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希望之岸-《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

  简易的太阳能蒸馏器滴出的每一滴淡水,都像是一颗砸在死寂水面上的石子,在幸存者们绝望的心湖中漾开了一圈微弱的希望涟漪。

  干裂的嘴唇得以滋润,更重要的是,濒临崩溃的意志,被这求生的微光重新唤醒。

  海狼根据海鸟的踪迹,指引着孤舟,向着东南方那片未知的海域艰难前行。

  每一天,人们轮流守护着那几台简陋的蒸馏装置,眼巴巴地收集着比黄金更珍贵的淡水。

  陈启明和顾青则带着工匠们,利用船上所能找到的一切——破损的琉璃窗碎片、修补船帆的备用油布、甚至打磨光滑的贝壳——不断地改进着蒸馏器的效率。

  希望,在极其有限的条件下,被一点点地抠了出来。

  航向的修正带来了新的生机。

  第三天黄昏,就在最后一点干粮即将耗尽之际,桅杆顶端的了望哨发出了几乎破音的狂喜呐喊:“绿洲!前面有岛!好大一片绿色!”

  这一声,如同在干燥的柴堆上投下了火种。

  甲板上瞬间炸开了锅!人们互相搀扶着,跌跌撞撞地涌向船舷,拼命向远方眺望。

  海天相接处,一片浓郁得化不开的绿色,如同镶嵌在蓝丝绒上的翡翠,静静地卧在夕阳的金辉里。

  不是海市蜃楼!是真正的岛屿!而且植被如此茂盛,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大大增加!

  狂喜的浪潮席卷了所有人,连日来的压抑和绝望在这一刻化为激动的泪水与欢呼。

  陈启明紧紧抓住船舷,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眼眶发热。他怀中的木箱里,那些险些沦为废纸的技术图纸,似乎又重新有了重量。

  海狼保持着老水手的谨慎,仔细观察着岛屿的轮廓和周围的海况。

  “岛屿不小,有山,应该有淡水。周边礁盘环绕,形成天然屏障,是个好地方!”他的声音也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当夜,船只不敢贸然靠近陌生的海岸,只能在远处下锚。

  船上进行了最后一次严格的食物配给,每人分到一小块干饼和一口淡水,但气氛已截然不同。人们嚼着硬邦邦的食物,眼中却闪烁着对明天的期盼。

  翌日清晨,海狼亲自带领雷震和几名精锐护卫,乘坐小艇,小心翼翼地驶向岛屿,进行初步探查。

  大船上的人们,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漫长。

  两个时辰后,小艇返回。

  海狼几乎是跳上大船的,他古铜色的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振奋:“安全!岛上没有发现任何人烟痕迹!我们在背风面的山脚下,发现了一条水量充沛的溪流!水质清澈甘甜!”

  “万岁!”

  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船板!许多人相拥而泣,跪地感谢上苍。

  求生的本能驱使着人们迅速行动。

  大船谨慎地驶近岛屿,选择了一处水较深、便于停靠的海湾下锚。

  人们迫不及待地乘坐小艇,分批登上这片陌生的土地。

  当双脚踏上坚实湿润的沙滩,感受到脚下沙子的温热,呼吸到混合着草木清香和海洋气息的空气时,劫后余生的巨大幸福感淹没了每一个人。

  雷震立刻指挥护卫队建立警戒圈,并向内陆谨慎推进侦查,确保没有潜在的威胁。

  海狼则带人沿着溪流向上游探索,寻找适合建立长期营地的地点。

  陈启明、司徒文和赵德海则组织人手,首要任务就是——取水!生火!

  人们用一切可用的容器——头盔、锅具、甚至掏空的椰子——冲向溪边,痛快地畅饮,清洗多日来的污垢与疲惫。

  久违的炊烟在林中空地上袅袅升起,米饭的香气混合着烤鱼的焦香,勾动着所有人的味蕾。

  当第一口热腾腾的米饭和鲜美的烤鱼入口时,许多人再次流下了眼泪,这是生命重回人间的滋味。

  傍晚,探索队伍带回了更好的消息。

  在上游约一里处,发现了一片理想的台地。地势平坦开阔,背靠山崖易守难攻,溪流从旁蜿蜒而过,取水方便,且视野良好,能俯瞰大片海岸线。

  “就是那里了!”海狼笃定地说。

  第二天,全员动员,开始了新家园的建设。

  砍伐竹子树木,搭建简易的窝棚;开辟道路,修建从溪流引水的竹管;挖掘防火壕,设置岗哨了望塔……

  虽然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条件简陋,但每个人都充满了无穷的干劲。希望,如同充足的阳光和雨水,滋养着这片土地和每个人的心。

  陈启明在安顿下来后,第一时间和顾青、赵德海清点了抢救出来的物资。

  技术图纸和核心模具完好,十支线膛枪和弹药也保存了下来。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人还在,核心的工匠团队基本得以保全。

  “我们失去了工坊,但技术和人都还在。”陈启明对围拢过来的工匠们说道,声音坚定,“只要人在,技术在手,我们就能在这里,重建一个更好的‘磐石屿’!”

  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重新焕发生机的面孔,继续说道:“而且,这座岛看起来资源丰富,或许…我们能找到新的材料,甚至发现改进技术的机会!”

  绝境逢生,不仅给了他们喘息之机,更可能孕育着新的机遇。

  望着这片充满生机的未知岛屿,陈启明的心中,第一次对未来燃起了超越单纯生存的、名为“发展”的火焰。

  希望之岸,不仅是生命的避难所,更将是他们重新起航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