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飞快地写下几行字,举到玻璃前:
疼就说,不要逞强。我在这儿,一直陪着你。
齐思远看着那几行字,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疼痛似乎也缓解了一些。他再次动了动嘴唇:我会好起来的。
江瑶用力点头,擦干眼泪,露出一个坚定的笑容。
护士轻轻为齐思远擦去额头的汗水,低声安慰:齐医生,您很坚强。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齐思远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疼痛依旧存在,但他知道,只要江瑶在外面等他,只要她还在为他加油,他就能挺过这一切。
夜色渐深,ICU内的灯光柔和而安静。齐思远在止痛药的作用下渐渐睡去,嘴角却带着一丝安心的微笑。
第二天一早,医生查房后告诉江瑶,齐思远恢复情况良好,已经可以考虑在一两天内转出ICU。这个消息让江瑶松了一口气,但她也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果然,第三天清晨,齐思远醒来时,疼痛比前一天更加剧烈。医生解释说这是因为止痛药剂量减少了,他需要开始学着依靠自己的意志来对抗疼痛。
我能进去看看他吗?江瑶恳求道。
医生犹豫了一下:只能进去几分钟,而且不能触碰任何管路。
我明白。江瑶激动地点头,认真地穿上隔离服,经过严格的消毒后,终于走进了ICU。
当她来到齐思远床边时,他正紧闭着眼睛,眉头紧锁,额头上满是汗珠。听到脚步声,他艰难地睁开眼睛,看到是她,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疼吗?江瑶轻声问,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什么。
齐思远点点头,嘴唇发白:有点。
那就喊出来,江瑶的声音有些哽咽,不要像以前那样什么都自己扛着。你现在是病人,有权利喊疼。
齐思远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他想笑,却因为疼痛而无法完成这个简单的动作。
江瑶轻轻握住他未被固定的那只手,动作小心得像在触碰一件易碎的宝物:我在这儿,陪你一起疼。
齐思远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努力跟上她的呼吸节奏。渐渐地,疼痛似乎不再那么难以忍受了。
几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护士提醒江瑶该离开了。她依依不舍地松开手,轻声说:我在外面等你。今天下午我再来看你。
齐思远睁开眼睛,嘴唇动了动:
江瑶转身离开,走到门口时又停下脚步,回头对他笑了笑:加油,齐医生。我们还有很多约定要兑现呢。
齐思远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心中默念:我会加油的。为了你,也为了我们未完成的约定。
疼痛只是康复路上的第一关,但这一关确实很难。因为无法进食,只能靠营养液维持,齐思远的肠胃本就脆弱,胃疼加上伤口疼,像两条毒蛇在身体里交替撕咬,这种持续的疼痛足以让人失去耐心,变得烦躁。
傍晚的ICU安静得只能听见仪器的滴答声。齐思远睁开眼,胸口的刀口像被火烤,胃里则翻江倒海。他试着深呼吸,却发现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伤口,疼得他直冒冷汗。
水……他沙哑地吐出一个字。
护士立刻俯身:齐医生,您现在还不能喝水,胃管还在,要等到肠道功能恢复后才能考虑拔管。
我……胃……他艰难地表达,额头上的汗珠顺着鬓角滑落。
值班医生很快赶来,检查后说:这是营养液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加上您本身胃就不好,确实会很难受。我们会调整配方,加一些保护胃黏膜的药。您要尽量放松,疼痛会让胃肠蠕动减慢,形成恶性循环。
齐思远闭上眼睛,努力平复呼吸。可疼痛像潮水般一波波袭来,让他难以集中精神。他开始烦躁,想扯掉身上的管子,想大声喊叫,可理智告诉他不能——他是医生,他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就在这时,他看到江瑶出现在玻璃外。她显然又守了一下午,眼下有着淡淡的青色。看到他痛苦的样子,她的眉头立刻皱紧,双手贴在玻璃上,急切地用口型问:很疼吗?
齐思远艰难地点头,又摇了摇头。他想说我没事,可嘴角的弧度还没形成,就被一阵剧痛扭曲。
江瑶看懂了他的挣扎,从包里拿出小本子,迅速写下几行字举到玻璃前:
疼就说出来,不要憋着。我在这儿,看着你。我们一起呼吸,好不好?
她开始在玻璃外做深呼吸,慢慢地吸气,停两秒,再缓缓吐出。她的动作温柔而坚定,像在引导一个迷路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齐思远看着她,努力跟上她的节奏。一次、两次、三次……渐渐地,他感觉疼痛不再那么尖锐,呼吸也顺畅了些。
护士轻轻为他擦去汗水:齐医生,您很坚强。很多病人在这个阶段都会情绪失控,您已经做得很好了。
齐思远没有说话,只是抬眼看了看玻璃外的江瑶。她正微笑着向他竖起大拇指,眼中闪着泪光。
夜深了,疼痛依旧存在,但齐思远发现,只要看着江瑶的身影,他就能找到一丝平静。他开始在心里数她的呼吸,一、二、三……数到十再重新开始。这个简单的方法,成了他对抗疼痛的秘密武器。
凌晨时分,他迷迷糊糊地睡去。睡梦中,他似乎听到有人在耳边轻声说:我在这儿,一直都在。
第二天一早,医生查房时带来了好消息:肠道功能开始恢复了,今天可以尝试夹闭胃管,如果没有不适,明天也许可以少量喂水。
这个消息像一缕阳光照进了齐思远的心里。他看向玻璃外的江瑶,她正激动地对他竖起大拇指,眼中闪着喜悦的泪光。
看到了吗?她在本子上写道,我们又闯过了一关。
齐思远微微一笑,虽然疼痛依旧,但他知道,最难的时刻正在一点点过去。只要有江瑶在,他就有勇气面对剩下的每一关。
术后的第一次喝水很艰难,也很痛苦。
胃管终于被拔掉了。那一刻,齐思远甚至有些不习惯——喉咙空落落的,却又因为长时间插管而隐隐作痛。
护士拿来一小杯温水,用棉签蘸湿了送到他唇边:“齐医生,先润润嘴唇,再试着喝一小口。”
他点点头,嘴唇轻轻碰了碰棉签,一股久违的湿润感让他忍不住吞咽了一下。这个简单的动作,却牵扯到了胸口的伤口,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
“慢慢来,别急。”护士轻声安慰。
江瑶站在床边,已经换上了隔离服。她的眼睛一刻不离地盯着他,双手因为紧张而微微攥着。
齐思远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他微微抬起头,护士用小勺舀了极少量的水,送到他嘴边。
水刚碰到嘴唇,他就迫不及待地想吞咽。可喉咙像生锈的齿轮般难以转动,肌肉协调困难,水顺着嘴角流了出来。
“别急,”江瑶柔声提醒,“先含在嘴里,感受一下,再慢慢咽。”
他照做了。温水在口腔中停留了几秒,湿润了干燥的黏膜,也让他找回了吞咽的感觉。他小心翼翼地收紧喉部肌肉,尝试着做吞咽动作。
“疼……”他忍不住低声呻吟。吞咽牵扯到了胸口的肌肉,刀口像被撕裂般疼痛,胃里也翻江倒海。
护士立刻递来纸巾,轻轻帮他擦拭嘴角:“很好,已经成功喝下去一口了。休息一下,我们再试一次。”
齐思远闭上眼睛,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能感觉到江瑶的目光始终停留在自己身上,那目光中有担忧,有心疼,还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再来一次?”她轻声问。
他睁开眼,看到她眼中闪烁的泪光,艰难地点了点头。
第二次尝试比第一次顺利了些。虽然依旧疼痛,但他找到了节奏。每喝一口水,都要先深呼吸,再小心翼翼地吞咽,像在走一条布满荆棘的小路。
“很好,今天就到这里。”护士收起水杯,“记住,少量多次,千万不能急。”
江瑶轻轻为他擦去汗水,动作温柔得像在照顾一个新生儿:“你做得很好。”
齐思远看着她,嘴唇动了动,艰难地吐出两个字:“渴……”
江瑶眼中闪过一丝心疼:“我知道,但医生说今天只能喝这么多。明天我们再一点点增加,好不好?”
他点点头,闭上了眼睛。虽然只喝了几口水,却像完成了一场艰难的战役。疼痛依旧存在,但一种久违的满足感在心底升起——他终于可以自己喝水了,这意味着他正在一步步远离死神,一点点回归正常生活。
江瑶在床边坐了一会儿,轻声和他聊着一些轻松的话题,分散他对疼痛的注意力。等他渐渐睡去,她才悄悄离开ICU,去为他准备明天可能用到的东西。
走廊尽头,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为这个充满消毒水味的地方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
疼就说,不要逞强。我在这儿,一直陪着你。
齐思远看着那几行字,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疼痛似乎也缓解了一些。他再次动了动嘴唇:我会好起来的。
江瑶用力点头,擦干眼泪,露出一个坚定的笑容。
护士轻轻为齐思远擦去额头的汗水,低声安慰:齐医生,您很坚强。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齐思远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疼痛依旧存在,但他知道,只要江瑶在外面等他,只要她还在为他加油,他就能挺过这一切。
夜色渐深,ICU内的灯光柔和而安静。齐思远在止痛药的作用下渐渐睡去,嘴角却带着一丝安心的微笑。
第二天一早,医生查房后告诉江瑶,齐思远恢复情况良好,已经可以考虑在一两天内转出ICU。这个消息让江瑶松了一口气,但她也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果然,第三天清晨,齐思远醒来时,疼痛比前一天更加剧烈。医生解释说这是因为止痛药剂量减少了,他需要开始学着依靠自己的意志来对抗疼痛。
我能进去看看他吗?江瑶恳求道。
医生犹豫了一下:只能进去几分钟,而且不能触碰任何管路。
我明白。江瑶激动地点头,认真地穿上隔离服,经过严格的消毒后,终于走进了ICU。
当她来到齐思远床边时,他正紧闭着眼睛,眉头紧锁,额头上满是汗珠。听到脚步声,他艰难地睁开眼睛,看到是她,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疼吗?江瑶轻声问,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什么。
齐思远点点头,嘴唇发白:有点。
那就喊出来,江瑶的声音有些哽咽,不要像以前那样什么都自己扛着。你现在是病人,有权利喊疼。
齐思远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他想笑,却因为疼痛而无法完成这个简单的动作。
江瑶轻轻握住他未被固定的那只手,动作小心得像在触碰一件易碎的宝物:我在这儿,陪你一起疼。
齐思远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努力跟上她的呼吸节奏。渐渐地,疼痛似乎不再那么难以忍受了。
几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护士提醒江瑶该离开了。她依依不舍地松开手,轻声说:我在外面等你。今天下午我再来看你。
齐思远睁开眼睛,嘴唇动了动:
江瑶转身离开,走到门口时又停下脚步,回头对他笑了笑:加油,齐医生。我们还有很多约定要兑现呢。
齐思远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心中默念:我会加油的。为了你,也为了我们未完成的约定。
疼痛只是康复路上的第一关,但这一关确实很难。因为无法进食,只能靠营养液维持,齐思远的肠胃本就脆弱,胃疼加上伤口疼,像两条毒蛇在身体里交替撕咬,这种持续的疼痛足以让人失去耐心,变得烦躁。
傍晚的ICU安静得只能听见仪器的滴答声。齐思远睁开眼,胸口的刀口像被火烤,胃里则翻江倒海。他试着深呼吸,却发现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伤口,疼得他直冒冷汗。
水……他沙哑地吐出一个字。
护士立刻俯身:齐医生,您现在还不能喝水,胃管还在,要等到肠道功能恢复后才能考虑拔管。
我……胃……他艰难地表达,额头上的汗珠顺着鬓角滑落。
值班医生很快赶来,检查后说:这是营养液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加上您本身胃就不好,确实会很难受。我们会调整配方,加一些保护胃黏膜的药。您要尽量放松,疼痛会让胃肠蠕动减慢,形成恶性循环。
齐思远闭上眼睛,努力平复呼吸。可疼痛像潮水般一波波袭来,让他难以集中精神。他开始烦躁,想扯掉身上的管子,想大声喊叫,可理智告诉他不能——他是医生,他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就在这时,他看到江瑶出现在玻璃外。她显然又守了一下午,眼下有着淡淡的青色。看到他痛苦的样子,她的眉头立刻皱紧,双手贴在玻璃上,急切地用口型问:很疼吗?
齐思远艰难地点头,又摇了摇头。他想说我没事,可嘴角的弧度还没形成,就被一阵剧痛扭曲。
江瑶看懂了他的挣扎,从包里拿出小本子,迅速写下几行字举到玻璃前:
疼就说出来,不要憋着。我在这儿,看着你。我们一起呼吸,好不好?
她开始在玻璃外做深呼吸,慢慢地吸气,停两秒,再缓缓吐出。她的动作温柔而坚定,像在引导一个迷路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齐思远看着她,努力跟上她的节奏。一次、两次、三次……渐渐地,他感觉疼痛不再那么尖锐,呼吸也顺畅了些。
护士轻轻为他擦去汗水:齐医生,您很坚强。很多病人在这个阶段都会情绪失控,您已经做得很好了。
齐思远没有说话,只是抬眼看了看玻璃外的江瑶。她正微笑着向他竖起大拇指,眼中闪着泪光。
夜深了,疼痛依旧存在,但齐思远发现,只要看着江瑶的身影,他就能找到一丝平静。他开始在心里数她的呼吸,一、二、三……数到十再重新开始。这个简单的方法,成了他对抗疼痛的秘密武器。
凌晨时分,他迷迷糊糊地睡去。睡梦中,他似乎听到有人在耳边轻声说:我在这儿,一直都在。
第二天一早,医生查房时带来了好消息:肠道功能开始恢复了,今天可以尝试夹闭胃管,如果没有不适,明天也许可以少量喂水。
这个消息像一缕阳光照进了齐思远的心里。他看向玻璃外的江瑶,她正激动地对他竖起大拇指,眼中闪着喜悦的泪光。
看到了吗?她在本子上写道,我们又闯过了一关。
齐思远微微一笑,虽然疼痛依旧,但他知道,最难的时刻正在一点点过去。只要有江瑶在,他就有勇气面对剩下的每一关。
术后的第一次喝水很艰难,也很痛苦。
胃管终于被拔掉了。那一刻,齐思远甚至有些不习惯——喉咙空落落的,却又因为长时间插管而隐隐作痛。
护士拿来一小杯温水,用棉签蘸湿了送到他唇边:“齐医生,先润润嘴唇,再试着喝一小口。”
他点点头,嘴唇轻轻碰了碰棉签,一股久违的湿润感让他忍不住吞咽了一下。这个简单的动作,却牵扯到了胸口的伤口,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
“慢慢来,别急。”护士轻声安慰。
江瑶站在床边,已经换上了隔离服。她的眼睛一刻不离地盯着他,双手因为紧张而微微攥着。
齐思远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他微微抬起头,护士用小勺舀了极少量的水,送到他嘴边。
水刚碰到嘴唇,他就迫不及待地想吞咽。可喉咙像生锈的齿轮般难以转动,肌肉协调困难,水顺着嘴角流了出来。
“别急,”江瑶柔声提醒,“先含在嘴里,感受一下,再慢慢咽。”
他照做了。温水在口腔中停留了几秒,湿润了干燥的黏膜,也让他找回了吞咽的感觉。他小心翼翼地收紧喉部肌肉,尝试着做吞咽动作。
“疼……”他忍不住低声呻吟。吞咽牵扯到了胸口的肌肉,刀口像被撕裂般疼痛,胃里也翻江倒海。
护士立刻递来纸巾,轻轻帮他擦拭嘴角:“很好,已经成功喝下去一口了。休息一下,我们再试一次。”
齐思远闭上眼睛,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能感觉到江瑶的目光始终停留在自己身上,那目光中有担忧,有心疼,还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再来一次?”她轻声问。
他睁开眼,看到她眼中闪烁的泪光,艰难地点了点头。
第二次尝试比第一次顺利了些。虽然依旧疼痛,但他找到了节奏。每喝一口水,都要先深呼吸,再小心翼翼地吞咽,像在走一条布满荆棘的小路。
“很好,今天就到这里。”护士收起水杯,“记住,少量多次,千万不能急。”
江瑶轻轻为他擦去汗水,动作温柔得像在照顾一个新生儿:“你做得很好。”
齐思远看着她,嘴唇动了动,艰难地吐出两个字:“渴……”
江瑶眼中闪过一丝心疼:“我知道,但医生说今天只能喝这么多。明天我们再一点点增加,好不好?”
他点点头,闭上了眼睛。虽然只喝了几口水,却像完成了一场艰难的战役。疼痛依旧存在,但一种久违的满足感在心底升起——他终于可以自己喝水了,这意味着他正在一步步远离死神,一点点回归正常生活。
江瑶在床边坐了一会儿,轻声和他聊着一些轻松的话题,分散他对疼痛的注意力。等他渐渐睡去,她才悄悄离开ICU,去为他准备明天可能用到的东西。
走廊尽头,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为这个充满消毒水味的地方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