们:“知道我们是谁吗?也敢拦?”
“近日山中举行祭典,外人不得入内,还请见谅。”两位道长礼貌地拱手示意。
这时,陆明推门下车,沉着脸走上前。
两名道士一见陆明,脸色顿变,急忙行礼:“陆师叔。”
我也没想到,陆明辈分这么高。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竟被两个三十多岁的成年人喊师叔,可见武当门规之严。
两人见陆明脸色不好,显得十分紧张:“师叔请息怒,我们不是故意阻拦,只是今天……您真的不能回山。”
他们大概是误会陆明因被拦而不悦。其实,他是晕车难受。
陆明眉头一皱,两人更加惶恐,其中一个赶紧掏出一块令牌:“这是清玄师叔交代的,说等您办完事再回山不迟。我们只是守路的,请师叔不要责罚。”
见他们战战兢兢的样子,我不由得好奇,陆明在他们眼中究竟有多可怕?
陆明默默接过令牌,我们都以为他会大怒,直接闯山质问。
谁知他转身走回来,只说了三个字:“不让进。”
我几乎笑出来——谁能想到,在古墓中面对无数活尸都镇定自若的陆明,也会有这样无奈的表情。
****:
但我们都没法笑出来,只能简单安抚他几句,随后便有些狼狈地离开了。
陈风坐在副驾驶打开导航。这段路很长,一个人开车太辛苦,幸好我和大刚都有驾照,可以轮流替换。“也好,我们就先去蜀中。免得你外婆看见你现在这样担心。”听陈风这么说,我觉得有道理。
外婆年纪大了。
说不定就是天阳叔怕她知道了我的身体状况会担心得睡不着,才让我们先到蜀中找黑苗人解蛊。
我把这想法告诉林月,她听完果然轻松了不少。
接下来我们的目标就是四川。
路上我们买了不少便装、零食和矿泉水,这一趟和去武当不同。
从淅川到成都,走高速全程一千多公里。光看数字似乎不算太远,实际开起来却非常疲惫。
加上我们几个不久前才在海眼龙宫经历生死危机,身上都带着或轻或重的伤。
一路上走走停停,原本一天的路程,花了将近两天半。
到成都时,已是周日的夜晚。
按照陈老爷子的安排,接头人会在我们抵达后的第四天,在春熙路的小龙坎老火锅与我们见面。这几天我们可以在成都逛逛,所有开销由陈、林两家承担,也算是九大家族对我们从海眼龙宫带回消息的一点补偿。
另外要提的是,见陈老爷子时,我们已经把乔语和鲁方的笔记还给了九大家族,同时交还的还有他们留下的护符。
此外,我还向韩家确认了失踪的韩奇确实是他们派去海眼龙宫的人。由于没找到任何遗物,我只好把手机里拍下的、韩奇刻在石壁上的遗言传给陈安禹叔叔,由他转交韩家家主。
我们在春熙路附近的太古里一家五星酒店订了五间房。陈风一进门就出示了一样东西——本来前台看我们几个灰头土脸,爱理不理,可九大家族那边确认之后,立马换了大堂经理亲自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