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脉学堂的晨雾里,飘着淡淡的灵植清香。新刷的“实践周”木牌挂在学堂门口,牌上刻着阿雪用冰系灵力画的小冰狮、阿沙捏的灵沙小塔,还有小树苗缀的护脉藤叶片——这是孩子们为“灵脉守护实践周”设计的标志,目的是让新入学的小徒弟们跟着师傅,到之前守护过的村落学习实战,把课本里的术法变成真正的守护能力。
苏小远站在学堂的展示墙前,墙上贴满了孩子们之前的实践笔记:有阿雪在落雪村画的冰脉防护墙草图,阿沙在流沙泉记录的灵沙比例表,还有小树苗在归墟岛画的海灵草生长日记。他身后跟着三个怯生生的小徒弟:雪兔族的小绒,总怕自己的冰系术法冻坏灵脉;沙鼠族的小砾,捏灵沙时总控制不好力度;还有人族的小芽,觉得灵植培育又慢又无聊,总提不起劲。
“实践周的第一站,我们去石漠村。”苏小远指着展示墙上石漠村的照片,照片里灵脉井泛着金光,耐旱灵植绿油油的,“上次我们帮石漠村建了灵脉井,这次他们的‘灵脉灯’出了点小问题,正好带你们去看看,怎么把课本里的术法用在实处。”
孩子们早已带着各自的小徒弟在马车旁等候。阿雪蹲在小绒面前,手里拿着一块小巧的冰魄晶碎片:“别担心,冰系术法不是只能冻东西,还能帮灵脉灯除风沙,等会儿我教你怎么用‘柔冰雾’,又温和又管用。”阿沙则在小砾的手心放了一小撮灵沙:“捏灵沙不用太用力,跟着灵脉的流动走,它会自己找到该去的地方。”小树苗拉着小芽的手,藤篮里露出一株刚发芽的耐旱灵植:“你看,这株小芽昨天还蔫蔫的,今天就长新叶了,灵植不是无聊,是会跟我们说话的哦。”
马车驶往石漠村的路上,小徒弟们渐渐放松下来。小绒跟着阿雪练“柔冰雾”,看着指尖的冰雾轻轻落在车窗上,没留下一点冰痕,眼睛亮了起来;小砾在阿沙的指导下,用灵沙在手心捏出了一个小小的灵脉灯模型,虽然歪歪扭扭,却第一次没让灵沙散掉;小芽则被小树苗手里的灵植吸引,看着叶片随着灵脉气流轻轻晃动,忍不住伸手碰了碰,小声问:“它真的在跟我说话吗?”
“当然啦。”小树苗笑着说,“它叶片发亮,就是在说‘我很舒服’;要是蔫了,就是在说‘我需要灵脉水啦’——等会儿到了石漠村,你就能听到更多灵植说话了。”
抵达石漠村时,村民们正围着村口的灵脉灯发愁。这是上次孩子们帮村里建的五盏“灵脉灯”,靠灵脉井的能量发光,晚上能照亮村民回家的路,还能吸引灵脉气流滋养周围的耐旱灵植。可最近风沙大,灯座里积了厚厚的沙,灯罩也被风沙刮破了,只有中间一盏还亮着,其余四盏都灭了,连周围的灵植都蔫了几分。
“苏先生,孩子们,你们可来了!”石老拄着拐杖迎上来,指着灭了的灵脉灯,“风沙一刮,灯就不亮了,晚上村民们走夜路都得摸黑,灵植也没人照管,都快蔫了。”
阿雪率先走到一盏灭了的灵脉灯前,示意小绒过来:“你看,灯座里的沙堵了灵脉接口,灵脉能量流不过来,灯就灭了。我们用‘柔冰雾’把沙冻成小块,再轻轻敲掉,既不会伤灯座,又能清干净沙。”她指尖凝聚冰雾,对着灯座里的沙轻轻吹去,沙粒瞬间结成细小的冰粒,她用指尖轻轻一敲,冰粒就掉了下来,露出里面的灵脉接口。
小绒学着阿雪的样子,紧张地凝聚冰雾,一开始冰雾太浓,冻住了整个灯座,阿雪耐心地指导她:“把冰系灵力再放柔和点,像给灵植浇水一样,慢慢来。”小绒试了几次,终于成功冻住了灯座里的沙,她兴奋地看着阿雪:“阿雪师傅!我做到了!没冻坏灯座!”
另一边,阿沙正带着小砾修灯座的底座。灵脉灯的底座被风沙吹得松动了,阿沙教小砾用灵沙混合灵脉泉水,调成“灵沙水泥”,填补底座的缝隙:“灵沙要放三成,泉水放一成,这样既能固定底座,又能让灵脉能量顺着沙流到灯里。”小砾小心翼翼地调和灵沙,虽然一开始比例错了,灵沙太稀,但在阿沙的鼓励下,终于调出了合格的“灵沙水泥”,把底座补得严严实实。
小树苗则带着小芽给灵脉灯做“防护罩”。她们把培育好的“抗风沙灵植”种在灯座周围,灵植的叶片像小扇子一样展开,正好能挡住风沙。小树苗教小芽观察灵植的叶片:“你看,叶片朝着风沙来的方向长,就是在帮灯挡风沙;要是叶片歪了,就是在提醒我们该给它浇灵脉水了。”小芽蹲在灵植旁,认真地给灵植浇水,看着叶片慢慢挺直,小声说:“它真的在跟我说话,它说‘谢谢’。”
苏小远和石老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教小徒弟的样子,石老笑着说:“上次来的时候,他们还跟小徒弟们一样,跟在你后面问东问西,现在都能当师傅了,真是长大了。”苏小远点点头,翻开《灵脉养护手记》,在新的一页上写下:“传承不是把术法教给别人,是把‘守护的心意’传下去——阿雪的耐心,阿沙的鼓励,小树苗的温柔,比术法更重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夕阳西下时,五盏灵脉灯重新亮了起来。淡金色的光芒照亮了石漠村的小路,周围的耐旱灵植在灯光的滋养下,重新泛起绿光。村民们拿出刚收获的灵脉粮,用灵脉泉水煮了粥,招待孩子们和小徒弟们。小绒捧着热粥,小声对阿雪说:“阿雪师傅,我以后想跟你一样,用冰系术法帮大家修灵脉灯。”小砾则把自己捏的灵沙小灯送给阿沙:“师傅,这个送给你,我以后会捏更多更好的灵沙模型,帮大家修更多东西。”小芽则把自己画的灵植小画递给小树苗:“师傅,我画了灵植,以后我要培育很多很多灵植,让石漠村到处都是绿色。”
返程的马车上,小徒弟们靠在师傅身边,睡着了还握着今天用的工具:小绒握着冰魄晶碎片,小砾握着灵沙,小芽握着灵植叶片。孩子们看着小徒弟们的睡颜,相视一笑——他们想起自己刚入学堂时的样子,也是这样跟着李青山、秦雨、苏小远,从什么都不会,到慢慢学会守护灵脉。
回到灵脉学堂时,夜色已经深了。学堂的展示墙前,新挂了小徒弟们今天的“实践作业”:小绒画的柔冰雾清沙图,小砾捏的灵沙灯座模型,小芽画的灵植防护罩。李青山和秦雨站在展示墙前,看着孩子们和小徒弟们的作品,秦雨轻声说:“当年我们守护灵脉,是怕失去家园;现在他们守护灵脉,是想把家园变得更好,还想把这份好传给更多人。”
李青山点头,望向学堂的星空,星星像灵脉灯一样亮着:“这就是传承的意义——我们不是终点,是他们的起点;他们也不是终点,是更多人的起点。灵脉的守护,会这样一直传下去,生生不息。”
孩子们带着小徒弟们坐在学堂的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小绒说以后要去北境,帮落雪村修冰脉灯;小砾说要去西域,帮流沙泉修沙脉护层;小芽说要去雾雨林,帮灵药谷种更多灵植。苏小远翻开《灵脉养护手记》,在最后一页写下:“灵脉守护没有终点,只有无数个新的开始——从我们,到他们,再到更多人,每一双握过灵脉符、灵沙、灵植的手,都是灵脉的守护者,都是传承的火种。”
苏小远站在学堂的展示墙前,墙上贴满了孩子们之前的实践笔记:有阿雪在落雪村画的冰脉防护墙草图,阿沙在流沙泉记录的灵沙比例表,还有小树苗在归墟岛画的海灵草生长日记。他身后跟着三个怯生生的小徒弟:雪兔族的小绒,总怕自己的冰系术法冻坏灵脉;沙鼠族的小砾,捏灵沙时总控制不好力度;还有人族的小芽,觉得灵植培育又慢又无聊,总提不起劲。
“实践周的第一站,我们去石漠村。”苏小远指着展示墙上石漠村的照片,照片里灵脉井泛着金光,耐旱灵植绿油油的,“上次我们帮石漠村建了灵脉井,这次他们的‘灵脉灯’出了点小问题,正好带你们去看看,怎么把课本里的术法用在实处。”
孩子们早已带着各自的小徒弟在马车旁等候。阿雪蹲在小绒面前,手里拿着一块小巧的冰魄晶碎片:“别担心,冰系术法不是只能冻东西,还能帮灵脉灯除风沙,等会儿我教你怎么用‘柔冰雾’,又温和又管用。”阿沙则在小砾的手心放了一小撮灵沙:“捏灵沙不用太用力,跟着灵脉的流动走,它会自己找到该去的地方。”小树苗拉着小芽的手,藤篮里露出一株刚发芽的耐旱灵植:“你看,这株小芽昨天还蔫蔫的,今天就长新叶了,灵植不是无聊,是会跟我们说话的哦。”
马车驶往石漠村的路上,小徒弟们渐渐放松下来。小绒跟着阿雪练“柔冰雾”,看着指尖的冰雾轻轻落在车窗上,没留下一点冰痕,眼睛亮了起来;小砾在阿沙的指导下,用灵沙在手心捏出了一个小小的灵脉灯模型,虽然歪歪扭扭,却第一次没让灵沙散掉;小芽则被小树苗手里的灵植吸引,看着叶片随着灵脉气流轻轻晃动,忍不住伸手碰了碰,小声问:“它真的在跟我说话吗?”
“当然啦。”小树苗笑着说,“它叶片发亮,就是在说‘我很舒服’;要是蔫了,就是在说‘我需要灵脉水啦’——等会儿到了石漠村,你就能听到更多灵植说话了。”
抵达石漠村时,村民们正围着村口的灵脉灯发愁。这是上次孩子们帮村里建的五盏“灵脉灯”,靠灵脉井的能量发光,晚上能照亮村民回家的路,还能吸引灵脉气流滋养周围的耐旱灵植。可最近风沙大,灯座里积了厚厚的沙,灯罩也被风沙刮破了,只有中间一盏还亮着,其余四盏都灭了,连周围的灵植都蔫了几分。
“苏先生,孩子们,你们可来了!”石老拄着拐杖迎上来,指着灭了的灵脉灯,“风沙一刮,灯就不亮了,晚上村民们走夜路都得摸黑,灵植也没人照管,都快蔫了。”
阿雪率先走到一盏灭了的灵脉灯前,示意小绒过来:“你看,灯座里的沙堵了灵脉接口,灵脉能量流不过来,灯就灭了。我们用‘柔冰雾’把沙冻成小块,再轻轻敲掉,既不会伤灯座,又能清干净沙。”她指尖凝聚冰雾,对着灯座里的沙轻轻吹去,沙粒瞬间结成细小的冰粒,她用指尖轻轻一敲,冰粒就掉了下来,露出里面的灵脉接口。
小绒学着阿雪的样子,紧张地凝聚冰雾,一开始冰雾太浓,冻住了整个灯座,阿雪耐心地指导她:“把冰系灵力再放柔和点,像给灵植浇水一样,慢慢来。”小绒试了几次,终于成功冻住了灯座里的沙,她兴奋地看着阿雪:“阿雪师傅!我做到了!没冻坏灯座!”
另一边,阿沙正带着小砾修灯座的底座。灵脉灯的底座被风沙吹得松动了,阿沙教小砾用灵沙混合灵脉泉水,调成“灵沙水泥”,填补底座的缝隙:“灵沙要放三成,泉水放一成,这样既能固定底座,又能让灵脉能量顺着沙流到灯里。”小砾小心翼翼地调和灵沙,虽然一开始比例错了,灵沙太稀,但在阿沙的鼓励下,终于调出了合格的“灵沙水泥”,把底座补得严严实实。
小树苗则带着小芽给灵脉灯做“防护罩”。她们把培育好的“抗风沙灵植”种在灯座周围,灵植的叶片像小扇子一样展开,正好能挡住风沙。小树苗教小芽观察灵植的叶片:“你看,叶片朝着风沙来的方向长,就是在帮灯挡风沙;要是叶片歪了,就是在提醒我们该给它浇灵脉水了。”小芽蹲在灵植旁,认真地给灵植浇水,看着叶片慢慢挺直,小声说:“它真的在跟我说话,它说‘谢谢’。”
苏小远和石老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教小徒弟的样子,石老笑着说:“上次来的时候,他们还跟小徒弟们一样,跟在你后面问东问西,现在都能当师傅了,真是长大了。”苏小远点点头,翻开《灵脉养护手记》,在新的一页上写下:“传承不是把术法教给别人,是把‘守护的心意’传下去——阿雪的耐心,阿沙的鼓励,小树苗的温柔,比术法更重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夕阳西下时,五盏灵脉灯重新亮了起来。淡金色的光芒照亮了石漠村的小路,周围的耐旱灵植在灯光的滋养下,重新泛起绿光。村民们拿出刚收获的灵脉粮,用灵脉泉水煮了粥,招待孩子们和小徒弟们。小绒捧着热粥,小声对阿雪说:“阿雪师傅,我以后想跟你一样,用冰系术法帮大家修灵脉灯。”小砾则把自己捏的灵沙小灯送给阿沙:“师傅,这个送给你,我以后会捏更多更好的灵沙模型,帮大家修更多东西。”小芽则把自己画的灵植小画递给小树苗:“师傅,我画了灵植,以后我要培育很多很多灵植,让石漠村到处都是绿色。”
返程的马车上,小徒弟们靠在师傅身边,睡着了还握着今天用的工具:小绒握着冰魄晶碎片,小砾握着灵沙,小芽握着灵植叶片。孩子们看着小徒弟们的睡颜,相视一笑——他们想起自己刚入学堂时的样子,也是这样跟着李青山、秦雨、苏小远,从什么都不会,到慢慢学会守护灵脉。
回到灵脉学堂时,夜色已经深了。学堂的展示墙前,新挂了小徒弟们今天的“实践作业”:小绒画的柔冰雾清沙图,小砾捏的灵沙灯座模型,小芽画的灵植防护罩。李青山和秦雨站在展示墙前,看着孩子们和小徒弟们的作品,秦雨轻声说:“当年我们守护灵脉,是怕失去家园;现在他们守护灵脉,是想把家园变得更好,还想把这份好传给更多人。”
李青山点头,望向学堂的星空,星星像灵脉灯一样亮着:“这就是传承的意义——我们不是终点,是他们的起点;他们也不是终点,是更多人的起点。灵脉的守护,会这样一直传下去,生生不息。”
孩子们带着小徒弟们坐在学堂的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小绒说以后要去北境,帮落雪村修冰脉灯;小砾说要去西域,帮流沙泉修沙脉护层;小芽说要去雾雨林,帮灵药谷种更多灵植。苏小远翻开《灵脉养护手记》,在最后一页写下:“灵脉守护没有终点,只有无数个新的开始——从我们,到他们,再到更多人,每一双握过灵脉符、灵沙、灵植的手,都是灵脉的守护者,都是传承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