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变故-《前夫哥你病得不轻啊!》

  当主持人念出“齐思远”的名字时,报告厅里响起一阵期待的掌声——他带来的心脏肿瘤疑难病例分析,早就在业内小范围传阅,不少专家都等着听他的深度解读。

  齐思远撑着座椅扶手慢慢站起来,脚步还有些虚浮,李主任在他身后悄悄扶了一把,低声说:“稳住,你能行。”他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攥紧电脑,一步步走向讲台。

  站定在话筒前,他调整了一下呼吸,点开PPT。熟悉的病例资料出现在屏幕上,专业的本能让他暂时压下身体的不适,声音虽有些沙哑,却清晰有力:“今天我带来的是3例晚期心脏转移性肿瘤的诊疗案例,重点分析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方案……”

  他条理清晰地梳理病例背景、诊疗难点,连专家们最关注的用药剂量调整和副作用管理,都讲解得细致入微。PPT上的数据图表直观明了,搭配他的临床经验总结,台下的专家们频频点头,甚至有人拿出笔记录。

  中途,一位老专家举手提问:“齐医生,你提到的第二例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当时为何选择暂停靶向药而非调整剂量?”

  齐思远没有丝毫慌乱,结合患者的心率监测数据和心肌酶指标,详细解释:“该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显着升高,暂停用药是为了避免进一步心肌毒性,同时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干预,后续根据恢复情况再制定个体化方案……”回答逻辑严密,有理有据,老专家满意地笑了。

  汇报进行到最后,他总结诊疗心得时,声音明显弱了些,额角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视线也开始微微发晃。但他咬牙坚持,直到说出“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报告厅里爆发出最热烈的掌声。

  他鞠躬致谢,转身走下讲台时,脚步一个踉跄,幸好李主任及时上前扶住他。“撑下来了,做得好!”李主任拍着他的肩膀,语气里满是欣慰。

  齐思远靠在李主任身上,虚弱地笑了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终于,没辜负大家的期待,也没错过和江瑶的约定。

  齐思远靠在李主任怀里,刚松了口气,还没来得及感受汇报成功的轻松,意识就像被突然抽走的潮水,瞬间陷入黑暗。身体软得像没有骨头,若不是李主任紧紧扶住,几乎要直接摔在地上。

  “思远!思远!”李主任急得声音发颤,伸手探他的颈动脉,又摸了摸鼻息,万幸还有微弱的生命体征。

  报告厅里的掌声还没完全落下,见此情景瞬间安静下来,前排的几位专家立刻起身快步上前。“快,把他放平!”一位心内科专家喊道,语气沉着,“谁有速效救心丸?先给他含服!”

  旁边的医生立刻递过药,李主任颤抖着手给齐思远舌下含了两粒。另一位专家已经蹲下身,开始检查他的瞳孔和生命体征,语速飞快地安排:“马上联系急诊,准备心电监护!他这情况像是急性心脏事件,幸好咱们都是医生,能先应急!”

  原本严肃的研讨会现场,此刻变成了临时急救场。医生们分工明确,有人维持秩序,有人监测齐思远的脉搏和呼吸,有人快速联系医院急诊通道。李主任守在旁边,看着齐思远苍白如纸的脸,眼眶泛红——早知道他撑得这么辛苦,说什么也不会让他上台。

  几分钟后,急诊推车匆匆赶来,医生们合力将齐思远抬上推车。“家属跟我们走!”护士喊道。

  李主任连忙跟上,走之前不忘回头对主办方说:“后续交流我委托同事跟进,辛苦大家了!”说完便快步跟着推车往急诊室跑。

  报告厅里渐渐恢复秩序,医生们看着急诊推车消失的方向,纷纷议论着齐思远的情况,语气里满是担忧。没人知道,那个和江瑶约定好晚上吃饭的人,此刻正躺在急诊推车上,与危险赛跑;也没人知道,江瑶满心期待的重逢,正面临着突如其来的变数。

  江瑶送走甲方代表,看着修改意见表里那些近乎荒唐的要求——“把蓝色改成‘有科技感的暖白’”“展厅入口加个两米高的水晶摆件”,忍不住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业务部同事路过,递来一杯温水,眼神里满是怜悯:“辛苦了,甲方这要求确实离谱,你还能硬着头皮改完,够厉害的。”

  江瑶接过水杯,苦笑了一下:“没办法,乙方嘛,客户满意最重要。”嘴上这么说,心里的委屈却悄悄翻涌,可一想到晚上的约定,这点委屈又瞬间被雀跃取代。她拿出手机,点开和齐思远的聊天框,手指飞快地敲着:“汇报应该结束了吧?晚上想吃什么?我来定地方!”

  发送完消息,她忍不住对着手机笑了笑,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摩挲——不仅要庆祝他汇报成功,还要恭喜他即将升副高,更重要的是,她终于准备好,要跟他说“我们复婚吧”。之前分开的日子里,她无数次想起两人在一起的时光,如今看着他为事业努力的模样,更确定自己还爱着他。

  她收拾好电脑,跟同事打了声招呼,就快步走出客户公司。晚风带着凉意吹过来,却吹不散她心里的热乎劲。她沿着街边慢慢走,一边看附近的餐厅推荐,一边在心里演练见面时的场景:先给他递上准备好的小礼物,再笑着说恭喜,最后……一定要鼓起勇气说出复婚的想法。

  手机始终没收到回复,江瑶也没在意,只当他在跟专家交流,或者在收拾东西。她选了一家环境温馨的西餐厅,提前订好位置,又买了一束小小的向日葵——象征着他这段时间的努力和向阳而生的模样。

  拎着花和礼物,江瑶站在餐厅门口,心里满是期待。她再次点开聊天框,想问问他到哪儿了,却还是忍住了,想给他一个惊喜。她不知道的是,此刻的齐思远,正躺在急诊室里,与危险抗争,而他们的约定,正面临着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

  江瑶在西餐厅门口等了十几分钟,手机依旧没动静,连齐思远的朋友圈都没有更新。她攥着手机,心里隐隐泛起一丝不安——按说汇报早就结束了,就算忙,也该回条消息才对。

  “或许还在医院跟专家交流?”她小声安慰自己,可脚步却不由自主地往协和医院的方向挪。反正离得近,不如去医院门口等,说不定能碰到他。

  走进协和医院,大厅里人来人往,挂号的、候诊的、推着轮椅的,嘈杂的声音扑面而来。江瑶站在门口,看着陌生的环境,突然不知道该往哪儿走——她不知道研讨会的报告厅在哪儿,也不知道齐思远可能在哪个区域,甚至连该问谁都不清楚。

  犹豫了半天,她只能走到急诊室附近的候诊区坐下。这里人流量大,说不定能碰到齐思远。她把向日葵放在腿上,双手握着手机,眼睛紧紧盯着门口的方向,生怕错过齐思远的身影。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候诊区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却始终没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江瑶忍不住给齐思远发了条消息:“你还在医院吗?我在急诊候诊区等你,要是忙完了记得告诉我。”

  消息依旧石沉大海。她又试着给李主任发消息,同样没有回复。不安像藤蔓一样缠上心头,她开始胡思乱想:是不是汇报出了问题?还是齐思远身体不舒服?

  她站起来,想找护士问问有没有叫齐思远的病人,可走到护士站门口,又犹豫了——医院这么大,病人这么多,护士不一定知道。而且,万一只是自己想多了,岂不是添麻烦?

  最终,她还是回到候诊区坐下,手里的向日葵被捏得有些发蔫。大厅的时钟滴答作响,每一秒都像在煎熬。江瑶望着急诊室的大门,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齐思远,你一定要没事,我们的约定还没兑现呢。

  候诊区的时钟指针又走了一格,江瑶盯着手机屏幕,最后一条消息依旧是未读状态。大厅里的嘈杂声仿佛被放大了无数倍,让她心里越来越烦躁。她低头看着手里的向日葵,花瓣边缘已经有些发卷,就像她此刻的心情,一点点失去原本的鲜活。

  “或许他真的忘了吧。”一个念头悄悄冒出来,让她心里一沉。她想起以前,齐思远总因为急诊加班、临时会诊失约——纪念日的晚餐,提前订好的电影票,甚至是她生病时约好的陪伴,他总有各种“不得已”的理由。那时候她体谅他是医生,可现在,这份体谅却渐渐被失落取代。

  她摩挲着礼物盒的边缘,那是她特意挑的钢笔,想着他升副高后用得上。可现在看来,这份精心准备似乎成了多余。她忍不住自嘲地笑了笑,心里的雀跃早就消失不见,只剩下密密麻麻的委屈——自己明明受了甲方的气,却还满心欢喜地为他准备庆祝,结果却连个人影都等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