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无声的惊雷-《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

  枕边香囊的宁神气息似乎真的起了作用,陈启明难得地睡了一个安稳觉。

  清晨醒来,连日积攒的疲惫消散大半,心神清明,思绪也格外顺畅。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枕畔那只小巧的香囊,指尖传来细密的针脚触感和淡淡的草木余香。

  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意悄然流过心间。

  工坊里的气氛依旧热烈。

  失蜡铸造的良品率在工匠们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有了稳定的提升,虽然速度依旧缓慢,但合格的燧发枪机关键部件正以每日可见的速度增加。

  镍钢的冶炼依旧艰难,那点珍贵的镍料被视若珍宝,每一次熔炼都记录在案,王铁匠几乎住在了保密工坊里,试图从失败中寻找成功的规律。

  李总旗加大了对“百宝阁”赵德海失踪案的暗中调查力度,但对方手脚干净,线索似乎彻底断了,那枚古怪的腰牌也查不出确切来历。

  冯安依旧安静地住在福临客栈,每日深居简出,仿佛在耐心地等待着什么。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有的轨道,紧张而有序。

  陈启明将那份微妙的个人情绪小心收起,再次全身心投入到技术攻坚和制造局的管理中。

  这日午后,他正在书房核算新一批物料采购的清单,门外传来李总旗略显急促的脚步声。

  “大人!”李总旗推门而入,脸色凝重,手中拿着一封没有署名的普通信函。

  “何事如此匆忙?”陈启明放下笔,抬头问道。

  “刚收到的,门房说是一个半大孩子送来的,指名交给您,扔下信就跑了。”李总旗将信递上,“信封普通,但封口火漆的印记…很特别。”

  陈启明接过信,目光落在封口的火漆上——那是一个极其简洁的图案:一只展翅的猛禽,利爪下抓着一条扭曲的海浪。

  这个图案!

  他心中猛地一凛!

  这图案与他之前收到的、那枚作为信物的奇特腰牌上的徽记一模一样!

  是那个组织!

  是那个帮处理了刺客尸体、又主动提供了王主事情报的神秘势力!

  他们再次主动联系了!

  他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对李总旗摆摆手:“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李总旗会意,躬身退下,细心地带上了房门。

  书房内只剩下陈启明一人。

  他迅速拆开火漆,抽出信笺。

  信纸是普通的毛边纸,上面的字迹却筋骨嶙峋,带着一股锋锐之气,内容更是言简意赅,却字字惊心:

  “冯安,闽人,确为郑氏麾下行走。然,其奉命北上,非为寻矿,实为‘觅人’。”

  “其所觅之人,善奇巧,通火器,尤精于‘自生火铳’,年貌与君相仿。”

  “泉州近日秘传,‘得此匠者,可得海上十年太平’。”

  “郑氏船队异动,数艘快船已秘密北行,目的不明。”

  “赵德海之失,恐与此事关联,凶多吉少。”

  “影海众之影,亦现闽南。”

  “风波将至,君处漩涡之眼,万望慎之。”

  信末,依旧没有任何落款。

  陈启明捏着信纸,指尖微微发凉,背脊窜起一股寒意。

  短短数行字,蕴含的信息却如同无声的惊雷,在他心中炸响!

  冯安是郑芝龙的人,这点他早有猜测。

  但他万万没想到,郑芝龙派人的主要目的,竟然不是寻找镍矿,而是寻找人才!寻找一个擅长火器、尤其精通燧发枪技术的工匠!

  而且目标人物的年龄外貌,竟然与自己如此吻合!

  “得此匠者,可得海上十年太平”?

  郑芝龙想要燧发枪技术,是为了巩固他在海上的霸权?对付荷兰人?还是…另有所图?

  郑家的快船已经秘密北上了?是冲着自己来的?还是另有所图?

  赵德海的失踪,果然与这件事有关!他是因为提供了线索而被灭口?

  更让他心惊的是——“影海众”的影子,竟然也出现在了福建!

  这条情报线背后牵扯的势力,远比他想象的更深、更广!

  自己献铳成功、简在帝心的风光,竟然同时引起了南方海上巨鳄和神秘黑暗组织的双重关注!

  自己仿佛站在一个即将喷发的火山口,却对脚下的危险浑然不觉!

  巨大的危机感瞬间攫住了他。

  他原本以为,自己是猎人,在暗中布局,寻找镍料,图谋发展。

  现在看来,自己早已成了别人眼中的猎物!

  郑芝龙想要他的人和他的技术,“影海众”似乎也在暗中窥伺。

  而自己,对这两方的真实意图、实力和行动计划,几乎一无所知!

  这种信息上的绝对劣势,让他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压力。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恐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他再次仔细阅读那封信,试图从中提取更多线索。

  这个神秘的组织…他们再次提供了关键情报。

  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仅仅是为了示好投资?还是想借自己的手对付那伙黑暗中的敌人或郑芝龙?

  他们似乎对自己并无恶意,至少目前如此。

  这份情报,是警告,也是提醒。

  现在不是深究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

  冯安还在客栈等着回复。

  郑家的快船可能已经在路上。

  “影海众”也在暗中活动。

  他必须立刻做出决断。

  沉思良久,陈启明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他铺开纸笔,写了一封简短的回信,没有署名,只用了一种特定的暗语格式。

  信中只有一句话:

  “矿源稀缺,所求甚巨,需当面议价。然京师眼杂,不便深谈。”

  他叫来李总旗,将信用火漆封好,低声吩咐:“找个绝对可靠的生面孔,将此信送到福临客栈天字三号房客人手中,不必等回信,送到即回。”

  “是!”李总旗凛然应命,接过信匆匆离去。

  陈启明站在窗前,目光投向南方天际。

  郑芝龙…

  既然你派人来“觅人”,开出“十年太平”的价码,那便让我看看,你的胃口究竟有多大,你的诚意又有几分。

  与其坐等你的快船秘密北上,不知会掀起何等风浪,不如我主动出击,抛出一个诱饵,将交锋的主动权,稍稍掌握在自己手中。

  虽然风险巨大,但这也是一个近距离接触、摸清对方底细的绝佳机会。

  当然,他绝不会亲自南下冒险。

  他要逼冯安,或者说逼冯安背后的人,露出更多的牌。

  这是一步险棋。

  但他已别无选择。

  山雨欲来风满楼。

  无声的惊雷已然炸响,波澜壮阔的新篇章,即将被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