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陌生船只,如同平静湖面投下的石子,瞬间打破了刚刚获得的短暂安宁。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刚刚放松的神经再次紧绷起来。
在这片远离故土、危机四伏的陌生海域,任何未知的相遇都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戒备!所有人立刻停止活动,退回船上或林中隐蔽!”雷震反应迅速,立刻下达命令。
刚刚还在溪边取水、采集野果的人们,立刻慌乱而有序地撤回,工匠和妇孺被优先护送回大船,护卫队则依托树林和礁石,迅速构筑起简易的防线。
陈启明、司徒文和雷震等人,隐蔽在一处可以俯瞰海湾的高地岩石后,紧张地观察着海面上的动向。
那两艘船越来越近,船型也越发清晰。
它们比中式帆船更为修长,船首尖锐如刀,巨大的三角帆和横帆混合使用,桅杆高耸,船速极快,航行姿态带着一种异域的凌厉感和压迫感。
船身上雕刻着繁复的花纹,悬挂的旗帜以红、白、蓝三色为主,图案简洁而醒目,绝非中原或周边任何已知势力的标志,透着一股新兴海洋强权的彪悍气息。
“看这船型旗号……是荷兰东印度公司(VOC)的船!”司徒文见识广博,语气瞬间变得极其凝重,“红毛番!他们船坚炮利,行事霸道,正与佛郎机人在海上争锋,近年来更屡次犯我大明海疆!他们怎会深入到此地?”
荷兰人!这个名字让所有人心中一凛。
这是在东南沿海以强悍和侵略性着称的西方殖民者,是比葡萄牙人更具威胁的存在!
两艘荷兰船在距离海湾还有一段距离时,明显放缓了速度,并调整航向,开始谨慎地绕着岛屿外围航行,船侧炮窗隐约可见,显然在仔细侦察和评估岛上的情况,展现出极高的警惕性和专业性。
“他们没有立刻进攻,而是在侦察,寻找弱点。”雷震低声道,握紧了手中的线膛枪,“看来是群老手。”
“我们不能被动等待。”陈启明沉吟道,对方展现出的专业性和压迫感让他意识到必须主动,“必须设法了解他们的意图。司徒先生,你可懂荷兰语?”
司徒文面色凝重地摇摇头:“荷兰语与佛郎机语差异甚大,我仅知几个单词。但可尝试用简单的佛郎机语或通用的手势沟通,看能否试探出其意图。”
商议已定,雷震命令护卫队保持高度戒备,严阵以待。
司徒文则带着两名手持线膛枪的精锐护卫,乘上一艘小艇,缓缓划向海湾口,在安全距离外停下。
司徒文站起身,用双手打出通用的和平手势,然后用生硬的葡萄牙语高声喊道:“远方来的朋友!我们在此暂歇,补充淡水,并无恶意!”
对方的船只立刻注意到了小艇,船首迅速聚集了几名头戴宽檐帽、身穿紧身外套的船员,其中一名看似军官模样的人,用带着浓重口音但勉强能听懂的葡萄牙语回应,声音洪亮而带着审视的意味:“我们是荷兰联合省东印度公司的船队!你们是什么人?为何在此岛屿?”
对方的回答直接表明了身份,语气中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质询感,并无多少友善。
司徒文心中警惕,表面维持镇定:“我们是大明海商,遭遇风暴,船只受损,在此休整。若诸位需要淡水,可共享此岛资源,但请保持和平。”
“大明海商?”那名荷兰军官似乎对这个说法有所怀疑,追问道:“你们的船型……颇为奇特。我们需要补充淡水。为表诚意,我方只派一条小艇,少量人员上岸取水,如何?”
这是一个明显的试探,既想获取资源,又想近距离观察虚实。
司徒文回头望了高地一眼,看到陈启明打出同意的信号,便回应道:“可以!请遵守约定,保持和平!”
沟通暂时达成。
对方的一艘船上放下一条小艇,载着六名体格健壮、眼神锐利的水手,朝着溪流入海口划来。他们腰间别着短铳和弯刀,动作整齐划一,纪律严明。
雷震命令护卫队暗中严密监视,枪口若有若无地指向对方。
陈启明等人则屏息观察。
这些荷兰水手上岸后,并未急于取水,而是迅速扫视了一下周围环境,目光在隐蔽的防御工事和护卫队员手持的线膛枪上短暂停留,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
取水过程中,领头的一名大副模样的人,主动用生硬的葡萄牙语夹杂着手势,向靠近的雷震搭话:“你们……的火铳,很特别。”他指了指线膛枪,“从未见过这样的样式。”
雷震心中一紧,对方果然注意到了关键之处,他含糊应对:“海上防身之物,样式自然杂乱。”
那大副深深看了雷震一眼,没有再多问,取完水便率队干脆利落地返回小艇,整个过程高效而克制,但那种审视和探究的目光,却让人感到不安。
第一次接触,在一种表面克制、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结束。
对方船只并未离开,而是在海湾外一段距离下锚停留,显然仍在观望,如同等待时机的猎豹。
夜幕降临,双方各自燃起篝火,隔着海湾遥遥相望,荷兰船上的灯火通明,隐约传来水手们的喧哗声,更添几分压抑。
“荷兰东印度公司……他们绝非善类。”司徒文分析道,脸色严峻,“其船坚炮利,水手训练有素,殖民野心勃勃。他们出现在此,绝非偶然,很可能是向南扩张,寻找新的据点或贸易路线。我们对他们而言,可能是障碍,也可能是……值得研究的猎物。”
“他们对我们的线膛枪产生了浓厚兴趣。”陈启明敏锐地捕捉到了最关键的一点,心情复杂,“这或许是我们在绝对劣势下,唯一能引起他们重视,甚至进行对话的筹码。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引来觊觎和强取豪夺。”
在这个远离各方势力中心的孤岛上,一方是失去家园、艰难求生的明朝技术流亡者,另一方是船坚炮利、野心勃勃的西方殖民先驱。
双方在未知的海域不期而遇。
力量对比悬殊,意图晦暗不明。
是成为被碾压的绊脚石,还是找到一线对话乃至合作的生机?
陈启明意识到,他们面临的,将是一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更为复杂和危险的博弈。
异域相逢,新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挑战,已然降临。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刚刚放松的神经再次紧绷起来。
在这片远离故土、危机四伏的陌生海域,任何未知的相遇都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戒备!所有人立刻停止活动,退回船上或林中隐蔽!”雷震反应迅速,立刻下达命令。
刚刚还在溪边取水、采集野果的人们,立刻慌乱而有序地撤回,工匠和妇孺被优先护送回大船,护卫队则依托树林和礁石,迅速构筑起简易的防线。
陈启明、司徒文和雷震等人,隐蔽在一处可以俯瞰海湾的高地岩石后,紧张地观察着海面上的动向。
那两艘船越来越近,船型也越发清晰。
它们比中式帆船更为修长,船首尖锐如刀,巨大的三角帆和横帆混合使用,桅杆高耸,船速极快,航行姿态带着一种异域的凌厉感和压迫感。
船身上雕刻着繁复的花纹,悬挂的旗帜以红、白、蓝三色为主,图案简洁而醒目,绝非中原或周边任何已知势力的标志,透着一股新兴海洋强权的彪悍气息。
“看这船型旗号……是荷兰东印度公司(VOC)的船!”司徒文见识广博,语气瞬间变得极其凝重,“红毛番!他们船坚炮利,行事霸道,正与佛郎机人在海上争锋,近年来更屡次犯我大明海疆!他们怎会深入到此地?”
荷兰人!这个名字让所有人心中一凛。
这是在东南沿海以强悍和侵略性着称的西方殖民者,是比葡萄牙人更具威胁的存在!
两艘荷兰船在距离海湾还有一段距离时,明显放缓了速度,并调整航向,开始谨慎地绕着岛屿外围航行,船侧炮窗隐约可见,显然在仔细侦察和评估岛上的情况,展现出极高的警惕性和专业性。
“他们没有立刻进攻,而是在侦察,寻找弱点。”雷震低声道,握紧了手中的线膛枪,“看来是群老手。”
“我们不能被动等待。”陈启明沉吟道,对方展现出的专业性和压迫感让他意识到必须主动,“必须设法了解他们的意图。司徒先生,你可懂荷兰语?”
司徒文面色凝重地摇摇头:“荷兰语与佛郎机语差异甚大,我仅知几个单词。但可尝试用简单的佛郎机语或通用的手势沟通,看能否试探出其意图。”
商议已定,雷震命令护卫队保持高度戒备,严阵以待。
司徒文则带着两名手持线膛枪的精锐护卫,乘上一艘小艇,缓缓划向海湾口,在安全距离外停下。
司徒文站起身,用双手打出通用的和平手势,然后用生硬的葡萄牙语高声喊道:“远方来的朋友!我们在此暂歇,补充淡水,并无恶意!”
对方的船只立刻注意到了小艇,船首迅速聚集了几名头戴宽檐帽、身穿紧身外套的船员,其中一名看似军官模样的人,用带着浓重口音但勉强能听懂的葡萄牙语回应,声音洪亮而带着审视的意味:“我们是荷兰联合省东印度公司的船队!你们是什么人?为何在此岛屿?”
对方的回答直接表明了身份,语气中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质询感,并无多少友善。
司徒文心中警惕,表面维持镇定:“我们是大明海商,遭遇风暴,船只受损,在此休整。若诸位需要淡水,可共享此岛资源,但请保持和平。”
“大明海商?”那名荷兰军官似乎对这个说法有所怀疑,追问道:“你们的船型……颇为奇特。我们需要补充淡水。为表诚意,我方只派一条小艇,少量人员上岸取水,如何?”
这是一个明显的试探,既想获取资源,又想近距离观察虚实。
司徒文回头望了高地一眼,看到陈启明打出同意的信号,便回应道:“可以!请遵守约定,保持和平!”
沟通暂时达成。
对方的一艘船上放下一条小艇,载着六名体格健壮、眼神锐利的水手,朝着溪流入海口划来。他们腰间别着短铳和弯刀,动作整齐划一,纪律严明。
雷震命令护卫队暗中严密监视,枪口若有若无地指向对方。
陈启明等人则屏息观察。
这些荷兰水手上岸后,并未急于取水,而是迅速扫视了一下周围环境,目光在隐蔽的防御工事和护卫队员手持的线膛枪上短暂停留,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
取水过程中,领头的一名大副模样的人,主动用生硬的葡萄牙语夹杂着手势,向靠近的雷震搭话:“你们……的火铳,很特别。”他指了指线膛枪,“从未见过这样的样式。”
雷震心中一紧,对方果然注意到了关键之处,他含糊应对:“海上防身之物,样式自然杂乱。”
那大副深深看了雷震一眼,没有再多问,取完水便率队干脆利落地返回小艇,整个过程高效而克制,但那种审视和探究的目光,却让人感到不安。
第一次接触,在一种表面克制、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结束。
对方船只并未离开,而是在海湾外一段距离下锚停留,显然仍在观望,如同等待时机的猎豹。
夜幕降临,双方各自燃起篝火,隔着海湾遥遥相望,荷兰船上的灯火通明,隐约传来水手们的喧哗声,更添几分压抑。
“荷兰东印度公司……他们绝非善类。”司徒文分析道,脸色严峻,“其船坚炮利,水手训练有素,殖民野心勃勃。他们出现在此,绝非偶然,很可能是向南扩张,寻找新的据点或贸易路线。我们对他们而言,可能是障碍,也可能是……值得研究的猎物。”
“他们对我们的线膛枪产生了浓厚兴趣。”陈启明敏锐地捕捉到了最关键的一点,心情复杂,“这或许是我们在绝对劣势下,唯一能引起他们重视,甚至进行对话的筹码。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引来觊觎和强取豪夺。”
在这个远离各方势力中心的孤岛上,一方是失去家园、艰难求生的明朝技术流亡者,另一方是船坚炮利、野心勃勃的西方殖民先驱。
双方在未知的海域不期而遇。
力量对比悬殊,意图晦暗不明。
是成为被碾压的绊脚石,还是找到一线对话乃至合作的生机?
陈启明意识到,他们面临的,将是一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更为复杂和危险的博弈。
异域相逢,新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挑战,已然降临。